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使命之皇帝要自杀 > 第二百五十章 黑伞大阵

使命之皇帝要自杀 第二百五十章 黑伞大阵

作者:独孤了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题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回到故事当中。

……

几声大响之后,众亲卫见伯颜和其战马受伤倒地,纷纷打马向前,将伯颜团团护在中心。

伯颜次子囊加歹见伯颜受伤倒地,生死未卜,心神为之一乱。

可长久跟在伯颜身边的军事素养,让他立即又冷静了下来。

如今己方的统帅中了敌人奸计,不知被何物所伤,在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囊加歹作为伯颜的儿子,这支元军的第二将领。

在权衡了战场利弊后,囊加歹果断的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其实从战场的形势看,囊加歹的命令没有什么毛病。

毕竟一军统帅是军队的灵魂,还未开战,统帅就被敌军给击倒,这对军队的士气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打击。

但是囊加歹错误的估计了战场的形势,如今是敌弱我强,即便没了统帅,以蒙古军团横扫寰宇的气势,对面区区三万五千人,不到己方三分之一的兵力。

只要元军碾压过去,相信即便赵昺再厉害,也不是十万纯正蒙古军的对手。

可历史有时就这么可笑,往往改变历史的不是某个大人物,也不是某个大事件。

有时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一个难载史册的错误决定,往往就改变了一切。

这边赵昺见伯颜中枪倒地,元军大阵虽然从前方看不出什么变化。

可通过赵昺改良过的望远镜看过去,元军后阵已经在转变方向,转身向后,缓缓的脱离战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赵昺没有做任何犹豫,也没有与任何人商量,随即下令:全军突击。

传令兵刚下去传令,赵昺便一夹马背。

小白马“闪电”便真的如一道闪电般向前跃去。

了尘国师立即打马跟上,身后的精锐龙卫以及神枪队不用招呼也都排着阵型,跟着赵昺,快速的向前奔去。

三万五千个白色哀兵,有若一道雪崩,以惊天动地的气势,向着元军碾压过去。

看着越来越近的宋军,囊加歹的心脏不争气的狂跳起来,瞳孔也为之收缩。

但伯颜长久以来的孜孜教诲此时却在囊加歹的耳边响起:

“作为战场最高将领,凡事首要冷静,只有你快速的冷静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挽救无数将士的生命,这也比你情急拼命杀死敌方一两个士卒要好得多!”

冷静下来的囊加歹,瞬间就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但稍加冷静,囊加歹眼中就精光一闪,立即下令:

“刚刚后撤的元军,立即后军改前军,从侧方绕到两翼,配合中军对伪宋军队实行三面包抄!”

看着越来越近,有如一支尖锐的弓箭般,射向己方军阵的宋军,囊加歹在心里轻蔑的道:“区区三万五千蝼蚁般的伪宋军队,以为凭你们这点人就是我们伟大的蒙古军团的对手?来吧,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让你知道我囊加歹的厉害。”

最后一句,囊加歹是对赵昺说的。

赵昺此时已经没法去考虑囊加歹的变阵和蝼蚁与伟大的辩证关系了。

因为此时,元军的弓箭已经到了。

元军战场临敌的素质非常高,由于伯颜在去与赵昺会面之前,就将指挥权交到了囊加歹的手中。

所以伯颜遇刺,亲卫护送伯颜向着侧方脱离战场。

囊加歹的第一个军令一下,后阵中的七万元军便逐渐的脱离本方战阵,没有丝毫犹豫的转身向着后方离去。

因为命令是缓缓后撤,所以元军的撤退极为有秩序。

可刚走出不到一箭之地,第二道命令下来。

元军立即再次调转方向,从两翼向着战场兜转而来。

两道军令,军阵却没有一丝混乱。

从这一点看,元军能横扫亚欧大陆,并非只是靠着一点运气。

更多的是靠着铁血和实力!

快速奔跑的赵昺却看不到这些,因为在他的眼中,只有弓箭。

如雨点般的弓箭,唱着呼啸的歌曲,朝着赵昺狂泄而来。

来不及做任何反应,赵昺只是伸手从身后拿出一把黑伞,按动伞柄上的一个开关。

一把漆黑的大伞瞬间就将赵昺与小白马整个给遮盖进去。

无数的弓箭,有如冰雹般,“噼里啪啦”的打在大伞上,纷纷落地。

赵昺身后也都撑起无数黑伞,将黄蜂般的箭雨挡在了身前。

只有个别倒霉蛋,或者是反应迟钝的宋军,被弓箭击中。

不过因为赵昺经过改良并特制的黑伞盔甲阻挡了弓箭的夺命之势,将弓箭挡在了要害之外。

虽然没有立即毙命,可受伤在所难免,上百个宋军或落地或转身,叹息着脱离战场。

后方自有军医不顾生命危险上前来营救伤员。

……

看着面前飘起的黑色云朵,囊加歹收起了轻视之心,心里默默一叹:“看来眼前这支宋军不是易于之辈啊!”

但叹归叹,囊加歹还是下令弓箭兵后撤, 长矛兵上前。

就在此时,刚才如雷鸣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次的声音更为密集,有如数百个天雷在耳边瞬间炸响。

“砰砰砰……砰砰……”

随着天雷响起,数百名尚未来得及后撤的弓箭手立即应声而倒。

而刚刚从后阵挺矛向前的长矛兵,还没反应怎么回事,就有两百多人被“天雷”击中,一股血箭喷出,倒地不起。

天雷刚落,无数的短小弩箭无声而至,只听见一阵风声,元军又有上千人无声的倒下。

“宋弩!”

囊加歹大叫一声,心却在滴血。

从三国时诸葛孔明发明了诸葛连弩后,历朝历代都在不断的改进这种杀伤力极强的远距离近战武器。

到得宋朝,连弩经过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改进,从弩箭的装填、连发的数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经过赵昺这个后世的物理博士的改进。

现在的“宋弩”已经不是囊加歹口中的“宋弩”了。

如今的宋弩能够同时发射八枚弩箭,而且弩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射完,只要按动弩身上一个开关,上层的弩箭就能瞬间下沉到下层,可以立即发射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