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六章 臣愿捐出全部家产!

翌日,早朝。

朝会之上,众臣云集。

今天端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精神了许多。

昨日他写下遗诏之后,便前往皇宫内库中让值守太监清点了银两。

虽然这么多年来入不敷出,存银日少,但是削减支出之后,现在倒也还有十来万两银子。

太祖法宝充能一次,需要耗银三十万两,可用三次。

此行御驾亲征,肯定要备上至少六十万两白银。

保险起间,最好还是九十万两白银更为妥当。

危急时刻,保城九次,这样一来,守住攻势肯定能够做到。

内库只能拿出十万两银子,这样一来,需要向百官们筹集的银两数额,就是八十万两了。

‘国丈应该能够拿出十万两,其余阁臣尚书借三万两,这就够大半了。剩下的朝臣每人出一千两到五千两便绰绰有余,还能多一点出来带去犒赏三军!’

崇祯心中盘算着。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朝中的大臣尽管俸禄都不高,但是碳敬冰敬、年节礼奉样样不少,府中的浮财就能大大超出所需了。

等到上朝前的基本流程走完,问过奏折和需要商议的事情之后,崇祯便开口说道。

“闯贼将至,国难关头。然而御驾亲征,尚有所缺。国库内库,双双亏空,不知诸位大臣可有良策?”

国库亏空?

听见这句话,百官们的脸色都有些微妙。

“陛下,曾以为当加征剿饷。国难当头,应当万众团结一心,况且征饷以抗敌军,也是在为民平乱。”

“敌军都要打进宣府了,哪里还来得及征饷?”

“那不如在京城之中紧急加派?”

“陛下万万不可,当下正是敌军攻城之时,若强征军饷,伤了民心士气,坚守必然更难。”

“是否可以轮休军队,让休息的军队不领饷银?”

“孙大人此言荒谬,战时岂可如此玩笑?如若这般苛待军队,怕不是有哗变之忧!”

......

文武百官提出来的建议,要么是缩减开支,要么是在百姓的头上扣钱出来,这显然都不合时宜。

乱糟糟讨论了好一会儿,没有结果之后,争论的声音也慢慢停了下来。

崇祯等所有人都不再说话,这才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位大臣回应都相当热情,不过当下的时机已经不适宜于这些方法了。筹集饷银朕倒是有一个想法,卿等可愿听听朕的主意?”

这话一出,殿下的大臣们自然都是纷纷恭敬应许。

他们也看出了,皇上这是早有注意。

不过,当下的财务困境在他们看来都难解,久居深宫的皇上能够有什么解决办法?

“当下虽然国库空虚,然而挺过此关之后,无需多久,国库便能再次充盈。卿等可认同?”

“唯。”

“陛下所言甚是。”

“既然如此,朕便以大明的名义,向诸位大臣借些银两,等到来年税银收上之后,便立即归还,如何?”

崇祯期待地看着下面的群臣。

虽然现在闯贼已经打到了宣府,但是目前闯贼的势力也就是在河南一片而已。

江南等税收重地,仍然在官府的掌控之下。

只要能够打退敌人,那么来年税收是一定能够还得上的。

但是太和殿下,群臣却一片死寂。

听了这番话,昨天特地关心了遗诏内容的那些臣子,心中瞬间有恍然大悟之感。

原来,皇上特地搬出太祖就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捞钱?

想到这里,不少臣子心中都满满的不忿。

从来都是他们从国家从朝廷里面捞钱,现在崇祯居然想让他们填补银粮空缺,未免太过分了!

“借款金额以三万两为上等,官阶四品以下者,每人千两即可。”

见没人说话,崇祯又补充了一句。

但这次崇祯话音刚落,却见首辅便当下上前一步,拱手示意。

见此,崇祯眼前一亮。

“首辅这是准备当先相借,以为群臣表率?”

“正是!臣愿将家产全部上交,以助国家!”

首辅魏藻德朗声开口。

一听此言,不止是崇祯,连周围的其他大臣都满眼惊愕的看着首辅,端坐龙椅的崇祯当下就要称好!

但却听魏藻德接着说道:“臣这么多年以来,积攒的全部家当约有五百余两,臣愿领借五百两!”

“你说多少?!”

崇祯闻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臣之清名有口皆知,为官几十年所积攒的,也不过此五百两而已。若陛下还需更多,也可稍等些许时日。老臣在京城中还有一处府邸,加以急售,可以将卖房的钱也借给皇上。”

“魏大人当真清廉啊!”

“我辈表率!”

“臣愿捐出全副家当三百两以助国安!”

魏藻德这话一说,其他官员全都被打开了话匣。

赞叹清廉的,言语激昂表示同样要捐出全部家当的,应有尽有。

不少人身上明明穿着绫罗绸缎,口中却说着全家的家当,都只有三百两银子。

要是按照他们这样来,那他崇祯抹下面子开口向臣子们借钱,岂不是总共都不一定能借到万两?

想到这里,崇祯整张脸都气得涨红。

“平日里你们收授的碳敬冰敬,节礼火耗呢?怎么可能全部家当只有数百两?!”

“陛下冤枉啊!臣等平时最多也就是收那么一车炭或者一筐冰,以供日常消耗。节礼更只是日常往来,哪里来的结余?俸禄本来便不多,居京城大不易,几百两银子已是多年以来的积蓄了!”

崇祯这话一说立马便有前排的大臣予以反驳。

有明一朝,俸禄本就出了名的低。哪怕是官至一品,纯靠俸禄也不过养活一家十几口人而已。

正一品的俸禄一月也不过八十七石,正二品便只有六十一石,正三品更是只有三十五石。

一石等同于一担大米,万历年间,两担大米也就一两银子。

户部尚书这样一回怼,崇祯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殿下的群臣们全都一服清廉刚正,只有俸禄这一个收入来源的样子,他要是硬说他们有其他收入来源,岂不就是在说他们贪污受贿?

这些大臣咬死了没钱,他又该怎么办?

诶,国丈!

崇祯看向一旁一言不发的国丈,突然眼前一亮。

对啊,国丈可是京城中知名的豪富之家,积累之下家财必然不少,甚至当下皇宫里的侍女都是他找国丈府上借的。

既然群臣不愿出力,让国丈带头领借,不就好了吗?

一旦有国丈打开困局,家中田粮广的官员,他都得硬生生强行借一波。

只要太祖法宝能用,这次敌寇入侵绝对可以守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