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悠然田居札记 > 第80章 V章

悠然田居札记 第80章 V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3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宜悠前世就已听闻铁先生大名。因着他“铁拐李”转世之名,云县乃至整个云州春耕前,均要找他来卜算一番后,再决定田里种耐旱的豆苗高粱,或是需要雨水的麦苗稻谷。

铁先生也不藏私,每次都尽心尽力。这样下来,云州几乎年年丰产。只有那么两年,头一次七月流火,太阳落下的火苗烧毁了整片庄稼,连带草顶的房子也悉数烧成断壁残垣。剩下一年大风突然刮来一阵龙吸水,沃野千里麦苗或连根拔起、或东倒西歪。

虽然偶有失误,但在多逢灾难的云州人眼中,铁先生此举已经不啻为神迹。就连宜悠,虽然不乐意下地受累,但也极为尊敬和信服铁先生。前世她做丫鬟时,曾见过此人几面。其人随和,偶尔见到她时眼中是止不住的遗憾。当时她还狐疑,直到昨日穆然将成亲前铁先生那一番话告知,她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早已看透了她的本性。他说得没错,幼时贫苦的漂亮姑娘,多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老辈人总叹息的那句“小姐身子丫鬟命”并不是一句空谈,前世的她便是实打实的印证。

“铁先生。”

此刻她乖乖站起来,从包袱中拿出一只判官笔。占卜所用龟甲之物,寻常人自是买不到,穆然能准备的只有此物。

“承蒙先生费心张罗,这是我二人心意。”

铁先生深深的看了宜悠一眼,而后满意的点头,笑着接过去:“这……是狼毫?”

陈县丞瞪大眼:“我说前几天分赃时,穆小子怎么都得要那几根白毛,原来是想着来孝敬你这神算。哎,你这阴阳先生就是越老越值钱,我都快比不得。”

众人自能听出他的调笑之意,铁先生爱惜的捏着判官笔:“这手艺,可是千年斋所出?”

千年斋专营文房四宝,其名声远播四海,云州城便有一家分号。

“正是,此物乃是监军大人吩咐。借花献佛,还望先生不要嫌弃。”

陈县丞满面喜色,铁先生也明白,一般人是请不动千年斋的师傅。廖监军亲自出手,虽是通过穆然,也是表达一份善意:“这礼可着实不薄。穆大人,你这媳妇不错。”

初得铁先生夸赞,宜悠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想到面前的大人物,她忙低头所羞涩状,总不能头一次就给穆然丢人。

“不错,很不错。”

铁先生性喜清静,作为被神化的人物,自然不能与凡人一般相较。是以除了来几次与他县衙相连的四合院,其余时间他几乎躲在院中,趴在书海中做学问。

他早听闻穆然这一房媳妇漂亮,如今再见,漂亮的确是漂亮:以他通读洛神赋,曾临摹过襄王神女之姿,初见也觉得一阵晃眼。可虽然漂亮,姑娘家周身气质中正平和,这才是真正让他欣赏之处。毕竟过多的苦难容易扭曲人的心思,如她这般百折不弯反倒越发柔韧之人,已经隐隐有古之君子遗风。

铁先生是个干脆人,想到此处,便直接夸赞出来。

穆然一阵脸黑,怎么连最不近女色的“铁拐李”都对小媳妇有兴趣。宜悠却是被夸的抬不起头,摆摆手连声谦虚。

“先生过誉,其实依我看来,县丞大人为官福泽一方、铁先生学富五车与人为善、夫君出身行伍保家卫国,比起你三人高风亮节,我这点蒲柳之姿又算得上什么。”

一人一顶高帽子,不偏不倚。且她所言,皆是据实道出。铁先生收住到嘴的夸赞,对陈县丞点点头。

娶妻娶贤,且看陈县丞,若非娶了夫人章氏,以他的出身怕是此刻还在哪个偏远山沟当个被架空的县丞。穆然之妻虽出身不高,但以他廖将军嫡系的出身,也不用那些权贵扶持。他的妻子,看重的是品德性

“穆小子,你这媳妇当真会说话,跟你这块木头可不一样。”

穆然笑着应下,抛却那点小小的嫉妒,别人夸他小媳妇,比夸他自己还舒坦。

**

“铁先生方才进门便道大喜,所为何事?”

