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袁阀 > 第二章 待价而沽袁本初

袁阀 第二章 待价而沽袁本初

作者:左子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绍看侄子这般模样,也是暗自好笑,可是奈何叔父在旁也不敢过于和自己这个古灵精怪的侄子调笑,朝着黄氏点头拱手致礼,严肃立于侄子身前,也不说话。

袁隗袁绍同时到商行,袁基自然不敢再由什么过激行为,只得凄然道:“基教子无方,碌碌无为,无颜面对袁氏列位先祖,让袁氏蒙羞啊!”

袁隗以杖拄地,也不答袁基的话,转头对袁绍说道:“本初先把珣儿带回司空府,老夫待会儿就回。”

“诺!大兄,绍先告辞,改日再过府一聚。”袁绍朝着袁隗行礼,又对袁基拱手,这才带着史阿架起一瘸一拐的袁珣,转身走出商行。

袁隗目送袁绍袁珣出了门,这才转身冷冷对袁基说道:“走,进正厅说话。”

黄氏慌忙起身,着奴婢煮茶上茶点,待老人带着一言不发的袁基进入正厅,一屁股坐定,这才看着袁基道:“来说说吧,我们袁君侯怎么了,居然想弑杀亲子?”

袁基叹了口气,红着眼眶,半响才说道:“叔父,不是侄儿有心弑子,实在是胸中郁气难平,侄儿自己存了死志……这孽障……这孽障,他说……他说……”说着说着居然哽咽说不出话,眼泪簌簌下流。

老人冷冷嘲讽道:“他说什么?说你碌碌无为,尸餐素位?说你为袁氏嫡长,却除了继任爵位毫无作为?拿你比本初公路?”

袁基闻言,心中一酸,更是哭得稀里哗啦。

袁隗接过奴婢递上的茶,吹着喝了一口,这才道:“虽说子不可言父之过,但你觉得珣儿说的哪里不对?”

袁基低头不语,只是落泪哽咽。

袁隗闻言也是皱眉,重重放下茶盏,然后用拐杖拄地骂道:“哭!就知道哭!”

老人深深吸了几口气,这才平静下来,用拐杖指了指次坐,说道:“罢了,坐下说。”

待袁基正襟跪坐好,他这才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士纪,其实珣儿说的这些,都不是你错的最离谱的地方,你可知你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袁基闻言,不敢怠慢,擦了把眼泪,抬眼看着袁隗。

袁隗看着袁基,一字一顿说道:“你识人不明,明明家中有千里马,却是弃之如敝履,不管不教。”

“叔父是说……?”

袁隗看着袁基震惊的样子,冷哼一声。

“说你识人不明吧?你不相信?倘若我们袁氏小辈一代谁有能力再登三公、位极人臣,不是公路之子袁耀,更不是本初之子袁谭、袁熙,而是你这个所谓‘顽劣不堪’的儿子袁珣!”

袁基惊得眼睛都突了出来,他父亲前司空安国宣父侯袁逢逝世后,袁隗再登三公任司空之位,行家主之职,天下官吏四分之三出自袁氏门下,谁敢说袁隗识人不明?

没想到袁隗居然给自己那孽障这么高的评价,倘若袁珣有三公之才,那么袁氏未来的昌盛岂不落在他那孽子的身上?

“哼!”袁隗看着袁基那不可置信的样子冷笑一下,说道:“汝只知他顽劣不堪,结交游侠,却不知珣儿年方十三便可一统洛阳地下游侠势力,虽说仗得是我袁家余荫。

可你要知道洛阳之游侠乃是各方世家大族朝堂之争的延伸,势力错综复杂,统一何其难?手段心智缺一不可,莫说是你,只怕是公路也无法做到。

这小子,以商贾之利诱其心,以王越之威镇其行,可谓手段老辣,你就看不到!”

“这……”

袁隗挥手打断袁基的话,又说道:“你又可知,本初结交南阳屠夫何进,动用我袁家资源做何进稳固大将军之资,借外戚之利抗衡阉宦,这驱狼吞虎的计策是你家那小子醉酒后随口对老夫说的?

安排之精妙,智计之深远,便是老夫,也望而生叹?

