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悠然田居札记 > 第96章 V章

悠然田居札记 第96章 V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3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等宜悠表示出她风中凌乱的惨痛心情,李氏已经开始商量起了店中的布置。

“我本来想着简单些,就添置些桌椅板凳。可如今店里这样,若是再简单怕是有些过于敷衍。”

事关她与长生日后多年的生计,宜悠也不得不认真起来:“这也无碍,本就是卖包子的,若都装饰的跟五州斋那般富丽堂皇,谁还敢进来吃。”

“也是,可我却总觉得违和。”

宜悠算是看出来了,李氏唇角上扬,分明是极为喜悦。如今这般扯三道四,她定是在转移话题。

“罢了,既然娘不想说,那做女儿的我也不强求。”

说罢她便鼓起腮帮子,躲到马车一脚,静静的望着外面的街道,安静到不发一言。

“这孩子,真是见风就是雨。”

李氏颇有些无奈,本就没多少事:“我们不像你们这些孩子,都一只脚迈进棺材里的人,哪有那般多的讲究。”

这话宜悠可不爱听,虽然大越人普遍寿数短,活到五十已经可以做“知天命”。可她却是见过不少古稀老人,在她看来,李氏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好时候。

“娘若是好生打扮下,怕是这云县城中不少大姑娘小媳妇都要被你比下去。上次没办好,这次怎能如此草率。”

李氏面上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心里却是乐意。女人么,谁不希望自己凤冠霞帔,被八抬大轿接过门。

“此事不用你我操心。”

你我,宜悠敏锐的注意到这个词,扬唇一笑:“那便交给常爷去操心。”

李氏并未否认,这也算是承认了。其实她当真没什么好说,进去后两人直接摊牌,而后常逸之便说一切包在他身上。如此短的时间,便是想商议些细节也不可能。

可她却是不会说出来,这闺女越来越无法无天,怎么都得让她有个大人样。

“恩,快到了,下午你还得去县衙,娘就不留你。”

宜悠拉住她的胳膊:“娘且好生回味回味,女儿也不叨扰你,咱们就此别过。”

边说着她边对李氏眨眨眼,娘的终身大事终于有了着落,她也算放下了心中长久来的一块大石头。

踩在雪地上,靴子下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她却想得更多。常爷那边答应了,此事算是成了大半。可云林村还有个沈家,即便有族长和二叔公弹压着,老太太和春生未免不会出幺蛾子。

想到这她不免头疼,寡妇再嫁,不论在何时都要受人说道。只要两人间曾经有过婚姻,那就是一辈子都抹不去的事。任凭日后两人如何,世人再提起时总不免会窃窃私语。

**

这一头疼便是半天,张罗着穆家账册,她却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穆然回来时,便见到小媳妇坐在炕边上,一个劲的唉声叹气。当即他心理打个突,莫非她已然知晓?瞒半个月已经是极限,不等明日,他出征之时定会水落石出。

“宝贝怎么愁眉不展?”

“穆大哥,我在担心沈家。”

“是想着爹?”

虽然宜悠时不时的叫两声沈福祥,但对于岳父,穆然却是十足的尊敬。不管他心里头是何想法,面上却维持着最基本的尊重,让人丝毫挑不出毛病。

“倒不是担忧他,他那人对谁都心软。即便他心中不乐意,反应也定不会太过激烈,我只是担心沈家,春生年前那事才刚平息下去,若是再闹出点别的,指不定别人会说出什么。”

原来真不是他,穆然坐下来,享受着上元晚宴前最后的宁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退一步讲,长生又不是住在云林村,便是有人说什么,也穿不到他耳中。”

宜悠现在无比庆幸她早早的带着娘脱离出来,县丞中虽然少不了闲言碎语,但各家各户稍微注意些,说话上也不会那般直白。而在云林村,那些乡野村妇调笑起来,可是不分场合和地点,若是那厉害的,甚至还会直接趴到他们家篱笆墙上说。

“那倒也是,咱们收拾收拾,待会得去县衙为陈大人一家送行。”

“恩。”

穆然掏掏袖子,从里面掏出个一个首饰盒。

“宝贝,送你的。”

宜悠接过来,打开一看,竟是两支新钗子。钗子并不粗,是用银子做得,中间雕成镂空,钗头分别是他们二人的属相。虽然用料不算太名贵,但这做工就显得精巧。

“此物从何处得来?”