垂手问道,他可不信铁先生是专门来见他们,补上成婚当日缺失的道喜。

铁先生将判官笔收入袖中:“看我一见这喜气的两人,竟将这等大事忘了。这个拿去,权作我的贺礼。”

穆然接过来,面上是止不住的惊喜,竟是出自铁先生之手的印章。与铁先生神乎其神的阴阳风水之术齐名的,则是他于金石上的造诣。只是他家底丰厚,并不以此为营生,所以常人多是寻而不得。

“穆小子,你可真是好运道。这不是前几年你得的一块寿山石,终于舍得用了?老铁得空,给我来一方可好?”

铁先生捋捋判官笔的笔锋:“等价交换,童叟无欺。”

陈县丞当即蔫了:“别再卖关子,快说有何喜事。”

“这会你还竟还未得知?”

穆然却是将寿山石印交到宜悠手里,宜悠低眼看去,石面上刻着“知行小印”四个大篆字。若不是早知穆然弱冠后加字“知行”,以她肚子里那点墨水,定是看不懂。

陈县丞这边却更是疑惑:“到底何事?”

“我说你这老头,担心了几个月,到头来一杯喜酒下肚,你就全数忘光。吏部考核结果已出,昨日送达云州。”

陈县丞忙往书案上翻去,在一堆公文中找出一份折子。

翻开一顿浏览,当见到吏部书吏亲手填写的“优”等时,他的手都在颤抖。

吏部定规,连续三届考核为优者,当酌情升一到半级。自他为县丞来,已有连续五届结果为优。此类情况着实罕见,可谁叫他当年赴京赶考时,不小心见到醉倒在路旁的铁先生,一时搭错筋善心大发将他带到驿馆。

有了这张王牌,云县连年丰收,加之有夫人打点,优等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只是激动一会,他很快平静下来:“大越州郡统共就那些,陈知州所奏扩隐之事如今仍未有风声,优等又如何?”

铁先生老神在在的坐下:“我今日前来,便是为此事。”

陈县丞神色严肃起来,宜悠拿起包裹:“时辰不早,我先去拜会夫人与巧姐。”

“恩,等会事终,我便在垂花门处等你。”

穆然嘱咐着小媳妇,陈县丞和铁先生很有眼色的继续做隐形人。

宜悠压住要起身的穆然,在家中他殷勤些无碍,男人在外面就得端起来。虽然她觉得夫妻间多关照并无甚不妥,但整个大越风俗便是如此,若是穆然太过殷勤,保不齐大男子主义的同僚会将他排斥在外。

待到关上门,铁先生清清嗓子,呷一口茶,在陈县丞的连番催促下,施施然开口:

“陈家在中枢中并不缺人,知州的折子自然呈不到御前。可今冬雪大,夷族牲畜冻死不少,进入腊月,山海关沿线再次告急。圣上急招廖将军,前线驻军军粮成问题,这份积压的折子便被翻出来。”

陈县丞只觉眼前一阵光亮,屡次等待,他都已绝望。如今,他真想跳起来抱住夷族兄弟的脖子,夸一声:你们干得漂亮!

穆然不想夸夷族兄弟,不过他那日益发达的头脑好生想了一番:知州欺负过小媳妇,甚至对她有很深的非分之想。奏折被翻出来,有隐田的权贵肯定恨极,就是陈家怕也得断尾求生。

廖将军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且深得今上新任,都能被权贵咬得解甲归田。陈知州出身权贵,但与今上关系并不密切。两边一衡量,他眉头越发舒展。

“铁先生,陈知州此番为国为民,定能升入理藩院等要职。”

理藩院主管民族事务,向来是冷板凳。铁先生也知此点,摸着判官笔光滑的笔杆:“此等忠心不二之臣,定要入越京,长伴圣上左右。”

陈县丞也摸着自己新换的案桌,此物所花费银钱,出自姜家隐田。

“我等为官,便是要为圣上分忧,为百姓造福祉。年前查货这千亩隐田,我已分文不动的造册,送于知州大人名下。”

穆然和铁先生笑得蔫坏蔫坏的:“大人英明。”

三人心里都明白,朝上资源就那些,权贵家大业大,自是联合起来排斥贫寒出身之人。如陈知县这般,便是他老老实实地窝着,也不会从权贵那得到好处。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有陈知州的现成大旗,他直接扯起来便是。

**

书房内一阵和谐,正院内也传来巧姐的笑声。

“真好看,伯母就是手巧。”

章氏笑吟吟的拍下闺女肩膀:“这是在嫌弃为娘的手不够巧?”

