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之混世小魔王 > 第七十二章 和亲的作用

大唐之混世小魔王 第七十二章 和亲的作用

作者:炎黄8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清晨,今天是大早朝,太极殿上,李世民又再一次召见了吐蕃大相禄东赞。

“吐蕃仰慕大唐文化,朕很高兴,也有意和吐蕃和亲,但是,朕的公主都还年幼,未到出嫁年龄,朕想让我宗族里郡主封为公主后和吐蕃和亲。”李世民看着禄东赞说道。

禄东赞本来以为李世民见他,是答应了和亲之事,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当李世民说要换个冒牌公主的时候,禄东赞的笑容彻底凝固住了。

“大唐陛下,吐蕃虽不及大唐,但我国主赞普也是一代雄主,外臣听闻大唐讲究门当户对,我吐蕃赞普还是配的上大唐公主的。”禄东赞拱手说道。

言下之意,你大唐除了公主以外,其他的什么宗室女、郡主都根本配不上的。

凭李世民多年修炼的城府,也被气的怒火中烧。在他眼里,别说是自己的女儿了,就算是宗室女嫁到吐蕃去,都是吐蕃的天大恩宠。

“此事不需要深思熟虑了吗?你能帮松赞干布作主?”李世民龙颜大怒道。

“大唐陛下,这件事是我吐蕃松赞干布赞普亲自交代的,赞普他只对大唐公主仰慕已久,并没有仰慕郡主。”

禄东赞知道李世民很不高兴,但是他并不担心,李世民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能把他怎么样,而吐蕃占据高原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唐再强,也适应不了当地气侯,更别说进了打仗了。

此次吐蕃的和亲,一方面是讨好大唐,并借助大唐的招牌,一统吐蕃国,抓政权劳劳掌握在松赞干布手里,并为以后吞并吐谷浑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一旦公主下嫁就会有很多的工业和种植等书籍。

因为禄东赞敢肯定陪嫁品里必定有些书籍是工业、农业、医学等技术,就算没有这些书籍也没有关系,大不了直接向大唐要,根本也不可能引起大唐的怀疑。

李世民压制住心中的怒火,冷冷的说道:“朕不可能让公主嫁到吐蕃去受苦,既然你们吐蕃一定要公主,那和亲之事到此为止,无须多言。”

“大唐皇帝陛下,您不再认真的考虑一下?”禄东赞有些不解,用一个女儿换一个附属国,怎么看怎么赚,为什么如此坚决的不同意呢?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别跟我讨价还价,你以为这里是菜市场吗?告诉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好吧!外臣还需回国后向国主松赞干布赞普传达您的旨意,让赞普本人作决定吧!”禄东赞说道。

虽然这样说,但是禄东赞知道松赞干布根本不可能会同意的,最起码目前是不可能会同意。

松赞干布十三岁继位,就平定了吐蕃混乱局势,现在正是年轻气胜、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可能同意娶一个冒牌公主做正室呢!

“那你就回去,把朕刚才所有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松赞干布,如果他还是不同意,那就算了,但是,我现在就警告你们,不要靠什么见不得光的事,不然,东 突厥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不要把我的好说话当成好欺负。”李世民说道。

“是,外臣告退!”禄东赞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道。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悔不当初没有听程处默的话,也不准备批阅奏折,怒气冲冲的去了丽正殿,找长孙皇后诉说去了,因为只有长孙无垢最了解他、最懂他。

“二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让你如此生气?难道处默那小子又惹你生气了?不应该呀!处默不是躲到万年县了?”长孙皇后问道。

“还不是跟吐蕃和亲之事,禄东赞那个老混蛋,还嫌弃朕安排的宗室女给松赞干布。当初,为了这个事,我还和处默两人大吵了一顿。”李世民说道。

“二郎,说句真心话,我也不赞成和亲,凭什么要我汉家女子嫁给他们,为什么不是他们女子嫁过来?还必须是公主。

而且,附属国又有何用?没有任何的决策权和主导权,每年进贡过来的礼品,还没有我们回礼多,而他们随时可能翻脸,如果他们翻脸了,我们能耐他们如何?