“今日吴琼阁开张,路过时刚好见到,瞧着精致便买了回来。”

说完穆然转身,宜悠恰好看到他头上那支更粗的银簪。除却粗细,两支簪子样式上并无差异,宜悠坐在镜子前,双手托着簪子,露出明艳的笑容。

穆然一时晃花了眼,拿起篦子开始为她梳头。

“穆大哥,我来就是,穆宇在外面有些饿。”

“无妨,今日中饭便由端阳来做。”

“端阳他会?这玩意可不是劈柴烧火。”

“学一学就是,也不是什么难事。”

穆然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些,出征可不是去云州府衙,一下好几年也有可能。他舍不得小媳妇干重活,自然得早些调|教好人手。就是不知在他走之前,端阳能做出其中的几分味道。

想到这他心中止不住的惆怅,真是不愿意离开。还有半个月,他却觉得时间过一个时辰便少一个时辰,但真实让他心里发慌。

“穆大哥这是怎么了,自打初四那日起,你便经常走神,莫非瞒着我找了个小星?”

穆然自沉默中醒来:“那自然不会。”

“这是当真有事?”

“恩,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如今时间紧,待晚上回来我便告之于你。”

宜悠心中却是越发疑惑,究竟是何事?既然他说过会一直都在,那还能有什么事可以烦闷至此。不过很快她的精力便被穆然牵扯过去,无它,他这人只会梳那一个髻,换成其它的,便呈群魔乱舞。

这还不是最可怕之处,关键他手劲大,稍微抓一下就很疼。

“轻点。”

穆然只能放的再轻,努力回忆着小媳妇梳头发时的模样,他也渐渐摸出了门道,很快一个云髻便出来。拿过盒子,取出其中两支钗子,左右各一支。插上后望着镜中美艳的小媳妇,他只觉得自己快要忍不住。

“我去看看火。”

宜悠皱起眉,连续十来天这样,当真要把她弄疯。找出衣裳换上,反正没几个时辰便能真相大白,她也不是等不得这一时。

**

宜悠常来县衙,不过最近这几次来,却是见它一天一个样。

书房边的假山被敲碎,池子中的锦鲤也打捞出来。路边那些顽石花卉更是不知躲到哪个角落,先前处处透着精巧的县衙,如今只透着一股寻常。

这次来却是变化最大,当初收了姜家千亩隐田而修缮的一切,如今又恢复了原样。

“宜悠来了。”

巧姐热情的迎上来,两人直接来到正房。章氏依旧坐在主座上,边上已经围满了云县大小官员的家眷。陈县丞为官近二十年,将云县几乎所有官吏都笼得牢。这会他高升,嫡系部队颇有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感,这会喜悦之情自是溢于言表。

转了一圈,她没发现那微胖的主簿夫人,这种喜庆的日子,她自不会主动提起。

可她不提自有其他人提,这人正是心直口快的铁夫人。

“可惜少了一家主簿,先前她在时只觉得讨厌,如今座位上少了那个人,还当着是觉得寂寞不少。”

在场众人脸色颇有些奇妙,宜悠抬头看着浑然不觉自己说错话的铁夫人,突然从心中升起一股愉悦。

“也是,少了些争吵,如今一团和气着,我也有些不习惯。”

章氏脸色丝毫未变:“都是这些年的亲朋,我也觉得颇不习惯。不过我却为他们一家高兴,陈大人临上京前,特地命主簿一道回越京,他们一家定是跟着享福去了。”

众人难免幸灾乐祸,宁飞鸡头不为凤尾,那主簿卖身契都捏在陈德仁手中,到了京城能做什么?还不是在陈家做一奴才!奴才哪有县衙官吏好,越京再繁华,当家做主的可永远不是奴仆。

不过众夫人能坐在这,自然也都是胸有城府之人,此刻贺喜声连连,只是彼此都能听出对方的幸灾乐祸。

宜悠剥一只橘子与巧姐分食,而后便听她说:“杏姐儿不是与春生有婚约,这下可如何是好?”