如此大才,你却要剑斩之,你虽然出于维护袁氏名声,可知若是今日你弑子,可能弑的就是我袁氏未来?你糊涂啊你!”

袁基张了张嘴,震惊的说不出话。

“这孩子行为虽然顽劣,可也是你这父亲平日漠不关心所致,不过老夫庆幸你没有过多干涉珣儿成长,要不然只怕又成了你这般夫子性格。

珣儿性格跳脱,但是有一样他是明白的,以你的心性和才智,继承你父爵位,当好你的太仆,也算是能安然终老,倘若让你如本初一般参与大朝之争,你怕是死无完尸!他平日不说,不代表他不知你心中郁闷。

今日若不是你逼得急了,他也不会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行了,以后珣儿的生活老夫负责,你不必过问!”

袁基心中凄苦,自己其实一直有自知之明,可是袁隗性格强势,也不掩饰的说出对他的不满,更是让他苦闷不已,不过对于自家这儿子,倒是让他有了几分不一样的感觉。

他生着闷气,也不敢忤逆袁隗,只好拱手说道:“基,惶恐。”

袁隗看着袁基,此子终究是大哥嫡长子,心中也是一软,叹气柔声道:“党锢之争,实是我们世家士族与皇室之争,这天下究竟是士大夫和天子共治,还是天子独断朝纲,就在这争斗之中。

稍有不慎,什么四世三公,天下仲姓,也会化作眼前一捧尘埃,容不得半点疏忽,不得不谨小慎微手段百出,本初乃是庶子,才放他代表士族争之,正因你是大兄嫡长,老夫才让你当纲九卿中最闲的太仆。

你不参与党争,什么阉宦清流你都不算,若本初胜之,我袁家可居五世三公,坐稳“天下仲姓”的名头,可若是将来本初失败,就算老夫与本初家破人亡,你也清清白白,天子看在我们袁氏一族的面子上,才不会太过为难与你,也算是给我们袁氏留一个种子香火。

你,懂了么?”

袁基性格软弱,袁逢死后最怕自家这比袁逢还强势的叔父,想不到叔父最后会跟他推心置腹,心中也是感动无比,慌忙磕头拜礼道:“基愚钝,今日方理解叔父苦心,惶恐之至。”

袁隗摇了摇头,说道:“行了,老夫走了,你且自省便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说袁隗教侄,直说袁本初领了袁珣出得商行,上了马车,袁珣这才把绷着的身子软了下来,揉着身上被鞭打的地方,苦着脸说道:“疼煞吾也,这下惨了,至少得养五六天才能动得,老头子下手太狠了!”

袁绍坐在袁珣对面,挥手示意史阿驾车,放下马车门帘,这才笑道:“你这小子,口不择言,居然诋毁父辈,你父就算打死你,也是应该的。”

“叔父莫要开玩笑了,这不是被老头子逼急了么?谁知道他居然真的要杀我啊!”袁珣惊魂未定的拍了拍胸口,然后撩开车帘笑道:“师兄好剑法!那双手刀好使否?”

“公子谬赞了。”车外史阿也是莞尔一笑,拍了拍自己腰间那长柄弯刃的古怪环首刀,“公子让浦兴以什么‘三液淬火灌钢法’铸得此环首苗刀,能劈能刺,锋利无比,加上您和师父合力发明的戚式刀法,威力无穷,只是小人不知,这‘戚氏’究竟是谁?何以此刀法如此凌厉?”

袁绍一听也是好奇,自家这侄儿子脑子里常常有一些古怪想法,譬如盛行于洛阳的“史氏商行”什么“总监”,“经理”闻所未闻。

袁珣闻言愣了一下,他当然不能说这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发明的辛酉刀法,只得随口胡诌。

“戚氏啊,其人乃是上古荆楚一代有名的剑客,我也是偶然在一本古书中读的,刀是浦兴铸的,和我有何关系?我只不过随口提了提,他便真捣鼓了出来,真乃大匠!我的刀呢?打好否?”

