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六道之最后执念 > 第五节

六道之最后执念 第五节

作者:竹纪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即便是神,像这种使徒也不会是什么大神,就算她的预言终将会应验,我也不会有任何执念。”陆邦籍正色道,“一般开国帝王会追封四代先祖,如果是我的四代子孙得到上天眷宠,那估计得是百年之后的事了,我实在犯不上操心。”

“你还是先操操心,怎么和令夫人抓紧时间续香火吧,免得把好事拖的时间更久了。”

“指挥使又说笑了。我以为,**之外存而不论。倒不如听我从时局的角度谈一谈看法?”

“正有此意,还望毫无保留,尽述高见。”

“自从义帝举兵反抗前朝,到现在天下初定,已经经历了十五年的战乱。原先繁华的城市大多数都已破败不堪,国家户籍十去七八,黎民百姓人财俱困。国待休养,民需生息,人心思稳这是其一。”

“这是确实,但不重要。那其二呢?”

“其二,帝心宽仁,众望所归。”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咱们这些刀尖上滚过来的人,又是密室私谈,就不必说那些仁义道德的幌子了。所谓众望不过是权贵之望,黔首戍卒是不用考虑的。”

“当下权贵无非当年首义元勋,建国时仅剩下二十八人。义帝使人绘首义元勋画像,配祀凌云阁,给予了莫大荣宠,坊间称之为凌云阁二十八将。哎,现在只剩下二十七人了。这二十七人中封王三人、列侯三人、关内侯九人、贵卿十二人。”

“也就是说天下大势就取决于咱们这二十七人的望归向何处了。”

“指挥使抬举,我尚有自知之明。我等关内侯及以下贵卿只有食邑并无封地,多蒙义帝、诸王、诸列侯庇荫,得享厚禄而已,充其量有一些议政的机会,至于国祚之事通常是无缘置喙的。”

“参赞过谦了。”

“实事求是罢了。所以说真正能决定天下大势的就只有义帝加上您等七人,嗯,帝后卞琪音虽说不似您等七人,但也应列入其内。”

“说到实质了,你给分析分析这八个人的望归向何处?”

“天下兵马帝十占其三,鳞王占其二,后兄扬州王占其一,并州王钟甘占其一,您占其一,后弟雍州侯占其一,帝甥凉州侯占其一。众望归处不是很明显吗?”

“其六归于帝族,钟甘兄不智啊。”

“我也认为并州王兵谏不当,但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喔?”

“帝出巡未归,鳞王被后扣在帝都,生死未卜,这等于按住了两成的兵马。即便我们支持并州王的兵谏,以二敌六,毫无胜算。此举看起来确实过于憨直了。这不也正是您同意奉诏讨逆的盘算吗?与其陪他玉石俱焚,倒不如趁火打劫壮大自己的实力。”

“我的参赞大人,我哪有这么坏?”建鸿羽听到这不禁笑出声来,而且笑得是那么真诚。

“主帅当然要以仁义治世,但幕僚必须把所有坏事都想到,职责不同。”陆邦籍似乎有点不安。

“好啦,那你认为钟甘兄其实是怎么想的呢?”

“都是在十五年残酷厮杀中活下来的人,可说是非獒即蛊,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幼稚的人?”说到这陆邦籍有意无意的瞟了瞟建鸿羽,“并州王当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