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泽出发,女真夜袭!

在徐允祯发号施令,新军将士听令行动的同时,满清的大营里,当下正有着足足两万多人的正式士卒,以及大量临时拉来的壮丁被聚集。

不要小看这两万多人,事实上,这两万多正是兵卒,已经是满清当下能正常调动的大半兵力,甚至都算得上是倾巢而动。

此时此刻,满洲八旗共有三百零九个牛录,又十八个半分牛录;

蒙古八旗为一百一十七个牛录,又五个半分牛录;

汉军八旗为一百五十七个牛录,又五个半分牛录。

此时,满清所拥有的男丁大致为:

满洲八旗大约五、六万人;

蒙古、察哈尔八旗两万人左右;

汉军八旗约不到三万人;

三顺王、一顺公部约不到一万人;

外藩蒙古的数万人。

这里的数据说的都是男丁,而不是士卒数量,因为在这其中,有相当数量都是老弱病残。

满、蒙八旗和外藩蒙古,仍然是游牧制度,整个民族的全年龄段成年男性都承担军事义务,也就是说,这些男丁数,是统计了所有还活着的成年男性的数量。

实际上能够调动的兵员数量,只有丁口人数的约莫三分之一,也就是四五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山海关,满清能够调动这么多人,已经是相当看得起明军,相当看重山海关了。

五日之后,清军大营之中,几经商议,最终定下领定国大将军之位,主持此战。

此行,两万大军,将会被直接带走一万五千人,并先行部队带领三万壮丁,以作攻城之用。

按照一般的偷袭来说,其实是不会带太多闲杂人等,甚至正兵的数量都不会带太多,毕竟,偷袭这样的事情,本就不是以人数多少取胜,而是掐准时机,以雷霆之势进攻敌人要害,以此取胜。

但是,如今满清进攻的目标,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海雄关,镇守山海关的又是相当精锐之士,自然不可能指望数千人直接将这关隘拿下。

此次突袭,实际的战略思想,是与前期的按兵不动麻痹敌人相结合,通过千年这些天不去攻城,甚至都不将部队前移到山海关之下,以此来让敌人放松警惕,并且给予明军反应时间。

然后,在山海关有可能有战,而同时黄河边闯军同样可能有一战,并且山海关并未正式开战的情况下,明军部队调集就必然会有所取舍。

要知道,尽管满清一直以来体现出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但是面对坚城他们同样没有太大的办法,此前围攻大城坚城,采用的办法也基本全都是围困,以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围困城中军队,使其弹尽粮绝。

而另一方面,闯军那边尽管有天险黄河,但是这却并不像山海关的关隘这样牢固,此前闯军进攻大明京城,本就是突袭过河,然后大肆进攻。

真要算来,虽然山海关满清进攻是导致当下局面的导火索,但是从大明的角度来看,最具威胁的其实是黄河对岸的闯军,而不是山海关外的清军。

满清这段时间以来,不主动进攻,甚至拉开距离却又不撤兵反而增兵,就是在迷惑大明。

直接进攻山海关,大明当下的有生力量可能就直接杀来山海关援助,但是这样引而不发,只要大明还是过去的样子,那么就必然导致他们不得不分兵两路,而且更多的一路必定是黄河边!

此时,天色已经下午,正常来说,很少会有军队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举进攻,但是清军本就是因着计谋发起进攻,自然这个时间点是最合适的。

等到大军小心赶到山海关外的时候,时间也正好天色擦黑。

在这样的情况下,突袭山海关,尽管不一定能够将山海关拿下,甚至可以说概率很小,但是至少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让守城的明军损失更加惨重是肯定可以做到的。

“多铎,此行一定小心谨慎,多以护我军子弟为主,一波硬攻不下,之后就先不要再着急硬攻!”

派多铎前往进攻,当然是多尔衮的主意。

尽管之前他从多铎这里拿走了相当一部分的兵力,但是那也是因为政治军事需要。

一母同胞的多尔衮、多铎、阿济格,才是同一阵营,也正是他们处于同一阵营,当下,才会有多尔衮这般的声势。

要知道,多尔衮并不是单独被立为摄政王的,与他同为摄政王的,还有济尔哈朗。

满清八旗,其中的镶蓝旗就是有济尔哈朗独自掌控,同样是手握重权。

只不过,济尔哈朗相对比较软弱,而多尔衮一系又都比较强势,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才会成为当下满清的真正话事人。

可是,这样的地位,比起当初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的权威,那是远远不如。

正是因此,征战这样的事宜上,多尔衮一系必须获得更大的成就,也即需要付出更多。

多尔衮本人肯定不适合在这一波的大举进攻之中,便直接上场,尤其是这一波绝大概率是打不下山海关的。

正是因此,这一场算是倾尽了半个满清的兵力,才会由年仅三十的多铎掌领。

当然,多铎本人也不是什么不通战事之辈,从多铎十四岁开始,他便跟着皇太极开始征讨天下,十多年的征战下来,照样也有不少战功。

其中,大名鼎鼎的洪承畴,便是多铎在松山城生擒。

正是因此,多尔衮方才将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交给了多泽,让他来做围攻山海关的统帅。

“是!臣弟绝不辱使命!”

多铎领命,满脸的意气风发。

作为一万多战兵的统帅,进攻山海雄关,多铎对此早已充满热望。

此次两面夹击大明,设法攻占山海关的主意,多铎在其中同样有所建功,此行能够由他来率众进攻山海关,对他来说简直比得到大量赏赐还要更加高兴。

如今大明自身内乱,当前挡在他们满清面前的这一块大明,仅仅只有原本大明的几分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同时被此前就直接杀进他们京城的闯军同时夹击,只要没有天下的勤王大军赶来,那山海关便肯定得被他们拿下。

作为第一个大军进攻山海关的满清将领,多铎此刻满心想的,都是建功立业。

这要是一战之下,直接将山海关拿下,那他的功劳绝对可以记入族册!

