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六道之最后执念 > 第六节 自证清白

六道之最后执念 第六节 自证清白

作者:竹纪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爷,你倒是说句话呀!?”卞思义和于博远同时急切的追问。

“不是贴身侍卫谋逆吗?”

“王爷,您就别装糊涂了,于家的兵马就要杀进来了。”卞思义眼眶都快瞪裂了。

“王爷,不要误会,小儿只是为尽保驾之责。”

“大家都是国家肱骨忠良,不可互相猜疑。再说国丈不是还在这里吗?等寻到逆贼,一切定能水落石出。”建鸿羽试图调和二人。

“逆贼要是跑了或死了,怎么办?”卞思义双手抱胸,很是不屑。

“整个王宫被围个水泄不通,逆贼还能插翅飞去不成?”建鸿羽说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要是死了……”

“若是成了无头公案,可不可以换种思路?”于博远提议,“对外就称义帝死于酒后暴毙?”

“王爷,您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卞思义不失机会的嘲讽。

“我知道你们卞家对我们于家积怨已深。”于博远走到卞思义面前,直视他的眼睛,“不过,侯爷也要考虑当下形势,真的一定要往我们于家头上栽,小儿的兵马却也不是纸糊的。”

“你威胁我?”卞思义咬牙切齿,“不要以为你们现在兵多!对于整个朝廷来说,步军司只是很小一部分!”

“老朽知道你们卞家树大根深,实力雄厚。我们于家既不想也不愿与你们为敌。只是义帝之死真的和我们无关,你非要致我们于死地,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若拼个鱼死网破,只怕侯爷今天也难以善了!”

卞思义紧握双拳、睚眦尽裂、牙关紧咬,却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侯爷莫要意气用事,我的提议上可保社稷,下可安人心,请再冷静考虑一下。”于博远极力想说服卞思义。

“谋逆重罪,必须有人负责。”帝后缓慢而坚硬的表态。

“如果捕获逆贼,自可彻查到底。但假若逆贼已死,暂不可查,能否以逆贼畏罪自杀结案?”建鸿羽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对于建鸿羽的提议,帝后和卞思义都默不作声,不知是在认真考虑,还是表示难以接受。

“王爷,万万不可如此了结。归罪于贴身侍卫是个活扣。不论事实到底如何,任谁都会轻易接受其后必有谋主的说法。以此结案,后患不穷。日后,一旦有人得势,翻脸不认账,随时可以构陷你我。鳞王之死,就是前车之鉴。”于博远坚决反对这个提议,“我以为,要么查出真凶,要么大家一致声明仅是暴毙,此事今日必须有个盖棺定论。”

“喔。若是这样,我先试一试自证清白吧。”建鸿羽自话自说,“三位随时可以质证。”他见无人反对,开始字斟句酌的缓缓陈述,“首先,我没有弑君的动机。即便我不太情愿就藩荆、交二州,义帝宾天后,也轮不到我登临大宝。”

“也许你在期待天下大乱,就可永驻幽、并二州?”卞思义质问。

“可是,韩碧鳞那两成兵马,目前群龙无首,根本不能指望。不论是谁接续朝廷正统,打出为义帝复仇的旗号,都至少能够号召起四成以上兵马,以二击四,我依然不是对手。”

“也许你是害怕步韩碧鳞的后尘,拼死一搏?”于博远抛出另一个猜测。

“我从没这样想过,朝廷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我还犯不着铤而走险。若为此举,那不叫拼死一搏,只能叫自寻死路。”

“谁做这事,都是自寻死路。”卞思义恶狠狠的说。

“其次,我没有做这事的能力。”

“这里就数你兵最多,你说自己没能力,岂不是欲盖弥彰?”卞思义对建鸿羽的辩白嗤之以鼻。

“谁有这能力,我不好说。但我是真没有。如果我想稳妥的做这事,最好的办法是调集大军全歼你们这二万多人。但义帝驾临前,不是派你作特使,先收走我的兵符,又将除王宫亲兵队外的所有玄铁军,都调到王宫一百里外去了吗?之后,我就和你一直在这被步军司部队围住的王宫里,哪也去不了。既没有兵符可遣人调兵,也传不出手令和口信。哪点谈的到兵多?”

“兵符确实是我亲手给的义帝。”卞思义挠挠头。

“那你也可以采取事先约定的方式,安排好部队的返回时间。”于博远继续质疑。

“这么超常的事,我得托付绝对可靠的将领吧?但我玄铁军驻襄平三品以上将校现在都在这里守卫王宫,谁能执行约定?”

“在你的地盘上,你总能想出办法吧?”卞思义还不放心。

“那我也得等玄铁军到了,再发动吧?”建鸿羽笑了,“可现在,我在这儿,我的部队在哪?”

