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废帝崛起 > 第24章 见证奇迹

三国之废帝崛起 第24章 见证奇迹

作者:碳烤火腿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顿饭的时间很快过去,当荀彧放下碗筷时,一众家丁、婢女早已吃完,随后,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向驶向后院。

刘协到底有没有说谎,答案很快揭晓。

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刘协能在半天时间内劈完所有柴禾,然而,当他们来到后院时,一根根劈好的柴禾正摆在眼前,而且还是整齐排放。

事实之下,所有人都吃惊的张大嘴巴......

“我靠,这,这不可能吧。”

“伍起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是天上神仙?”

......

这几乎是所有人共同的心声,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惊讶莫名。

对于都扯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原本他还打算看刘协闹笑话,却不知,小丑竟是自己。

作为荀府主管,张成同样看呆了双眼,尽管他见多识广,仍旧不敢相信眼前事实,“都扯,你确定这些都是伍起劈的?”张成木然问道。

都扯如实回答:“回管事大人,中午这里的确堆了很多木头,一个下午的时间,一个人是劈不完的。”

身后荀彧已经跟来,都扯不敢撒谎,他悻悻的看了张成一眼,不敢再说。

都扯的话自然听在荀彧耳中,望着劈好的一根根木头,荀彧陷入沉默。

皇上是怎么做到的?

荀彧内心找不到答案,他侧身望向刘协,试图从他那里找到答案,可后者一脸平静,似乎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周围议论声不断,传入荀彧耳中,人们胡乱猜测的言语,可根本经不起他推敲。

皇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对于无法解释的事情,人们往往更想探知答案,一众家丁如此,荀彧亦是如此,既然想不明白,何不问问当事人?

在一众议论声中,荀彧将刘协叫到身边,并附耳问道:“皇上,您是怎么做到的?”

刘协假意卖了个关子提醒道:“荀公可知我有神眷空间?”

没有解答,仅是寥寥数语,提醒完荀彧后,刘协默然站在一旁,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浅笑,这副表情落在一众家丁眼中倍显神秘。

有人见他如此,自是忍不住发问。

“小兄弟,可否说说,你是如何办到的?”

“对啊,小兄弟可否给我们说说?”

......

面对这些问题,刘协只是笑而不答,任凭时间走过,他亦不发一言,直到许久后,荀彧皱起的眉头轻轻舒展开来。

“呵,荀某想明白了。皇上拥有神眷空间,可将这些柴禾运往别处......”荀彧嘴角轻喃,说话的声音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到。

既然已经知晓了答案,那便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不理会仍然疑惑的众人,荀彧悄然离去。

临走前他还叫上了刘协,“劈柴”任务只是刘协来到荀府里的一段小插曲,后续,他们还需要商讨更多的事情。

......

入冬以来,天黑得很快,当二人来到荀彧住所时,荀府门外已经挂上了灯笼。

远方,白雪随风扑来,摇摆的灯笼里烛光轻轻起舞,不亮的光火,忽亮忽熄。

内堂中,荀彧点燃一盏油灯,他将大门紧闭,插上门闩,在所有人都不不知道的时候,他双腿一曲,跪在地上。

“吾皇万岁,适才罪臣轻慢了皇上,请皇上恕罪。”

“荀公,无需如此大礼。”刘协赶紧上前将荀彧扶起,并真诚道谢:“自打洛阳宫被烧后,朕已无所归处,还好遇到了荀彧您,不计较朕之落魄,肯收留朕,该是朕谢您才对。”

刘协姿态放得极地,这不是做作,而是最真诚的感激。

听到刘协道谢,荀彧只说自己是应该的,几经推脱后,话题被引入正轨。

“皇上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荀彧问道。

“荀公可知龙凤山?”刘协反问道。

“龙凤山?”听到这三个字,荀彧大脑急转,少顷,他一拍脑门,似想到了什么:“皇上说的龙凤山可是在烟城地界?”

“不错。”刘协回答道:“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失败后,有一股起义军流亡到了龙凤山,并以此为据,落草成寇......”

城隍庙中,刘协便为今后做了打算,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平定龙凤山的匪口。

再次见到荀彧,刘协几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自己计划,在介绍完龙凤山的具体情况后,刘协继续说道:“荀公,我需要向你借些粮食和人马。”

龙凤山上的匪口约有三百之众,而眼下,刘协所能带领的人马加上伍落也才只有十四人,敌我兵力悬殊,凭他自己根本没有攻打龙凤山的实力,因此,他才开口问荀彧借兵。

吞并一个弱的势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壮大......

刘协在心中勾勒宏图,他的计划看似在理,却并不完善,又或者说,他只是纸上谈兵。

作为军事大家,荀彧一眼就看出其中许多漏洞。

“皇上,您的计划的确可行,但并不是现在,我且问你,此去龙凤山共有多少路程?”荀彧先是问道。

“二百里。”刘协信心满满地回答道:“荀公只需借我五百兵士,我有信心一举拿下龙凤山。”

“哈哈......”荀彧爽朗一笑,道:“皇上,如今时令寒冬,酷寒席卷,倘若真的借您五百兵马,恐怕到达龙凤山时,您所带领的人马就已损员八成。再加之冰雪天气,山石陡滑,根本无法攻山。”

荀彧一眼戳中要害,不等刘协反应过来,他又说道:“臣可借您人马,但您想想,五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城,难到不会引起曹操怀疑?依老臣见,此时攻山,委实不妥啊。”

随同曹操经历了无数战役,荀彧所能想的问题,的确比刘协更为深远。在他的不断劝谏下,刘协被说得哑口无言。

见刘协不再说话,荀彧赶紧给了后者一个台阶下:“其实,皇上您的大方向是对的。要想拥有自己的势力,必须从降服一股小的势力开始。”

所谓忠言逆耳,荀彧反驳刘协的那些话,他不是听不进去,只是计划被叫停后,他便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是好。

正当他对前途感到迷茫时,荀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皇上,您可愿听老臣之见?”

自从那一日与刘协分别后,荀彧便一直在思索,他既忠于汉室,必然要为刘协铺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