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袁阀 > 第一五零章 董卓废帝

袁阀 第一五零章 董卓废帝

作者:左子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董卓急于求成,让袁家和董家在外人看来彻底联合,加之自己又是边军武夫,不顾大礼,三书六礼在他的拍板下居然省下大半,袁珣与三女从采纳到请期居然一上午就完成了,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关于袁珣和海棠的婚事,经由袁隗告知董卓,董卓并未说什么,在洛阳谁不知道河南尹王允家的义女在夕羽楼之时便是袁家小侯爷的禁脔?

况且在董卓看来,一个风尘女子而已,即使袁珣不顾世俗眼光对其明媒正娶,也不过是在明天婚礼之时为袁珣和董白、刘彤的婚礼添个彩头罢了,算不得什么。

董卓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既然和袁家已然敲定了废帝事宜,此事便宜早不宜迟,现在风声已经吹出去了,引得洛阳官场大震,若是再拖便会生变。

于是这一日下午,本不是朝会时间,群臣被董卓召至崇德前殿中。

何之瑶坐在上首龙榻上轻轻搂着尚且有些迷茫的天子刘辩,看着大殿中神色不一的群臣。虽然早已做了心理准备,可是看着群臣对董卓低眉顺目的样子,她心中还是凄然不已。

她斜眼望去,那少年依然鶡冠朝服,在群臣殿中不显眼的一角倚靠着柱子闭目养神,好似这一切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似乎是感受到何之瑶的目光,袁珣蓦然睁开眼,目光清澈的看着何之瑶,轻轻对她点了点头。

何之瑶心中一股暖意流淌,至少,这看似与世无争的少年算是自己最后逇保障了吧?

董卓今日配了宝剑,穿着鞋就在群臣瞩目中施施然走进大殿,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直接站到了整个大殿最高的地方,留给天子刘辩和何之瑶一个巨大的背影,直接将母子二人挡在了身后。

他居高临下的扫视了群臣一眼,眼光定在了君臣之首的袁隗身上片刻,见袁隗微微颌首之后,这才清了清嗓子。

“恩,都来了?今日集齐众位臣工,是为了宣布一个圣旨。”董卓很随意的从袖中拿出一卷红绸展开。

“诏曰:朕性格懦弱,年少失德,无力朝政,遂退位禅让与陈留王!”

这决定着大汉未来走向的圣旨,儿戏的似乎就像是和群臣开的一个玩笑,让人不敢置信,一整张圣旨字数还不如上东门管制令,可是这圣旨是从董卓嘴里说出来的,此时何人敢反对?

“董卓……你……”

刘辩闻言身体一震,突然站了起来,刚想说什么,忽然感觉肩膀被人摁住,他惊恐的转头,却见母亲何之瑶美眸含泪,死死按着他的肩膀,对他摇了摇头。

“母亲……”

何之瑶惨然一笑,将刘辩按坐在龙榻之上,颤抖着搂着刘辩的肩膀,环视下面那些纷纷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的群臣们。

“董司空……”

董卓讶然转身,看着何之瑶那满脸苍白,死死咬着嘴唇忍住眼泪的样子,不禁得意一笑。

“太后有何吩咐?”

“司空请一次把圣旨全宣完吧,哀家今日身体不适,不宜久坐朝堂之上。”

董卓眉毛一挑,下意识看向袁珣,心道这何太后母子倒是挺听自己这孙婿的话的,虽未的退位诏书,不过是董卓随手所写,哪里还有什么圣旨?

此时何之瑶说这话,也算是认了董卓的矫诏,此后若再有人敢质疑此番废帝的合法性,只怕要掂量掂量了。

董卓心中大喜,对着何之瑶深深鞠了一躬道:“喏,太后请稍等。”

随后他眼睛一转道:“封刘辩为弘农王,还住宫中,皇太后还政天子!封司空董卓为太师,任大汉相国,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还是简短至极!

“太傅,您来吧。”

董卓志得意满,手扶剑柄让开位置,笑吟吟对袁隗说道。

袁隗暗暗长叹一声,面容戚戚的走上龙榻前,轻轻从早已泪流满面的刘辩脖子上取下天子玺绶,然后为刘辩取下冕冠,轻轻扶住刘辩的手。

刘辩还欲挣扎,却听老人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声音轻轻说道:“陛下,请顾大局,珣儿还有安排。”

陛下?

刘辩一愣,带着泪花看向抱手直视他的袁珣,最终还是随着袁隗的搀扶站起了身,随着袁隗走下台阶。

此时,一个身穿着帝冕冠服的孩童满面阴冷的从偏殿中走了出来,也不等众臣反应过来,一屁股坐在了龙榻之上,眯眼扫视着崇德殿众臣,最终,稚气未脱的脸上终于还是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袁珣微微低下头,眯起眼睛直视这个当日还能训斥董卓的孩童。

果然是他!

那个散步袁氏谣言,致使袁氏不得不选择和董卓合作的人。

刘协!