“最后,我是外臣,与宫中素无交往,没有可能在羽林军中找到帮手。”建鸿羽不徐不疾的讲完。

“王爷勇冠三军,又长于出其不意,也许可以自己行动?”于博远仍不放过。

“国丈,真是……我再怎么强,也无法赤手空拳,连杀三名全副武装的高手,还不许他们出声示警吧?”建鸿羽摇摇头,似乎都懒得多解释。

看到卞思义、于博远不再作声,帝后朝建鸿羽招招手,“王爷请到哀家这边来。”接着,又冲卞思义说,“轮到你了。”

“我有什么必要证明什么?”卞思义忿忿不平,但又不敢违拗姐姐,“我们卞家本就是和陛下共天下的,陛下也说了一定会传位给嫡子,这次出巡,我们卞家的人既不分管步军司,也不分管羽林军。”说罢,就自顾自的走到了建鸿羽身旁。

“就剩你了。”帝后看向于博远。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博远绝望的说,“羽王爷,请您相信,真的不是老朽。义帝对我们于家眷宠正浓,心儿又是义帝唯一的儿子,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老朽手无缚鸡之力,没有杀人的本事。小儿只是名义上负责羽林军,而且还不满一月。我只是在这次出巡中,暂时协助陛下处理些羽林军的杂务。谁能说的动这支陛下的亲军,又有谁能说的动陛下的贴身侍卫?王爷啊!”

“你想动手,是因为知道我已有身孕。”帝后的语调中杀机四伏,“你说不动贴身侍卫,但是下一位帝王可以。”

听到这,卞思义惊喜的望向姐姐。于博远却瞬间面如死灰,双腿一软,几乎瘫了下去,嘴里喃喃道,“真的不是我,真的不是……”

就在这时,一个羽林军士兵和一个玄铁军亲兵,同时在厅门外高声奏道,“报!寻到逆贼线索了。”

“人呢?”厅内所有人几乎同时问出声。其中,于博远的声音尤为尖锐。

“我们彻底搜查了王宫内的每一处角落,几乎是已经掘地三尺,但失踪的贴身侍卫,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完,羽林军的士兵扭头看向玄铁军亲兵。

“但是,王宫南门守卫禀报,今晨卯初二刻,有一个身着羽林军贴身侍卫武服的蒙面人出宫离去。”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的玄铁军亲兵补充。

“什么?!不是有严令,禁止一切人员擅离王宫吗?你们怎么敢放他出去?谁批准的?”建鸿羽惊喝。

“他持有玄铁军印信……”亲兵低声回禀。

“从义帝寝宫偷了兵符,逃到于万映那里去了吧?”帝后冷笑着问于博远。

此时,于博远也产生了几分动摇,这些难道真的都是映儿独自策划的?他有这么深沉的心机和城府吗?困惑、忧虑、愤恨、惊讶、憧憬甚至有一点欣喜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复杂的相互作用,使于博远陷入一种迷茫状态,以至于整个人都有些痴痴呆呆。

“于博远,你还有什么可抵赖的?来人,把他给我拿下,推出去砍了!传首步军司!”帝后的叱令再次把于博远拽回现实。

于博远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被人遗忘了的于月川,突然嗷的一声怪叫,从角落里窜出,连滚带爬的扑到他身前,满面泪水,浑身战抖的挡住走过来的羽林军士兵和玄铁军亲兵,“你们不要杀国丈!肯定是弄错了!”

于博远以惊异的眼光看着于月川,瞬间已是老泪纵横,“映儿果然没看错人!”此刻,于博远又再次坚定了对自己儿子的信心,不会是映儿,他不会不和我商量,更不会置我于险境。他踏上一步,紧紧握住于月川的手,两人肩并肩的站在一起。

看着这一幕,建鸿羽心中莫名的涌起了一种久违的感动,他对于月川的看法也一下改变了很多。不论于月川德不配位也好,能不符职也罢,至少他是一个忠诚的人,这样的人什么时候也不会太多。只不过在平时,他是用对下属的严苛,来践行这种忠诚的。

“把他们拉出去,一起枭首!”同样看着这一幕,帝后却是咬紧了后槽牙。

“谁敢?!我的暂行羽林军指挥事是义帝授予的,眼下没有人能免的了。我现在还管着羽林军的事。这位是步军司副指挥使,也是你们的上峰!”于博远声嘶力竭的吼道,“他们才是逆贼!”他指向帝后和卞思义,“即刻步军司兵马就将破城,到时天理昭彰!尔等谁敢助纣为虐!”

紧随着于博远的吼叫,又一名玄铁军亲兵上气不接下气的闯进大厅,带着几分慌乱的向建鸿羽报道,“报!步军司兵马开始攻城了,咱们人太少……请指挥使示下!”

一时间,羽林军士兵迟疑了,玄铁军亲兵则望向建鸿羽。说来奇怪,建鸿羽这时心思却没在当下紧急的局势上,他眼前仿佛出现了钟甘的影像。出现在他脑海中的是,晋阳一战时,自己带领万余铁骑,围歼钟甘驻所百名亲兵,枪挑钟甘于马下的情景。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简直一模一样,只是攻守易位而已。这真的是因果循环,世道轮回吗?

“羽王爷,只要你护得我俩周全,”于博远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待来日,定和王爷生死休戚,洪恩与共,老朽绝不食言!”

“建鸿羽……你……”帝后失声叫道,她的眼中透岀一种怨恨与祈望交织的神情。

“建鸿羽,义帝待你不薄,你还算不算是个忠良?”卞思义则是带着愤懑的望向建鸿羽。

但是,建鸿羽并没有回应他们中任何一个人,而是转身走到南面的瞭望窗前,双手支住窗台,抬起头,专注的眺望远方,久久没有作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