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流贼模拟器 > 第三十九章 第9个任务:拿下灵石县城(上)

“龙十三,从这一个任务开始,你都需要提前查询胜利条件和一些隐藏条件,这关系到你能否最终获得所有技能,以及龙小石的培养”

灵石县城,位于谷水(后世因为灌溉消失无踪)汇入汾河之地,谷水的险要,一点也不亚于雀鼠谷,故此,依着谷水虽然也可以从介休县抵达灵石县,但由于不能走大车,便不能携带太多辎重。

于是,就只能通过轻装步军,但龙十三这一次还是将自己的一百骑、两百长枪兵、白文选长枪兵带过来了。

他们顺利沿着谷水进抵到灵石县城东北角的静升堡。

这是一处百户堡,正好卡在谷水河谷险要处,以前的百户堡早就变成一个农户堡,堡子里真正还能拿着刀枪上战场的不会超过二十人,于是,龙十三让人爬山越岭绕到静升堡前头,然后在其关闭堡门之前直接突入堡里。

由于他们是打着明军的旗号过来的,虽然从介休县抵达灵石县一般都是经过雀鼠谷,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走谷水这条路的,何况这只是一个没有什么防备的小堡?

没费多大功夫就占据了此堡,继续打着明军的名义,以防备流贼的名头接管了城防,然后就对堡子施行三日的只许进不能出的禁令。

对于这一切,堡子里的包括百户在内的人都没有异议,眼下虽然是春耕时节,但三日功夫他们还是能忍下的。

接管静升堡城防后,龙十三留了三十名长枪兵继续执行禁令,自己带着剩余人马出了堡子,然后在灵石县城附近的山上埋伏起来。

次日,只见那苟伏威果然出了县城,还带走了约莫一千步骑,龙十三在山上看的清清楚楚,大约有三百骑兵,七百步军,加上押送粮草的民夫,一共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按照李占春获得的情报,城里至少还有五百步骑,若是加上城里的青壮,起码还有两千镇守。

他回过身来看看自己的人马,只有不到四百长枪兵,一百骑兵,就这点兵力,就算颇希牧走了,能拿下县城吗?

何况,虽然颇希牧带着一千步骑走了,但只要自己展开攻击,颇希牧很快就能从雀鼠谷驿道回来!

介休县到灵石县也就五六十里路,颇希牧的骑兵快的话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颇希牧是上午出发的,龙十三准备在晚上城门关闭前,从其南门、扮成从南面过来的宣大总督张宗衡的部队,像拿下静升堡那样拿下夺占城门,然后埋伏在山上的主力再下来。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傍晚时分,颇希牧突然又返回来了!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龙十三知道今日的攻击不可能奏效了,颇希牧不是孙传庭,作为一个游击将军,还是武进士,对于城门肯定看守的非常严密。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决定就在原地呆一个晚上。

初春的绵山到处都是复苏的苍蝇、蚊子以及各类虫虺,一到晚上气温又立即下降到零度左右,让人分外难受,不过为了实现他“叱咤风云”的计划,他还是强忍住了。

为了不让人发现,他的一百骑还在更远的地方。

次日下午时分,从灵石县城出来了一支队伍。

一支小队伍,约莫十余人,不过却是仪仗满满,前面有两名骑兵、举着旗牌的衙役开道,上面写着“巡按山西御史”字样,中间是一顶四抬官轿,后面又是两名骑马的家丁模样的人以及几名举着旗牌的衙役。

这些人是从灵石县城南门出来的,然后又奔着南面而去,显然是去霍州或者平阳府的。

在北面介休县城的南面,卡在山口的灵石口关已经被龙十三拿下来了,也就是说,这位山西巡按御史显然不是从太原府经介休县过来的。

他招来龙小石。

“大当家,这样的话,此人肯定就是从温泉堡过来的,从温泉堡出发,有驿道通往雀鼠谷的中段,就在灵石县城北面不远处,温泉堡是谷积山中仅次于吴城的大型军堡,此人显然是去查看官军围剿高迎祥部的状况的”

(温泉堡,后世交口县)

“得知此人要到,走到半路的颇希牧只得又返回来,巡按御史虽然只是七品官员,但位卑权重,可以弹劾一省境内所有文武官员,颇希牧也在内,故此,就算有十万火急的军情,颇希牧也只得折回来”

“然后此人在县城歇息一晚后,又继续南下,去督查宣大总督张宗衡统领的平阳府人马”

龙十三一听眼睛大亮。

......