想不到这个在历史和各类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怯懦如鼠的汉室末代皇帝,居然是小小年纪便心思如此深沉缜密之人!

当刘辩不得不面北朝拜新帝之时,何之瑶还是忍不住捂嘴哽咽出声,那个法定的帝王,终究还是被赶下了龙椅,而坐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再也不是自己一心想维护的人了。

“母后何以悲伤?儿臣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还要好好孝敬母亲呢。”

身边传来阴冷如同毒蛇一般的声音,何之瑶捂住嘴不敢置信的看向面带微笑直视群臣的那个少年天子,好似刚才说话的人根本不是他。

“朕之生母,祖母,皆惨死于母后手上,母后真以为今天这一切就结束了么?咱们慢慢来,朕有的是时间。”

刘协脸上还是带着庄重的微笑,看着朝拜的群臣,可是口中好似喃喃自语的声音居然让何之瑶感觉这初秋犹自炎热的崇德殿犹如冰窟!

原来君瑜那日说的要确定的人,便是这个平素根本入不得她法眼的孩童!

“相国。”

正在董卓封了孙女董白渭阳君,商讨明日与袁家婚事之时,坐于龙榻之上的刘协微笑开了口。

“陛下何时吩咐老臣?”

董卓惊讶转身对着刘协行礼。

“朕观母后皇兄今日皆身体不适,不若让二人先行退朝吧?”

董卓上上下下打量了这个孩童一翻,只见那青涩的脸上满是恭敬的微笑,他心叹道,此子比起那废帝果然更加雍容,皇家气质更重。

“陛下仁孝,理应如此。”

刘协笑的很是和煦,甚至转过脸对着何之瑶点了点头。

“母后还政,不应再住在永乐宫中,自祖母薨后,永安宫空置,母后以太后之资,自然要住永安宫,永乐宫便留作朕大婚后皇后居所吧?”

刘协这话说出口,何之瑶的脸立马煞白起来,永安宫是什么地方?那是老太后董氏生前的居所,董太后也是被她派郭胜逼死于此,刘协此等安排,不吝是让她去“陪伴”董氏冤魂?

她刚想反对,却见董卓沉吟,饶有兴趣的看着刘协笑出声道:“也无不可。”

“那朕在这里谢过相国了……来人!陪母后前往永安宫!”

那少年天子的声音稚嫩,却带着几许威压。

何之瑶恐惧的看着刘协,她想反对,可是看着群臣中许多嘲讽的眼神,她只得选择了沉默。

怨怼的看了刘协一眼,何之瑶迎来的只有刘协那笑容下阴冷的眼神,她绝望的向群臣中看去,只见袁珣斜眼看着刘协轻轻摸了摸鼻子。

他,会救我的……

吧……?

“太后勿忧,自有我等相护,必保太后安全。”

正当何之瑶惶恐不已的被人搀扶下龙榻之时,身边的侍女忽然低声开口道,何之瑶愕然看去,只见那相貌平平的侍女不正是那日袁珣派入宫中之人?

“禁声,太后且隐忍,君侯只有安排。”

听到这里,何之瑶芳心大安,再次深深看了新登基的少年天子一眼,随着那侍女的搀扶走出崇德殿。

随着刘协坐上龙庭那一日开始,大汉迎来了新的一面,年号也从少帝刘辩的昭宁元年改为了永汉元年。

这个年号是董卓亲自拍板定下的,这让朝臣不少人都觉得讽刺。

一个把持朝政的人物给大汉定下年号为“永汉”,这样的笑话只怕后世之人看到这段荒唐的历史都会笑掉大牙。

永汉元年的第一天,董卓不但实行了废立,让自己成为了真正把持朝政的太师“相国”,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还大赦天下,大肆封了不少士族。

封河南尹王允为司徒,行尚书令。

拜蔡邕为博士祭酒,着人带诏令去冠军县请蔡邕。

在一众望风投靠董卓的士人倡导下,董卓甚至为早年被奸宦害死的陈番平凡,并征召其子孙入京为官,征召荀爽、陈纪、韩融等抱手党锢之患的天下名士入京为官。

让袁珣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董卓接下来的诏令。

董卓征召了大量名士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地方为官,或官居郡国相,或是一郡太守,连袁绍、王匡、鲍信等明确表示反对董卓之人都被任命为一方太守。

一时间天下世族弹冠相庆,好似士大夫共治的时代来临。

可是这些人都是谁?

仔细想想,这些人不都是日后反对董卓的关东诸侯么?

袁珣很想笑。

董卓真以为与天下士族共分蛋糕就能换来士族们的支持么?

太过天真了。

董卓乃是寒门出身,当这天下还未礼乐崩溃到那个地步时,寒门和士族就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第一个破坏规则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尤其是董卓这个边境武夫出身之人。

袁珣不得不感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董卓开启了礼乐崩坏的乱世,才让袁珣诸多计划得以有实施下去的可能,真不知道该感谢董卓还是该仇视董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