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流贼模拟器 > 第五十五章 山居岁月之四:霍州(下)

龙十三当即打开了模拟器。

“李仲,字友,又名大亮,河南杞县人,二十二岁,武力值85,统帅值75,敏捷值80,运气值75,智慧值60

“李信,字岩,河南杞县人,二十岁,武力值80,统帅值70,敏捷值75,运气值60,智慧值85”

“原来是他们俩!”,见到这个讯息后,龙十三略微有些吃惊。

只见那李信也过来施礼道:“李信见过大当家”

龙十三还了一礼,笑道:“刚才听馆长说你是文武秀才?”

李信也笑道:“确实如此,我本是河南杞县县学的生员,不过杞县的文学、武学是放在一起的,我从小喜欢舞枪弄棒,便同时跟着武学教授修习,最后侥幸成了文武生员”

“那你家?”

“我家是经商的”

龙十三点点头,他在后世看过一段资料,有的说历史上并无李岩此人,因为前山东巡抚李精白并无此子,有的说他是商人之子,过继给叔父(同为商户)李精白为子,而这位李精白中的精白也是字,不是名。

而这位李仲,就是历史上李自成麾下有名的大将李友,是李信的二哥。

眼下龙十三手下武将众多,文官却只有龙小石一位,龙小石还兼着火器营的把总,见到这位李信后,龙十三便起了招揽的心思。

在武馆的对面,有一家酒楼,最出名的就是其自产的汾酒了,龙十三便邀请李家兄弟去那里吃午饭。

得知是义军中的大当家到来,酒馆老板赶紧将整个二楼都腾了出来,龙十三等人占了一处临街的包间坐下了。

龙十三占据此城后,除了收缴黄家、州库的财物,以及少量土豪劣绅之物,对于城池大部分人家并无丝毫骚扰,故此,至少在眼下,市面上一切如常。

这一家叫做“杏花村”的酒馆除了自酿的汾酒,还有一道手切羊肉蘸酱料十分有名,当下做了一条汾河里的白鱼,一大盘手切羊肉,一只土法烧鸡,一大盘各种时令蔬菜。

每人面前摆着一坛汾酒,略微推让后就大吃大喝起来。

很快,酒过三巡。

此前,龙十三暗忖:“按说这李信兄弟既然能够主动李自成,肯定对义军并不反感,观看他加入李自成阵营后之行迹,与我小强旅所作所为颇为贴合,如果能加入到我的阵营那就太好了”

便笑道:“眼下三晋大地义军风起云涌,旁人都避之不及,你等倒好,巴巴地从河南跑到山西给师傅祭奠,倒是好胆色”

只见那李仲似乎欲言又止,不过他见到李信没有说话也忍住了,龙十三便知道此人虽然是李信的二哥,但人家终究是文武秀才,比他这个白身强得多。

李信说道:“唉!”

龙十三问道:“李兄为何唉声叹气?”

李信说道:“今年是恩师三年祭日,我兄弟深受大恩,不得不来,何况......”

“哦?”

“大当家,不瞒你等,我等虽然是打着拜祭师傅的名义从河南来到了山西,其实另有隐情”

“哦?”

“大当家有所不知,不光是山西、陕西民不聊生,在河南开封府、归德府、山东兖州府三府交界之处,有大片的愉园,自从万历三大征以来,不少农户、军户、匠户以及逃奴因为活不下去窜入了那片愉园,被官府称之为愉园贼”

“榆钱落地皆成大树,榆钱,便成了藏在里面的人重要的食物”

“由于愉园连着三府,当某一府的官军围剿时,愉园贼就利用愉园遁入其它府,一开始还只是利用愉园里特殊的地理形制,后来发展到挖掘地道,纵横几百里,一度影响到杞县”

“一开始,愉园贼只是藏在三府交界愉园最深处,很少出来袭扰乡民,自从陕北、山西义军大兴,彼等也活跃起来,就在三个月之前,愉园贼竟然开到杞县附近,还差一点打下了县城”

“我家是杞县还算过得去的商家,受其影响甚巨,当时家父就劝我兄弟趁着给师傅拜祭的机会前来霍州避避风头”

龙十三插道:“没想到刚离狼窝又入虎穴是吧?”

李信神色一凛,赶紧说道:“自然不是,在经河南进入山西之时,一路上就传着大当家的名声,都说从山西过来的义军众原本有三十六家大营,号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家小营,号为七十二地煞”

“大当家的小强营不过是点灯子营中的一部,但就在最近一年,大当家的名声已经与紫金梁、不沾泥、闯王等三大当家并驾齐驱”

“而大当家最近连败牛成虎、左光先、周遇吉三部,更是名声大噪,其实,当大当家让人扮着李卑部下诈开霍州时,在下便觉得有些蹊跷.....”

