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101,朱慈烺进军蓟州,郑亲王挥斥方遒

吴三桂出发的第二天,朱慈烺也随军出发了。

从时间上来看,山海关其实已经被清军进攻至少两三天的时间,再加上从京师赶路到山海关所需要的时间,山海关那边的局势其实已经是相当危险了。

作为一座关隘,山海关确实是相当险峻,但也并非是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函谷关、潼关那样能够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何况历史上函谷关和潼关都有被攻破的记录,山海关就更不必说。

李国桢是这支军队名义上的主将,但经历过这么多件事情之后李国桢也聪明了,一出发就来请教朱慈烺。

“太子殿下,您说我们应该在哪里驻守为好呢?”

崇祯给李国桢的任务是让他负责灵活机动,尽量做到能够同时策应山海关和京师两个方面,但并没有指定具体的位置。

李国桢也很光棍,直接就把这个决策权抛给了朱慈烺。

对于李国桢的这种行为,朱慈烺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襄城伯啊,你才是这支部队的主将,而且本宫也不懂这些兵事,所以这件事情就由你来拿主意吧。”

朱慈烺倒也不是谦让,而是他确实在这方面存在短处。

让朱慈烺按照系统的指示冲锋陷阵,这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像这种大军前进,扎营选址之类的活,那都是古代将领们的活计,朱慈烺一个现代人哪懂这个?

李国桢一听就急了,还以为是朱慈烺在考验他,忙道:“太子殿下,臣真的已经对殿下的指挥水平心服口服,还请殿下给臣一点薄面,指点一下臣吧。”

李国桢觉得,太子殿下这明显就是在客气嘛。

一个能够连接两次大逆转击败李自成的人居然说他不懂兵事,你说这话谁能信啊。

朱慈烺看着李国桢的模样,多少猜到李国桢的心理活动,也是无语。

这年头,说实话还没人相信了?

朱慈烺想了想,拿出地图翻看了一下,然后开口。

“那就在这个蓟州吧,你看如何?”

蓟州是京师和山海关之中的一座小城,从地图上来看,蓟州正好属于这两地之间的中点位置附近,支援这两个地方的距离都差不多。

除此之外,这里距离大明北境的密云、遵化等地也都比较近,一旦满清的部队从这些地方绕道入侵,那么明军也可以迅速赶到并进行堵截。

李国桢听完朱慈烺的话,立刻迫不及待的同意:“殿下所言极是,那就这么定了!”

朱慈烺:“……”

过了好一会之后,李国桢又开始虚心请教:“太子殿下,你说这一次建奴会大举入侵吗?”

这一点朱慈烺倒是已经想好了,摇头道:“应该是不会。”

作为太子殿下,朱慈烺是能够接触到很多大明不为人知的秘辛以及资料的。

通过这些资料,朱慈烺基本肯定,目前的满清统治阶层心态其实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就想当个辽国2.0,如果可以的话能南下占领中原当个金国2.0也不错。

但吞并整个大明?就满清现在这点地盘,他们真不至于狂妄到这个地步。

历史上的顺治五年,也就是1649年,满清曾经有过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的男丁总数为84115人,满洲、蒙古所辖啊哈、包衣奴才数字为212967人,其余汉族、朝鲜、野人女真等各族被统治人口大约在170万到180万左右,加起来才两百万的人口。

而南边的大明呢?虽然众说纷纭,但所有史学家都一致认可的是明末人口应该是超过一亿的。

两百万人口对一亿,就算是换谁来,也不敢做这个梦啊。

也就是因为历史上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满清觉得大明亡国了,才升起了逐鹿中原的想法,全力入关一博。

但现在大明可没有亡,满清领兵的又是保守派济尔哈朗。朱慈烺笃定满清不可能有太多的想法,这一次出兵仅仅是又一次对李自成的呼应,想要继续削弱大明罢了。

李国桢听到朱慈烺的话之后也是长出一口气,道:“如今我们大明被李自成荼毒中原太过,确实是经受不起一场大战。若是建奴不会大举入侵,那就再好不过了。”

朱慈烺笑了笑,道:“虽然建奴不会全力入侵,但一场仗还是要打的。襄城伯,这些日子你就好好的操练部下,做好迎战的准备吧。”

作为穿越者,最出色的地方无疑就是对历史规律的掌握。

和平这种东西,从来不是通过忍让或者说是敌人的仁慈得来的,那都是得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只有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才是大明和平的最佳保障者!

