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袁阀 > 第七章 非绍即术

袁阀 第七章 非绍即术

作者:左子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冀州就这么被袁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而且还是在袁绍还未到冀州的情况下。

巧在就在袁绍决定让孔秀带队和自己同时前往冀州的情况下,袁珣带着十多万百姓浩浩荡荡的到达了陈留。

袁绍听闻之后,推迟了一天前往邺城的时间,亲自在冠军县营地外十里迎接袁珣。

袁绍一身很是华贵的玄色缀金线的直裾,外披玄色丝绸大氅,头戴紫金长冠,腰佩暖玉,长须飘飘,看起来威风凛凛且俊逸非常。

“本初,他们来了。”

就在袁绍翘首以盼的时候,旁边一身文士服的许攸轻笑一声。

随着许攸话音落下,地平线渐起人影,似有大队兵马到来,渐渐很多身影在尘土之前若隐若现。

袁绍极目眺望,只见为首二人,一个骑在一匹纯白色的高头大马之上,面容俊美非常,身着玄色铠甲,头戴白玉束发冠,背后红色披风随风飘扬,正是他的侄儿袁珣袁君瑜。

而他身边那位身材敦实,并未着甲,倒是曹操和他并排而来。

二人身后乃是曹昂带着一干文士。

而以黄忠为首的武将们跟在文士身后。

等到袁珣和曹操率队慢慢靠近,袁绍才看到他们身后近三万士兵和十数万浩浩荡荡根本看不到头的百姓队伍。

袁绍见到袁珣,面露喜色,带着颜良文丑许攸及自己的亲卫迎了上去。

袁珣一看袁绍到来,恭敬的翻身下马,叉手鞠躬道:“珣见过叔父,看叔父安好,珣便放心了。”

而袁珣背后诸文士将领此时也是随着袁珣翻身下马,齐齐鞠躬行礼道:“见过盟主!”

袁绍哈哈一笑,搀扶起袁珣,上下打量他一翻,点头道:“恩,果然是我袁家麒麟儿,此番出击洛阳,逼得董贼西逃长安,珣儿功不可没。”

说着袁绍看了还在马上皮笑肉不笑看着自己的曹操一眼,拱手道:“孟德伤势可曾好些?”

伸手不打笑脸人,曹操虽然对袁绍要立刘虞为帝的骚操作心中一直有梗,但是看袁绍此番姿态也低,只好在马上拱手道:“修整几日,倒也好些,幸而吕布一箭射偏,要不然我倒是见不到本初你了。”

袁绍点头道:“无碍便好,此番讨董,孟德当属首功啊!”说着苦笑一声道,“但是孟德你也知晓,这联军人心不齐,刘岱贸然斩杀桥瑁导致联军分崩离析,我这盟主也当得名不副实,却是没有什么可赏赐与孟德的了。”

“大家讨董皆为的是大汉社稷,说什么赏赐,便落了俗套了。”曹操面上带笑,不温不火的回了袁绍一句。

袁绍眉头暗皱,略略有些尴尬,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大家讨董为的是大汉,而不是为你袁家,更不是为你袁绍,赏赐什么的,一来轮不到你袁绍来赏,二来他曹操也不是为一个赏赐才讨董的。

袁绍干笑一声道:“孟德说的是,不过孟德此番大功,当名扬天下,昔年我等为祸洛阳之时,某便说孟德非池中之物,这次讨董之后,天下谁还敢再提孟德乃宦官之后?”

曹操呵的笑了一声,面对袁绍提及家事有意无意的贬低,选择了无事。

曹操选择与袁绍同盟倒也不足为奇,年少之时,他、张邈、袁术、袁绍四人交好,皆在洛阳行任侠之事,其中张邈乃是正经青州世家子弟,年少之时接济四方颇有贤名,也是后来的八厨,张邈和性格豪爽的曹操乃是莫逆之交。

袁绍和曹操,一个是宦官之后,一个是袁家庶子,二人当时在洛阳都不太受待见,所以二人的关系也不错。

唯独袁术,看不起袁绍,看不起曹操,唯和张邈关系不错。

是故曹操是不可能和袁术结盟的,尤其是在张邈明显选择帮助袁绍之后。

此时曹操能和袁珣一起归来陈留,说明曹操在二袁之争中选择的还是袁绍,所以他即便对袁绍又百般不满,也不可能和袁绍撕破脸。

“不过……”袁绍自得一笑道:“韩馥前不久刚刚退位让贤,将冀州牧的位置让与吾,孟德何不与我一起北上冀州,一起做一番大事业?”

