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 第272章难以解决的问题!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第272章难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江北少年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4: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蒋瓛背着朱元璋,从西宫月华门而出,快步的向着奉天殿而去,由于二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葫芦,在皇宫之中疾行……

蒋瓛背着朱元璋到了奉天殿后,便将朱元璋放到了地上,即便蒋瓛跑的极其快,朱元璋也冻得嘴唇发青,浑身颤抖,手和脸露出的地方都变成了青紫色。

“皇上您怎么样了?

是不是冻坏了?我光顾着自己跑,没有顾忌您的感受。”

蒋瓛慌乱的将朱元璋身上臃肿的衣服脱下,用手不断的在朱元璋发青紫的手上搓动,用以活血,生怕朱元璋的手冻坏了。

朱元璋看到蒋瓛的手也冻得发青,嘴唇都冻裂的渗出血来,便摆了摆手,笑道:

“蒋瓛,好了,不用给咱搓了,咱还没老,咱当年也是和老天爷掰过手腕的,就这点小事还压不倒咱!”

朱元璋嘴上说的轻松,但腿脚却一点都挪不动,即便是真龙天子,也抵抗不了年龄的道屏障:

“这衣服太沉了,弄得咱走不动!

给咱脱下去!”

蒋瓛见朱元璋腿动了动,却没抬起,清楚这是腿冻僵了,他清楚朱元璋要强,便也不说话,将衣服为朱元璋褪去了两件,随即用手搀扶着朱元璋从大殿后方,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奉天殿前。

奉天殿内,此时已经站满了文武官员,大多都穿的像个馒头一般,不住的搓动双手,抵御寒冷。

朱元璋在蒋瓛的搀扶下,坐在龙椅上,看着台下冻得浑身颤抖的文武官员,开口问道:

“人都到齐了吗?”

詹徽年近花甲,这么折腾一趟,冻得不轻,由于身上穿的衣服繁多,颤颤巍巍的想要跪下,却怎么也跪不下。

朱元璋见其有话要说,便摆了摆手:

“詹徽,今日情况特殊,免礼吧。”

詹徽膝盖弯不下去,差点摔倒,听到皇上如此说,便站直了身子道:

“谢主隆恩,微臣是想要对皇上禀告,礼部侍郎张智,年事已高,穿的又少,在来的路上因为天气寒冷,还没到奉天门就已经冻得气绝。

除了张智以外,还有刑部侍郎夏恕,因为寒冷家老人去世,为了筹办丧事没能来此,其余的四品以上官员,尽数到齐。”

朱元璋听到礼部侍郎张智在来的路上被冻死,心中有些悲凉,这张智在礼部尽忠职守,多次为大明朝科举之事做出卓越的贡献,原本是要年底提拔其任空缺的礼部尚书,没想到却因此丧命。

朱元璋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悲凉,随即看向台下的群臣问道:

“众位爱卿,你们冷吗?”

一众官员听到朱元璋如此问,都有些奇怪,这不明摆着的嘛,但想到皇上古怪的脾气,与另辟蹊径的治国方针,殿下群臣便不假思索,异口同声的说道:

“回皇上的话,冷!”

朱元璋冷哼一声:

“冷?你们是朝中的重臣命官,吃的是官粮,拿的是俸禄,尚且如此。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大明天下的百姓,现在如何?

你们台下可否有一人,去到街上看过?

嗯?”

朱元璋的发问,让台下的文武官员都是一愣,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

“没有……”

朱元璋见台下的大臣们,都低下了头面露羞愧之色,不怒反笑:

“哈哈哈!

你们不必羞愧,别说是你们,咱也没去!

这该死的天气这么冷,又是清晨,咱都没有去,你们怎么会去?

不过你们知道羞愧,这是件好事,说明你们还记得这百姓,还挂念着这天下苍生。”

台下一众大臣听到朱元璋的话,脸更红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指着一旁的户部尚书赵勉说道:

“赵勉,咱们国库还有多少金银宝钞?”

赵勉同样裹着厚厚的衣裳,冻得浑身颤抖,听到皇上的话,强行跪在了地上,开口说道:

“回皇上的话,我们国库现在还有一千五百万两金子,约合大明朝五年的税收。”

朱元璋听到赵勉的话,面色难堪的说道:

“咱们国库空虚啊,立国二十五年,国库里居然只有这多钱,这实在是有丢人。

但咱不后悔,咱的税收,比元狗低上许多,虽然税收少了,但是百姓却不苦了。

赵勉,咱问你,这一千五百两金子,有多少可以任咱随意支配?”

赵勉从怀里拿出了一个账簿,哆哆嗦嗦的念道:

“回皇上的话,今年两广的粮食短缺需要大量的拨款,河南的大水冲垮了河堤,河道修缮又要不少的钱,孝陵的修建还未结束,辽东,上谷郡,等多地还在兴修藩王府,等待着藩王就藩。

兖州府蝗灾过后的百姓赈灾,北平城附近的长城需要加派人手修缮,山东等地海盗盛行,需要火炮的研发。

云南,以及吐蕃附近地区,还要加派重兵把手……”

朱元璋听到赵勉的话,很是烦闷,急忙摆了摆手说道:

“尽是些废话,咱还不知道这些事?

咱就问你,这国库还能调出多少金银,来给百姓们买煤御寒?”

赵勉用手一盘算,开口说道:

“一百万两金子,最多就一百万两金子。”

朱元璋皱了皱眉,又问道:

“这煤炭价格现在如何?

若是拉来一百万石煤炭,够不够用,能用多久?

分发应天府的百姓,要多少银钱?”

赵勉听到朱元璋如此问,便朝身后一招手,一位身高伟岸,器宇轩昂的男子走到了赵勉身旁。

即便是如此冷的天,这男子依旧穿戴规整,显得和其他大臣格格不入,正是马直死后,替任上来的户部侍郁新。

赵勉和郁新二人席地而坐,拿出了算盘和账簿,开始盘算起来。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后,赵勉拍了拍郁新的肩膀,示意郁新向皇上阐述煤炭的问题。

郁新自信的点了点头,看着朱元璋行臣子之礼,随即声音洪亮的说道:

“微臣郁新,刚刚和赵勉大人盘算过了,应天府登记在册共有十八万七千三百二十五户,人口有一百二十九万八千零四十人。

现在煤炭的价格是四百文一石,一百万两煤炭需要是四十万两白银。

一户人家一天可用半石煤炭,这一百万石煤炭,每户可分五石六十斤左右,若是这冷风一直如此,这些煤炭只够每户用十天。”

朱元璋听到郁新的话,脸色瞬间大变,随即看向了一众群臣,出声质问道:

“十万两金子用十天?

朕大明的国库,只够支撑应天府的百姓过一百天?”

殿下群臣听到皇上的话,都默不作声,因为他们清楚,现在谁敢说话,谁的脑袋就不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