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一百八十四章

作者:今日和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0: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不错!不愧是朕亲自提拔的七品官!”

看着宣府之中传来的这几份消息,崇祯的脸上满是喜悦的光华。

他不是因为一份报告在笑,而是根据这一批的文书在高兴。

在刘满昌想出来的办法,被他通报给了所有官员之后,原本进度缓慢的宣府,新政推行的速度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吏员的服从程度以及个人能力都明显更强了。

在这明显变好的过程之中,有两处的表现,格外耀眼。

其中一处,自然就是刘满昌处。

在接任了县令职位之后,刘满昌在当天就开始将自己的整套应对筛选吏员的办法,都讲给了同县城的其他吏员学习。

这个时候,属于县令才能处理的事情本来就不算很多,毕竟,此时连新政的体系都还不算完全铺好。

所以,在完成县令工作之余,刘满昌努力去帮助县城之中的其他京城官员,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本地吏员,让他们的积极性与执行能力都得到提升。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整个县城之中的体系搭建速度明显加快,本来就有了之前的底子,在他教导的加持之下,仅仅两天的时间,整个县城的情况就明显变好,办事效率明显增加。

之后的两天里, 情况还在继续改善,甚至都已经超过了相当多半京城官员半本地吏员的城。

这个进步的速度, 以及展现出来的效果, 让崇祯相当满意。

这样的效率, 才是新政推广开来,体系大肆展开应该有的速度。

而另一个方面的惊喜, 则是在府城之中。

原本就寄望于能够有更好表现,展现出更好能力的赵长堂这位七品官员,在受到刘满昌办法的启发之后, 他通过自己的经验能力以及同在府城的其他官员的共同努力,竟然在原有刘满昌办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更好的办法。

刘满昌的办法,到底是通过刘满昌本人,在当地的情况之下, 得出的办法。

确实效果很好, 但是如果只是根据这套办法来学习, 来管理吏员, 总归会有能力上或者环境上的水土不服。

但是,这套办法, 在经过赵长堂的改良以及规整之后,直接变成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的体系。

从,最开始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遇到的各种情况有什么应对措施, 以及之后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在吏员们的办事效率达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应该鼓励等等等等, 相当的丰富相当的充足, 相当的具有可行性。

这套方法, 尽管是在刘满昌办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确实比起单纯的那套办法好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事实上,崇祯派人将这套办法, 传递给了所有涉及吏员的官员之后,底下人等的效率提高程度比之前又高出了一大截。

于是,崇祯专门对赵长堂等一行人进行了鼓励,并且勉励他们尽快将整个府城规整出来, 让府城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以新政的速度发展起来。

更多的话没有说, 甚至暂时都没有将这份功劳下发下去, 但是,其实崇祯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

只要他们之后的时间,能够将府城的吏员们按照这样的方法,规范的服服帖帖,那么等到府城完全弄好之后,他们就会得到晋升!

这么明显的意思,一心想着当官的赵长堂怎么可能觉察不出来?

当即直接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除了深夜之外,其他的时间全都用在了对府城之中吏员的规整上。

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而且每天吃饭的时间都在宣府城中巡查教导。

甚至,之所以他还睡觉,都是因为半夜的时候真的没有事情给他做。

别觉得夸张,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正七品的官员了,任职的职称就是府推官。

再往上,哪怕不是以功劳往上,那也是从六品,要是因为这件事情,他的晋升直接变成以功劳晋升,那么他就会是正六品!

要知道,现在他可是整个新大明之中,品级并列第一的存在,再往上升,不论是一级还是一品,那都将会一跃成为整个大明之中官员登基最高的存在!

这是什么概念?

首辅有望!

咳咳,当然,现在的他,也就是幻想一下, 并没有真的认为自己就会因此而有很大概率变成首辅。

可是, 从一介只能想办法走关系讨好别人, 试图通过吏员的身份, 往上获得一个品阶的小吏。

变成现在前途无量甚至还有可能登顶, 至少也能让自己的子孙当官的品级,这让他如何能够不兴奋,如何能够不感恩?

要是现在冒出一个试图推翻新大明的反贼,赵长堂能够直接披着甲去把那人给干掉!

而在这样继续以身体为代价的努力之中,事情的发展,自然也如同他之前的预期的那样,宣府府城,在仅仅三天之后,就达成了所有正在工作的吏员,全部达到京城官员最低水平的标准。

标志着,他比半京城官员,半本地吏员的城池,还要更早一步完成了全套新政指令施行!

这样优秀的成绩,便正是在今天通过日报传递到了崇祯手中。

“嗯,朕所提拔的人才,果然都是好的,此前的朝廷之中之所以会那样,也完全是因为整个朝堂都已经变坏了的缘故!”

看到这两人的表现,崇祯的欣慰与自豪,简直溢于言表,任何人看到都能感受到的程度。

官员的事情上,崇祯一直拖着不处理,而且之后安排官员的时候,也极其小心谨慎,控制品阶在很低的程度。

这不是崇祯当真就那么认为,低品级对于官员的约束效果就会那么好,而是因为随着之前那个大明的破灭,崇祯对于提拔官员这样的事情不由自主有了恐惧。

毕竟,当初,最后的时候,亲手将大明葬送的两个官员,全都是崇祯一手提拔上来的!

