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六十五章 闯军来袭,直接安排

在清军袭击山海关的前一天,便是一直静静对峙在黄河对岸的闯军,开始他们的袭击的日子。

是的,两边的袭击,设定为了闯军先一天进行突袭,然后清军第二天的时候展开夜袭。

这样一来,因为闯军这边距离京城更远,到时候传到京中的,就会是两处遇袭的情报同时传到,可以保证不会有哪一边被立刻安排大军集结攻杀。

与此同时,两边的距离差足够大,这样也就不存在清军得到闯军动手的消息之后才动手,所以能够从时间上保证双方的守约。

与清军不用的是,清军选择在晚上的时候,趁夜突袭,但是闯军选择的,却是一大清早的时候,偷偷乘坐船只,从黄河偷渡。

此次出战,李自成本人并未领军,与多尔衮那边的筹算相同,李自成也准备先以一大将出战,等到在黄河对岸站稳脚跟之后,他再携其余大军一同奔袭对岸。

是的,虽然时间仅仅过去了两个月,但是闯军本来死伤惨重的军队份额,已经恢复了大半。

这几年天灾四起,**不断,粮食几乎处处歉收,瘟疫也是接连不断,饥民难民的数量多得如同草芥。

能够进入闯军之中,混口饭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好的去处,而闯军本就是流寇起家,接收这样的饥民成为手下杂兵,当然是相当流畅。

于是,短短的两个月,除了少了其间的精锐之外,闯军竟然已经和之前进攻京城时差不多了。

这也正是此前的大明朝廷无法剿灭闯贼的原因。

但凡没有杀干净,流窜到动乱受灾的地方,他们的人数就能立刻十倍百倍暴涨,就算是流窜到的地方没有受灾,当这群流寇到了之后,那么那个地方也就受灾了。

上次进攻京城时,在沙涡口造的三千船只,如今仍然在手,只要找个安全隐蔽的地方渡过黄河,那展开突袭还不是轻而易举?

尤其是,随着这几日闯军的无所动作,对岸的新军明显也不再那么警惕,甚至好多地方监查的人手都真的调回了本营之中。

终究黄河不是山海关的城墙,仔细提防的情况下,黄河确实是天险,但要是放松警惕,那么趁着夜色或者趁着晨光之前的时机,度过黄河可比翻阅山海关的城墙容易太多了!

————————————

“噤声,都噤声!”

新附的闯军,毕竟比不上训练日久,饱经战场的老卒,纪律上明显差出一截。

现在还是寅时之初(凌晨三四点),太阳未出,晨光未醒,正是人静马悄的时候。

阳城方向的黄河岸边,闯军的将士已经一个个开始靠岸下船。

上次进攻京城,闯军是从汾州周边上的岸,这次换到阳城,这么大的间隔,若不是当场见到,绝难发现。

这次的上岸地点,为了保密,那是连军中的中下层军官事先都不知道的。

“赶紧上岸,布防了布防了!”

第一批上岸的闯军将士,都在第一时间就被上官吆喝着开始布防。

第一波上岸的,都是小兵杂兵,这样就算损失掉了,损失也不算大。

这一批人送过来的目的就是确定周遭的安全性,以及为后面的队伍布防,顺带一提,如果出现了什么危险,那么负责殿后,确保其他队伍安全的,也是这支队伍。

这支偷偷登陆的队伍,大部分的人手都开始布防,而少部分显得更加精锐一些的人手,则小心地四散开,然后探查周围的环境。

一两刻钟之后,最开始散开的那些人已经部分回归,带来了安全没问题的回答。

于是,船只过河,在黄河的对岸,召集了更多的船只过来。

这一次,船上就不止有人,而是还有战马了。

骑兵,永远都是更加高效,更加金贵的队伍,有了步卒在对岸布防之后,骑兵就可以过去警戒。

闯军选择的这一处地方,有很多芦苇等挡着视线,但是整体来说,周遭的地势都比较平坦,正是适合骑兵运动。

但是更远处,却又有很多小小的丘陵或者矮山,这样一来,外界的骑兵想要杀入,又会比较麻烦。

闯军这边,这些日子也不是干等着,仅仅是选择这个地点,需要花费的心思就不少。

第二波的骑兵到位之后,第三波,仍然是骑兵。

毕竟,马匹本身占据的运输空间是很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船只较多,也没办法一下子运输特别多的骑兵过河。

第四批,军官过河,第五批,骑兵,第六批,步卒......