巧姐点头:“娘你的确手不够巧,不过,你会给我打很漂亮的钗钿。你跟宜悠家伯母都是好娘亲。”

章氏是气也气不得,笑也笑不得,扯过帕子,她满眼惊奇:“呀,这看起来竟像是蜀绣。前些年动乱,现在越京里技艺已经失传。”

“什么?”

这会就是宜悠也惊讶,她知道有些东西如冰蚕纱,因为技艺的复杂原料珍贵,早在百年前便消失。如今市面上能见到的,多数是被大家族妥善保藏起来的,便是如此,因着要防潮防光防蛀,寻常也不会自库房中取出。

李氏绣帕子时她见过,飞针走线,就这样一朵花还得绣半天。忙活几个月,她也只弄出不足十方帕子。她知此帕子不易,却从未想过会是一门失传的技艺。

“夫人,这……当真?”

章氏再瞅瞅,而后点头:“越京章家本支便有这样一幅蜀绣双面绣的屏风。我幼时曾见过,这针法差不了。”

宜悠是又高兴又担心。物依稀为贵,既已失传,绣帕子定会很赚钱。但她早已不复前世天真,上层人士的做派她也多少明了。有些权贵,为了既得利益,绝不会顾及一两个无关紧要的平民意愿。

万一碰上最坏的情况,李氏大概要如当年的学绣艺的婆婆般,被圈到一个庄子里,强行签订卖身契,除非时局变动或年老体迈绣不动,否则一生不得自由。

显然章氏也料到此种情况:“巧姐,帕子之事不要随意声张。宜悠也不用太过忧心,云州之地,除却知州府的尹夫人外,怕是再没人能认出这帕子。”

“那就好。”

章氏却想得更为深远,她在京城的娘家势力大。于这些人家,礼尚往来时一般讲究个新奇。若是能将这东西留在自家,对于爹与兄长的仕途也算一小小助力。娘家得了好处,自不会亏待在京城的睿哥。

想到这她再次嘱咐一遍,甚至将最严重的事态说出来:“宫中贵人皆爱美,若让他们得知,你娘怕是得充入掖庭。”

宜悠虽从未去过越京,但她也只掖庭是官婢与宫女所局之所。一旦入宫,除非圣上开恩,否则直到死也别想再出来。

“夫人放心,待明日归宁,我便会告知娘。其实绣这个极其费力,她每日要操持包子那边,也没多少精力再去多做。”

**

章氏见事情安排妥帖,也来了兴致,问起她成亲之事。

不管有无前世经历,再说起此事,她总免不得心中羞涩。倒是巧姐,并未因上次成亲失败而对此有所恐惧。

“自天没亮便起来,折腾一日当真得累死,宜悠你累不累?”

“你那穆大人待你如何,不过我问了也是白问。你这般模样,便是我看到都得动心,别人肯定要捧在手心上。”

说到这她有些失落:“娘,你说如果我长得跟宜悠一般美,那姜公子还会一门心思想着他母家表妹么?”不待别人想出合适的应答之词,她便点头又摇头:“我虽比不得宜悠,却是比那王霜好看得多,都是姜公子有眼无珠。等哥哥回来,一定要邀他出来喝酒,套上麻袋暴打一顿。”

宜悠瞪大眼睛听着,以她的直觉,两世未曾谋面的大公子陈睿,肯定不会是这般简单粗暴之人。

“这丫头性子越来越野,你哥哥怎会与你一般。”

话峰一转,章氏笑的得意:“依我看若是他,定会找当年同窗吃酒,闲谈间再对你这妹妹关心一番。”

宜悠也能听出她话中的未竟之意,陈睿自幼读于官学,所交同窗皆是云州有头有脸的人物。且云州只他一人入国子监,在学子中便是领头羊。他关心妹妹两句,别人只会夸他如何遵守礼仪孝悌。

至于姜公子的名声会不会坏,谁管他去死!坏了那也是事实,陈睿并未过分夸张。

巧姐颇有些不服气:“娘,你怎会如此确定?我看哥哥的弓骑也不错,一身功夫多数衙役打不过,指不定他如今想施展筋骨。”

章氏神秘一笑,从背后抽出一封信:“今年睿哥儿在你外公家过年,这便是他今早寄来的家书。”

巧姐夺过来,逐字逐句的念出声。

“娘,原来哥哥已经如此做了。”

李氏点头:“姜家家风于越京也甚为有名,如若不然,王氏女当年也不会下嫁姜通判。”

“是啊,姜家家风可当真好得很,这下越京也已知晓。”

宜悠听着巧姐畅快的反话,也是打心底里为她高兴。同时她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家与穆然都靠上了县衙这棵大树,且关系不错。章氏这份不输男儿的才智,着实令她拜服。

不仅如此,章氏也是护短之人。单看吴妈妈便知,若不是娶了吴妈妈为妻,以钱叔那酒糟老头,如何能当上众狱卒的头。毕竟那位置,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往来油水着实厚。

**

刚想到吴妈妈,她便满脸喜色的推门进来。

“夫人、穆夫人、小姐,大喜,大喜啊!”

