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六道之最后执念 > 第七节 传心召对

六道之最后执念 第七节 传心召对

作者:竹纪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日后,玄铁军部队在京城东门外扎好了营盘。遥遥相对,晚霞映衬下的京城,格外恢宏巍峨。在开阔的平原上,依托台地而建的城池十分突兀,厚重的青灰色城墙也因此显得更加高不可攀。围着城墙,一道宽阔的护城河似虬龙一般盘桓而卧。跨河而起的拱桥,宛若数道雨霁日见后的长虹。

城墙之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各抱地势而造,如众星拱月般,门庭都朝向禁宫所在。尖耸的屋檐,像猛禽的钩喙一样锐利,互相对峙。缦回的轩廊,像少女的披帛一般,交通连接。不知几千万落的建筑鳞次栉比,潮水似的向远方压去,几乎让人产生了隔离天日的错觉。禁宫和皇城顶上的片片琉璃瓦,不时闪烁着或青或黄的光芒,宛若黑色潮水中偶尔波澜泛起,反射岀的星月之光。

眺望京城,建鸿羽不由的一阵感慨,谢安是对的。刚刚建国时,丞相谢安上书请大修京城,众臣一片反对之声。最后,义帝力排众议,支持谢安主张,并谕告群臣,“壮丽京城,非图奢也,为使朝者敬,令威行于海内。”现在,他看着这如潮水似的建筑群,都觉得自己的两万兵马杀进去,就如碗米投海一样。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自己心里也没底。

抵达京城两天前,建鸿羽终于收到了妻子的回信,信上只有短短两行字,“望夫君坚辞一字王,自请释兵权 ”这是第一次听完妻子的建议后,自己的心境非但没有坚定下来,反而更加波涛翻滚了。

陆邦籍走到建鸿羽身侧,低声道,“从两天前开始,我陆续派遣了四队亲兵扮作商旅,运送了多车棉衣和毛竹进入京中我们的秘密商铺。”

“好。穿上多层经水打湿压实的棉衣,防御效果比一般环甲还好。毛竹削尖可作长枪。到时就靠他们打开城门了。”

“抢占桥头堡的泅渡分队也准备就位了。”

“希望不要用上啊。”建鸿羽一声轻叹后,转而硬下心肠,以不容置疑的权威下令,“按计划行事吧。另外,如果不到三天,发现城门到该打开时未开,或不该关闭时关闭,速击勿疑。”

“领命。”

一切都已经无法再拖延了,明天,也许只是在一念间,一切都会有个了断。

次日一早,建鸿羽就派遣信使入宫递交请见文书。晌午时分,从城门内浩浩荡荡一大队人马迎岀。打头的二百名镇远虎贲军佩刀校尉甩步而行,紧跟着的是六十名羽林军擎起的六十面黄龙幡旗仪仗,接着是三十六乘紫气华盖。华盖后,两长队护府近卫军举着金钺、大刀、红镫侧卫着缓缓驶来的迎宾纛车,步伐都从容弱定。纛车异常宽大,四名护纛将军分别立定车缘四角,全是清一色三品武服,个个昂首挺胸扶剑。两丈高余的纛旗旗杆矗立在车正中,斗紫底色的纛旗足有丈许长短,旗边装饰着明黄流苏,旗面上写着斗大的金字:恭请幽州侯建。于万映站在旗杆右侧,显然是虚左以待建鸿羽登车。

建鸿羽独自一人从大营稳稳走出,也没正眼瞧那些仪仗卫队,只向于万映微微一抬手,算是打了招呼,便跨步登上纛车。待稳稳站定,他将手一挥,示意队伍回转进京。此刻,侧有国戚侍候、下有禁军拱护,抬头前瞻见龙幡飞舞,左右环顾有紫盖辉煌。建鸿羽板着脸,尽力不叫内心的激动行诸于色,只目光炯炯凝视着愈来愈近的京城。骄阳下,他那暗青色的甲胄不时映射出深沉的光泽;惠风中,纯黑色的披风随风飘扬。京城门内,朝廷百余名四品以上官员,远远望见纛旗,便黑鸦鸦跪了一片,齐声高呼:“恭祝幽州侯万福金安!”随之,城里烟花齐放,香雾缭绕,在万众仰望之中,仪仗队伍不疾不徐的向禁宫方向迤逦而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建鸿羽一行,陆邦籍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一切平安。这样,自己就有机会在京城盘桓几日,见一见小戚子。不用像前几次那样,路过京城却缘锵一面。不知为何,望着京城大开的城门,陆邦籍觉得那有点像一个怪兽张开的巨口。