“哦?”,龙十三眼睛一亮,“何以见得?”

“大当家,霍州,连接晋中、晋南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宣大总督张宗衡就算要派兵前来,也只会派出步军,因为此地肯定是稳守为主,而李卑部手下只有三百骑兵,还都是他的家丁”

“岂会为了霍州的安危而派出自己的两百家丁?可叹那周遇吉虽然勇名在外,可惜缺乏智略”

“勇名在外?”

“哦,前次建奴入关时,我在老家也经常见到邸报,当建奴大军饱掠而归时,只有三人敢主动出击,其中就有周遇吉,对了,还有两人此时都受到大用,一人叫左良玉,此时正在追剿闯王所部”

“一人叫黄得功,已经从千总升到京营的游击将军”

“那左光先也是京营名将,还是前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弟子,从邸报来看,朝廷显然是对其保有莫大希望的,但这些人都败在大当家手里”

“还有曹文诏,眼下号称围剿义军功绩之首,名字还被今上写在武德殿的屏风上,结果也败在大当家手里”

“于是,当大当家突然兵出汾西县时,我兄弟本有机会离开霍州的,但还是留了下来,因为当时州城连最后一部团练兵都被大当家诓出了城池,霍州落入大当家手里便是举手之劳了”

“一般流......咳咳,义军拿下城池后,虽然也有开仓放粮的举动,但大多都会城里的富户赶尽杀绝,将其钱粮搜刮干净,但小强营却不同”

“你等只是拿了黄家以及几户平时名声不佳的士绅、商家,又抓了平时危害城里的城狐社鼠多人,与那些为富不仁者一起斩杀在城隍庙前,又利用开仓放粮的机会招募大量士卒”

“这些日,我偷偷观摩过贵军的操练,除开每日操练不辍外,这操练的内容也颇有章法,浑不似寻常义军所为,寻常义军,最重骑兵,每拿下一城,必然裹挟大量民户,以作填沟壑、引诱敌军之用”

“故此,虽有开仓放粮的义举,但名声终究不佳,但大当家不同,竟然胆敢在被官军围剿的闲暇时间让其麾下就地耕种起来,就是这份胆色让在下佩服之至”

“好了”,龙十三摆摆手,“以先生来看,我部接下来该如何行事为好?”

李信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观大当家行迹,应该再有谋划了,何须我这外人置喙?”

龙十三摇摇头,“常言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有俗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所谓‘群策群力’,此之谓也,在下不才,愿听先生高见”

李信一听,赶紧起身施了一礼。

“大当家既然如此客气,在下若是再拿捏就不妥当了,以在下来看,三晋之地虽然号为表里河山,但毕竟在京城左近,所谓寇发肘掖,害起心腹,不可不防,眼下不过是义军实在太多,官军一时防不过来罢了”

“如果大当家还是点灯子头领的麾下,官军肯定不会作为重点来打,但大当家连下灵石县、霍州两城,官军势必会将重点从闯王、紫金梁放到大当家身上”

“以官军惯例,但凡有大动作,必先任命督帅,再筹集粮草,河北之地,前有建奴入寇,后有流......义军纷扰,加上旱情影响,粮草极为缺乏,于是就只能通过民间商家周转”

“眼下存粮较多之地都在大运河之济宁府段,商户想要将那里的粮草转运到山西战场,没有两个月是做不到的,自从大当家拿下霍州城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估计也快到了”

龙十三心里一凛,“这么说,最快半个月官军就要行动了?”

“多半如此,因为义军各部中,只有大当家这一部拿下了城池,还一待就是几个月,又战力强横,自然要先除之,至于其余各部,使用追剿之策就行了”

“那依先生之见,我部该如何应对为佳?”

李信说道:“自然是在官军粮草抵达之前尽快与紫金梁等大队人马汇合,然后待机而动”

龙十三摇摇头,“其余诸部之所以能够流动,就是因为没将跟随民户放在心上,可以随意舍弃,小强旅不同,是不会轻易舍弃民户的,若还是以前我部只占有一个灵石县城时的境况,你的建议自然不错”

“但我部既然有了两座城池,就有了分化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何况,在登州战事尚没有彻底完结之前,能够抵达山西战场的官军不会太多,我部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来大有可能”

“你说的不错,山西虽然好,但确实离京城太近,不是长待之地,于是只能南下,而想要带着大队老弱南下,就只能趁着冬季黄河结冰之后才行,否则就是自杀”

“大当家的意思是要在山西占据两个城池,已经成为官府眼中钉肉中刺的情形下还要坚持半年之久,一直到冬季?”

“然也,先生且留在霍州,观摩我的反围剿之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