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袁阀 > 第四十八章 磨刀霍霍向太守

袁阀 第四十八章 磨刀霍霍向太守

作者:左子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襄城破了?一日?”

李旻站起身,在自己书房里走来走去,就像一头彷徨的老狗一般,他一边走一边抚须,手上力道过重,居然揪下几根胡须,疼的他眼角抽了抽。

襄城县令王承在两天前就来过一封求援书,可是李旻觉得襄城乃是大县,守军四千余人,都是经历过波才贼子乱颍川的老兵,而且他怎么也不相信那何仪草草起事能拉起三万人的大军,撑死有个五六千人。

可能和往日那些打着黄巾旗号的山贼一般,来城下吆喝试探一翻,可能看攻不下来也就算了。没想到王承守卫的襄城居然只坚持了一日就破城了。

若是王承还活着从襄城逃出来也就便罢了,那么丢失地方的罪名还有王承来承担,可是王承居然也以身殉国了,不但如此,就连王承的家眷都在王承殉国之前被王承烧死在家中。

而且王承有一件事做的极为漂亮,在破城之前居然烧了襄城的粮仓府库,加上一家人壮烈殉国,不但无过,朝廷为了安抚地方可能还要追封王承。

可是他李旻就惨了!

王承在被围城前早早就来过求援书信,可是他李旻觉得王承危言耸听,而且担心阳翟的防卫,就这么犹豫两天时间,襄城就被贼军拿下,作为颍川太守,这守土失利的罪名一定是要他一力承担的,车槛入京算是轻的了,可能在战后即被罢官免职流放交趾那等蛮荒之地。

而且就算是王承烧了襄城的府库粮仓,黄巾军一向是裹挟百姓作战,在彻底搜刮襄城后,也许兵甲得不到补充,可是粮草一定会比以前充足,你猜何仪会往哪边来?

“滚!滚出去!”

李旻不想属下幕僚看见自己失态的样子,从书案上一把拿起一支红陶茶碗狠狠砸在那幕僚的面前。

幕僚吓得一哆嗦,然后又抬头小声道:“府君,还有一事……”

李旻吼道:“还不快说?”

“永安亭侯在府外求见多时了。”

李旻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这“永安亭侯”究竟是谁,不过这时候哪里冒出来个侯爷想见自己?

“什么永安亭侯?不见!”

“是……属下这就去回绝他。”

就在这时候,只听外面传来一阵吵闹,似乎是家丁在阻止什么人闯进内院,片刻后,只听书房的门哗啦一声被从外面大力推开,两个身材颇为雄壮穿着蓝色缺胯袍的大汉将家丁用力压在敞开的木门上。

“何人在我太守府内……”

就在李旻大怒正要喝问的时候,从门外走进三人来,为首的少年头戴白玉束发冠,身穿直裰披着毛领大氅的,俊秀的脸上一脸肃容,正是大汉永安亭侯,东宫舍人袁珣。

袁珣身后跟着长发披肩,大冬天还拿着一把折扇的颍川鬼才郭嘉郭奉孝,左边一个身高莫约九尺有余,身若铁塔,满面虬髯的雄壮大汉,手里提着一把看起来颇为沉重的长柄大刀,正是周仓。

“贤侄?”

李旻这才想起袁珣因为安置流民有功,不但被天子亲口封为永安亭侯,还成了东宫舍人,甚至天子把自己唯一的女儿也封了代郡郡公主指婚给这位。不但如此,这位的亲生母亲居然是桓帝的亲侄女,也被追封为永安长公主,当今天子亲口认了姐姐,也就是说东宫两位皇子,下一任天子见了这位都要叫一声“表兄”。

关键还不是这个,袁珣的叔祖可是被封了当朝太傅,上公啊,本朝开朝以来第一位上公!

“小侄欲见叔父,可是叔父家中恶奴阻拦,不得已小侄才替叔父教训了一下恶奴,还请叔父不要责怪小侄才好。”

袁珣一见李旻,马上换上了一副笑容,让李旻有怒也不好发泄,现在人家虽然职位只是一个东宫舍人,而且还没上任,可是毕竟是天家外戚,又有爵位在身,况且他身边那提着大刀的军汉正恶狠狠的看着自己,李旻能如何?

这该死的小恶霸,嚣张若斯!

李旻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这些恶奴平日仗着自己是太守府的人作威作福,正合贤侄管教一翻,贤侄不在水镜书院求学,今日怎有空来阳翟寻我?莫不是要和我吃酒?”

袁珣挥了挥手,周仓如同门神一般带着两个锦衣卫侍卫如同抓小鸡一般将那两个家丁提了出去,站在门口。

“叔父莫要说笑了,黄巾何仪起事于舞阳,又在几日前破了襄城,襄城县令王承壮烈殉国,叔父还有心思和小侄喝酒?”

这话正好扫中李旻心中痛处,他沉下了脸,回到书案后坐下,沉声问道:“贤侄既然知道本府忙于战事,为何还硬闯我府上?莫不是觉得本府太闲?”

袁珣看李旻那模样,想起他为了讨好十常侍故意为难自己的事情,心中也是鄙夷不已,他也不想和李旻废话,但是又不能撕破脸,只是收敛了笑容道:“黄巾破襄城,大军不日即可到达阳翟,旧金也是叔父治下,不可不守,我知道叔父兵力有限就不劳烦叔父分兵了,此次来是向叔父求些兵器甲胄,以武装旧金百姓。”

李旻这才松了口气,他为了自己年后卸任颍川太守回洛阳述职之事,讨好十常侍,得罪袁家得罪的不轻,还以为此次袁珣是借着封侯之际来寻自己麻烦,听了袁珣的话,觉得这是一个缓和双方关系的好机会,不禁点头道:“旧金阳翟唇亡齿寒,而且旧金百姓也是我治下的百姓,理当如此,不知贤侄要借多少兵甲?”