“喜从何来?”

“吏部评判老爷为优等,老爷命人来报,知州大人上疏已奏达天听。”

宜悠方才未听这后半段,如今结合前后,她也想明白过来:“方才我与夫君拜会陈大人,便已听闻考评之事。方才见到夫人心生欢喜,一时间倒是忘却。”

章氏面带喜色:“如此大的事你都能忘,这事可也与你有关。”

“我?”

宜悠惊讶,定亲后云州那边派来的媒婆也曾几次登门,试图让她退亲,去做那为陈家生儿子得诰命的贵妾。不过任凭媒婆磨破了嘴皮子,李氏都如锯嘴葫芦般,无论如何都咬定了不松口。

李氏做的不仅这些,待媒婆走后,她便与左邻右舍大吐苦水:什么闺女长得太悄生了也不好,顺带将前因后果隐隐约约的道出。巧姐退亲之事早已在云州传得沸沸扬扬,那她与陈知州的相识也不再是坊间那些月下私会的传闻。

媒婆来过几次,前因后果也越发透明。眼见邻里目光越发不对,尹氏终于败下阵来。

回忆完毕,宜悠却知以尹氏的性子定会秋后算账。被她盯上,穆然虽有廖监军护着,但也是桩大麻烦事。

“夫人所言极是,若知州大人能高升,我也放下悬着的那口气。”

章氏目露赞许:“当真是一点就透,其实此事也无须你过分忧心。知州大人虽统管全云州,但这一县之地,我还有把握。”

没等她舒一口气,章氏话锋一转:“不过,眼下倒还有件麻烦事。”

“恩?”

“你已嫁入官家,虽时日尚短,但有些事却是不能回避。小年之前,云州各家却是要走动。到二十左右那几天,咱们都得聚在一块,互相凑凑热闹。”

“我未有任何经验,还请夫人指点一二。”

“这也好说,到时你跟着我,少说多看便是。不说不错,便是有人刻意找茬,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宜悠又问了一众打点之事,章氏一一回答。很快她便发现,官家夫人过年所做之事,与云林村沈家并无太大差别。那一点不同之事,便在于平日结交之人更为富贵,连带着送的礼也更值钱。

想到这她心一阵抽,李氏攒了四百两纹银,穆然又多给三百两。她本想着,两家各自出一半,趁着过年把合适的铺子盘下来,日后有盈余两家也按比例分。可如今听完她却一个头两个大,三百两看似多,可以穆然如今的县尉官职,送的多收的少,上下打点三百两她当真不知能不能花完。

将心中忧愁一一告知,章氏却是笑出声:“真是个会过日子的,只是你瞧,县衙如此多人,哪个为官者因年节往来而穷到揭不开锅?”

“自是没有,如此,还请夫人教我。”

“也罢,我便多与你说道说道。士农工商,商者最为富足,可地位最低下。咱们云县可不是那荒凉之地。此处经商者众多,与管家往来也密切。寻常他们有个事,总得托官府庇佑。以穆然如今身份,定会有人找上门。”

随后章氏给她指一条明路,近来朝廷要开战,定要征收钱粮。然云州富庶,比照朝廷税率,一半商户便可缴齐,剩余另一半,自是被各家瓜分。

“这要是查下来,岂不是贪腐之罪?”

