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黑尘志 > 第一部 事起 第一节 不共戴天(一)

黑尘志 第一部 事起 第一节 不共戴天(一)

作者:中华睡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山海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透过窗棂,照在我的脸上。我缓缓睁开眼睛。

辰时了,也该醒了。我想着,爬起来走出房间,缓步出来洗漱了,回房念起书来。

话说平时的早上我是从不念书的。今天是在太中序学习的最后一天,所以读书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学习了。做这么一件事,难免会让人走思。可我这样一走思,不由心乱如麻。

这天下呵。

今年是荆王朝扬武四十年,我正好十七岁。不过重要的从不是时间,而是天下大势。四年前,远在千里之外的象郡反叛,称为“越国”,同年攻打凉州,斩杀了凉州守边大将萧增。也是同一年,吴郡被一群反贼占据,称“吴国”。去年,鲁州也反叛,号称“齐国”。

可笑的是,这些事从未出现在课文中,而课文中却出现了《大将萧增传》,宣扬萧增是一位尽忠王事的将军。而各地的藩镇、节度,一面做着蝇营狗苟之事,却一面向学子们粉饰着天下太平的迷梦。因为我家有幸生在郡城,所以面对的问题不是战乱,而是逐年成倍增长的税赋。

客观的事实是,郡内少盗贼,无战争,郡守增税所心怀的鬼胎,一看便知。

不晓得这个朝廷,除了司隶,能控制的还有什么地方。

更坏的是,六月二十五日,帝躬不豫,各地组织了祈福活动。我不晓得,他们究竟是要留住这个曾威震四方的国家,还是要留住这个饱经风霜,自扬武二十八年起便忙于剿匪平乱,疲于奔命的君王。

不可否认,一些自先帝——德皇帝镇方年间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在这位扬武皇帝面前暴发了。各方镇的势力太大,难免引起反叛。所以,与课本上所宣扬的不同,鲁、吴、象几郡的反贼,绝不仅仅是一群跳梁小丑。在明眼人面前,可悲的,国家政府连自己的业绩都不会吹。

今天已经七月一日了。这样的国家前途,你读这个书还能是为了自己一时富贵荣华的追求吗?不如隐居。相较隐居,我更乐意做一个游侠,毕竟江湖上的快意恩仇,俗世更有几人知……

国家之势,便有如我房中灯上飘摇的烛火。我吹熄了它,去吃早饭。

吃过早饭,我便穿上家中为我准备的一套黑色儒士服。配上一把刀,系上容臭,这一身装扮还真不错。只是,我打心眼里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儒士。我同家人告别,踏上去太中序的路。

走过钟鼓楼,我习惯性地看了看下面有没有贴榜。在战时,除了通缉和胜利以外,一贯是不贴榜的。果然,当我送过去的时候,只看见扬武三十三年萧将军击退越兵,亲斩越王穆令台的喜报,喜报上铺满了蜘蛛网。

现在萧将军被斩,皇上又病重,这扬武朝的天,怕是要变了。我从鼓楼旁溜过去。

再往前走,便到太中序了。太中序是一所在郡内地位很高的书院,由宣郡王亲办,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才辈出,曾出过十几位进士、同进士。但现在随着楚郡颍川书院、代州燕山书院的崛起以及司隶的太学、海州书院等老牌强校的新发展,太中序影响力已大不如前。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更糟……

好在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今天是我的毕业日。

走到太中序的楼宇门前,我听到了侍者敲钟的声音,这意味着我又迟到了。我紧跑两步,抢进一个教室,抢到一个后排座悄悄坐下。

“秀儁啊,又迟到了。”一个声音平静地响起。

唉,果然被发现了。我改端坐为长跪,双手顶礼。“静先生,司马仲桓知错。”我预备挨戒尺。

静先生却笑了。“你啊,回去坐吧。最后一天了,还打你做什么?”

我慌忙回去坐下。

“人已经到齐了。那么 今天只有一个题目。试问诸位为何而读书?是不是为了我荆国的复兴?”

关于荆国的事,先生比我明白得多,很显然他只是在完成“政治任务”。

台下众生你言我语,讨论声很杂乱。我看着他们。

我想要什么呢?我不是太中序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不是能打的武人,文治武功,哪一个轮得上我?不由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忽有一人拍案而起。

“先生,我读书,是为了有朝一日,在这天下往来驰骋!”