我赞成处默所说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我们大唐泱泱大国该有的风范。”长孙皇后说道。

“观音婢,你说的都对,我不应该急于求成,还跟处默闹矛盾,这次你生病,我没有把握能不能请来处默。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才去请清松道长的,唉!还差点害了你的性命。看样子,我真的小看处默了,他的胸怀和肚量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是我无法和他相提并论的。”李世民说。

“处默,确实是心胸宽广,你这样对他,他不但不记仇,而且是马不停蹄的赶过来给我看病,假如他晚到一息,那我可能就和地上那只小鸡一样的下场了。”长孙皇后叹息道。

“不会的,我们还要白头偕老呢!那天听处默叫你为千古贤后,这个称呼真的很重,而且还是从处默嘴里说出来的。”李世民妒忌的说道。

“二郎,你要加油了,哪天处默对你的说,你是千古一帝,那证明你成功了。今天,我们微服去万年县去看看父皇,顺便散散心。”长孙皇后建议道。

“好,我们换便装出去,反正以我们现在的体质百来个人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李世民说道。

…………

程处默一只手拿着一个大肉包,一边啃一边看着李渊和孙思邈下棋,他也没出声,就站在边上观看,等一局下完,李渊才抬起来头。

“哈哈哈,处默,听说你被我儿子骂了,才躲到这儿来的。”李渊大笑道。

“太上皇,您老人家也太不厚道了,我被您儿子骂的狗血喷头,您不帮我,也不安慰我,现在还在这里幸灾乐祸。”程处默非常郁闷的说道。

“我帮你个头,你这样骂他,还能平安无事的站在我面前说话,世民他对你小子已经是非常宠爱了,换成其他人试试?

就算不砍头,现在已经在天牢里过日子了。”李渊站了起来拍拍程处默的肩膀道。

“知子莫若父,世民为了证明给我和大家看,已经非常的努力了,现在已经超越了我这个做父亲的。

有时为了做出成绩来,甚至有些偏激,你也要理解一下他的苦衷!”李渊叹了口气说道。

“其实我也理解皇上,当时我是太冲动了,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一个国家是不可能靠和亲强大起来的。

隋朝嫁了两个公主给突厥启民可汗,但隋朝危难时,突厥在干什么呢?”程处默义正言辞的说道。

“纵观历史,中原强大时,蛮夷臣服上贡,中原内乱衰败后,蛮夷就开始进攻我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还把汉人当成了两脚羊,圈养宰杀的事情比比皆是,五胡乱华就是一个血淋淋的见证。”

“有句话说:最坚固的城墙往往都是内部瓦解的。也就是说一个朝代的昌盛或没落都是内部统治者的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对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实真的是微乎其微。”

“就拿隋朝隋炀帝来说吧!隋炀帝的功劳:平定南陈,一统天下,结束了自晋朝以后,近四百年的战乱局面;开凿了世界第一长的京杭大运河。

开疆拓土了五万多里,建立了超越秦汉的辽阔疆域;创立了影响我们后代的科举制度。

颁布了“无隔夷夏”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各族融合和华夏文明对外界的流通;南征北战,令八方蛮夷都臣服于他。”

“隋炀帝的过错:开凿京杭大运河,造龙舟等各种船只数万艘,这些庞大的工程,调用壮劳力高达200多万人,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耕地荒废。

三征高丽,死无葬身之地的军士高达百万人,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易子而食等等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也正是这些事情,官逼民反,农民唯有高举义旗才能活命,最终导致隋朝崩溃灭亡。”

李渊听了程处默对隋朝的评价,陷入沉思中,本身隋炀帝杨广是他的亲表哥,对于隋朝为什么会灭亡,也是知之不少,只是没有程处默刚才分析的那么具体详细罢了。

现在回忆起来,隋朝之所以覆灭,是杨广自己一手造成的,而现在的大唐呢?应该如何发展?

现在,基本上都是按隋朝留下来的制度来管理大唐的,跟别人和亲,他们会真心归顺?一个女人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处默,你说的很有道理,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不可能靠一个女人可以解决的。”李渊叹了口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