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十三章 出征,总兵跪地

出征前的这个晚上,崇祯衣甲不卸,直接穿着太祖铠甲睡下,甚至都没有去面见皇后与太子。

尽管身体上肯定是不够舒服,但是这个晚上他睡得相当安稳。

可以说是得知闯军攻势以来,睡得最好的一次。

太祖法宝充能完成,此次亲征,若将领皆酒囊饭袋,那便让他这位皇帝立起大明武风!

第二天,神采奕奕的崇祯,在百官簇拥之下检阅军队,面见了军中将领。

宣府总兵王承胤、游击谢素福等诸多将领,聚在中军皇帐,一边赶往宣府,一边与皇上沟通战局形式以及应对准备。

整个过程,百官重视出征仪式是否威武合乎理法。

除了好看,没有任何意义的仪式,在礼部尚书的安排下按照规矩完成;

武将想着的是,如何正常作战同时不让随军的皇上被掠走。

说出来的计策持重有余,崇祯问起有没有信心将闯贼抵御宣府门口,便顾左右而言其他。若再追问,便讲些军情局势莫测,抛开现实不谈,大明必胜之类的鬼话;

崇祯听到此处便再不发一言,略略试探,已经让他对临时调出的将领们没了期望,而此时,他也没有让他们振作的兴趣。

大明从之前的国情,发展到现在这样,文官武将的能力难倒展露的还不够清楚吗?

想要战胜敌军,莫非还能指望这样一群人?!

与太祖法宝相比,他们什么都不是,甚至说不定若是没有他崇祯御驾亲征一事,随性的部将怕是都有人投降了!

‘归根到底,这场战役,是朕的战役啊!太祖保佑,护朕守住城池,灭了闯贼!’

太祖铠甲穿着全身,全身的包裹感,给崇祯带来与局势完全相反的安全感。

三团在感应中如同明灯一般的能量,时刻都可以瞬息抛出,让摇摇欲坠的局势重归稳定。

崇祯坐在马车上,一边听着身旁将领重复早已得知的前线局势,一边暗自走神。

二月十六日,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为朝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让来势汹汹的闯贼士气大减。

不过毕竟城小,兵少食尽,固守十余日之后,周总兵还是不得不退守宁武关。

直至三月初一,宁武关破。

虽然作战以来,周总兵已经让闯贼前后死伤七万余人,但奈何城中火药用尽,最后也只得落下一个开门力战而死的下场。

当初崇祯在朝堂上问计百官,却无一人敢站出来应答,便是这则消息传到了朝堂。

次日,闯贼在宁武关下令屠城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在此之后,大同总兵投降、居庸关告破的消息也依次传来,及至今日,昌平亦危。

若是昌平与阳和也被闯贼占领,那么闯贼便可直接杀进宣府,届时,敌军一日便可抵达京城护城河外。

总而言之,挡在京城前,最坚固的几处防御已经节节告破,若是剩下几座城池无法守住,那么就真的要在京师城下一决生死。

而且除宁武关周总兵的高光表现之外,其余守将要么能力平平一碰即败,要么根本不曾抵抗望风而降。

尽管能够据守的城池尚有几座,但是整体局势却是一片惨淡。

哪怕有了这一支增援部队,若是闯贼来势不减,怕也着实难守。

随行的将领,一上午以来,讲来讲去,废话连篇,说的其实也都是这一点罢了。

这些东西,崇祯在朝堂上早就不知道听了多少遍!

“陛下,如今之计,应当着力防守闯贼李自成亲率部队,不过前线局势过于危急,时刻有崩覆之患。末将恳请皇上届时在二线坐镇宣府,提振士气亦确保龙体安危!”

马车之中,宣府总兵献计。

崇祯一口否决。

“不可,朕既然御驾亲征,必上前线。若是只在宣府停留,那与坐镇京师有何区别?”

宣府与京师也就一日的路程,要真按照宣府总兵的谋划,崇祯这趟御驾亲征就成笑话了。

“毕竟刀剑不长眼啊,陛下!古语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万金之躯如何可以当真涉险?”

宣府总兵苦口婆心劝解,但是崇祯听了之后,反而眉头一紧,直接质问道:

“昌平、阳和也非小城,与周遇吉周总兵所守代州差异不大。周总兵在缺粮少兵之下,尚且可以守十数天,你为宣府总兵,却连几天都没有半点信心?!”

“这,这,陛下,闯贼势大......”

“在周遇吉坚守下损伤数万的闯贼,比毫发无伤的闯贼还要难以应对?!”

崇祯一听这话,当即一脸厉色,怒斥道。

“这......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王承胤这位宣府总兵,万万没想到崇祯对于局势居然还真有了解,糊弄的话被当场拆穿,只得跪在皇上面前不断谢罪。

崇祯漠然地等了几秒,让他起身。

盯着宣府总兵的眼睛,又问道:“现在你再说说,如此兵力,如此后勤之下,你能守住昌平多久?”

“陛下,臣,臣只敢保证三日之内城不破。”

宣府总兵嘴唇抖动,思虑在三,却说出了崇祯一点都不想听的话。

“如此优渥的兵力物资,你只能坚持三日?!”

“陛下,臣能力有限,闯贼势大当真挡不住啊!若是有其他能臣愿替,臣可立刻交出兵马回京!”

王承胤再次跪伏,说出的话话既诚恳又无力,崇祯听了气得只觉太阳穴如有泉涌。

堂堂宣府总兵啊!

若是没有他御驾亲征这一出,带兵统御此战的便是此人。

结果竟当着皇上的面,都表示最多只能坚守三日,若是只有他王承胤一人携军前来,岂非转眼就开城投敌了?!

这样的人竟也能是总兵?兵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

崇祯闭上眼睛,尽量平和心绪,但哪怕睁开眼睛,怒意仍然在眼神中喷涌。

‘多亏朕来了,多亏朕来了!若是不来,京城怕是必然失陷!’

“既然如此,那你便不必总览指挥了。届时朕亲临昌平,尔等为朕参谋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