与此同时,山海关外,满清的统帅郑亲王济尔哈朗,正自信满满的……打着哈欠。

战鼓已经擂响,众多满清的士兵们呼喊着朝前方的山海关冲去,而关墙上的明军回应的则是密集的箭雨还有滚石擂木。

吴三桂在率领主力部队离开山海关回援京师的时候,心中其实已经做好了京师可能会被李自成攻陷的心理准备。

那样的话,吴三桂如果不想要和李自成作战并夺回京师的话,唯一的退路就是山海关了。

为了确保这条退路,吴三桂在这座关隘之中留下了三千精锐。

至于济尔哈朗方面,在刚刚从盛京开拔的时候是三万兵马,一路上又陆续汇合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兵力,如今他的兵马总数已经在五万多人,将近六万人的水平。

可真别小瞧这个数字,要知道历史上多尔衮进军山海关和李自成大战的时候,满清的倾国之师也才将将十万人而已。

所以半个满清的精锐如今都在济尔哈朗手中,虽然并非举国之力,但依然让济尔哈朗心情颇佳。

他一边喝酒,一边对着身边的诸多部将笑道:“各位,来来来,多喝几杯!”

说着,济尔哈朗又将杯中美酒倒入口中,随后张嘴哈出一口酒气,大笑起来。

济尔哈朗是很开心了,但其他的满清将领则未必就有这么开心。

一位年轻的满清将军就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郑亲王,如今我们都已经在这山海关之中盘桓这么多天了,明军主力都还没有赶到,为何不全力以赴攻下此地?要俺说啊,只要把那些大炮拿出来轰它几天,这山海关早就已经是俺们的了。”

能够如此当面质问济尔哈朗的,不用想必然也是有其底气所在的,这名满清将领的名字叫**新觉罗·满达海,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清国礼亲王代善的第七个儿子,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之一,被视为将来镶红旗旗主最有力的继承者。

听到满达海的质问之后,济尔哈朗倒也并不生气,而是笑呵呵的说道:“满达海,俺问你,为什么俺们这一次要突然出兵明国,你可知道?”

满达海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知道,不就是因为要让明国和李自成继续自相残杀吗。”

济尔哈朗大笑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啊,我们才不能进攻这个山海关,而是要等明国的主力过来,明白吗?”

满达海愣了几秒钟,道:“不明白。”

济尔哈朗嗤笑一声,道:“这都不明白,你将来拿什么来继承镶红旗?”

满达海闻言大怒,道:“郑亲王,你有话就好好说,搞那些汉人弯来绕去的话做什么!”

济尔哈朗摇了摇头,道:“罢了,看在当年你父亲对俺也算不错的情况下,俺今天就帮他教导一下你吧。”

在众多满清将领的注视下,济尔哈朗站了起来,指着南方的山海关道:“这里是明国京师的门户,只要明国人不傻,就一定会调派大军前来守住此地。这样的话,明国对李自成的进攻就必然减弱,李自成也就有了活路,能够继续给明国捣蛋了。

但如果仅仅是让李自成有了活路,其实还不够。根据老夫所知,明国的兵马现在至少有八万人之多,李自成呢?也就三四万残兵败将而已,他们两边的兵力已经完全不成对比了。

所以这一次,我们不但要吸引明国的兵力,还要想办法歼灭明国一部分的力量,这样才能让明国和李自成重新变得力量均衡,让他们继续的撕咬下去!”

满达海听到这里,忍不住道:“那我们天天就在这里装装样子打一下山海关,难道就能歼灭明国的力量了?”

济尔哈朗看着满达海,大笑出声:“真是个蠢货!老夫告诉你吧,打仗可不是一味的蛮干就完事了。现在的明国最大弱点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缺乏补给!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急切的进攻李自成,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对李自成的胜利获得更多的补给,打通和江南那边的补给线。

现在我们拖延了他们对李自成的进攻,就等于是放大了他们的补给问题,懂了吗?没有了补给来源,就算是明军八万大军出现在山海关又如何?过一段时间,他们自然会因为没有粮食而溃败。”

济尔哈朗目光炯炯,无比自信的说道:“到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大举出兵,杀得明国人头滚滚之时!在那之前,你们就给俺好好的等着,等这些明国人活活饿死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