曹操看着袁绍的样子,拱手笑道:“那便恭喜本初了,不过操这性格本初也知晓,你我二人以友相称,可能还能相安无事,若是某家成了你的麾下,那我二人便不用做事了,整日争吵便是。”

袁绍闻言轻轻眯眼。

乱世已起,现在天下各州郡主官人心浮动,董卓背靠陇西雄踞关中,刘表据说也坐稳了荆州刺史的位置,陶谦在徐州大肆扩军,刘焉俨然在益州做起了土皇帝,袁术在南阳南望扬州荆州,面北对兖州豫州虎视眈眈,就连非州牧郡太守的公孙瓒也蠢蠢欲动!

群雄割据天下,逐鹿之势已成定局。

难道就连眼前的曹孟德也想分一杯羹,参与逐鹿?

他凭什么?

凭他手下那几千残兵败将?

曹操和孙坚在洛阳城外被吕布差点打了个全军覆没,若不是袁珣“拼死”支援,二人能不能活着离开洛阳还是问题,是故袁绍心中对曹操、孙坚,也不是特别看得起。

不过袁绍毕竟不是袁术,他与人相处虽然也能让人感受到他骨子里来自袁家的那份骄傲,但是态度确实是让人如沐春风,将礼贤下士四个字做的淋漓尽致。

“那孟德有何打算?若是需要某家协助便指挥一声,无论士卒粮草,我袁本初绝不推诿。”

曹操闻言拱手笑道:“那便操在此谢过本初了,我军历经洛阳一战,也有些伤了元气,我便客居陈留修养一阵,想必孔公续,张孟卓也不会拒绝我,况且袁公路与本初你撕破脸,必然对豫州虎视眈眈,公续和孟卓二人不善兵事,我留在陈留也可帮助二人抵御袁公路。”

袁绍略略思忖一翻,倒也承认曹操说得有理,袁绍虽然在心底里也有些看不上曹操的出身,但是对于曹操的能力他还是极为认可的,有曹操坐镇豫州,一来可抵御袁术北进,而来也可将豫州作为袁绍和袁术的缓冲地带,让他可充分的对北方四州扩张。

在讨董联盟分崩瓦解之际,其实二袁之间各方同盟便形成了,支持袁术或间接支持袁术的,如陶谦之辈第一时间便返回各自的领地,孙坚也返回了阳人城据守。

而剩下的如张邈、张超、孔伷、鲍信、刘岱等后面从成皋离去的诸侯们,基本上都成了袁绍的盟友。

尤其是韩馥向天下宣布辞官让贤与袁绍之后,袁绍同盟也就更为明显。

不过别看虽然袁绍得了冀州,同盟者甚多,但是袁术实力也不可小觑,首先汝南乃是袁家百年来祖祠所在,全在袁家掌控之下,汝南、南阳更是大汉除冀州外另一个人口粮草充盈的所在,更是汉朝冶金炼铁集中的地方,武备更是数量吓人。

可以说汝南南阳二地人口相加,可以比得上很多州治了,比如益州兖州,更别说青州这种常年内乱的地方,甚至比起幽州的人口都不多承让。

更关键的是南阳汝南二地地处中原腹地,南望荆州扬州,北接豫州,东临徐州,可谓是大汉咽喉之地,是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昔年光武皇帝便是出身南阳,二百余年来,一直被大汉视为龙气所在,称为龙兴之地毫不过分。

所以若是论硬实力,现在尚未完全接管冀州的袁绍还不如袁术呢!

最为关键的是扬州牧一直悬空,虽然刘繇自称扬州刺史,但是刘繇是个外强中干的草包,他有意和袁绍结盟袁绍都不待见他,怎能会是袁术的对手?

可以这么说,只要袁术想,不出半年,扬州便是袁术的地盘。

这一场讨董,让董卓算是见识到了关东世家的强大,虽然他们一盘散沙,但是散沙集中在一起,也不是董卓能够抗衡的,所以按照许攸的推测,董卓几年内不太可能东进,况且若是董卓雄性不失,回到关中的第一件事便应该是西征西凉,至少让西凉马腾韩遂和那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臣服与他,要不然一天后方不稳,董卓便一天东进不得。

