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袁阀 > 第十二章 东莱太史慈 一

袁阀 第十二章 东莱太史慈 一

作者:左子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啊你,这区区十几万人算什么,与我到了冀州,当上一郡太守,百万百姓都是你下辖之民,你又何必纠结于此?”

袁绍听闻袁珣表达歉意,想让自己先行赶往邺城时,颇有些“痛心疾首”的劝道:“若不是你在战场杀伐果断,我倒真还担心你妇人之仁了。”

此时在那袁珣送的颇大的六乘大马车中,袁珣坐在袁绍下首,颇有些羞涩的挠了挠后脑勺,讪笑道:“可是侄儿毕竟救下他们,总不能撒手不管吧?”

袁绍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道:“冀州地大物博,哪里不能安置这十余万百姓?你且和我一起赶往邺城,我给你个地方好好安置便是,我素来知道你心怀仁义,可是你不能因为这些仁义耽误了正事不是?冀州到手,你我叔侄二人正是要干一番大业之时,怎能因为些许怜悯耽误了呢?”

袁珣拱手笑道:“哎呀,叔父,你又不是不知我其实不善治民,但是做生意倒是有些天赋,这十几万人无家可归,无田可种,对于我的工坊来说正是绝佳劳力……所以……”

袁绍眉头微微一蹙,但随即松开,袁珣说得对,这些人都是袁珣那商行工坊绝佳的劳动力,袁绍在袁珣为从洛阳归来之时,也曾帮袁珣“看管”过一阵陈留营地,虽然他看到的都是戏忠有意让他看到的表象,可是管中窥豹亦可知原本冠军县七万人全力在工坊生产军备武器,一天的体量也能大到惊人。

倘若袁珣的工坊真的能够消化掉这十几万人,那么自己以后的军备便不用发愁了,若是自己手下的军队也能人人如袁珣虎贲军那般有着让人垂涎三尺的装备,再加上自己手下那些武将,扫平天下指日可待。

“罢了罢了……叔父我拗不过你,那我便先带自己军队先走,你带着这群百姓慢慢来。”袁绍稍显溺爱的拍了拍袁珣的肩膀,“对了,之前许你一郡太守,你可想好要去那个郡?魏郡如何?”

袁珣想了想,随口应付道:“渤海我就觉得挺不错的。”

袁绍闻言噗嗤笑道:“好啊,我刚把渤海打理好,你却直接摘了这果子,你倒一手好算计啊!”

袁珣羞涩的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这笑容也让袁绍无比心安,袁珣还是那个爱占自己便宜的侄儿,一如当年他从自己手里骗走那匹马王“夜照玉狮子”的样子。

……

袁绍就这么被袁珣一个借口便忽悠走了,目送袁绍带队加速离开之后,袁珣冷冷一笑,招了招手,穿着一身亲卫铠甲毫不起眼站在袁珣亲卫队伍中的甲二踱步而出,来到了袁珣身后。

“十天了,北海巨妖那边还未有消息么?”

甲二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竹筒递给袁珣,说道:“君侯,消息今早才到。”

袁珣打开竹筒从里面拿出一张黄麻纸小纸条扫了一眼,展颜笑道:“那倒是巧了不是?吩咐下去,全员原地修整一日,转向平原,我先带一万军士赶往平原,让志才先生带着剩下的士兵和百姓慢慢来。”

……

孔融怎么也没想到,北海的黄巾贼居然猖狂到敢打起了营陵的主意!

他到任北海相也也不过半年时间,当初董卓将他“下放”于此,想让他要么命陨北海,要么终老于此,以他的头脑自然能够猜度的到。

而他,却是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的带着十几个护卫和家眷便来到了北海。

以他孔文举的才干,平匪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吧?

他来到北海时是这么想到。

可是真正到了北海,他才发现现实完全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自古剿匪不过是两条路,剿与抚。

而北海的黄巾首领完全不一样,此人乃是当年和张角一起反天,颇受张角宠信的黄巾大将管亥!甚至因为当初连卢植手下多员战将皆被管亥斩于刀下而被称为黄巾第一将!

这是张角的轻信,一直以黄天大业为己任,对待孔融派去招安的使者,退还孔融一颗被挖眼割鼻的头颅。

高官厚禄对于管亥来说,根本也形不成什么吸引。

再者说了,孔文举顶了天不过是一郡太守位置,单凭他自己,能许多大的官?但是若是向朝廷讨旨安抚……

人家董卓本就对你不满,这时候你向朝廷讨旨,那不过是给董卓污蔑你孔文举通敌罪名的机会罢了。

抚,是抚不成了。

那剿吧……

面对藏身于沂山之内的管亥,孔融总共派出过三批军队,皆由向青州刺史焦和那边借来的青州名将的带领。

可惜第一次官军还未到沂山,黄巾便如提前知晓一样,退守入沂山之中,让前往剿匪的官兵扑个空,带官兵无果想要撤退之时,管亥却是带人杀了出来,将官军杀得大败,险些全军覆没,带队的将领也被枭首挂在山脚的悬崖上。