而且除此之外,以往的首辅,他也不知道错信了多少。

从最开始错信袁崇焕,到最后错信魏藻德,直接导致了大明的轰然崩塌。

要不是有太祖朱元璋前来,他只怕已经在后山找个歪脖子树以发覆面自尽了。

但是现在,这两个他从小吏阶段一点点选拔提拔上来的官员,这样好的表现,直接表明了,他崇祯不是没有选拔人的能力,不是没有管理官员的能力!

“好!将之前送上来的那份文书拿来。”

之前崇祯放出去的话,宣府之中的那些官员肯定都明白了,所以才会有这么拼命这么用心的成果出来。

既然如此,那么已经在心里答应过的事情,肯定就不能忽略,该提升的,就要去提升。

比如说,他们的官职!

既然这件事情是由集体完成,而且有着这么好的效果,那么升官的事情肯定就不能够只升一人。

首倡者,以及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赵长堂肯定是需要提拔的,但是,剩下的八个官员,他们的等阶提升,却还需要斟酌斟酌。

以及,要不要将他们全都提升一个等阶?

如果换做是旧大明时期,这样的事情,要么就是上级直接当成没有发生,不予奖励,要么就会是所有参与此事并且能够有名字上报上去的官员,统统升官。

毕竟,那时候的官职或者说品级,虽然也很珍贵,但是到底是从九品到一品,都有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给出去这么几个七八品,撑死六品的品级,根本不算什么。

京城之中,随便一个不起眼的小监司,里面的官员数量和品级,可能都已经远远超过对方了。

但是,如今的新大明,和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不仅体现在官制以及俸禄上,还有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当前整个朝廷之中,最上层的也就仅仅是七品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别说七品,哪怕是八品,同样也是前途无量的存在了。

毕竟,这只是新大明的一个开始,随着之后,新大明的新政体系不断往外延伸,那么,就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机会以及大量的功劳。

在那么多的机会,那么大的前景之下,哪怕现在仅仅只是八品,那么在未来,可能也至少都是五六品,乃至于以后的更高品级直入中枢,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有着这次的经验以及资历,之后再继续扩大新政体系,崇祯肯定会在其中抽人,甚至是直接将其扩充到更远但是更加重要的位置之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下看着像是区区九品提八品,八品提七品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对于以后的影响会是很大。

尤其是在现在总共七品都只有这么零星四个,而八品的数量也没有太多的情况下,若是一下子提升上来一批,那么这群官员甚至可能形成一个派系。

这,对于以往在朝政之中饱受派系之争所烦忧的崇祯,相当注意。

虽然,这些官员,肯定都只是因为处理这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的,之前可能都没有过多少接触相处,总的来说,就是很积极很纯洁的工作关系。

小书亭

但是,此前的东林党,以及复党等等党派,那不也都是以一个很光明正大的名义,或者很纯洁的关系发展起来的吗?

归根到底,只要是朋党,那么发展起来之后,就一定会出现不好的情况,这是难以避免的。

“......官,该升的,就要升。”

崇祯稍稍犹豫了一会之后,还是下了定论。

无论当下如何担心之后会不会出现朋党之类,但是当前,既然这伙官员已经在工作之中做出了这么好的政绩,那么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就必须做到当赏则赏。

而且,所谓朋党的担心,更多是对于以后的担忧,这些对于目前的情况没有影响。

并且,让手底下不出现朋党,或者不让朋党影响到朝政,不正是一个皇帝也应该做到,并且做好的么?

因噎废食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这些官员尽管数量不少,而且升官之后,在新政朝政之下的影响力也不小,但是崇祯还是要坚持给他们升官!

“来,给朕记下来......”

虽然,升官是肯定少不了,也不能够缺少的了,但是,崇祯却也不会在看到可能出现的朋党关系之后,什么都不做。

当下,这群官员,因为得出了这么一套行之有效,而且相对完善的体系,所以得到封赏。

但是,归根到底,官员的官位,是工作,是责任,而不是单纯的封赏。

所以,在给这些官员进行升迁之后,崇祯就不会把他们再放在一起,让他们更多的相处提高关系,而是选择将这些拥有对这套本地吏员选拔体系很了解的官员,外派出去,前往更加广阔的城池之中,去将新政铺开。

府城之中肯定也要留一些人手, 但是,更大比例的升迁官员,肯定是要到新的城池之中去了。

当然,这对于官员们来说,绝对不是坏事。

首先,现在新大明的崇祯皇帝,可不是以前大明抠抠搜搜的那些皇帝了,别的不说,升官之后,他们的俸禄,当即机会暴涨。

而且,听着外放这个词,似乎和贬谪差不多,但是本身这些官员就是在外派的地方升的官,升官之后,前往更加遥远,但是也更加能够出成绩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的他们,在府城之中,好些都不过是执行普通杂务的九品基层官员。

这当然也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八品开始管人,七品开始管事儿的官员来说,到底还是差了点。

而等到他们升官,并且外迁到其他城池之中,那么,他们就能够直接担任当地的管人的官员,甚至管事儿的官员。

上头只有崇祯,除了需要对皇帝以及朝廷负责之外,不需要受他人的管辖,这其实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了。

“.......钦此。”

崇祯对照着舆图,将这些封赏的官员,直接三分之二都派了出去,结合京城勉强又抽出的一些官员,硬生生又展开了整整一个府城的开拓计划。

这,就是朝廷新政开拓的第四个府了。

按照这样的速度,只要再发展两次大幅扩张,那么,整个新大明就完全被新政所掌控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