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流贼模拟器 > 第四十一章 宛城岁月之十二:内乡(3)

次日,龙十三很早就起来了。

大兵压境,时不我待啊。

他又来到了火器作坊,这一次,他去的是炮坊。

虽然只是粗口径、短管身的虎蹲炮,以前依旧采用的是泥模铸炮法,这种方法特别费时,以前在山西时,因为他一直没有将这里当成长居之地,故此,便只是让工匠们随意发挥。

不过到了心心念念的南阳府,虽然依旧是大军压境,但无论如何,他可是占据了一府的地盘,加上白水、湍水、汉水、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山的多层防线,他总算有了战略纵深。

于是,必须将一些个「利器」拿出来了。

他记得在后世书上看到过,同时期的欧洲由于火炮所用的铁料大多采用的是煤炭冶炼出来的,故此,使用砂模铸造法效果最好。

但到了十九世纪时,由于钢铁的冶炼技术大为进步,就连大清也开始用铁模铸造法来铸造火炮,效果也不错。

而自己采用的无论是淋钢法还是夹钢法,在精铁的质量上已经超出这个世界一筹了,此时欧洲人用的火炮多半是铜铸的,除了铜本身性能较好,对于铸造铁炮并无把握也是原因之一。

这一点,一直到拿破仑时代都是。

既然有了质量上乘的铁料,都是铸造之法,若是不使用铁模铸造法那就是暴殄天物了。

于是,当龙十三召集工匠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工匠们都是恍然大悟,与泥模铸造法相比,铁模铸造法周期更短,效率更高。

泥模铸造法难点不在于「泥」,而在于固定泥的木材,其使用起来不亚于海船用的船料,浸泡、阴干、晾晒,就木材这一项就需要几个月。

加上涂上用于隔开木材与铁水的以特殊泥巴混合其它东西制作的涂料后又需要慢慢阴干,又需要一个月之久。

若是碰到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则时间还要拉长。

铁模就不同了,一副铁模可以重复使用多次,阴干、晾晒时只需要针对涂料就是了。

于是,一个月,就可以出产大量的火炮。

而龙十三眼下用的都是虎蹲炮,就更不需要太过小心了。

眼前,就是一幅幅管径大小不一的铁管子,先将细铁管子的外壁均匀涂上涂料,再将粗铁管子内壁同样涂上涂料——当然了,这是个技术活,想要铸造出来的火炮表面厚薄均匀,这一道工序极为关键。

涂抹好后,将细铁管子小心翼翼放入粗铁管子里面,然后将铁水倒到细铁管子外壁与粗铁管子内壁之间的空隙就是了,与火铳的制作一样,靠近火门的位置空隙会大一些。

火炮成型后,高温会将涂料外面一层融化、粉碎,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当火炮完全定型后,这一层也恰好完成融化、粉碎,就可以将火炮抽出来了。

然后就是给火炮的炮身加铁箍、炮耳、钻火门(插入火绳之处),以及钻内膛让其光滑平整。

最难的一步自然还是钻膛了。

与火铳的钻孔一样,龙十三让工匠们同样使用了拉钻的方式,不过钻柄两侧需要各占两个人才能拉动,钻头使用的是用经过反复试验,用小窑冶炼出来硬度最高的钢制钻头。

而之前,则需要工匠们用一根同样硬度很高的长铁铲,加上一把铁锤,一点点铲出来的,需要的时间非常久。

眼下站在龙十三面前的就是四条大汉正在吃力地拉动钻头,而下面的火炮虽然也有固定,不过依旧有两人照看。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一点点往里面钻动,而这种钻头钻出一门火炮后就需要细心打磨,然后钻后就报废了。