最开始第一批人手登陆此处的时候,天色都还相当早,以至于太阳都没露头,但是等到闯军的人手全部运输过来之后,太阳已经整个露了出来。

此刻,寅时已过,时间已经到了卯时。

刚刚经过了过河的船只飘动,不少士卒以及军马都还需要休息整顿,于是,在这敌境之中闯军队伍开始整军。

————————————

“将军,闯军已经到位,实际到岸人数,与情报中基本相同!”

邓文明此时,已经来到了阳城之中。

前来通报消息的士卒,正是刚刚从闯军登陆地赶来的哨骑。

基本在闯军大营确定了作战目标、作战路线之后,当天晚上的时候,邓文明就能得到所有的情报,这种对闯军整体作战情况的了解,比起闯军中的部分大将还要更加清楚。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闯军的一举一动,自然全部都呈现在了邓文明的视线之中,甚至可以说是邓文明提前帮他们做好了清理,闯军才能够这么轻易而顺畅地到达。

毕竟,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将这支闯军队伍中,该歼灭的部分歼灭,该战败的地方战败,该送走的地方送走,这也是很需要谋划的事情。

对满清,要做的就只是将对方的有生力量杀死,过程或许会很复杂,但是具体的结果却是很统一的。

对中原土地虎视眈眈的异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性。

可是,闯军与满清到底不同。

对于明朝来说,两者都是反贼,但是该说不说,因为之前崇祯的一些昏了头的政令,以及底下官吏的横征暴敛歪曲政策,在相当一部分百姓的心中,相较于大明,他们更加渴望大顺。

毕竟,在大明的手底下是如何受苦的,他们记得清清楚楚,而大顺宣扬的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自然让他们向往。

闯军手底下的士卒,也都是普通百姓,而不是异族,之前京城之战,毕竟你死我活的局面,该杀该俘虏都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现在这场战斗,朱元璋给出的要求,是要打灭闯军对明军的气焰的同时,还要做到尽量多的让在闯军内部的明军内应升官。

朱元璋并没有指望着到时候一声令下,大顺直接并入大明。

但是,如果发挥得好,打上几次之后,一声令下护卫着闯军首脑的军队直接转身投降,将闯贼李自成等人的项上人头直接送来,倒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打这场战争,邓文明这边的难度,其实是要高于山海关的。

不过,毕竟是邓愈英魂洗礼过的大将,邓文明在这些日子里,照样计划好了如何分步解决这支闯军!

“传我军令,阳城城郊埋伏的人手,可以按照之前的命令行动了。”

“汾州周边的那支队伍,则开始......”

“蒲州......”

“......”

邓文明一条条传下军令,一名名传令士卒,则赶紧朝着相应的方向赶去。

因为要人为规划出一处处的战场,而且还要根据对面敌人的不同,设置出不同的胜败,而且还要尽可能不损伤自身的兵卒,邓文明直接指挥调动的军队,就足足有超过二十支。

其中,负责攻坚,负责诈降,负责围堵,负责分割战场......

各种各样职责的队伍,应有尽有。

而本就分散在各处队伍之中,将自身队伍的情报透露得清清楚楚的闯军内应,则让邓文明直接将闯军的每一个动静都清楚看在眼中。

尽管,这是一场反偷袭的防御战,但是实际上,却基本相当于同时操纵两方军队,以达成特定结果的战争。

只不过,新军这边,他可以随意调动,随意控制;而闯军那边,大多数的队伍他都只能通过新军的出现、调动来间接控制罢了。

这对于将领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挑战和游戏?

