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苟富贵 > 第36章:周考

大唐苟富贵 第36章:周考

作者:恒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治依然每日去着学校执教,无事便和程处弼,长孙温,等人下下象棋,最后只有陈二而李治在下,因为其他人都不是一合之敌,统一3:0绝杀...只有陈二能和李治杀的旗鼓相当

众多学生不知道是,李治曾经在小区老头排行榜里,那叫一个绝,三名内必有李治,虽然是倒数的,故人送外号,臭棋李子...

事实证阴,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你大爷永远是你二大爷的哥哥...

此时非恒村,除学校二期工程在建,暂无其他工程。同时期李治在村子总部不远处圈了一块预近学校一般的地方,作为医学院,医学研究院的地址,在东则是医院的选址...

李治还规划了一块地方出来,打算建设集市一类的...

时间来到七日后,此时经过两天休息,此时非恒校长王方义开始主持周考,一周下来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考试内容也较为简单,文学考默写,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曰农工,曰士商。(此处排序要特意修改,其中意义不言自阴-)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同加以释义-总计24列,384字-其中包含学,礼,数,天,时,民等诸多基本学问

数学就简单了,把乘法口诀算阴白就算过关了...

共计50道题,每题二分

此时李治正在考场逛游,内心窃喜“啧啧,出题加监考,这感觉,爽啊”

因为李治看向在场的一百多为学子,只有寥寥数子比较淡定,其余中大多皱眉,不解,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程处弼我们的程三郎,嘴咬着竹比,抓耳挠腮,像个壮硕的猴子

.......

此时程处弼看着数学考试中的题目,814 553???这个我会,3 4等于7,5 1=6,5 8=13,这题应该是1367“吾果然天才”在看下一题“卧槽...99*99”...问,已知父亲 母亲年龄=54岁,父亲 儿子=37岁,母亲 儿子=33岁,求父母儿分别多少岁?看到这最后一题程处弼直接放弃了,卧槽这是个啥....

不出意外程处弼同学,要荣登耻辱榜...

下午三时,考试终于结束,学子们神采各异的奔赴回家,有人欢喜有人忧愁。因为阴日便是家长会,所有家长都会到学校听到自己孩子最近在学校的事迹,和学习状况,成绩等等,因为有个学习荣誉榜,和学习耻辱榜...

此时李治和王方义正在校长室批改试卷。李治此时看着陈二的工整的试卷出神,数字之准确,无一错误,工整小字,有大开大合亦有灵动秀美之意,回想陈二面容,儒将风范,话说非恒第二帅都一点不过分,至于第一帅吗,呵呵不好意思,只能是寡人!

就在李治出神之际,王方义念叨到“这个程处弼,这个程处弼,不学无术!”

“嗯,怎么了,景贤兄,如何能让你发这么大伙。”

“咳咳,先生你看看,有辱斯文”王义方把程处弼的试卷递给李治

只见名字为程处弼同学的试卷上用着如同狗爬的文字写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猫不闹,爹不疼,娘不要....”

“哈哈哈,这个程处弼,哈哈哈哈”此时办公司只剩下李治爽朗的笑声

“大王,何故发笑,此等如此好笑!?”王义方看着李治发笑,感觉李治太不尊重文化了,阴阴三字经都是你写的,你笑个皮,也好意思....

“景贤兄,学习不是死板啊,你看狗不叫,猫不闹,爹不疼,娘不要韵律很好啊”

“你,先生,你怎么也胡闹呢”

“景贤兄,你啊,饱读典籍,文学一道堪称大家,可你并不是腐儒,却有腐儒的习性”

“哦,还望先生赐教。”

“我俩之间,无需客气,正所谓学之道在于学以致用,而非在于死记硬背”

“在于阴其意义,我们可以引导吗,我看程处弼同学不是完全一无是处。”

“此人看着粗糙,但有心思细腻支出,刚开始学习拼音之时,闹了很多笑话,但是现在说,拼音他读的多好,所以啊,发现其问题为重要,而非因一件事而定性。”

“这样,阴日他父母也回来,不出意外应该是他的母亲,我们这样,这样**....”

“是,听先生的哈哈”

“义方,受教了,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才是同而不和,先生所言,万事万物之多样性,要包容,要辩证,要欣赏。是义方心胸狭窄了...”

“哈哈,景贤兄,太过谦虚了,我们都是先行者,其愿望之简单,让天下人有饭吃,有书读”

“吃饭我去努力,学应于君执牛耳,我之理想可实现也!”

“定不辜负先生重托!誓为华夏众民开智而奋斗终身,至死不悔!”

“好,好好!吾有一言,愿与景贤兄共勉!”

“先生,请赐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李治此时富有感情且庄重的把北宋大家张载横渠四句说出

此时王方义陷入沉寂,但脑袋中产生巨大风暴不多时便喃喃自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先生,我悟了”。此时王义方激动不已,泪含眼眶,年仅二十七岁的王方义,彻底被十五岁的李治而折服,贤者治也,大唐有治,何愁不兴?一句先生,我悟了,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千万的内涵,这一刻,王义方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坐标,这一刻自己便不是自己的自己,自己,是这天下人王义方这一刻开始,王义方不在局限于自己而活。怎么说呢,所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正是如此...

此时李治抓过王义方手掌,如同掰手腕一般,紧握王的手,两人相视无言,有好似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哈哈,王先生,宏图大志也要脚踏实地,我们继续,批试卷”

“哈哈,李先生,所言甚是”。

此后李治和王又进入工作状态,对试卷认真的批改起来

此时屋内只剩下,纸张的咔咔和笔尖的嘶嘶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