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六道之最后执念 > 第八节 玄之又玄

六道之最后执念 第八节 玄之又玄

作者:竹纪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本来的想法是,让你学习前朝的留侯,逐渐转型为一个地位崇高、名满天下但不触碰实权的荣誉元勋,这样咱们和孩子就可以安全稳定、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了。”孔露华惋惜之情难以自禁,“当初劝你不与钟甘争那个王爵,也是因此。有两棵大树挡在前面,可以充分为我们赢得转型的时间。谁知闹了这么一出,两棵大树同时倒了,其中一棵还是咱们不得不亲手砍倒的。哎,也许确是命该如此吧。”

“古人说,英雄不可自剪羽翼。”建鸿羽很虔诚的求教,“咱们自释兵权,难道不会变的任人宰割?”

“凡事没有一定之规,总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主君是一个嫉贤妒能、外厉内荏之人,不但不能自剪羽翼,反而还要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可是,义帝却是不世出的枭雄之主,狼顾鸱视、虎步龙声,他绝不会允许卧榻之侧有他人鼾声。同时,只要能维护他的权力,就是血海深仇,他也能一笑泯之。所以,只要你成为一块成全他君臣佳话的招牌,他是绝对舍不得砸的。只要你没有对他的实际威胁,你就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算帝后要构陷你,他也必定全力维护。”孔露华深情的望着建鸿羽的眼睛,“只不过,也许我太自私了。我的夫君也是盖世豪杰,多年血拼打下的基业,又怎么能舍得拱手与人?那只是我想要的生活,却不是我夫君想要的生活。”

“那你想要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和你一起陪孩子长大,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我让你失望了,对不起。”

“不用说对不起,你也永远不会令我失望。在我心中,我的夫君是天下无双的盖世豪杰。”

“那我们下一步的对策呢?”

孔露华决绝的说,“只有横下一条心,拼个你死我活。”她望着天边快速翻涌的云浪,“川流不息的青雯,预兆着乱世的到来,也许命运真的会站在你这一边呢。”

“说到命运,我记得你刚才说,曾听过那个神秘红衣女人的传说?她究竟是什么人?或者是什么神仙鬼怪?”

“她是神仙鬼怪之外的存在。”

“那是什么?”

“你听说过列国纷争时代,流传的王朝三德轮替的说法吗?”

“娘子莫不是又在逗我?我是书读的比你少,但也知道王朝轮替是五德之说,即金木水火土五德相克而王朝替,不是三德。”

“五德之说从五素学说演化而来,旨在解释王朝轮替的合理性,让百姓安于天命。属于阴阳显学,是说与芸芸众生听的。但五素本是解释天地之间万物构成的学说,强用来解释天地本身的运行,就显得十分苍白。因为难以自圆其说,除了五德相克王朝替的理论,还产生了五德相生王朝更的理论。前朝宰辅、大儒为了证明国祚的正统,反复争论研讨,前后三次修改其朝的德性归属。先称高祖为赤帝之子,居火德。后又易之为水德,最终才定论为土德。这种反复,就是因为学说解释力不足,不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娘子果然博学,陆邦籍跟你比起来,都算不上什么了。”建鸿羽拍马道。

“陆参赞的学问不比我差,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孔露华脸微微一红,“他专注于’史’部,而我偏重于’子’部。”

“五德之说解释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触及大道的本质。实际上,这个学说本来就是为了混淆众生,而编撰出来的。”

“既然是编撰出来的,那为何还能经久不衰?总有些道理吧。不是有那么一句古话,叫’存之者必有其道’吗?”

“因为普通人就不愿意直面真相,他们只能接受非是即否的简单逻辑,只喜欢确定的结论,那样他们活着才省心、才有安全感。”孔露华顿了顿又说,“另外,统治者也希望其他人都不要接触真相,这样才有利于他们通过重构信息,来有效运作权力。”

“这么说三德之说就是真相?”

“只能说更接近真相。”孔露华的视线像要延伸到无限远方,“我始终怀疑,以凡人有限的生命和智慧,是否能真正触及那些神秘莫测的领域。”她收回目光,接着说,“三德之说,传于道家密学《万法圭旨》,从古口口相授,只有极少数人有缘得闻,我父亲就是其一。”

“娘子快说与我听。”建鸿羽对知识总是充满无穷的好奇心。

“圣人遗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孔露华解释着,“这混成之物就是不可描述的万物之源,圣人认为它转化为道,又根据道的特性为其起了个凡人能够理解的名字叫大,逝、远、反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二、三。”

“这个我听说过,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的夫君,书读的也不少吗。”孔露华笑了笑,“这也就是一些仙家口中的’一炁化三清’。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混沌而不可描述的万物之源,经过漫长的时光转化为道。道在凡人的认知中,可以理解为一团大得不可想象的蒸腾的炁。这个炁一分为二,清者上升成为远或一,浊者下降成为逝或二,远逝交融形成了反或三。”

“很玄妙,一、二、三就是三德,对吗?”

