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驸马 > 第三章 至暗前奏

晋驸马 第三章 至暗前奏

作者:良无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宫大内宣室殿中,司马炎半卧在床榻上。“咳咳!”方才几位大臣为立储之事的激烈争吵引得他龙颜大怒,训斥的话刚到嘴边就被剧烈的咳嗽打断。

贴身太监童善连忙拿着手帕为他擦拭干额头的汗珠,同时还不忘另一只手捋着司马炎的后背为他顺气。

看着这情况,几位大臣也不敢再争吵下去,纷纷顿首“臣等有罪,请陛下保重龙体。”

“保重龙体…朕怎么保重龙体?朕早就说过,储君之事朕自有安排不必再议,你们…如同市井屠夫一般争执不休,还有朝廷重臣的风范吗?”

“咳咳!”

说着又是一阵剧烈咳嗽。童善一脸幽怨地看了眼几位大臣,尊卑有别也不是他能斥责的。

这时侍中杨骏直起身笑呵呵地说道:“陛下既然早有计较,我看诸位同僚就不必再议了吧?今日陛下宣我等入宫到底是为何,不打算议议吗?”

几人闻言这才想起今日君臣商议的主题。“都坐下吧。”见此情形司马炎也平息了怒火。

几人坐定后,杨骏见到童善传来的眼神立马会意,伸手从袖中摸出一份奏折向司马炎说道:“陛下,臣接到凉州战报。宣武将军马隆以磁石阵大破秃发树机能,叛军死伤惨重。而秃发树机能也被部将所杀,剩余叛军向我晋军献降,至此西北鲜卑叛乱已彻底平复。”

听杨骏说完,几位大臣为都面露喜色“恭贺陛下,扫平叛逆!”

“今日宣你们,不是叫你们来给朕说恭维话的…而是要讨论一下叛乱平定以后的善后事宜…耗费钱粮无数…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秃发树机能,河西之地鲜卑部族首领,这一部族晋代魏之初便受晋室朝廷允许内迁归附。

泰始年间开始,凉州地区大旱,然而这一地区胡汉混杂,尤以河西鲜卑人数最为众多。正因怕出事端,司马炎派遣悍将胡烈前往镇守。

胡烈到任后,采取高压手段处理问题,先屯兵于高平川,后又派兵进占麦田一带的河西鲜卑聚居地,因其手段酷烈,对于该地区的胡人随意杀戮,结果,不仅导致汉胡失和,更加剧了灾区难民的痛苦。在胡烈的暴政之下,秃发树机能所部起兵反抗。

胡烈率军征讨,与秃发树机能战于万斛堆,兵败身死,胡烈死后,树机能军队士气大振,率部一举攻下高平。

扶风王司马亮遣将军刘旂前往救援,刘旂畏战观望不前。司马炎听闻大怒,下诏罢免司马亮,又命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凉州诸军事,与奋威将军田章率大军西征。

石鉴与时任东羌校尉、轻车将军杜预发生矛盾不和,杜预拒绝对鲜卑叛乱的盲目出兵,被石鉴诬陷,被免职押解回京,既而石鉴讨伐秃发树机能,依然无法战胜。

司马炎又命汝阴王司马骏为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坐镇关中。

晋军队和鲜卑军队经过一年多的交战,秃发树机能不但没被消灭,反而联合了氐、羌、匈奴等部落共同反晋。各族联军中,尤以北地郡的匈奴人最为强悍,号称“北地胡”。西北地区的各族相互策应,并肩战斗,使西晋王朝丧城失地。

而早在西北鲜卑叛乱之初,当时坐镇荆州的羊祜便意识到西北平叛非一时之功。

东吴尚未覆灭,而晋与东吴接壤的徐、豫、荆三州均是朝廷钱粮税赋重地,时常受孙吴侵扰。而羊祜与孙吴对阵多年,深知其国势早已不如孙权在位之时,便向朝廷上书先灭吴在平凉的作战方略。