这声音浑厚雄壮,我抬头一看,在教室左前方,有一人着灰袍,虎背熊腰,昂然而立。定睛一看,是城西宇文家的公子宇文铎。他性格直率,敢不避讳,只是这样的场合……

先生轻轻笑了。“好,好。男儿生于世,便当有大志。坐吧。秀儁啊,你有什么目的?”他捋了捋胡子。

我站起来,却并不明白自己如何回答。我不愿一生务农,亦不愿经商学艺,驰骋天下更是想也没想过。但我一时又想不出,便决定跟风。“先生,我读书之目的,与宇文兄不谋而合。”

静先生看了看我,也笑了一下。“坐吧。那么今天的论辩到这,下月便有会试,望各位提前准备。诸位自己看书吧,以后怕是不能再见了,我再抓紧看看你们。”

我抬头看着静先生。还是熟悉的白大氅白胡子白头发,平时令我避之不及的装束,今天再看,却有几分不舍。

午时的钟响了,我们走出了这个承载各自三年青春的地方。我正打算回家,忽然一只胳膊一把拉住我的袖子:“兄弟留步!”我一回头,正是宇文铎。我忙拱手行礼。“宇文兄,找我何事?”

宇文铎开口便问。“方才秀儁兄弟所言可是真话?”

我不解其意,便做了这般回应:“不瞒宇文兄,不假。”

宇文铎大笑一阵。“好!我且带来这几个兄弟,互相认识一下!刘襄!”

话音刚落,便有一绿袍青年,体态纤瘦,散着一半长发,佩一把镶玉剑出现,向我拱手:“在下刘襄,字龙骧,学得点道,权且谋生。扬武二十二年正月初一生。”

“在下司马仲桓,字秀儁,扬武二十三年正月初八生。今后请多关照。”我把双手拱在身前。

有一蓝袍少年,袍上有金绣,系一把乌木鞘剑,上来道:“在下曹少杰,字存德,扬武二十二年九月十六生,多指教。”

又有一红袍者,袍上纹金纹,背一支销金枪,气宇不凡,英气逼人,上来道:“在下罗文广,字延琦,扬武二十三年六月初四生。”

又有一红袍者上来道:“在下邬成辅,字百政,扬武二十三年冬月廿二生。”

宇文铎大笑道:“好!我们几个的目的,都是于这天下,干出一番名堂来。那么从现在起,做事都要相互帮衬!对了,司马兄弟,你下午可否来一趟武子台,与我们一同练武?”

我对武道素感兴趣,便一口答应。“哈哈哈,秀儁兄弟痛快!那我们下午未牌见了!”他们便离开了。

我回过头来,看着这太中序的大门。虽说不愿学习这些经义,但我平心而论,我舍不得这里。正看间,有一只手点了点我。我一回头,是静先生。他眯起眼来看着我,嘴角藏下了几许笑意。

我连忙顶礼。“静先生!”

待我起身,他才开口。“方才汝之所言虽非真话,然而却成就了你啊。”

我不明白,欲要发问,先生又说:“秀儁啊,你一旦成功,可不要忘了太中啊。”

我又弯下腰去拱起手来。“学生不敢。”“那便是好。”我再抬头看时,先生乘上马车不知何处去了。我正要回去,迎面又来了一架马车,横在我面前停下来。

马车上一位红衣女子向我递下手来。我看了看这身袍袖的材质。

皇缎!这是只有王族才能用的材质……

我慌忙拜伏。“草民不知郡主到此,有失远迎……”

“把你那套官腔放下吧……”郡主是这样回复的。

我站起来,作侍立状。没有办法,王族面前,一个地主公子只有一条名为卑贱的路可走。

“上车。”她又微启朱唇,柔声道。

“我?”我一怔。

“还能是谁?拉住我的手,上来。”

“郡主金枝玉叶……”

话音未完,郡主一把抓住我的袍袖,轻轻往车上牵。

平民上王族车,可是一条大罪,要流放北郡的……

正在困窘之时,又有两架马车赶到。

“吾女,这可是你说的郡马?”

“是。”

我来不及惊讶,就又下了跪。“草民司马仲桓,参见郡王。仲桓与郡主素无交集,恐怕是错认……”

郡主带笑白了我一眼。“错认?上次马球比赛你的杆断,用手击球得分的,是不是你?”

“这……是在下……”我面对这个铁证,竟然无言反驳。上次扬武三十九年,太中序举行马球比赛活动,比赛进行时我的球杆断掉,未及换杆,便有一球朝我飞来,我急用手一拳挥出,正中那球,反飞到对阵中得了一分,难道郡主看上我只是为了这个?

“那就对了!父王,这个人命中合当娶我!”

“呃……这个人倒是很知礼数,看上去也老实本分,但……”

“唉呀,就这么定了!走吧,,父王,说媒去!”郡主打马一鞭,先走了。

“小郎啊,先上后车,其中之事,待孤慢慢说与你……”郡王的口气中有八分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