章氏笑得更欢快:“当今圣上何等英明之人,岂会被我等随意欺瞒。这些事他定心中有数,只要下面不太过分,百姓也不会被征收的倾家荡产,这便是太平盛世。”

宜悠总算明白,比如县丞甲为官清廉,不取民众分毫,治下民众只得温饱;再比如县丞乙素喜富贵,然头脑灵活手腕高杆,他所辖之地年年丰收,民众缴高额税赋后,仍生活富足。

二者相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陈县丞为官多年,所做之事便是尽可能协调发掘众官员能力。同僚间戮力同心,保证春耕秋收顺顺当当,商路通畅。各家都发财,然后能再给他贪更多钱。

“所以你放心大胆的拿,回家让穆然舒舒服服的把活干好,三年后吏部考评准得优等。”

宜悠深深的将这段话记在心里,她发现,每次跟章氏来往,她总能有意外收获。一次又一次,她逐渐摆脱云林村狭窄的眼界,看向更高更广的世界。

“多谢夫人指点。”

**

宜悠真心的深鞠一躬,章氏也受下。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她性子好强,最喜欢温和又有主见的人。今夏宜悠初与她谈条件时,她只觉此人性格过刚。可见着她对爹娘的额孝顺,对弟弟的爱护,她也顺带发现那隐藏的柔软一面。相处的越久,她的欣赏之意就越浓。诚然她起点很低,可耐不住谦虚好学。况且,如此漂亮的一个人儿,站在她面前,单是看着也赏心悦目。

她本不愿带人,太过累赘。不过如今已决定带她,那这大礼也不算白收。

宜悠能感受到章氏的态度,她更明白,章氏答应的如此痛快,除了她本身性格投契之外,更重要的则是穆然与廖监军的关系。

“起来吧,今日我也跟你说说。这些人往常凑在一块,排位是按各自夫婿官职。若是只有此点,那也着实乏味,此外说得最多的便是儿女。”

说到这章氏一脸骄傲:“这点我自是无丝毫负担,睿哥和巧姐都是好的,他们羡慕我还来不及。”

巧姐撇撇嘴,毫不客气的泼冷水:“娘,今年咱们该怎么说?”

事关别人私密,宜悠只笑笑并不多言。

“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最近不言语虽是想要平息风波,但这不代表我怕了他们。你们俩,到时候也给我端足了架子。畏畏缩缩的,那些个踩低捧高的不欺负你欺负谁!”

宜悠忙应下,巧姐朝她吐吐舌头:“娘,我知道啦。”

三言两语说服女儿,章氏转过头来:“你这年岁,正是该调养的时候。女人滋补这块,便是得从小做起。要是一个不注意,等到人老珠黄,那时候精气神也全都跑光,身子骨跟个筛子似得,就是天山雪莲也补不回来。”

说罢章氏交给她一张方子,宜悠打开瞅瞅,大概是个药膳。

“若说最伤根源之事,当数生产。如今你还不及,再调养几年,二十左右才是好时候。小心养上几年,把身子骨养好了,才能顺当。不然你看那些早生的,基本生一个死一个,勉强养活也病病歪歪。”

宜悠红了脸,巧姐也躲在她背后:“娘,干嘛要说这些。”

章氏隐晦的往她脖子上瞅一眼,宜悠想起早上全身的青紫,忙往上拉拉衣襟。其实这些话前世她也曾听郎中说过,如今虽仍觉有些刺耳,但她却更明白:一向有分寸的章氏说出这番话,定是将她摆在了极为亲切的位置。

“我……我知道了。”

红着脸应下,她折起方子,妥帖的放于荷包中。

章氏说这番话本就带着试探之意,如今见她真能听进去,她也敞开话匣子。

直到临走时,宜悠再被塞了一套头面,此外她脑子里全是一些琐碎的官家生活常识。如衣着、首饰、摆设,何物该用何物犯禁。五花八门,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

**

穆然同样与陈县丞和铁先生说了好一会话。为官几个月,他已将该注意之事摸个通透。此时三人谋算的,乃是知州之职。

经过一上午的头脑风暴,一份完整的计划产生。陈县丞喜不自胜,穆然为他高兴,也为自己将来的顺遂而欢喜。

立于垂花门前,他就看小媳妇顶着蚊香眼出来,见到他一副如蒙大赦的姿态。

跟在边上的巧姐见他在,一阵挤眉弄眼:“既然穆大人在,那我便只送到这。”

宜悠无力的朝巧姐摆摆手,站在穆然跟前,全力摒除紧箍咒般的各项规矩,扯起嘴角朝他一笑:“穆大哥,穆宇还在家等着用饭,我们快些回去。”

“好。”

宜悠眯眼,总觉得他神色有些欲言又止。没等她发问,走到县衙门口,她便看到一马车,车边跟着两男子,身量大概比她矮一头。两人穿着县衙统一的蓝棉袄,瘦削的脸上五官几乎一模一样。

“这对双胞胎陈大人所赠,我合计着,给穆宇和长生做小厮。”

一下子从被剥削阶级变成剥削阶级,宜悠表示,这种美好的感觉她十分适应良好。

上前一步,宜悠笑眯眯的问道:“你们叫什么?”