雀鼠谷。

所谓雀鼠谷,指的是从灵石县城以北的两渡关(后世两渡镇)开始,一直到南面的阴地关(后世南关镇)的这一段汾河河谷,由于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在古代认为连雀、鼠都很难通过,故有此名。

到了明代,这里已经成了关中、河南去往大同、京城的主驿道,但这一段的驿道也只有大约两米宽,只能通过一辆大车,依旧是险峻无比。

山西巡按御史张振孙端坐在大轿里,看起来双目紧闭,实际上其左眼皮正在微微跳动,显然正在思虑事情。

眼下在整个山西,负有监察、督导之职的除了他这位文官,在宁武关还有一位监军太监,他除了是山西镇的监军,还是整个山西由内廷负责矿场矿监的顶头上司,还是如今御马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神机营的大太监王之心的义子。

刘允中,御马监原从四品的左少监,调到山西后便挂了“御马监提督太监”衔(如同各地的总督、巡抚挂兵部侍郎衔一样,便于行事),督查太原府的兵事。

而张振孙则督查太原府以南诸州兵事,包括平阳府、汾州、辽州、沁州、泽州、潞州。

当流贼纷纷东出谷积山以后,张振孙辖下就有两路大型流贼队伍,一路就是紫金梁等,其早已经东去沁州,另一路就是高迎祥等,眼下由于宣大总督张宗衡的大军已经封锁了其东出谷积山的所有道路,让其窝在原地动弹不得。

于是张振孙便起了全歼高迎祥这一部的心思,以稍赎自己“坐视贼寇经晋中直奔辽、沁二州”之罪。

故此,这几日,他是马不停蹄地在各处险关要隘巡查。

当然了,他从颇希牧嘴里得知介休县危险后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与“点灯子余部”与介休县比较起来,高迎祥等十四家的重要性肯定更大,何况颇希牧是一员悍将,他相信他能轻易击败流贼。

然后将流贼驱赶到沁州去,因为此时朝廷已经将围歼紫金梁等部的大权交给了卢象升,并由北直隶(河北一带)巡按御史监军,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只消理会高迎祥那一路就行了。

“虎大威在北,贺人龙在温泉堡,南面有李卑、白安两部,隰州有左良玉,黄河又已解冻,闯贼还能逃到哪里去?”

他心里的闯贼自然就是高迎祥了,眼下在朝廷眼里是三大贼首之一(另两位:紫金梁王自用、不沾泥张孟存)。

“......”

正想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张振孙眉头一皱,“这些衙役愈发没有规矩了,等此间事一了,回到太原后就换掉这些本地的衙役!”

“老爷”

郊外传来了家丁张四的声音。

“何事?”

“后面跟上来一队官军,约莫几十骑,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我等,小的上去询问,彼等又不理会我等”

“官军?此地附近也只有颇希牧一部,哪还有什么官军?难道是颇希牧这厮不放心我等,又暗地里派人在后面护卫我等?但又不好明说?”

“不过这样的事,一旦碰上了又有何不好说的?对了,估计是那些军头嘴笨,算了,由他去吧,颇希牧这厮还是颇会来事的”

没多久,前面出现一处山坳,那里也是整个雀鼠谷道上为数不多的道路较为宽阔的地方,可以并行两辆大车,张振孙体恤轿夫,便让轿子停了下来,准备就在此处歇一阵子。

正在此时,一直跟在后面骑兵突然冲了上来,他们中的一部分越过了轿子冲到了前面,另一部分则停了下来,将张振孙等紧紧围在里面!

“大胆!”

张振孙,就是那位与山西名人傅山的师傅袁继咸不和,并将袁继咸诬告进了刑部大狱,进而引起了傅山带着一帮士子进京闹事的巡按御史。

此时见到这一幕自然心中大骇。

“你等......”

他指着正走向他的一人,声音也有些颤抖。

来的自然就是龙十三了,他一直在跟着张振孙,不过因为道路实在太过狭窄,他一直没有机会下手,眼下终于然他逮到了机会,岂会轻易放过?

“你好,张巡按,我叫龙十三,是一名流贼”

龙十三打招呼的方式和态度差一点让张振孙晕了过去。

......

一个小时以后。

还是一顶四抬大轿,周围十八个随从,有的骑着马,有的打着巡按御史的牌子,他们又回到了灵石县城!

这自然是龙十三一行了,除了轿子里被塞住嘴巴、五花大绑的张振孙,剩下的人都被龙十三调换过了。

对于这位连颇希牧都不敢怠慢的巡按御史,守城的军卒不敢得罪,赶紧跪下让其过去,龙十三将轿子卡在城门,然后对守城的人说道,“不忙,刚刚走到半路,恰好遇到了宣大总督的人马,便又折回来了,他们马上就到”

守城军卒不敢有丝毫怀疑。

这一切跟出发时没有任何变化,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当张振孙的大轿出城时,他们都只有跪在一旁的份儿,根本没有看清楚骑着马的是谁,举牌子的人是谁。

没多久,龙十三的大队骑兵终于赶到了,当然了,他们之所以晚了一会儿,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去通知还埋伏在山上的白文选步军!

“宣大总督驾到!”

只听得白文选一声大吼。

此时,巡按御史都是真正的文官,出巡时还是依着坐轿子的规矩,但总督、巡抚等人都是由素来又“知兵”之能的文官担任,故此,除非在城内,在行军时他们是不可能坐着轿子指挥战事的。

一听“宣大总督”到了,守城的军士又忙不迭地跪在地上。

此时,颇希牧留在城里的千总也赶紧赶了过来。

他也跪在地上恭迎两位上官。

“咣......”

龙十三此时抽出了他的长刀!

一道亮光闪过之后,那位千总当即身首异处!

龙十三再一次诈开了灵石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