当日下午,义帝在传心殿召见建鸿羽。“宣建鸿羽觐见!”,司仪太监拉长的声音刚一落定。建鸿羽就小步快速趋入殿内,撩衣跪下,朗声奏道,“臣建鸿羽恭请帝安。”说罢,扣了个头。

义帝静静的看着建鸿羽,好半天后,才以一种极温和的语气,如话家常的说道,“你我君臣际会已经快二十年了,今天是这段漫长时光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因为今天是你最后一次赞拜以名了。”

听到这句话,建鸿羽沉默了,但他的内心深处像烧开了的水一样剧烈翻滚着。应该坚辞?应该接受?应该请封二字王?应该表示知道鳞王已死?应该装作还不知情?这些问题,他已经考虑过无数遍了,直到现在也没有个定案。必须决断了,此时此刻,各种预案如走马灯一样,在他脑海中快速变换。良久后,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的扣下一个头。

“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你的功劳早就够封王了。当年要不是韩碧鳞坚持,本应你封王,钟甘封侯。现在对你的封赏,就算是一种补偿吧。”义帝轻轻笑了一声,接着以更温和的语调继续说道,“若你的功劳再小一点就好了,朕就可以给予你慷慨的封赏了。现在却有点伤脑筋,能够封赏你的只有这么多了。”

建鸿羽觉得脊背上一阵发凉,缓缓奏对道:“接受臣的尽忠效命,就是陛下对臣的莫大恩赐。若不是陛下擢拔臣于阡陌之间,臣不过是辽东一农夫而已。我对陛下的热忱之爱,就如同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山不能与之比高,海不能与之比深。为了陛下和朝廷,我所能做的一切都应该应分。”

“钟甘的王爵,朕的意思是赐予凉州侯刘定之,你看呢。”

“凉州边远寒苦,刘定之驻守多年,当得此赏。”

“多出来的三州之地,又要增加朕肩上的担子了。你能不能与朕分忧,再兼管一州?”

“唯陛下之命是从。”

“朕打算增设总揽兵马司,你的参赞军事陆邦籍好像功劳也不小?”

“此人有些古板,也已心生安逸之愿。”

“哦。护府近卫军指挥使卞闻焕不仅管着京城防卫,还兼着禁宫羽林军的操训之事。他的年纪有些大了,朕不忍心他过于操劳,毕竟他也可算是朕的家人。”

“陛下的意思是?”

“朕打算在护府近卫军下分设步军、马军两个衙署,替他分分担子。步军指挥使让于万映担起来,他毕竟现在就是近卫军副指挥使,也不算擢升。马军指挥使,朕相中了玄铁军副指挥使王钊。”

“唯陛下圣裁。”

“王钊的任命,朕先不说,由你去宣旨吧。其他封赏、任命,明天的大典上,朕会一并昭告天下,到时你要带头谢恩。”

“臣领旨。臣谢恩。”

“若没有其他事,你就回去休息,静候明天的封典吧。”

“臣还有事想问。”

“哦?”

“韩碧鳞有没有可能不杀?”

过了许久,义帝才幽幽的说道:“没有。这事一想起来,朕也是锥心刺骨之痛,就让他过去吧。”

“那臣余下的爵位,韩碧鳞的两州封地,陛下可意有所属?”

“朕还没酝酿好,这次先放放。你可有推荐的人选?”

“臣只是担心韩碧鳞之子不会轻易交权。”

“量他也掀不起大浪来,朕自有定夺。”

“那臣告退了。”

第二天打卯初时起,陆邦籍就来到营中箭楼上的指挥位置,密切关注城内的动静。城门按时打开,城内一片祥和,似乎没有任何异常。至辰正时,听得城中禁宫处传来鸣炮九声,皇城的钟鼓楼齐撞齐鸣,京城的各个寺院大钟也立刻相互遥遥相和。几乎同时,听得号角嘹亮、军曲高奏。随之,又是鼓瑟吹竽、编钟大吕、金磬玉鼓一股脑儿的响起,丹陛之乐大作。好一阵后,出现了少许宁静,接着似乎传来了隐隐的山呼万岁之声。整个京城上空的气场似乎都被搅动了,持续到午初三刻才回归平静。虽然感觉吉多于凶,但陆邦籍的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直至申正时,眼见建鸿羽 由群臣簇拥而回,陆邦籍才算着实松了一口气。待送行的众人散去后,陆邦籍迫不及待的跟随建鸿羽回到中军大帐。

