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悠然田居札记 > 第53章 V章 (捉虫)

悠然田居札记 第53章 V章 (捉虫)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3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面对如此冥顽不灵的沈福祥,李氏沉下心来。自此直至几十年后白发苍苍寿终正寝,她未曾再生出过任何多余念想。

当然那是后话,如今李氏护犊之心大发,抄起擀面杖挡在宜悠面前:“什么求爷爷告奶奶?沈福祥,想让我跟你一样面团性,做你的春秋大梦!

自和离起,宜悠与长生便都跟着我。如今她虽依然姓沈,但却是我这一家三口的顶梁柱。凡事总得分个例外,这老虔婆都欺负到家门口,还不许当家的硬实起来。”

老太太干呕完,听到李氏这话又是一惊。媳妇进门近二十年,向来都是服服帖帖的跟在儿子身后,屁都不敢放一个。

如今怎地,竟比程家那死掉的母老虎还要厉害!

“冤孽啊。”

红了眼眶,她趴在门槛上,哭给外面一圈人看。

若是寻常白发苍苍的老人,无论犯下多大错,这一哭定是要引人怜悯。偏偏轮到老太太这,本就因子女之事名声不好,方才那番中气十足的破口大骂又彻底引人生厌。

“真是自作自受。”

“一把年纪,还净做那损人不利己之事,落到如今也是咎由自取。”

老太太耳聪目明,自是将这些言语听得一清二楚。哆嗦下,她趁机迈过门槛,站立合上大门。

“看什么看,天天闲磕牙的败家玩意!”

伴随着骂骂咧咧的,是“抨”一下响起的关门声。外面瞬间寂静,而后又爆发出不可置信声。

这究竟是哪来的疯婆子,怪不得教出来的儿女,做下那般为人所不齿之事。

**

宜悠虽一直注意着李氏与沈福祥的动静,但却也分一丝精神,注意着门外老太太的举动。

见她关上门,她自走到边上打开,面露歉意:“各位叔伯婶娘,沈老夫人脾性不好,多番得罪之处,我自会尽快将她劝回。”

事已至此,要她说出那句“看在我的面上万望海涵”,自是不可能之事。一则她还没那么大脸面,二来即便有脸面,也不应浪费在此处。

温柔的笑笑,关上门。接下来之事,还真不适合当着如此多人面做。

“鞋子已被我拿走,二丫你答应的事,也该履行了吧?”

老太太坐在院中唯一一把竹椅上,神色间有些颓废。强撑着说完此句,她吐出一口浓痰,继续干呕起来。

“那倒不急,今日趁沈老夫人前来,有些事便是说清楚的好。”

“究竟还有何事?”

“我娘自及笄起,嫁至沈家已有一十六载。这么些年,老夫人虽为让她当牛做马,但也大抵当个驴子使。族内什么重活累活,她全干了个遍。连着婆母的辱骂以及妯娌排挤,她也因顾念着孝道不敢反驳。”

说完她头转向李氏:“娘,当年我还不太记事,你且来说道说道?”

自吐出那一番话后,李氏胸中最后一丝阻碍也已消融。虽不知闺女做何打算,但她依旧尽数配合。

“既然二丫要听,那娘便说说你。”

“我?”

长生也疑惑:“是姐姐小时候的事?”

“自然,长生打小身子健壮,自是不知你姐姐幼时吃过的苦。二丫虽出生于夏日,怀她时却有多数时日天寒地冻。当时我肚子还未显怀,沈老夫人头疼脑热,命沈福祥去给她买补品。

我孤身一人在家,没多久,便被喊去祖宅。婆婆拿出脏污的被褥,命我伺候她洗净。无奈下,我只得踏雪去凿冰面。没曾想这样摔一跤,半身皆掉进冰窟。三九天河水沁凉沁凉的,亏得那水浅,二丫才算能保住,可自小到大身子骨却一直不是很好。”

说到这李氏眼眶泛红:“其他的种种,二丫多少也有印象。都过去了,你们只需记得谁好谁赖便可。”

长生握紧小拳头,沈福祥却是欲言又止:“当真是……因此?”

李氏反问:“不然你觉得?”

“二丫,爹对不起你。”

宜悠瞥了他一眼:“你自是对不起我,你更对不起我娘。这还不算什么,最过分的是,但凡你心中有一丝愧疚,今日便不会领人上门扔那又脏又臭的破鞋!”

沈福祥无地自容,老太太耷拉着眼皮。

“那时我哪知道她会如此,不过是一床被褥。大过年的,谁不图个干净,再说村里人哪那么娇贵。”

“恩?”