第二次更夸张,官兵还未到沂山,便被管亥带人阻击在半道上,直接全军覆没,没死的人也投了黄巾报名。

黄巾贼就好似未卜先知一般,能够准确的判定剿匪官兵的忍术和行进路线,一次这样,两次还是这样,终于让孔融意识到,黄巾在外是有眼线的。

这一次,他派出焦和手下头号大将臧渊带队,一路上小心行事,抓捕黄巾散乱在外的眼线,可惜人没抓到,反而被管亥带人围死在了寿光城内,没有十天时间,寿光便破了,臧渊连同那两万多官兵全投了管亥。

管亥还顺手攻下了寿光县城,堂堂正正的从沂山之中跑了出来。

孔融是善于清谈不善于事实,可是即便如此,他也意识到了,黄巾的眼线不是几个斥候,而是北海靠近沂山山脉几个县城无数的百姓。

或者说,这些百姓就是黄巾贼!

这下让孔融犯了难,难道吧这几个县的百姓全杀光??

待孔融再向焦和借兵将时,焦和这次说什么也不答应了。

开玩笑,你孔文举确实是孔丘后人,可是那又如何?焦和手下士兵也不是韭菜啊,割一茬还能涨一茬?

三次借兵,损失三员大将,士兵成批成批成了黄巾贼,焦和也伤筋动骨啊!地主家还没余粮呢!

你孔文举没来还好,管亥只是在沂山里面,时不时出来劫掠周边县城府库。

哦,你孔文举上任,剿匪不力不说,还把人家管亥从沂山里面弄了出来,正式挂旗造反,弄得青州处处狼烟!

要不是看在孔融乃是文圣后人,天下读书人都承他老孔家的情,焦和非奏他十几本折子不可!

现在还想借兵?

兵没有,命要么?

孔融无奈,只得龟缩防线,防止管亥北上进攻郡治营陵,一面苦心思索如何才能将黄巾民匪分治,分而划之。

计策孔融是没想出来,等来的却是管亥带着十几万黄巾贼一路势如破竹的从寿光围住了营陵。

孔融身先士卒的带着营陵守军抵抗了管亥三天的大举攻城,也就是因为黄巾军穷,没有什么像样的攻城器械,这才暂时免于被破城的危险。

于是管亥一改之前以人海战术蚁附攻城的策略,居然将营陵围了起来,而且切断了水源。

孔融虽然心中绝望,可是哪能不知道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天,城中别说渴死人,只怕会发生骚动啊!

不过文圣后人毕竟是文圣后人,即便已经踏入了绝境,孔融面上还是一副处事不惊的样子,不得不让人感叹其儒家养气功夫已然被这位孔子子孙练得如火纯清!

就在围城后的第二日,孔融这里忽然有人来宝,一个年轻将领单一匹马自众贼寇之中杀入城中。

孔融闻言大齐,赶紧接见此人。

孔融才到府外,便见一个穿着汉制式扎甲的年轻人从浑身是血迹的马上翻身下马。

透过被鲜血染红的面庞,孔融还是能够看出此人面容年轻,国字脸,长鼻阔口,长得十分英朗。

来将手持一把丈许的长槊,背后背着一把宝雕大弓,怎么看也是一个善射之辈,颇有些飞将军李广的风采!

好个英武将军!

孔融刚想开口询问此人来历,只见此人将长槊放在地上,单膝跪地抱拳道:“东莱太史慈见过使君!谢过使君这半年来对家母的照料之恩!”

孔融闻言恍然点头,原来是他!

他才到任北海之时,便想到了剿灭黄巾贼寇之事,为了剿匪,缺兵少将的他只好向幕僚们询问青州本地猛士。

头脑咱不缺,缺的是一只粗壮能够拿刀杀人的手臂!

孔融当时是这么想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番打听之下,还真让他挖出一个人的名字。

太史慈!

幕僚介绍此人乃东莱猛将,长臂善射,有东莱“李广”之称,昔年因东莱太守与当时的刺史不合,刺史有监察地方之能,便将东来太守一些误判错案写为文书上报朝廷,太史慈十年二十一岁,愣是一人一马从东莱追至洛阳将文书截下,闯下莫大名声。

孔融随即遣人前往太史慈家乡征召于他,谁知道太史慈为了避免刺史暗害,此时已然避祸辽东。

孔融是一个注重名声的人,虽未征到太史慈,可是得知太史慈老母孀居在家,也曾多次派人送钱送物探望其母。

种因得因,孔融从未想到当初随手而为,却能在此时绝境换来一个绝世猛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