“指挥使,一切安好?”陆邦籍看着亲兵走回藩篱外站定,便落下帐门,低声问道。

“今天举行了册封大典,义帝拜祭天地后,宣布晋封我为’羽王’,不日即将发明旨晓谕天下。”建鸿羽略微带着几分自得的答道。

“恭喜指挥使。只是不知是否确认了您兼领并州一事?”

“在传心殿召对时,义帝与我谈过此事,应当算是应允了。但是册封大典上并未提及,可能具体实施细节,会在后续礼、吏二部拟制的明谕中确认吧。”

“晋封一字王的代价是什么?”

“慑服后党和武勋集团的不满,支持义帝其他爵位晋封、衙署调整和人事任命等政策的推行。”

“那还好。”

“后党不满的是,此次晋封王爵的是刘定之,而不是帝后的弟弟。武勋集团不满的是,增设总揽兵马司,削弱了部队指挥使的权柄。”建鸿羽想了想,又说,“而在护府近卫军下分设步军、马军两司,更是架空了护府近卫军指挥使。”

“近卫军指挥使卞闻焕是卞老太爷的亲侄儿,对此,后党不会仅限于不满这个程度吧?”

“更敏感的还在后面。义帝宣布晋封长子雄心为监国侯,位列列侯之后,关内侯之首。”

“历来只听说过太子监国,监国侯这个爵号,真是模棱两可。”

“这恐怕就是义帝想达到的目的,既削弱后党、扶持贵妃家族,又留有余地。”

“确实,若帝后诞下嫡子,仍可立为太子,不至于现在就绝了后党的念想。”陆邦籍略微思考了一下,又说,“如此看来,我们率军抵京,也被义帝当作了有利的筹码,成为慑服后党和武勋集团的可信力量。”

“义帝之前又派过于万映到玄铁军传谕,别人不知,还以为我们率军前来是行义帝的旨意呢。”

“义帝总能将一切外在条件转化为自己的力量,无论是计划内的,还是意料外的。心术之高明,已臻鬼神莫测之化境。”

“是啊,王钊梦寐以求的总揽兵马司都检点,义帝其实也早就意有所属。我就料到别人无缘置喙,但王钊既然心存高远,我也不便强拗人意,这次也推荐他去做京官了。”

“指挥使还是宅心仁厚。”

“谈不上,不过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罢了,况且我也不会强留不热爱玄铁军的人。人往高处走么,能理解。”说着建鸿羽拿出帝诏,在陆邦籍眼前晃了一下,“我替他谋好了位置,护府近卫军马军司指挥使。平移进京,他也该知足了。”

“他应当感恩指挥使的宽宏。不知总揽兵马司都检点一职花落谁家?”

“由义帝长子雄心兼着。于贵妃家族并非豪门望族,义帝也是在刻意栽培。近卫军步军司指挥使也给了于万映。不过也得说,这个于万映也太缺乏自知之明,自己才谋到一个正二品的位置,还信誓旦旦的声称替别人推荐从一品的官职。”

“外戚多是如此,特别是没有势力的新晋之人,总希望别人能够高看自己一眼。”说完,陆邦籍又接道,“不知还宣布别的重大事项了吗?”

“没有了。还有一些要务,义帝和我还没有商议妥当,还得继续酝酿。但是 义帝许诺将给国家带来复苏和光荣。他广大的恩宠将要像繁星一样,照耀在每一个有功者的身上。他深厚的关爱要像雨露一样,撒遍每一寸王朝的疆土。”

“如是这般,眼下也就没有什么要紧事了。我打算明日进京,去安排先前潜入的亲兵队伍,以小股、多批、间隔方式离京。顺便也审查一下咱们秘密商铺的账目,估计约需三日。”

“去吧,你的行动要注意保密。我们明天就拔营返回幽州。三日后,你须快马加鞭迅速赶上。”

“为何如此匆忙?”

“义帝今日晓谕,十日后将起驾巡游幽州,我需赶紧返回准备迎驾。”

“才刚刚出巡返京,又没什么紧急的要情,义帝这次巡游恐怕是有什么特殊意图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