龙十三的法子虽然省时、效率高,但无论哪一个显然都是极为

费钱的。

「大当家」

火炮作坊的管事也是来自山西交口堡的工匠,眼下他也有十两银子一月的薪饷,自然是尽心尽力。

「按照您之前同我等讲的,一气开了三十副模具,其斤、一百斤、三百斤的各十副」

「拉钻也提前准备了一百套」

「之前的一个月都是在准备这些模具、拉钻、涂料等,今日才是正式制作的第七日,按照之前议定的法子功夫完成一门,三十副就是三十门......」

「可有试验?」

「有的」,那工匠脸上泛着光彩。

此人将龙十三引到作坊外围一处大院子里,这处院落几乎与后世一个大操场差不多,周围都是高高的院墙。

在院落的一端的地上,已经放着做好的几门火炮,瞧那形制斤的,一百斤的,三百斤的各有一些。

「大当家,头一批都试过了,有一半都是合格的」

龙十三点点头,暗忖:「这就不错了」

他见到火炮的周围都是用草袋子装填泥土砌成的一个个矮墙,就明白了是在试验火炮时用的,为了防备火炮炸膛,会将引线放得很长,一直引到矮墙内,然后点燃引线静等火炮炸响。

「大当家,每一门合格的火炮都用不同的发射药进行了调试,已经确定了最佳的用量,并告知了火药坊」

「按照之前议定的,对于船用的火炮,无论是多少斤的,都采用炮轮、炮架的方式,而对于陆用的斤的还是虎爪,一百斤以上的则则改成船用一样的炮轮、炮架,行军时炮身、炮架可以拆开扛着走」..

「炮架也是铁铸的,重量几与炮身差不多,炮轮则是木制的,已经通知木器作坊做好之后拿到这里组装」

龙十三关心的不是这个。

「射程呢?」

那人脸上的光彩愈盛。

「大当家,我等试验过,若是装填实心弹斤的可以直接打到院落的末端还有杀伤力,也就是三十丈左右」

「一百斤以上的运到郊外试验过,约丈,三百斤的约莫七十丈,比之前缴获的要高左右」

七十丈,也就是两百米左右,可以了,无论是船用,还是陆用,龙十三讲究的都是机动性,此时自然也有打得很远,动辄糜烂十几里的,但那样的东西实在太过沉重。

而用在船上,还是在内河的船上,这样的距离还觉得有些远了,隔着二十米左右的距离轰击才是最佳。

「产量如何?」

「嗯三十门,实际合用的二,一月就是一门左右」

龙十三点点头,暗忖:「够了,若是铸造长身管的红夷大炮,一门至少需要二十人来伺候,使用铁模铸造法又不大可能,只能使用泥模铸造法,半年才能一门,成品率又极低,那样的东西,下一步再说吧」

轻便,大量,才是老子需要的。

又想到,「再过个一个月,自己新募的那两千火铳兵就能全部用上新的火铳了,而船用的火炮也可配齐,甚至还有多余的供给陆师使用」

「但愿紫金梁他们能在桐柏山坚持的久一些,莫要太早将官军引过来」

「若是能迟滞官军两个月以上,没准我的水师船只也全部下水了」

离开火炮作坊后,他又来到了制作盔甲的作坊。

来到南阳府后,他已经完全给自己的部队如何装备甲胄有了安排。

那就是,骑兵、长枪兵自然是全数披甲,清一色的宽檐铁盔、布面甲、棉甲,夏日就用布面甲,冬日则是棉甲。

从这里开始,宽檐铁盔也用上了模具制作,将铁水倒到一个模具里面后就形成了一个个盔

胚,然后套在一个凸起的铁砧上敲打一下即可,最后交给下一批工匠为其钻孔、结网。

由于铁料质量高,铁片就不需要像大明的那样那么厚了,一套布面甲总重就能维持在三十斤上下,棉甲重一些,也不过三左右。

甲片制作需要男人们来完成,不过将甲片固定在布料上,并用铜钉定牢,则只需工匠营的壮妇们来完成就行了。

步入甲胄成品作坊后,龙十三只是略看了看,便在一众壮妇、少女的热切眼光中落荒而逃了。

接下来他又去县城附近的山上观看了山洞里炼硝的作坊,以及山下用人畜粪便尿液堆硝的堆场。

在后世时,龙十三好像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说着堆硝之法属于创新之法,不过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才发现那简直是谬之千里。

时下的大明,烟花爆竹十分流行,为了收购硝粉,有的是走街串巷的小贩,而百姓们为了卖硝,会在自己的房前院后堆硝,或者隔几日从自己的茅厕刮取,早就知道了如何取硝。

当然了,使用堆硝之法与直接在硝池通过蒸煮的方式提炼硝粉就要慢得多,可惜他不能长久待在山西,否则若是占了解州,左近就有大量的硝粉可用。

不过眼下他有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三处堆硝场,以及附近山上的山洞炼硝,至少能满足眼下他这些人对于硝粉的需要了。

至于制成黑火药的另外一种物品,那需要从黄铁矿里提炼,而黄铁矿,整个南阳府只有邓州有,需要他过几日才能才能见到。

对于他来说,由于掌握了硝粉、硫磺、碳粉的精确比例,制作出来的黑火药纯度、力道还是这世上的强一些,于是,他就能用同等数量的黑火药可以将铅弹击发得更远,威力更大。

这就够了。

至于燧发枪,他暂时还没准备着手安排,先稳住南阳府后再说吧。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谁说不是呢。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