两人摇摇头:“我叫阿大、他叫阿二。”

这是什么名字!宜悠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二丫,觉得别扭极了。

穆然目光一直未曾离开她身上,见此他忙出来解释:“这是人牙子起的名字,他二人生在五月初五。西边有些村落认为,五月初五炎气过重,所生双生子大不吉。所以即便是男儿,也被早早发卖。”

听到这话,两小厮有些惴惴不安。前面他们也被卖过几回,一般人家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直接将他们退回给人牙子。人牙子那边的日子可不好过,干重活,还要随时挨打。

“不过陈大人却是南方人,他那边习俗刚好相反,五月初五稻谷成熟,是丰收的吉利时节。”

宜悠恍然大悟,所以说这是一份善心。

“一好一坏刚好中和,咱们云县却没啥说头,就当这些说法都不在就好。阿大、阿二的名字着实容易混,夫君,我看不如随着生日,他们兄长叫端午,弟弟的叫端阳可好?”

“依你。”

两人心总算落到实处,走过来跪下:“端午、端阳,拜见大人、夫人。”

“起吧,日头也不早,咱们得快些回去。”

刚说完端午便扭头牵过马车,宜悠疑惑,穆然继续解释:“陈大人吏部考评得了优等,一时高兴,便赠我马车一辆。”

宜悠只笑笑,并未再多问。虽然她已将伤疤之事说开,但穆然多年积累起来的自卑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抚平。如今她要做的,便是全力表达出她的信任和依赖。

她相信自家夫君不是那般见识短且好微利之人,既已坦然接受这些,他必已做好其余打算。

**

马车内很宽敞,穆然试了试坐垫,很软和。放心的让小媳妇坐下,他便开口解释:“我已就陈大人之事,同廖兄言明。”

见他还要继续说,宜悠忙揉揉头打住:“这便是县丞赠马车之意?”

“恩,便是如此。我知你不习惯,可……我总不能太过生硬的拒绝。”

见他绷着脸,宜悠扬起唇角,隔着马车空档抓起他的大掌:“穆大哥未曾问过,怎会知我不喜?”

“你这意思是说……?”

穆然有些不可置信,宜悠点点头,摩挲下他掌中的茧子:“晌午穆大哥你们劳碌,夫人也与我说过不少门道。我也不是那不知变通之人,先前那般只是担忧,若收下恐违朝廷律法,招来杀身之祸。”

“那自是不会,你不用太过担心。”

“恩,夫人已掰开与我讲明白。这等问心无愧之财,不要白不要。”

穆然放松下来:“你能这样想便好,其实这马车我也用不到多少,娘她卖包子,用着倒是刚好。”

宜悠心里高兴,却也没糊涂:“还是再等等,对了,这几日可曾有商户上门,寻求庇护?”

“这几日倒无,不过先前几个月却有不少。我问过陈大人,挑了几家素来诚信的商户。按照往年规矩,小年之前,那孝敬的银钱应该能被送上来。”

最棘手的银钱之事迎刃而解,去除最大的心病,宜悠也有了说笑的兴趣。

“今日夫人同我说了好些话,竟是想将巧姐十几年所学,一股脑的教于我。边学着我算是看出,此事怕是不易。眼瞅着过年,怕是要给穆大哥丢脸。”

穆然乐呵呵的接受她的抱怨:“其实那些也不难记,我来教你一招。”

宜悠伸过耳朵,听他说道:“本县内你可随意些,陈大人看着不会有事。别县亦有县尉,县尉也已娶妻。二十日云州府衙,那到时你只需多多注意,跟着那夫人学便是。你且放心,随便任何一个动作,你做出来都要比他们好看许多。”

宜悠初时连连点头,直到听到他最后一句。虽是夸赞,但其中调笑之意却甚浓。

“哪有你说的那般好。”

见他还要继续,她忙将中指竖在他唇上:“莫要再说了,这般王婆卖瓜,端午与端阳在外面听着,怕是要笑话咱们。”

穆然应下,瞧着她艳红的脸有些意动。伸出舌头,他快速在她手指上舔一下。

宜悠忙将手缩回腰间,摸到荷包中那方子,她突然有些骑虎难下。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又粗又长的九千字君,

今天端午,大家记得要吃粽子~吃好吃的粽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