“二十?”

见袁珣升起两根手指,李旻问道。

袁珣轻笑一声,也不知声,只是摇了摇头。

“我就说,二十兵甲哪里够守旧金的,你我两家是世交,你祖父周阳公又是我座上恩师,二百兵甲这事我允了!”

李旻才说完,抬头却见袁珣笑吟吟的再次摇了摇头。

“两千!?”李旻惊叫出声。

袁珣这才收了手指,说道:“对,两千兵甲,而且还想向叔父借一千精兵。”

“你……你这竖子,简直开玩笑!”李旻一听,气急败坏的叫道,“你小小旧金何须两千兵甲,一千精兵守卫?

你也知道黄巾贼军不日即可到达阳翟,我手上也只有两万郡兵,府库中不过五千兵甲,黄巾贼可是足足三万,若是再挟持了襄城百姓,那就是五万往上的兵力,你开口就要一千,我不守阳翟了么?”

李旻要是好好说话,以袁珣那脾气或许还不会动怒。可是他连“竖子”这种话都骂了出来,袁珣一时间新仇旧怨集上心头。

只看他居然“噌”一声从腰间拔出横刀破军,三步并作两步跳上书案,一把揪过李旻的衣襟,将刀抵在李旻的喉间,恶狠狠的骂道:“老匹夫!你以为本侯是在和你商量么?

本侯这就是知会你一声,这兵甲和精兵,你是给也要给,不给也要给!

要是嘴里吐出半个不字,信不信我现在就给你身上开个透明窟窿?!

你得罪了我袁家,现在又丢失了舞阳和襄城,你猜本侯杀了你这老匹夫之后,对外宣称你李旻畏罪自杀,朝廷是信我还是信你?你猜颍川世族是帮我还是帮你?!”

李旻万万没想到之前看起来彬彬有礼的袁珣居然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那刀锋逼得他不得不尽力后仰,而袁珣流氓一般恶狠狠的话更是戳中了他心中最大的痛处,一时间竟冷汗直冒,讷讷说不出一句话。

就在这时候,郭嘉摇着折扇笑嘻嘻来到了书案前,用折扇将袁珣刀锋移开,对袁珣使个眼色,袁珣眉毛暗自一挑,才哼了一声跳下书案收刀入鞘,一屁股往李旻对面的书案上一坐,抱着手也不说话。

“在下颍川郭奉孝,见过李府君。”

李旻抹了把汗,惊魂未定的看着和颜悦色的郭嘉,颍川鬼才郭奉孝他当然知道其大名,也几次想征辟郭嘉入太守府做幕僚。奈何郭嘉一直不予理会,这时候才想起来,郭嘉也是司马徽的学生,乃是这对自己拔刀相向的小恶霸的师兄。

“我师弟性子烈了些,望府君海涵。”郭嘉彬彬有礼的叉手躬身一礼,“府君不必惊慌,其实我等此次来并不是为难府君,而是为府君分忧而来,甚至是救府君性命而来。”

李旻这才定了定心神,抹了把额上冷汗,面色苍白的问道:“不知奉孝先生何以救我?”

郭嘉摇着折扇轻轻走到门口将门关上,然后这才慢条斯理的走到书案前站定,笑道:“府君现在所虑不过两点,第一乃是黄巾破了襄城,虽然襄城令王县君在破城前一把火烧了粮仓府库,让何仪在襄城无法快速收集到粮草兵械,可是这也会让何仪更加孤注一掷,在搜刮襄城民间粮食后加速进军阳翟,阳翟虽然兵多将广,却不一定能守得住。

二是即使守住了,也会因为失地之罪车槛入京,而且襄城令壮烈殉国之事不日即将传遍颍洛,到时候朝廷还可能给府君加上驰援不利的罪名,只怕流徙都算轻的,搞不好还要处以极刑。府君我说的可对?”

郭奉孝真是的,大冬天的扇扇子?

真能装x!

袁珣翻了个白眼。

李旻看了看郭嘉,又看了看在一旁大翻白眼的袁珣,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彷徨的叫道:“请奉孝务必救我!”

郭嘉微微一笑,哗啦一下收起折扇,温言道:“府君莫慌,此次我和袁君侯正是为此而来,只是袁君侯性格太过暴躁,奉孝这就为府君献上一策。”

说着,郭嘉用肘子拱了一下袁珣,袁珣这才不情不愿的从怀中拿出颍川的舆图,郭嘉白了袁珣一眼,指着襄城道阳翟的道路说道:“正如府君所言,若我是那何仪,在失了襄城府库粮仓后,一定会在民间补充粮草,而且就地征兵,但是这样照样还是粮草兵械不足,而要拿下颍川,肯定首先拿下郡治阳翟,所以离襄城颍阳就是我最好的粮草器械补充之地。

虽然颍阳乃是小县,常备军不过一千不到,可是粮草兵械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充,而且更好攻击,也能为攻占阳翟做一个准备。阳翟襄城颍阳乃是三角之地,可互为犄角,拿下颍阳后,也可以留兵驻扎,以防从西面陈国谯县一代的豫州官军驰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