军事地图旁,一副围棋赫然在列,黑白双方,都由邓文明执子!

————————————

说不上是幸运还是倒霉,闯军在安全抵达对岸,并且成功整军之后,刚刚前行了百里,就迫于惯常巡逻的明军队伍,不得不开始分兵作战。

此行,闯军自然也是有目的的,最顶级,也是一切发展都最好的情况下,闯军的目的将会是再次进攻大明京城,将京城夺下。

而若是没有这么顺利,那么,趁着满清正在攻打山海关,牵制了大量明军兵力的情况下,将之前夺下过,但是之后又丢掉的河丨南、江丨西再次收回,就会是最终的目的。

最次,夺下数城,干扰牵制明军,让明军在双边作战之中,不断损伤,不断流血,也是能够接受的。

总而言之,闯军此行,其实并不是一定有什么要得到的地盘,毕竟真要扩大地盘,周遭的其他布政司更好打。

但是,既然之前将他们打得那么惨的大明,如今被满清窥探山海关,那么趁机做点什么,打一打大明,让大明不能平稳发育,便是闯军出战的思想了。

邓文明自然洞察了这个思想。

于是,前行的闯军部队,便不知不觉之中,就会因为明军的出现,或者与明军的作战而被迫分兵。

其中,全队都没有大明内应的闯军队伍,一旦分到了可以被包抄围杀的程度,就会迅速被早已等在周围的新军给俘虏亦或杀溃。

这个时候,就会有正好出现在附近的大明内应碰巧遭遇到这些溃军,然后,接收整顿了这些溃兵之后,内应所在的队伍便扩大了;

若是队伍中有大明内应,但是内应本人不是队伍的头领,那么这样的队伍便照样会遇到强势的新军。

只不过,这次的新军就不会那么多,也不会以俘虏所有人为目的,要么是咬掉一大块队伍之后,在其他闯军将士逃窜之后,带着俘虏离去;

要么就是将这支闯军队伍击溃之后,有其他急事撤退,然后让闯军内应整队队伍,暂代将领之职。

而那些首领就是大明内应的队伍,甚至将会击退新军,击溃新军,乃至于从新军的手中救出其他队伍。

总之,在这个作战过程之中,大明内应将会如同被套上了主角光环一样,要么所向披靡,能打能抗;要么幸运无敌,越打队伍越大。

如果只看那些大明内应所在的地方,简直感觉在这敌境之中,闯军不断逢凶化吉,然后转危为安,越打越强。

但是实际上,在邓文明不断导演舞台剧的过程中,短短一天的时间之中,将近一半的过河闯军都被俘虏。

从那些正常的闯军将领的视角来看,就是明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总之就是会在各种地方突然出现,然后要么将他们的军队打散,要么直接吞掉。

而且一旦队伍被打散,上面的将官基本上就不怎么可能再联系得到其他手下的存在,就仿佛一旦消失在视野之中,闯军就直接被明军给吞没了一般。

每一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明军,都简直强到比将领们的亲卫还要更加强大,经常一支仅仅百人的明军队伍,就能硬生生追着千人甚至两三千的闯军打。

关键让闯军统领抓狂的是,这样的明军,似乎根本不是什么特殊的精锐,随便走到哪里,随便遇到哪一支明军,全都是这样!

迷迷糊糊打了一天之后,第二天的时候,负责河这边作战的将领刘宗敏,便惊恐地发现,自己带过来的四万军队,眼下居然已经不到两万人!

“撤!现在就撤!这大明闹鬼了,赶紧回去告诉皇上!”

刘宗敏无比惊恐地下令,然后,他麾下这些其中一半几乎都是在此次作战中收拢残军而破格领军的将领,便顺从地跟随他,迅速上船,朝着大顺的疆域赶去......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