史阿笑道:“早就打好了,是同批宝刀中最好的一把,一刀能断四十扎,真是传世的宝刀,就等公子去商行为其命名了。”

袁绍闻言莞尔一笑,这是袁珣的“标准答案”之一,他每每心中有什么奇怪新奇的想法,总是假托什么“上古奇人”“门前老道”,这些答案袁绍都听腻了。

他想了想,还是问道:“珣儿,你那驱狼吞虎的主意,如今依然成功,大将军地位已固,已经能和奸宦一党分庭抗礼,只是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袁珣揉着身上疼痛的地方,闻言皱眉道:“这要看叔父想做到如何程度了,如今黄巾虽平,可是余波不息,任然是祸乱天下的大头,而天子以为天下安康,居然将皇甫公和朱公分封左右车骑,车骑将军没当几天又被奸宦赵忠张让陷害,均被收回,一直悬空至今。”

不来到这个乱世,根本不知道当今天子,汉灵帝有多荒唐,四年前张角兄弟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大旗揭竿而起,黄巾霍乱整个华夏,名将皇甫嵩和朱儁临危受命,平定黄巾,逼死张角兄弟,如此大功,本该重赏二人。

可是灵帝大概忌惮黄埔嵩和朱儁二人兵权过重,居然将车骑将军之位一分为二,分封二人左右车骑将军,轰动朝野。后赵忠张让二权宦谗言陷害,没当几个月的车骑将军的二人又被收回封赏。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黄巾之乱以冀州为最,灵帝在平定黄巾后,诏令免去冀州一年赋税,可是在平定黄金后,灵帝为了修补西园,居然又反悔了,设置了一个什么补税的项目,再次征收战乱荼毒的冀州赋税失信于天下,这下好了,冀州又出了号称二十万的白波黄巾,号称百万的黑山贼。

皇甫嵩和朱儁辛苦平定的冀州黄巾,一朝之内前功尽弃。

袁绍若有所思,问道:“珣儿,若我放任地方如何?若是想入中枢又如何?”

袁珣闻言笑道:“叔父手下门客人才辈出,想来许子远,逢元图二位先生早有腹计,何必问我?”

袁绍也笑了,作势欲打:“你这惫懒之徒,当初说巩固大将军之位以抗阉宦之人是你,此时放手玩闹不管后续的也是你,你要如何,且明说来!”

袁珣嘿嘿一笑,说道:“我闻叔父有一匹大宛汗血宝马,通体雪白,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夜间灯光照射下如白玉泛光,唤作夜照玉,是也不是?”

袁绍闻言面色一变,那匹马是袁氏故吏,并州刺史董卓董仲颖托人带入洛阳献与袁隗,马生龙相,马嘶如狮虎咆哮,通体雪白无杂毛,马身高大无比,唤作夜照玉狮子,当真是万里挑一的宝马。

这时代,马是名贵之物,非贵族不可拥有,有匹马就像后世有私用轿车,那夜照玉就像后世的迈巴赫,容不得袁绍不心疼。

可是自家侄子的智计自己是领教过的,自己守孝这三年,虽然名为“天下楷模”“党人领袖”但是毕竟居江湖之远不在朝堂,掌控力总是不如直接在朝堂之上,幸亏一年前这小子酒后胡言乱语扶持何进以抗权宦集团,袁绍回去和门客一合计,居然可行性极高,颇为见成效,自己虽然没有直投何进门下,可是许多袁氏门生故吏都进入了大将军的幕府。

何进一届屠户匹夫,却居于朝堂之争的漩涡中心,自然只能靠在袁绍授意的幕府门客们指挥下行动,袁绍虽居于朝堂之外,却能带着士族集团遥控朝堂大势力何进。

袁绍一咬牙,说道:“你小子当真贼不走空,行行行!倘若你能再出一策,夜照玉与你又如何?”

袁珣俊脸极为猥琐的嘿嘿一笑,拱手道:“谢叔父大人大度!”然后坐直正色道,

“黄巾余孽今犹在,乱世已起,其势难灭!我想许逢二位先生也曾提过,叔父若想成就大业,无非两条路,一,放弃党人领袖的名头,主动外放一方,巩固治下累积名声,以待入朝,但人虽入朝,军权不可弃,乱世之中,所有大势力都必将重新洗牌,唯有军权乃是立足根本!”

枪杆子里出政权嘛!这个太好理解了,虽然袁氏此时已是四世三公,可是乱世之中人命不分上下,只有军权才是王道,士大夫掌握大权的日子就要到头了,武人割据的日子即将来临,君不见董卓入朝,杀了多少士大夫?