老太太住了嘴,如今她是不敢惹这尊煞神,宝贝儿子能不能出来,可全要靠她。

“芸娘,是我对不住你。”

宜悠却是十分看不惯沈福祥这幅模样,摇摆不定,两边都想讨好。他这样自图个清静,可吃亏的却是一直宽容大度的李氏,她得忍受婆婆一年又一年的得寸进尺。

偏偏这男人,满心维持着自己心中那点道义。甚至于或许他还觉得,自己也很努力的在为这个家出力。

“沈福祥,你不仅对不住我娘,更对不住我们全家。如果一声对不住又用,那还要衙役做什么?”

沈福祥本就是不善言辞之人,此刻脸憋得通红,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要我去县衙倒也不难,虽然和离后我们再无关系,可毕竟在云林村一同住了十几年,低头不见抬头见。”

老太太抬起头,眼睛发亮。

宜悠心下讽刺,慢悠悠的说道:“但有一点,过往种种不能就这么算了。还清这笔债,咱们才能继续往前看。沈老夫人,你说是吧?”

“那是自然,过去我确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对。芸娘,好孩子,委屈你们娘俩了。”

宜悠拉着李氏,受了老太太这躬身一拜。满是皱纹的老脸弯腰低下,李氏身形大动。

过往之事何尝不是她内心深处的伤疤,原以为带着包子买卖摆脱那个家,与儿女齐聚天伦已是人生大幸。没曾想,她竟然等到了老太太的赔礼道歉。

半年前,她还在云林村,饱受老虔婆欺压的同时,还为女儿昏迷不醒发愁。仅仅短短一茬麦的时日,她已是扬眉吐气。

住着县城中四合院,儿女孝顺懂事,又有丫鬟婆子伺候。每当夜深人静,她都忍不住掐自己一把,确认自己如今的日子不是梦。如今再得老虔婆躬身认错,她只觉心中最后一口郁气吐出,整个人竟似年轻十岁,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劲儿。

扭头看向女儿,这一切都是她带来的。日后,她定要全心支持女儿,好生教养幼子。

**

宜悠拉紧娘的手,她何尝不痛快?只是单这样还远远不够!

“单嘴皮子上说没用,我娘当牛做马那些年,走时未曾要沈家一针一线。”

看老太太面色骤然发紧,宜悠面上笑容更加轻松。她自知这等没脸没皮之人,鞠躬道歉对其不疼不痒。老太太为何看中沈福海,因为他身上族长之位寄托着老太太最看重的两样事务:一为钱,二为权!

“我娘辛勤劳作那些年,连带上我,你便给每人纹银百两,权当赔罪!”

“你做梦!”

“沈老夫人先别红眼,如今你有求于人。抹平我这心中郁气后,其它一切才好说。”

“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银钱。”

宜悠一把掏向她怀里,急得老太太忙掩住。

“沈老夫人说笑呢,沈福祥可能不知,你经过事还不明白。此番前去县衙打点,你身上还能不带些银两?”

“这钱全做打点之用,若是剩下,我再给你们娘俩。”

宜悠左手挽起李氏,右手抄起擀面杖指向门边。

“我却信不过老夫人。既如此,门在那边,你自可出去。碧桃,送客!”

小丫鬟一愣,她被买进县衙没一日,边转手到宜悠家。短短半日,连县衙大门都未看全乎,哪知大户人家送客规矩。

此时她只得有样学样,抄起小号的擀面杖,学着小姐姿态自觉挥挥。

“我家小姐说了,要你们赶紧走。快走快走,不走我请官爷了!”

老太太自知今日这母女定会得理不饶人,可她心中也没底。官差都在,这钱一给出去,便铁板钉钉的要不回来。到时若是二丫反水,她岂不是无处诉苦。

反倒若是把钱捏在手里,为了银子,二丫也得鞍前马后。等见到县丞夫人,银子入了贵人口袋,她还能怎么办?多出二百两,反倒能给贵人多留些好印象。

如此想着,当即她就想撒泼。还没等张口,小擀面杖戳到她后腰。

“怎生还不走!”

碧桃小声嘟囔着:“这可是我来后第一份差事,万不可办砸。”

这样想着她手上便加两分立,擀面杖顶也就拇指粗细,碧桃自小干粗活长大,人虽小力气可不缺。这样一顶上去,老太太当即有些受不住。

“哎哟,我腰扭了。”

宜悠转过来:“沈福祥,出街口拐弯便是医馆,你还不扶沈老太太过去?”

这是踏入小院后,她给沈福祥的地一个眼神。弓腰扶住老太太的沈福祥,此刻心绪很乱。儿子见到他满是仇恨,女儿更是不肯喊他一声“爹”,亲娘更是藏了数百两纹银的巨款。

这一切都超乎他的认知,再想想这些年劳作下来,人到中年反倒打了光棍,他更是有种天大地大无处容身之感。

“还不快去!”