“是啊,此去京城,要回来怕是不宜。”

宜悠嘴上说着担忧,心中却有了成算。说实话,在云州沈家她最为防备的便是春生,不同于老太太的泼辣、沈福海的狠辣,春生极为有心计。

本以为他一个人成不了什么事,可年下听到的那些传闻却颠覆了她的想法。如此小的年纪,便已知道谁该利用。先是用小孩子的偏听偏信,而后又是说服老太太,逢人去看她便说着自己三人的狠毒。

一老一小声泪俱下,再由孩子的嘴传出去,怕是连成人都要信三分。过年众人正闲着无事,窝在家中闲磕牙,一点小事也能传出个花。而在这沸沸扬扬的传闻背后,春生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

“这下怕是要退亲。”

宜悠摇摇头:“那倒不必。”

两人的言语也引起了章氏的注意,她扭过头来问道:“哦,宜悠有何说法?”

“要我说春生明年也要府试,不若他们母子直接上越京,在那边住着也方便。同样的,两亲家也能就近照应。”

春生的事本与这些人无关,可主簿夫人却与他们有关。做了这么多年对,在场颇有一部分人喜欢做这损人不利己之事。

听着众人的符合,宜悠默默为主簿夫人默哀。她这是多会得罪人,才让这些平素自家各扫门前雪的官府人们不惜出手,墙倒众人推也不过如是。

最后还是章氏拍板做了决定:“圣上兴办官学教化天下,春生好学,他们孤儿寡母上京定有不便,我便出二十两的盘缠。”

圣上都被搬出来,众人自是慷慨解囊。小官出五两、大官出十两,凑凑竟然够母子俩在越京城中住个四五年。宜悠算了算,四五年后,一切早已尘埃落定。

当即她站起来:“春生是我堂弟,各位夫人如此关心,我感激不尽,我也出二十两。”

二十两,既没有抢了章氏风头,又因为她有亲缘关系多些也不突兀,在场众人谁都多说不出什么。有那聪明的已经开始想起来,穆夫人用小小二十两就打发了个与她作对的大麻烦,而且日后那春生高中,总得念着姐姐这份滴水之恩。

这买卖绝对值,穆夫人当真聪慧!

却不知此时宜悠心里疼的滴血,二十两那是多大的一笔数字,够李氏与长生一年嚼用了。就这样给了春生,她心里还是有些不平。

不过想到穆然说得越京城那物价,云州粳米十文钱一斗,放在越京就要五十文。还有春生那才学,念两句酸诗在云州自称才子还行,到了越京天子脚下人才济济,他定也出不了头。

毕竟从小看着长大,且有着前世经验,她对春生有着绝对把握。前世他不过是考上秀才,而后再无寸进,这辈子他脑子又没突然开窍,三甲摸都摸不到边。

**

今日正逢过节,众家夫人又做了件大善事,心情格外舒畅,说话间也少了几分顾忌。

宜悠并不若他们那般互相认识多年,所以她安静地坐在一旁,多听少开口。未过多时她却是越发放心起来,许是章氏要走,众人的回忆便是围着她。

原来云县并不只是面上看起来的铁板一块,各位私底下与章氏交情也是极好。十几年来,众位官员守望相助,共同应对吏部考核,一起经历过许多事。人这一辈子能有多长,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一块,这情谊不是一般的深。

可以说私底下,他们是比铁板一块还要牢固的关系。这也让她彻底放心下来,常县丞来了又如何,总归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这花园变得可真大,不知道新县丞来了,见到如此朴素的住所,是否会不高兴。”

依旧是说话直的铁夫人,宜悠却明白了章氏的用意。这是不给常安之留下。她倒不是有意为难,而是园子修太好,总会让人怀疑县丞再任时是否过度豪奢。再参上一本,那可真是麻烦无数。

“据闻常大人官府上时常有补丁,我这也是为了让他住得安心。”

宜悠听得格外认真,穆然知道的肯定比不上章氏多。就这一会,她已经捕捉到了许多重点。比如这位常大人生性简朴,再比如他是断案的一把好手……

越是这样她才越发心里没底,据她所知,常家可是比陈家还要盛一些。即便常安之非嫡支,但自幼也是与陈家长房在一处长大。锦衣玉食堆里出来的人爱穿打补丁的衣裳,不是精神不正常,就是他在装。

很明显能选官之人最起码精神正常,那就是惯会装模作样。而断案之事,却说明此人极为聪慧。只言片语中,她便仿佛见到一只老狐狸正在朝云县方向奔过来,用他那狭长的眼睛盯着在场众人。

**

正当她想得入神之事,巧姐又伸过脑袋:“宜悠,你最近可曾习武?”

