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明何去何从?(万更求打赏!)

不管当下吴三桂更将领心中是如何想的,至少,现在他们名义上仍然是大明所属。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朱元璋愿意,都可以直接将他们全部接收。

甚至理论上来说,他甚至可以当即出发,直接飞到山海关,然后挥一挥手,将山海关一众将士统统把控。

除此之外,其他的各处仍然属于明军的队伍,他也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做,然后靠这些武力,强行将大明再次维系。

当然,朱元璋自己并没有三两下将大明勉强凑成国家的样子,然后撤离的想法。

朝廷落得现在的下场,从来就不是因为没有强军。

北面外族王庭,观其成色远逊于当年的蒙元,真要较起真,朱元璋不靠术法,带出来的兵将都能轻易灭掉所谓的满清。

大明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外族太强,身披野猪皮,十三副铠甲起兵的能有多强?

自己不出问题,或者问题不大的话,这般小族弹指可破,都用不着三年五年。

如果朱元璋当真只是简单捏把捏把,让大明继续维持,那之后的情况一定只会更差。

所以,本来可以飞向山海关,一举掌兵数万的朱元璋,此刻只是站在校场上,看着崇祯满脸红光地检阅这大片的骑兵。

“太祖,您看!”

崇祯的脸上尽是自豪。

“经此一战,新军再添八千骑兵,当下仅仅骑兵的数量便过万了!”

两战,一场在万军中夺其五千多的兵卒,相当于和两个人打架,直接打倒一个,抢走一个。

而昨晚更是通过计谋,以三千士卒为饵,一具拿下万余骑兵,并且最终俘虏了超过八千骑。

原本全军加起来不到四千的新军,经过这一次次的对战加强,当下已经变成了接近两万人的队伍!

这让崇祯的心情,如何能不澎湃?

三千精兵就能对抗闯军万人,那如今两万强军,岂不是正面交战,都能将闯军直接打穿?!

打穿闯军,再薅一波羊毛,新军又能更多,如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滚雪球滚下去,那收复大明还不是探囊取物?

“确实不错,一战诱敌过万,且当场拿下,着实有些风范了。”

朱元璋先是赞许,但接着又说道:

“不过,你这么一波羊毛薅下来,闯军必然会警惕起来,加上对战以来数万的损伤,撤离肯定就在这两天了。”

闯军之中,李自成不谈,刘宗敏、刘芳亮等人都是一时战将,基本的情况他们都能看得明白。

一个晚上被偷走万余骑兵,他们必然不会继续留在京城之外给崇祯当取款机。

“太祖,这点朕也想到了,届时趁着他们撤退杀上一波,就是最后一波。不过有一决断,还需太祖定夺。”

“嗯?”

“如今我军骑兵过万,届时闯军就算撤退,也完全能够追上去,那到底是以多俘虏闯军为主,还是......将李自成等贼首统统杀了?”

崇祯慎重问道。

是的,在夺得这支骑兵之前,除非是不管不顾,只求杀掉李自成,否则明军很难在闯军撤退的时候做些什么。

而且,就算一路紧逼,李自成也完全可以变装加分兵来躲过追杀。

可是现在新军骑兵的数量过万之后,情况大大不同。

有着过万的新军骑兵作为机动部队,再有精良将领统御,这样的队伍已经足以将闯军撤离的队伍杀穿,并且直捣黄龙。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想让李自成死,李自成活下来的几率便会相当渺茫。

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一战而胜,将闯贼首脑彻底歼灭?

若是杀,那么杀掉李自成之后,闯军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群龙无首,乃至于为了争夺位置而自相残杀,但是也会因为分裂成一个个部分而不易控制。

而若是留,则闯军届时将仍然会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之后,攻打起来难度更大,但是治下却会相对更加稳定。

两者其实没有太绝对的孰优孰劣,只能说更多要看选择。

“你如何看的?讲讲。”

朱元璋没有直接拍板,而是让崇祯讲讲自己的看法。

于是,崇祯就从自己认知的角度,将这个看法讲给了太祖朱元璋。

听完之后,朱元璋问道:

“你觉得为何闯贼短短时间之内,就能占据这般大的疆域?他们的疆域,又是否稳固?”

千万不要以为闯军从流寇转而占据地盘时间不长,就以为大顺占据的疆域少。

事实上,如今的大顺,已经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

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宁、甘、青、晋、鲁、豫、冀、津全境以及鄂、苏、徽的部分地方。

可以说是相当广大。

而之所以能如此,除了官兵无能之外,民众也是当真愿意投靠大顺。

“吃特娘,穿特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句口号以及政策可不容小觑,闯军打到京畿之地,靠近京城的城池都有直接开城迎接闯军的。

之前闯军打下京城,也是秋毫无犯,可以说至少当下的闯军是当真有那么些意味在里面。

迎接他们,反而更当得起喜迎王师这个词。

“那杀了他,不让他再与朕争地?还是留下他......”

“朕便先留下他,至少,新政能有个参考!”

崇祯自己自问自答,眼神一下子坚定了起来。

朱元璋对此仍然没有多说什么,负着手,望着天下的气运,目光甚至及于海外。

自有史以来,大一统的国度,灭亡的速度便越来越快,从商周的大几百年,到两汉,到唐,一步步到如今,煌煌大明自开创时天下大安,到如今万民水深火热,也不过区区两三百年。

这,或许便是大势所趋,但是他朱元璋,绝不愿只是这般浑浑噩噩遵循天地法度。

否则,他又何必改天换地,又何必修仙?

这一次,便吸取之前的经验,好好革新!

不过,前面那些麻烦的事情,就先交给这个后辈皇帝好了。

“小子,好好尝试,万不可再如之前那般被官宦玩弄于股掌了。”

“是,太祖!朕必开创全心的朝代,让天下大安!”

崇祯踌躇满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