宜悠厉声呵斥,沈福祥一哆嗦,当即扶起老太太往门外走。

“不能去!”

沈老夫人转身:“二丫。”

“我早已改名,如今叫宜悠。”

“宜悠,若是我付了赔罪的银子,你可会去衙门救你二伯?”

宜悠面露疑惑:“二伯,那是谁,我认识么?”

“别装糊涂,你可会将福海救出来?”

“这我可没把握,我只引你二人去县丞面前。能不能救下,那与我无多大关系。”

说罢她有意看了老太太胸前一眼,记得前世程氏曾对她咒骂:死老太婆手中捏着不下五百两的私房钱。因着这笔巨款,多年来她才做低伏小。

所以方才她要二百两,也是基于此数。不过半,亦不少,老太太咬咬牙也能拿出来。至于肉疼,更是她希望的结果。

老太太摸摸胸口,福海之事迫在眉睫,她实在找不到别的门路。二丫若是一口答应救出福海,她肯定不信,她有这么大本事,那些年怎会龟缩沈家。如今她这般说,反倒让她放心。

“我先给一半,事成之后,再给另外一百两。”

宜悠握紧拳头,果然她算对了。

“不成,我信不过沈老夫人。若是你赖账,或将银两悉数交予县丞,那我岂不是吃个哑巴亏?”

被戳破心思,老太太脸上丝毫无尴尬。

“其实我也信不过你。”

宜悠一挥擀面杖:“大门在那,二位请便。”

娇小女子挥动自己身量一半的擀面杖,身形笔直风姿堂堂,站立一旁的穆然忍不住眼前一亮。

穆宇则要直白许多:“二丫姐威武!”

长生跳起来,与有荣焉:“姐姐一直很历害。”

**

宜悠戳戳擀面杖,面色云淡风轻。老太太那点心思她清楚,可她岂能随此人心意。

没等老太太有反应,沈福祥却是再也呆不下去:“娘,我们先走吧。”

“老四,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着福海没了,这笔钱就能落到你手里?告诉你,做梦!”

“娘,儿子盘着您长命百岁,从未有此等想法。”

老太太也是被气狠了,恶语吐出,看到儿子眼中的心灰意赖,她才反应过来。

“福祥,娘只是脾气冲点。你看他们娘仨住着这么好的房子,还那般锱铢必较……”

宜悠没空看二人的母慈子孝:“你们走不走,我们还得干活,别留在这碍眼。”

赶苍蝇似得挥动擀面杖,她丝毫不提银子的事。

老太太躲着棍棒,很快退到门边。见她竟是丝毫对银钱不上心,她开始自我安慰。能住得起这样的宅子,二丫应与县衙那边关系不差。能找对门路,把福海捞出来,莫说是二百两,就是两千两,她砸锅卖铁也要出。

“二百两是吧,我给你!”

壮士断腕般,老太太自怀中掏出两张银票。

“拿着,走,去县衙!”

拿了这么长时间的乔,宜悠气也出了。事关如此大一笔钱,她自不会再矫情。

今日之事虽说处处透着巧合与蹊跷,实则也在她算计之中。老太太大半辈子住在云林村,虽觉自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到了县衙这片她不还是两眼一抹黑。

沈福海锒铛入狱,沈家所能找的人,只有唯一与县衙有牵连,且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的她!

是以她才有底气去百般刁难,若是失败,她也不缺什么。且以老太太性子,她定不会失败。

“娘,是四通钱庄的。”

李氏活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银票。

“这上面密密麻麻的一堆,写得都是什么意思?”

宜悠好歹识几个字,接过来逐字逐句为李氏读出:“这一张就是一百两银子的额,拿着凭证去县衙边上四通钱庄,伙计就会给一百两纹银。”

李氏听闻自是惊奇不已,捏着双手都在发抖。

“我手上,这可是二百两纹银。”

“娘,这是你辛苦那么多年该得的,拿起来。”

老太太讽刺的看着母女二人,整颗心都在滴血。她拼命的安慰自己:只要能救出福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等福海得势,春生考上功名,她自会让这对恶毒的母女原封不动的吐出来。

**

县衙地牢,死囚多是穷凶极恶之人,关押之处必当慎之又慎。死牢虽与其它牢狱连在一处,但其周围几乎密不透风。

沈福爱喊哑了嗓子,半响终于被送饭归来的狱卒听到。

“老实点,喊什么喊!”

“我要见我娘。”

“不瞅瞅你是在什么地方,这里也是一般人想来就来的?”