想到这里,袁珣古怪的看了袁绍一眼,突然想起,特么的董卓不就是眼前这个叔父秘密下令其入京的?

“其二,直接进入中枢,大将军此时和十常侍早已成对峙,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可两方都不敢贸然发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先发未必制人。

可是叔父若想进中枢执大权,必须开除党禁,党人领袖这个身份现在成了叔父入仕为官最大的禁锢,犹如火中取栗。虽然必须让大将军和奸宦集团的平衡打破。

这样的话,必须再在大将军身上加码,让其成为尾大不掉的事态,才能使天子惊醒,对大将军有所顾忌。到那时候,天子必然要去平衡大将军的军权,但是自古宦官不可掌兵,天子虽然荒唐,但是不傻,不可能让奸宦中再出赵高那样的人物。

这时候……”

袁绍闻言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开放党禁,士族执兵权,平衡外戚?”

袁珣笑道:“说的没错,这时候执兵权无外乎两种方法,第一,重新洗牌司隶驻防部队,设置第三方保护天子,第二,藏兵于地方士族,比如让刺史主管一州军政。”

袁珣说到这里,陷入了沉思,其实说这么多,根本不是他有多聪明,只不过前世喜欢汉末三国的历史,多读了些。

即使他不出主意,历史上袁绍后来也是这么做的,袁珣只不过是顺着历史帮袁绍捋了一遍而已。

前世很多人说,现在的宗室太常,之后的益州牧刘焉提议改刺史为州牧,让州牧有了总领一州军政权力,是汉末乱世群雄割据一方逐鹿天下的开始。

可是结合此时的情势,袁珣却觉得根本不是这样,极有可能是灵帝为了制衡大将军何进的手段,让宗室士族掌兵,可以让在中枢名为掌天下兵权的何进军令不能出洛阳,何进本就是寒门屠户出身,不受士族待见,如此行事,哪个士族宗室的州牧会去听从何进的号令?然后又设置西园八校尉,分何进司隶兵权,兵不血刃的拿了何进的最大依仗——兵权!

高啊!

哪个说灵帝昏庸的?灵帝贪图享乐,致天下百姓生死于不顾,可谓昏,但是他绝对不庸,反而十分聪明,一手帝王术玩得炉火纯青。便如明朝的万历皇帝,万历也是几十年不上朝的,但是万历中兴真不是说的玩的,那是明帝国最后的光辉。

可灵帝可悲的地方在于,他本就是从昏庸的桓帝手中接过江山,没有治国能力,只能享乐祸国,聪明如他,却没有把才智放在治理江山上面,再大的政治天赋也不能遮盖他的人品的不堪,两汉四百年风光,最终被这个有才却昏悖不堪的帝王致命一脚给踹入了历史的深渊。

再就是灵帝死的太早,终灵帝一朝,虽然江山动荡,可是朝政却不算动荡,东汉朝廷就像是一台老旧的车子,虽然缓慢,却还是前行。

但是灵帝一亡,无人再能压住这些已有兵权的“土皇帝”州牧们,军阀割据的时代立马来临,乱世真正的到来了。

可是这江山……

关我屁事?

袁珣咂了咂嘴,这江山又不是他袁珣的,他一个穿越众,而且是比较胸无大志那种,庆幸自己没有穿越到斗升小民身上,既然穿越到这四世三公的袁氏来,自然要保住袁氏的权柄不失,这才能让他在乱世中活下来,而且比较逍遥的活着。

袁珣甩甩头,将脑海中奇怪思想赶出脑子,接着说道:“所以,继续加重大将军权柄就极为重要,听说其弟何苗在荥阳破贼,正班师回朝,不若向天子寻个车骑将军之位与他,何氏一门两将军,还都是能开府仪同三司的……”

“好计策!珣儿真乃是神人也!”袁绍闻言抚掌笑道。

就怕你来个吾之子房!袁珣瘪了瘪嘴,说道:“叔父……那夜照玉……”

袁绍莞尔笑道:“珣儿出此良策,可换我袁氏长治久安,叔父我何惜一匹马?你且放心,去你叔祖家安住,晚间我便着人将那马送到司空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