“恩。”宜悠点点头,每次她还要跟着练一会。穆然这几天教长生教得很认真,她有些跟不上进度。

“那咱们出去试试。”

“现在?”

“正是现在。”

未等她应下,巧姐已经凑到章氏跟前,小声说道:“我与宜悠出去一会儿。”

两人一道来到花园,巧姐递过来两把木剑,一人手握一把,她也开始比划起来。挥剑、躲闪,宜悠原本整日的干农活,力气有,身子骨也比巧姐要灵活些,所以暂时她占些上风。

又是一剑刺出,巧姐再次摆在阵下,收起来她干脆拉她来凉亭:“有个好师傅教就是不一般,等明日我去云州,便得赶快与廖监军学两招。”

宜悠最是喜欢巧姐这性子,不管输赢她都会笑盈盈的,一点都不像有些人家的少爷小姐,样样都要胜人一筹,稍有不顺心之处便开始疯狂报复。

“恩,廖监军比穆大哥会得多,很快我就会比不过你。”

“那是自然,不过廖监军也教不了我多久。”

“这是何意?”

巧姐握住剑,用茶碗挡住自己的脸,平复下心跳,娘嘱咐过她不要说出来。

“他每日要练兵,我总不能跟着去大营。回府就那一会,宵禁前后我也不能过去,每日就学那么一小会。”

宜悠忙宽慰起来,心中疑惑却是越来越重。怎么她总感觉,最近每个人都对着她怪怪的。尤其是方才在正房内,吴妈妈迎向她的眼神,慈爱中带着怜悯。莫非她很憔悴,所以才让众人这般。

虽然觉得不对劲,但她总不能贸贸然去问。想到穆然的话,很快她就能知道。可如今再看巧姐的脸色,她却发现自己不太想知道。

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不知道,或许她还能粉饰太平。

**

未果天黑众人便已散了,宜悠上了马车,捏着沉甸甸的钱袋子,想了想还是下来,转个弯入了官学。

官学便在县衙的边上,此处院子本应是县尉所居,可前任云县县尉早有自己的宅院,轮到穆然这也不乐意般,官学自然也就没再动地方。

官学门开着,大多数能入这里的孩子,均出自云县有头有脸的人家,平日自有轿子接送,也不会住此处。是以现在,看着门前雪打扫干净的那一处,她很容易找到母子所在。

“春生、春生娘,你们可在家?”

开门的是春生,见到她,他脸掩饰都不掩饰,疤痕还未褪去的脸上全是厌恶。

“穆夫人来了。”

程氏自里面跑出来,手中还抓着半颗白菜。见到宜悠身上簇新的貂皮滚边红棉袍,她自惭形秽的攥了攥衣脚。

“春生娘。”

宜悠这么喊道,让她再管程氏叫二伯母,她是无论如何都开不了这个口。

“你来做什么,这里是我家。”

“你家?”宜悠笑得讽刺:“算了,我来也不计较你说我是白骨精的事,春生娘出来,我有事要与你说。”

自打年初从云林村回来,程氏是真的越发内疚。尤其年三十晚上,她梦到了四丫,再次确定都是自己造孽害得闺女小小年纪去了。如今阴谋被戳破,她忙出来。

“你莫要怪春生,都是我一时说漏了嘴。”

宜悠并未再反驳:“今日是与你们说一事,东边的陈主簿一家,不日便将启程入京。”

“主簿?”

“恩,便是与春生文定的人家,我也是今日刚听闻此事。”

“他们也没打发人来说一声,入京后我们该往何处去寻。哎,或许人家是看不上春生。”

宜悠面露惊讶,程氏变化着实太大,大的都差点让她认不出来。面前这个头发半百,但面露和蔼的妇人,还是前世那个为了一双儿女毫不犹豫算计到她死的人么?