这会沈福爱已经反应过来,如今处境当真身不由己。难得她软下来,开始哀求:“这位大哥,若你能报信,到时我娘必会有丰厚赏赐。”

“奇了怪了,方才那人也对我如此说。”

衙役拍着脑袋:“若是没有银钱,那我岂不白跑一趟。”

沈福爱摸向怀中,那里有她珍藏多年的一对玉制耳坠。她进来时日短,衙役还未曾为其换衣。当初搜身时,众人见她那副死猪样,再饥不择食也下不去手。

是以,这幅玉坠子便保存下来。

“事成之后,再给另外一只。”

若是宜悠再次,肯定会感叹:这二人不愧是亲母女,求人办事,说话行动间,竟是一般无二。

衙役对着光看下色泽,虽然他不懂,但此物触手冰凉滑腻,应该也算值钱。

“罢,我便为你跑一趟。”

“烦请快些。”

“知道了!”

腹中传来一阵叽咕声,她刚想喊恶,却听到铁门闭合之声。原来那衙役已然走远,这下,她只能忍住饥饿,借着四方窗口照进来的微光,捏着珍爱多年的一只耳坠,开始漫长而无望的等待。

**

前面便提到衙役秉性不坏,他并未因坠子只给一半而难为沈福爱,反倒快些收拾食盒,准备早些往云林村报信。

却说这边,老太太坐回椅子上。

沈福祥多数时间或许糊涂,如今昔日妻女在前,又听老太太关于家产的咒骂,他反倒稍稍清醒。

“两张银票就乐成那样,当真是没见过市面的。”

“娘,你少说两声。”

老太太捂下心口,嘴上说着不在乎,其实她心如剜去一块般的疼。

“二丫!”

“说多少回,我不叫二丫!”

此消彼长,老太太鼓起的劲消下去:“宜悠,那……咱们还不趁没吃晌午饭,快些去县衙?”

“自是去。”

命李氏收好银票,宜悠走到穆然身边。

“劳烦穆差爷。”

“姑娘有事请说。”

“确实有事,面前此为老人,涉嫌谋杀十几年前亡故的沈家姨娘柳氏。穆衙役虽不管云林村一带,然除暴安良本是官府大义,如此便劳烦于你。”

“理当从命!”

穆然合拳一拜,大刀寒光一闪。

老太太见她点头,正摸着胸口剩余银票。现在她满心里,全是福海得救春生中举,她坐上老封君,着凤冠霞帔将此母女头踩到屎盆子里,听她们哀声求饶。

谁曾想,话锋一转,她竟然也要锒铛入狱。

“你……这是何意?”

“沈老夫人难不成还听不清,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你明明答应过,要引我去县丞处救出福海。如此出尔反尔,就不怕天怒人怨,遭天谴!”

宜悠眼珠子咕噜噜的转下,过往之事她从未有一天忘却。再没有什么,比眼见就要事成时,突然一无所有甚至坠入深渊地域更能让人绝望。

“我堂堂正正,自不会惧怕牛鬼蛇神。你且仔细想想,我只答应过引你去见县丞。”

“那是自然,如今你……莫非你……”

扬起唇角,她缓缓点头:“正如你想得那般,如今你岂不是得偿所愿,见到县丞大人。若有冤情,待会公堂之上,你自可详尽言明。”

“你……”老太太喘着粗气,哑声责问:“你一门心思置血亲于死地,沈家名声坏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无所谓的耸耸肩,宜悠说道:“程氏当日陷害我名节之时,可曾想过对我伤害。沈家若是名声好,我名声也好不到哪儿去。债多了不愁,如今我自无所畏惧。”

“差爷,有劳。”

穆然大步向前,不知自哪变出一条麻绳,麻利的将老太太手反剪于后捆结实。

“福祥,快来救娘。”

宜悠凉凉出口:“据我所知,妨碍衙差执行公务,亦可被刑拘。虽当不成父女,但我也不希望你锒铛入狱。”

沈福祥手抬起来又放下,最终还是无奈的叹气:“娘,县太爷素有清名,自会还你一个公道。”

“此言有理,黑是黑,白是白,即便巧舌如簧也不能颠倒黑白。娘、长生、穆宇,你们且在家等着,我将喜饼送去县衙,顺带做一回证人。”

作者有话要说:捉只虫~

留言有亲说鞋子那事对老人太狠,我想说,你要不要想想老太太十六年持续不断对这宜悠一家的剥削?

现代或许开放,但在古代,“破鞋”是个多难听的称呼?

沈老太太这种人,不能拿普通慈祥老人的尊敬爱戴态度去看。或许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安乐祥和、赤子之心;但是成人的世界,没有人会因老弱妇孺而去特别优待。心理上,宜悠是成年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