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流贼模拟器 > 第三十六章 宛城岁月之九:夏馆镇

内乡县,夏馆镇。

夏馆镇位于湍水上游的熊耳山南麓,距离内乡县城约莫百里,此地盛产铁矿,前范家商行老账房尚子义坐船来到了这里。

你没看错,湍水出了夏馆镇后便可以通航了,那种长约三丈,宽约一丈的平底内河沙船就可以顺流而下。

这种船只是方头方尾,一面纵帆,船头设有船舵,船尾设有船橹,还有四支船桨,船橹需要两人才能摇动。

一般来说,若是顺风,则由船老大掌舵,两人摇橹即可,若是不顺风,则四支船桨、船橹的六个人都需要动起来才行。

当然了,既然是内河支流,能够利用的航道也有限,拿湍水来说,从夏馆镇出发,能够使用的航道平均来说也就左右。

这就足够了。

这样的沙船,顺风顺水的话可以装石铁矿石,或根木料,夏馆镇后面的熊耳山木材丰富。

内乡县城既是小强师的冶铁基地,又是造船基地,于是,像这样的沙船顺流而下时就可以在船只前半部分装载三十石铁矿石,然后在船尾拖着二十根遍布熊耳山,极为适宜用来造船的栎木(中国橡树)。qs

此时,船橹、船桨都需要用上。

这就相当高效了,如果走陆路,一辆大车最多只能装载十石铁矿石,还需要两匹驮马拉动,而两匹驮马要将这些物资拉到百里外的内乡县城,沿途的消耗也不少。

当然了,一艘这样的沙船最少需要十个人才能开得动,十个人,就占去了十石的运量,于是,一般来说,二十石铁矿石,二十根木头是沙船的合理的装载量。

眼下,这样的船只一共有一百艘,全部装载铁矿石和栎木,日夜不停歇地跑在湍水的河面上。

沙船装满之后,如果顺风的话,时速可以达到十里,如果逆风或者无风,则速度只左右,百里的距离,需要一昼夜才能到。

但这也值了,小强师南下时,不仅携带了大量的农户,还先后在交口堡(吕梁市)、灵石县城、霍州、司盐城、矿业城获得了大量的工匠,仅矿业城就有上万户,这些人都是拖家带口的,不可能全部安置在矿上、作坊里。

于是,他们的儿子超过十三岁后有相当一部分都安置在这种船上,当然了,舵手、操帆手必须使用熟手,余者用这些少年就行了。

一百艘船只,就需要一千人,这一千人全部是拿薪饷的。

一百艘,一日功夫就可以从夏馆镇运来铁矿石两千石,也就是两百吨,以及栎木、柞木、杉木等木材一根。

想要每日保证这一百艘船不会空转,那在夏馆镇就需要有足够的铁矿石和木料才行,眼下小强师麾下有各类工匠、矿徒共一万三千户,其中一半都与铁料有关,剩下的一半又与木料有关,于是就大量安置在了夏馆镇!

如果金不换、周加礼等山贼尚未清除,小强师是不可能安安稳稳在此地挖矿、伐木的。

这样的地方,南阳府一早就利用上了,别的不说,东汉赤眉军在此地驻屯,以及后来的刘秀兴起后,夏馆镇的铁料、木料就源源不绝运往宛城(南阳),一早就有城堡、堆场、码头等规制。

然后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此重要的地方,内乡县的守备龙小驹亲自带了一百骑兵、两百长枪兵在此驻守,并兼任夏馆镇城堡、矿场、木场、大车行、船行的总监。

尚子义来到后,龙小驹赶紧迎了上来。

作为一个蒙古少年,龙小驹深知此人的份量。

龙小驹与俄木布一样,是加入到小强师中仅有的两个会读书识字的,因为他们原来就有小台吉的身份,成为龙十三的亲卫队成员后,在龙十三、卢象升等人的教导下,亲卫队的成

员在最近的两年里都或多或少认得了几个字,算得了几个数。

原本龙十三是准备将矿徒、工匠分散到各处的,得知夏馆镇的便利条件后,便决定重点经营内乡县。

于是,一万三千户工匠和矿徒有近三成分到了内乡县,其中又有一半分到了夏馆镇。

龙小驹跟龙小石、李信聊过,大致明白今后尚子义今后就是「工部尚书」的角色,故此,虽然尚子义已经年,眼下只是内乡县的县令,但他还是亲自迎了上来。

与龙小驹一起过来迎接的还有老营派到这里负责矿场、木场、堆场、码头、船行、大车行的头目,这些人一早在灵石县城就确立了,眼下不过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罢了。