“没有看上看不上,夫人很关心你们,便准备了些盘缠。正好开春生也要应试,你们干脆上京,也好有个照应。”

春生本想反驳,但望着鼓鼓囊囊的钱袋,他只是咳嗽一声。

“以他自幼童生身份,便是入了京,想必也很好进学。京中大儒多,指不定长生有另一场造化。”

程氏知道人家是在打发她,可她却摒除脾气开始合计起来。这门亲事春生不能丢,越京城也确实比云州要好,无论如何这是桩利大于弊的买卖。

“真是多谢二丫。”

“那倒不必,要谢也是谢各位夫人。银子你且收好,我自会派人去与主簿家说,届时你们可结伴入京。”

说完宜悠便走了,程氏亲自送她到院门口,临走时躬身:“前些年对不住之处,还望你莫要往心里去。”

宜悠身子一震,而后轻轻摇头。她能看出程氏是有心悔过,可那又如何,毕竟覆水难收,她总不能再像过去那般对他们掏心掏肺。

“若是真有心,便好生管教春生。无论如何,她都是你的儿子。”

程氏愣在那,直到宜悠拐过弯还没回过神。是啊,她已经害了四丫,难不成还要再害春生?

可还没等她想完,后面便冲上来一道身影,春生将钱袋抢过去:“娘,给我作身绸缎袍子,哪有人穿着带补丁的衣裳去应试。”

程氏一把跳起来,抢过银子护在怀里:“穿不穿绸缎又与科考何关,你好生念书,这是咱们赶考的路费。”

“路费自有奶奶去出,她已经应下我。”

“她从哪儿来银钱。”

“四叔是她儿子,养着她自然是应该。”

程氏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这是她最为骄傲的儿子。从何时起他变成了这副模样,竟然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道理都不懂。想起往常她的做派,一次次的将四弟家与其它族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而且深以为傲,春生是跟她学得。

立时她悔不当初,四丫的事终于让她明白,这天下间多的是她惹不起的人。就如四丫,招惹到官家,不明不白的死去,她甚至连点怨言都不敢有。不是所有人都会让着她的孩子,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如四弟那般好脾气。春生这般,日后要如何生存?

“你四叔养奶奶是应该,可你却不是他儿子,凭什么要他养着?”

“是奶奶养着我,我是奶奶的孙子,奶奶的就是我的,当然我的还是我的。”

程氏被他绕得头晕,半天她才搞明白:“可那些不是你奶奶的,是你四叔的。再说你四叔从哪儿拿钱,整日供你这般挥霍。”

“当然是二丫和四婶,他们那般有钱,养着我也是应该。再说日后我媳妇会是主簿家的小姐,可比长生强的不是一半点。如今我看上他们,肯要他们的,那是他们的福气。”

程氏完全绝望了,她究竟养了个怎样的恶鬼。那主簿家的小姐,若真嫁过来会如何?她简直难以想象,可看到面前衣衫破旧的春生,她是他的娘,无论如何都不该嫌弃于他。

有了主簿帮衬,他这一辈子也能顺遂。所有的罪就让她来担,她会做一个好婆婆,好生安慰主簿家小姐。

“还有娘,若是我整日穿得这般破旧,主簿家小姐岂不是更看不上我?”

春生机灵的很,一下便拿捏住了程氏的死穴。瞅瞅钱袋里的银子,她拿出一小块:“娘去给你做,你吃完饭好生温书。听二丫的意思,过不了二十主簿家便会启程入京,咱们一道跟着上路。

“行。”

等他从京中闯出来,多了他爹族长位置的大伯,害得他这幅模样的二丫,还有那个仗着有姐姐就趾高气昂的长生,他一个都不会错过。

春生不无恶毒的想着,薄唇抿起,进屋随意拿起一本书。他得好生背,只要有了功名,那主簿家小姐定会哭着喊着想要嫁给他。

**

春生母子后面发生了何事宜悠却是全然不知情,她赶忙赶回家,就见穆然已经回来。

厨房边有点血迹,血迹中还沾着点鸡毛,里面冒着热气,透着鸡汤的香味。

走进去一看,她被厨房内的架势震晕了。占据整个西厢的地方,一丈长的案板上摆满了各色食材,端阳熟练的拿刀切着,穆然站在一旁看着火候。

“咱们就四口人,怎么做这么多,凉了不好吃。”

“那就不要吃,今日上元节,怎么也得吃点好的。”

穆然躲闪着她的目光,宜悠走到锅前,望着汤汁的颜色,闻闻味道:“姜放少了,酱要多放一些。”

端阳赶紧加进去,穆然瞳孔一缩。他不得不承认,端阳人虽聪明,做菜却比不上端午。教了这些日子,莫要说拿捏火候,有些时候他甚至会忘记放盐油酱醋。

“还是我来吧。”

大不了他走了以后,小媳妇就去娘那边吃。正好穆宇与长生在一处住着,彼此间也算有个照应。

“对了,今日我想了个办法,把春生撵到越京城去。”

“哦?”