然而杨骏素来与羊祜不和,怕羊祜独占灭吴之功,便向司马炎进谗,司马炎最终没有采用。

一年后西北局势彻底糜烂,司马炎才下定决心先灭吴,剪除孙吴在后方的牵制,然而这时羊祜已经过世,朝廷另派大将沿用羊祜生前制定的灭吴方略,覆灭吴国。而后朝廷在无后顾之忧,全力平定西北叛乱,虽然战势任有起伏,不过最终还是得以平复。

“陛下,凉州平叛马隆居功至伟,臣以为可任马隆为凉州刺史,以防叛军死灰复燃。”太常张华起身向司马炎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张华的话刚落音,三名官员就像事先商量好的一样,起身附议。

“臣以为不可。”杨骏连忙站出来反对。

没理会张华几人,司马炎看着杨骏说道:“哦?爱卿觉得为何不可?”

“平叛有功,朝廷定然不吝封赏,不过马隆一介武夫,如何能治理地方?凉州一地久经战乱,自是委派能安抚百姓战后重建的能吏,臣以为严舒最为合适。”杨骏正色说道。

“哈哈哈”

“王浑,你为何发笑?”杨骏温怒。

右光禄大夫王浑这才起身说道:“在下自然是笑可笑之事,严舒与杨侍中乃是姻亲,果然是举贤不避亲啊。宣威将军文武双全世人皆知,怎么到了侍中眼里就成了一介武夫了?”

见杨骏一时语塞,王浑便乘机再说道。

“怕是因马隆凉州平叛乃是齐王所荐,平日里与侍中也不太亲近吧?”

“王浑!我举荐严舒乃是一心为公绝无二心,你何必以小人之心相妒!严舒之能亦是众所周知,任凉州太守有何不可?”

王浑正要说话,张华却连忙将他拦住,然后淡淡地说道:“是私是公暂且不论,以严舒之才任凉州太守却有些偏颇吧,侍中。”

“哦,张太常以为严舒之才只能担任何职啊?”说完,面色不善地盯着张华,像是想看穿他的心房,将他心中所想了然于胸。

“在下看来严舒之才做一郡太守已是勉强。”说完不再理会杨骏,向司马炎说道:“陛下,凉州局势尚不稳定,唯有马隆坐镇朝廷才可安心,马隆虽领兵多年,却非弑杀之人,西北叛乱本是胡烈大肆杀戮所致,若不是他已为国捐躯,臣定当上书陛下治其擅杀治下百姓之罪!”

“臣等附议!”

见此情形,司马炎也认真思索起来,杨骏却又说道:“陛下,马隆毕竟领兵为将,从不曾治理地方恐怕有所差池,为确保万无一失,臣请奏可以任马隆为凉州太守。不过略阳郡汉胡混居情况复杂,时有冲突发生,臣以为需要派遣能吏坐镇,臣请旨任用严舒为略阳太守!”

王浑正要出言反对,却不料张华抢先说话:“陛下,臣以为侍中之言乃是上策,臣附议。”

见张华已经同意,王浑等几名官员也都附议。而其余几郡中还有三郡太守战死,接任之人的讨论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争执。

两个时辰下来,司马炎已疲惫不堪,众大臣见状也都告退。司马炎躺在床榻上盯着宣室大门眉头紧皱,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童善,你亲自去传朕口谕,秘密前去。”

“是。”童善应声退出,看着刚刚从宣室出去的几名大臣的背影,转向从另一个方向出宫而去。

“张兄,你刚才为何同意任命严舒为略阳太守?你不是不知道略阳情况有多重要,稍有差池叛乱再起啊!”见杨骏三人在前方已经走远,王浑不满的对张华抱怨。

“王兄,如果不同意这个严舒出任郡守,马隆出任凉州太守一事,杨骏定会极力反对。在加上陛下对立储一事态度可虑,为大局作想只能各退一步了。”张华面无表情的回答,然后又对几人说:“诸位回去都盯紧略阳,如有变故即刻上书弹劾!”

在司马炎以及满朝文武百官看来西北叛乱的原由是天灾再加上朝廷用人不当以至于鲜卑不满导致。 然而真实原因确是胡人大量内迁与内地汉人矛盾激发,这也是后来民族至暗时刻发生的根本原因,不过现在的晋朝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谁又能发觉灾难的根源早就已经生成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