这些活计,若是没有一早的规划,或者没有像李信、龙小石这样的长期打理后勤辎重的人管辖,一到南阳府城就想很快操作起来全无可能。

尚子义今日来是查看夏馆镇船坊的建设进度的,以前这里只有一处修船坊,随着县城对铁矿石、木料的大量需要,眼下这一百艘船只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因为在整个南阳府,富产铁矿石,且开采、运输较为便利的也就是这里。

而在龙十三的规划中,除了内乡县,还将在登州、南阳府城开设冶场和作坊,都需要铁矿石,最便捷的就是利用湍水、白水的航道转运。

当然了,像邓州本身就富含煤铁,可以自给自足,而南阳府城也可以通过白水将北面云阳镇的铁矿运过来,但都没有夏馆镇便利,何况,内乡县位居第二道防线以内,就算有大战来临,也不会立即受到影响。

内乡县、邓州、南阳府城,这就是小强师设置的主要冶场和作坊所在。

而邓州由于富产硫铁矿,除了冶铁,还是提炼硫磺的所在(中国从黄铁矿,也就是硫铁矿里提炼硫磺的方法从元代就开始了,到了明代由于火器的兴盛,更是早就有了一整套方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有详细记载)。

而内乡县附近的大山上有好几处山洞可以炼硝,加上龙十三在内乡县、淅川县、西峡县设置的堆硝场,基本能满足小强师的需要了。

龙十三从灵石县城、解州(硝池)带来的炼硝工匠就可派上用场了。

与龙小驹等人寒暄几句后尚子义就来到了船坊。

与海船相比,内河船只的建造就简单得多,特别是没有底仓的沙船,就更为简单,为了多建造一些这样的船只,尚子义计划在夏馆镇设置一处中型船坊,安置户船匠,由于船匠眼下是抢手货,能够在这里安户也相当不易。

除了船匠,与船只有关的铁料、船帆、油漆、填缝用的石灰等都需要人手,于是,说户,实际上超过了七十户。

作坊的主持是在内乡县船坊招募的一位老工匠,以前是左旗营的水师匠户,后来匠户、军户放开身份限制后便分散到各地自谋生路,当然了,前提是匠户营的管辖者同意才行。

一般来说,想要从匠户营离开,私底下也要缴纳一笔赎身费,这需要船匠干才能获得,于是,虽然朝廷的政令放开了,但对于匠户、军户来说,想要离开这个窠臼并不容易。

大明末世的腐朽,不仅仅体现在农户上,在军魂、匠户上也屡见不鲜。

加入小强师后,像这样的船坊主持,每月可以获得纹银十两,这就相当不错了,这位主持以前脱离左旗营时缴纳银子才得以除籍,一年也才有一两银子的剩余,而来到内乡县后,每年所得也就是比以前多了一两而已。

但眼下一个月所得就比以前一年所得还!

这如何不让人对小强师死心塌地?

虽然他们目前的身份还是「流贼」,为他们做事担着风险,但人家肯定也打听过,既然矿业城的人都

来了,而这支队伍迄今为止还没有吃过败仗,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何况,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亘古至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便更是如此。

还有,眼下小强师几乎占据了南阳府全境,除非你不想在这里干了,否则,加入他们为他们做事便是识时务之举。

在这位主持的带领下,尚子义仔细察看了船坊的运作,当他见到一艘正在制作的船只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那主持一见赶紧说道:「县尊,前不久大当家来过,得知沙船需要一昼夜才能抵达县城,便与我说道,‘既然是这样,全部用方头就不合适,你等也去内乡县城参加过船坊的培训,那里正在建造的新式战船都是尖头,与方头相比,无非是将部分肋材用火烤的法子折弯就行了“」

「我想了想,便回道‘那样的话就需要在船尾也用上肋材,船中则还是用以前的法子“」

「大当家又问道‘这样的话,船只造价会增加多少“,我说道‘一旦要用上肋材,所需木材就需要精挑细选,加上烘烤,起码增加一倍,以前的费用两一艘,现在就需要一百两了“

「大当家没有说什么便同意了」

尚子义听了也不好说什么,暗忖:「大当家啊大当家,你既然将主持各大作坊的事务交待给我,直接管到下面恐怕不合适吧,这样的话,经费就超支了,你可曾想到......」

正想着,通往山里的道路上突然扬起了大团的灰尘。

众人都是心里一凛,龙小驹却笑道:「大当家是前日过来的,因为这里的山中有老虎,已经伤了、害了好几个伐木的工匠,还有不少黑熊、夜郎和野猪,大当家得知后便带着亲卫队去打猎去了,现在肯定是他们回来了」

没多久,龙十三带着几十骑从烟尘里钻了出来。

眼下的亲卫队都是一人两骑,龙十三一马当先跑在最前,而在他的身边,还有一匹战马,马上赫然驮着一只猛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