宜悠说出来:“以程氏疼儿子的那份心,定会紧巴着杏姐儿不放。杏姐儿在云州看似贵重,可在陈家她不过是个奴仆之女,陈家定不会为她多费心思。有了这门亲事,日后他应该也不会回云州。”

穆然点点头:“确实如此,可你又没有想过,万一春生得了陈家或哪个大人物青眼?”

宜悠皱眉:“不会这般巧吧?况且以我了解的春生,他文不成武不就,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虽然他在云县官学不错,可云县又不是关中或江浙一带,特别容易出进士。”

“你说的也有理,最起码在这个当口,少一个搅事的也能省心些。”

“我打的便是这主意,卖他们母子一个大人情,日后出什么事,我也不会太吃亏。”

穆然止不住的点头,小媳妇主意多,她一个人在家,他也算放心。

**

酒足饭饱,宜悠打着呵欠。

“做那么些菜,咱们就是再吃两天,吃到坏也用不完。”

她不住的嘟囔着,今日刚出去二十两,如今更是应该省着些花。穆然安顿好弟弟,坐在她边上,听着她小声的抱怨,竟觉得比京中那些名伶唱曲儿还要好听。

听着听着他便忍不住沉醉,原本打算说出的事一下堵在嗓子眼。

宜悠抱怨半晌,见他毫无反应,她也跟着停下来:“对了,穆大哥不是今晚有事要说,究竟是何事?”

“晚些再说,我先去烧水。”

说罢他也不回的走出去,徒留宜悠一个人在房内胡思乱想。

洗完澡终于出来,等到她再次问时,穆然又已准备些宵夜的事搪塞过去。

破天荒的吃完宵夜,宜悠捂住鼓起来的肚子:“晚上吃这么多,怕是过不了多久我便得变的比那主簿夫人还要胖。”

“你自然不会。”

宜悠嘟嘴:“以前我这般说,你都回答即便胖了也无碍,或是胖些更好看,今天终于说了实话。”

穆然无奈的笑起来:“这倒不是,而是我听军中郎中说过,有些人便是天生如此。你可记得娘,当年她坏春生时,可如云林村其他人有孕时那般身材臃肿不堪?”

“那倒没,不过娘吃了那么些苦,便是不胖也是应该。”

说着说着宜悠也放下心来,她清楚自己这模样,稍微胖点便丑的不能看。不过这大半年李氏日子舒弹起来,身上也没长多少肉,看来她也会是那样。瞅瞅镜中自己的脸,她这幅模样瘦些才好看,若是再胖了,那可就不能看。

院外打更的声音传来,宜悠打个呵欠:“夫君,我等如此之久,有何事你便说出来吧,莫非你还想瞒我一辈子?”

穆然话到嗓子眼,又不由自主的送下去。原本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临到头他才知道说出来有多难。

“我去添些炭。”

“炭火还很旺,你回来,说吧,不说别想我上炕。”

说完她穿上鞋,坐在杌子上:“我挡不住你不上炕,但我自己能在这坐着睡。”

穆然走到她跟前,摸着那对银发钗,额头淌下一滴汗:“征兵已经接近尾声,二月初二左右,我得跟随大部队一同出发。”

“出发,去越京?”

“恩。”

尽管他答应,宜悠心中的怀疑却是一点都没减少。如果只是去越京,别人不会那般看她:“来回大概多久,二月十五之前能回来?”

穆然手颤抖着:“去了越京,同廖将军汇合,而后继续北上。”

“什么!”

宜悠突然站起来:“也就是说,你要去同那些扰边的北夷人打仗?”

穆然闭眼,而后深深的点头:“正是。”

宜悠脑中一片空白,传说北夷人生着如妖怪般的眼眸,头发也不是黑色,每次打仗他们都会生吃战俘。而且北夷人凶残,多年来与大越不死不休。

“你在说什么?”

“我一定会平安回来,你等着我。用不了多久,我会给你赚来更好的诰命。”

他的话宜悠一个字都不落的听明白了,可理解起来却极为缓慢。终于她明白过来,穆然这是要离开她,在成婚还没到两个月的时候,此一去生死不知。

“穆然你混蛋,你不是说过,县尉只负责征兵、不用外出带兵。你是个骗子、骗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