“一为天,神格化后就是皇天上帝;二为地,神格化后就是后土神祇;三为幽冥,神格化后就是幽冥之主。”

“天、地好理解,这个幽冥是什么?又在哪里?是地府么?”

“不是,地府仍是地的范畴。幽冥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而是叠加在天地之间。它既无处不在,又不存在于任何一处。”孔露华看看一脸困惑的建鸿羽,“皇天清高,以理想为德;后土稳重,以秩序为德;幽冥飘渺,以自由为德。理想崇高,失之于易逝,过逾便是虚妄,人心需以秩序安之;秩序稳定,失之于钳制,过逾便是专横,人心需以自由慰之;自由轻畅,失之于盲目,过逾便是混乱,人心需以理想凝之。三德交替更迭,带动人间王朝兴衰际遇,却是只有原则并无定法,这便是三德之说。”

“这个和红衣女人有什么关系呢?”

“皇天之使,曰神曰仙;后土之使,曰鬼曰怪;幽冥之使,便是这个女人。”

“这样说来,那她的谶语应该是会灵验的吧?”

“皇天、后土、幽冥三位亘古支配者是道的化身,他们的意志就是道的规律在天地间的体现。作为他们的使者,应当是具有超群的知识、超常的法力和超尘的神通的。”孔露华承认。

“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如果这是亘古支配者的意志,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至尊的称号,用不着我们自己劳心费力。”

“问题是,以我们简陋的头脑,能否真正理解这种意志。尝试理解这种意志,需要一种我们称之为学说的翻译方法。”孔露华继续解释着,

“人间的教宗或学者通过观测规律、归纳规律、验证规律来构建学说,用以帮助我们来描述亘古支配者的意志、解释亘古支配者的意志,预测亘古支配者的意志。”

“那娘子是怎样理解这次异象的?”

“如何解读谶语,我还没有把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三位亘古支配者的共同意志。因为若是这样,那就是必然会发生的未来,也就不需要示谶引导了。是不是其中两位支配者的意志,还要等待会不会有来自其他方向的启示。”

“如果只是一位亘古支配者的意志 那岂不是只有三成胜算?要是还不知道解读的正确不正确,那不是连三成胜算也没有?”

“所以,我才不建议你接受一字王的封号!”孔露华抢白了一句,随即觉得再追究这个问题毫无意义,转而劝慰,“要知道夫君追求的是这个天地间唯一的至尊,能得到一位亘古支配者的垂青,也足够称得上是天选之子。所谓发大愿者必受魔考,这注定将是一条充满艰难险苦的道路。只是事件已经触发,历史的车轮开始滚滚向前,时代的脉搏也在有力跳动,我们已经无法回头了。”

“这么危险的路,你为什么还要和我一起走?”建鸿羽突然岔开话题。

“还不是因为有个小傻瓜,”孔露华嫣然一笑,“当年在我耳边说过,爱我一生一世不变。”

情到浓处,建鸿羽不禁将孔露华轻轻揽入怀中,孔露华顺势把头温柔的侧靠在他的胸膛上。这一刻,他俩觉得只要拥有彼此,世间的万物都不再重要了。然而,这种感觉也只维持了一刻而已。

突然,屋内传来“哇哇”的哭声。孔露华一下挣开建鸿羽,向屋里跑去,只留下一句,“女儿饿了。”建鸿羽也跟着来到屋内,看着孔露华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的摇着,边在嘴里哼着童谣,边给她哺乳。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才刚刚两个月大。望着妻子和女儿,建鸿羽心中多少又有点懊悔,觉得当初不如听了妻子的话,不当这个一字王,一家人过无忧无虑的日子多好,何苦要走上这条险途。

正在出神之际,院内的侍女匆匆进屋,走近建鸿羽小声说道:“王爷,贺副指挥使求见。”

建鸿羽转身随着侍女来到院外,贺 平 章见面便说:“启禀指挥使,义帝特使已到王宫,正在议事厅候见。”

“来的是谁?”

“雍州侯卞思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