也就是说,此番天下大乱,此时已然成为三足鼎立之势,西边的董卓,南边的袁术,还有冀州的袁绍。

而决定着天下谁能问鼎,其实就在袁绍袁术这两兄弟身上。

非绍即术,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既然曹操没有归附之心,只有同盟之意,那么袁绍倒也不和他多过纠缠,但是在袁绍心中,曹操乃是他现阶段最为坚实的盟友无疑,让曹操能够快速壮大起来,才能够更好的作为墙壁为袁绍抵挡住现在如巨兽一般的袁术。

至少在袁绍稳定冀州,并且和那北境武夫有个结果之前。

是故二人客气一翻,曹操便带着队伍离去,只留下了一意跟随袁珣的曹昂。

“珣儿讨董没遇到危险吧?”应付完曹操之后,袁绍才有功夫和自己侄儿真正亲近一番。

袁珣笑道:“倒也没有什么危险,也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如何,此番在洛阳我刚好为了收拢百姓耽误了西追董贼的战机,不过却是误打误撞躲过了吕布的阻击,吕布这番阻击实在太过突然,即便是我去了,只怕也是丢盔弃甲。”

许攸拱手接口笑道:“君侯宅心仁厚,也算好心有好报。”

袁绍看着陆续到达的百姓,点头道:“也就是你了,若是我在场,可能也不会想到救治百姓,珣儿和那水镜先生倒是真的学了一副仁义心肠。”

袁珣看着背后那些面上惶恐麻木的洛阳百姓,叹了口气道:“我不似父亲叔父一般出身汝南,我生于洛阳长于洛阳,看着董贼荼毒,哪里能不起恻隐之心呢?”

“无论如何,归来便好,不知回归之时可有困难?”

“困难倒是没有,只是粮草实在是无以为继,就算加上曹叔父的粮草也不够了,十几万人人吃马嚼,一天便是几百石……不要说百姓了,即便是我,在路上也只能一天一顿的控制粮草,要不然来不到陈留便挨饿了。”

袁绍闻言笑道:“粮草一事珣儿不用担心了,你在路上之时,我以那些库存的军械想孔伷换了大批粮食,怎么也够我们吃到冀州,等到了冀州,咱们也不必担心粮草一事了。”

袁珣叉手深深一鞠躬道:“叔父未雨绸缪,英明无比,这些天还劳烦叔父管理我这营地大小事务,当真让珣惶恐。”

“哎~”袁绍笑着托住袁珣的手臂道,“你说的这是哪里话?你我叔侄情同父子,我一向将你视若己出,帮你管管这些事情算什么,况且你那谋士戏志才也是大才之士,将营地上下打点的极为通顺,我也不过按部就班而已。”

说着,袁绍压低声音道:“此番若不是你出谋划策,我们哪能如此顺利将董贼赶往关中,更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冀州?我为冀州牧,珣儿你功不可没,你放心,等到了冀州,你想要那一块郡治,我便将那郡治与你,你当个太守,你手下这些百姓也有了栖身之地。”

袁珣笑道:“我可不会和叔父你客气,哪个地方富庶我可就先选了。”

袁绍哈哈大笑道:“你那性格我怎不知,随你选便是!即便你要魏郡太守,我也与你!”

魏郡太守!

袁绍倒是大度啊!

冀州州治便是魏郡,魏郡的郡治便是邺城,袁绍前往冀州,肯定将幕府置于邺城,那么魏郡太守就相当于河南尹这种职位,已然算是袁绍手下太守之中职位最大的了。

况且魏郡倍就是冀州中心,物资丰足,人口众多,安置袁珣手下这区区十几万人也不过是小事一桩。

最关键的是魏郡太守这个职位背后意义非凡。

自汉代分封制形成以后,一般按照皇室顺位,分封的离都城越近的皇子越受宠,甚至在第一顺位继承人有问题后,这些分封最近的皇子便是下一顺位的继承人。

袁绍此举不但将冀州之最给了袁珣,更是告诉天下和手下,袁珣很可能是继承他袁绍衣钵的人。

不过袁珣自己清醒得很,实际上袁绍这种模棱两可的做法,更多的是需要拉拢他,毕竟袁珣手下士兵战斗力天下屈指可数,这是所有参与过讨董诸侯心中的共识。

袁绍能不忌惮?

只不过因为袁绍重情,忌惮的表现在于亲厚拉拢上,还未到提防克制甚至打压那一步。

不过……

魏郡虽好,终不是吾乡……!

想要逐鹿,势力必然不能在袁绍眼皮子底下,魏郡固然富饶无比,但是袁绍若是对袁珣起了防备,暗中做动作也太过容易。

听调不听宣才是袁珣心中的目标!

所以袁珣打了个哈哈,也未答应,也未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