不知道,到时候,他这个同样是福临叔父的多铎,是不是也能当个叔父辅政王、叔父摄政王?

“唏律律~”

“传令,全军出发!”

多铎打马向前,帅着大军,直接朝着山海关大军压去。

今天的夜袭,他不仅要让守城的大明军损失惨重,而且还要想办法拿下山海关!

————————————

“将军,清军已经在十里外,即将赶至山海关!”

山海关中,徐允祯看着最新送上的军情报告,掌控着满清大军前来的路线。

这场夜袭,既然早已经被他得知了情报,自然就断然不可能起到满清军将们幻想的那些成果了。

此时,山海关之中,确实仍然只有山海关内原本的那些军队,但是,这却与满清的计谋没有半毛钱的干系,完全是因为当下没有必要调集更多。

山海关,凭借着徐允祯以及这些大军,就足以守下,并且,还足以将满清派来的大军歼灭大半!

此战,太祖并不是什么命令都没有下达。

面朝闯军的邓文明部,朱元璋下令,闯军中的田见秀不得调动,且此战需要在大败闯军的同时,给闯军内的新军内应军功,使其升迁;

而面朝满清的徐允祯部,朱元璋下令,此次作战,尽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而且不必留下俘虏!

以往的时候,因为新军的数量太少,作战时,新军不得不将俘虏敌军作为主要目的。

毕竟这样才能够迅速增加新军数量,从而大幅提高新军的作战能力么。

但是,现在面对异族,而且是对中华天下虎视眈眈的异族,早已经受过蒙元统治天下之苦的朱元璋悍然下令不留俘虏,也即,所有敌军一律杀掉!

徐允祯自然不会违抗太祖的命令,于是,他所制定的这一系列的计划之中,便消除了所有为保留对方俘虏而存在的谋划,转而变成了全方位的抹杀满清有生力量的计谋。

“等到清军到达五里内,点燃烽火。”

徐允祯的脸上,即将迎敌的兴奋,与按部就班的淡定从容同时并存。

满清的大军,确实来了,但是,这也都不过是按照着他所谋划的那般进行着。

与其说,这数万的满清大军(此行满清主力加上三万壮丁)是来时汹汹的敌军,倒不如说这都是按照徐允祯定下的计划执行的玩偶。

从满清大军没有偏差地按照设想那般发起进攻,而且前进的路线,还与原本徐允祯为他们规划的路线几乎完全相同时,这支队伍被歼灭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只看来的将领是哪一个,这样,到时候死掉的将领,就会是哪一个而已!

“多铎......也算是块肉了。”

传令的将士已经前去传报军令,徐允祯坐在大帐之中,喃喃自语。

不知道,多铎这个满清中多尔衮阵营的二号人物,带着这么多大军,葬送在了山海关外之后,满清的局势又会是什么样?

损失惨重的各部,还能容得下制定计划的多尔衮么?

内乱......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啊。

————————————

“将军,前方就是山海关!探马带来消息,山海关里的明军已经点燃了烽火台!”

多铎骑在战马之上,遥望着对面的山海雄关。

山海关城周长约四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处,足有十四米之高,换算成现在的楼房,也有足足五六层楼的高度。

城墙厚七米,七米的实心厚实城墙,简直就如同是铜墙铁壁,厚重无比。

这样的高度与厚度,寻常破坏城墙以攻城的办法,没有一个能起到作用。

想要炸开这样的城墙,或者挖穿这样的城墙,基本和开山没有区别。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见这山海雄关,但是多铎在这夜色中,望着山海关的一面高墙,以及墙头上火光映照出的点点人影,仍然不由愣了下神。

“发现了就发现了,明军要是连我们数万大军都发现不了,那就真的都是些铁废物!稍作休整,准备攻城!”

“是!”

本身队伍便是按照满清之前定下的攻城方案所配,行军途中这么点路程也远不止于将队伍走散。

稍稍修整了两刻钟之后,清军便开始朝着山海关围攻了上去。

这次的进攻,没有试探,没有前奏。

清军通过之前几天那两次的进攻,已经大致弄清楚了山海关的防守调度能力,如今一上来,就直接将真正的战兵步卒压了上去,同时,火炮的掩护也开始轰鸣!

清军尽管趁夜突袭,但是进攻的架势仍然相当威猛,此时正是清军士气最盛之时,汹涌杀向山海关的清军,如同猛烈的海浪一般!

而与之相对的,守城的大明军队,却似乎被突然神兵天降的满清将士吓到,尽管也似乎在积极守城,但是却明显不够坚决。

数出城头,竟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出现了少许的漏洞。

尽管这些问题,守城一方都很快发现,并且填补,但是,守城将领预备不足的实情,却已经在这么短短的一刻钟时间内,暴露在了多铎的眼中。

见到这样情理之中的惊喜,多铎的脸上立刻冒出胜利在握的大笑。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真的撞见了这般重大的机会!

“哈哈哈哈,明军果然不过如此!”

“传我军令,加大进攻力度,打得再狠一点!山海关上的明军要扛不住了!”

“我满族八旗做好出战准备,等会出现机会,便立刻听令压上去!”

眼下,山海关上的明军明显是准备不足,抓到了漏洞的多铎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立马调度兵马,准备趁此机会,今晚一鼓作气杀进山海关中!

此时此刻,多铎意气风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