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流贼模拟器 > 第六章 南阳攻略

明末流贼模拟器 第六章 南阳攻略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0: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晚,州衙。

龙十三召集了紧急会议。

李信说道:「从裕州开始,无论是往西,还是往南,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裕州西北是鲁山余脉,东南则是桐柏群山,最近的是二郎山,桐柏群山一直绵延到湖广的枣阳县,南北长约三百里」

「其间虽有山谷可与汝宁府以及湖广的襄阳府相连,但只要守住险关要隘即可」

「而裕州就卡在唯一一条通往豫东大平原的宽阔道路上」

「故此,我建议,虽然眼下不能将南阳府所有州县一一拿下,但裕州至关重要,先占下来再说」

「你等也看到了,裕州城十分宽阔,方圆至少有八里,本是按照可居住军民十万人来打造的,我建议将老营所有人马全部暂时安置在这里,然后留第二旅镇守」

「南阳府与裕州城之间约莫一百二十里,中间大致有赵河相连,正中间有一座城堡,名曰博望堡,实际上就是三国里的博望坡」

「博望堡原本只是一处百户堡,但由于处于要冲之地,商贸兴盛,人丁众多,但堡子本身并不高大,但其距离裕州、南阳府城都十里路左右,驿道宽阔,可以并行两辆大车还很宽裕」

「得知我部驾临之后,博望堡的人家大多数都跑到附近的山上去了,我建议同时拿下此堡,配长枪兵、一千青壮驻守即可」

「然后主力全体南下,围攻南阳府城」

「我等要快,南阳府城位于白河西岸,整个白河河面上只有三处桥梁,府城有一座,再就是府城北面石桥镇、南面瓦店镇了,距离府城都有几十里路,故此,若是能尽快占据府城对面的桥梁最好」

龙十三点点头,「李占春部已经出发了,按照时间来看,应该抵达南阳府城附近了」

李信继续说道,「南阳府城虽然号称府城,实际上并不大,方圆也只有八里,与裕州城差不多,其中唐王及其支系府邸几乎占据了半个城池」

「府城设有南阳卫,共千户所,外面的有唐县、登州二所,余者三所都在府城」

「在府城正对面,一河相隔之地叫做枣林,那里设有巡检司,城里本有左中右三个千户所,后来左千户分出了三百人在此屯垦,渐渐与巡检司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堡子,叫枣林堡,或者枣林巡检司」

「府城与此堡之间有桥梁相连」

「为了与东面博望堡、裕州城联络,必须要拿下枣林堡」

「拿下之后,在此地安人镇守即可」

「然后剩余人马全部开往南阳府城,将其团团围起来」

「我部战力之强,‘肆虐之甚“,恐怕早就传到朝廷、河南巡抚衙门那里,又有连下交口堡、介休县、灵石县、霍州、赵城城池的前例,府城又是太祖一系亲王府所在,只要围住了此城,周边官军肯定会络绎而至」

「根据设在裕州城,统辖汝州府、南阳府分巡道衙门小吏的禀报,对了,设在湖广行省的郧阳巡抚管辖范围包括陕西汉中、四川夔州、湖广郧阳、襄阳、河南南」

「而裕州分巡道又兼着兵备道之责,故此其衙门也有郧阳巡抚治下各卫所、营兵的讯息」

「按照该名小吏的说法,朝廷在郧阳府设有郧阳卫指挥使、分守参将各一,实际上此时只有一名游击将军,名叫杨文富,他还兼任着郧阳卫指挥佥事一职」

「不过他手下有三千步骑,全部是按照营兵制来配备的」

「湖广西部、四川东部、陕西东南,群山连绵,历来是流贼勃兴之地,自元代以来便屡剿不绝,成化年间更是酿成大祸,故此才设置了郧阳巡抚一职」

「由于群山流民一直存在,郧阳卫又是新设之卫,与营兵融合

后,战力颇强,这三千步骑大多数来自山民,颇为剽悍」

「在南面的襄阳城,也有三卫,并有游击将军一名,该人叫黎民安,有两千步骑,当然了,这里的骑兵人数偏少,三千人的话,最多骑,两千人只有三四百骑」

「襄阳三卫早就腐坏不堪,平时还是由各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管辖,战时则是由该名游击将军统一指挥,他能调动的也就是自己麾下两千步骑,最多再在各卫抽调一千精锐」

(张献忠二十八骑就能拿下襄阳城,三卫的防御力可见一斑)

「在承天府还有承天卫、显陵卫,估计也朽坏了」

「不过在襄阳府下辖的枣阳县设有守备一名,下面有一千营兵,该守备叫白旺,据说战力不错」

「于是,一旦我部对南阳府城展开围攻,能够前来支援的主要是郧阳游击杨文富、襄阳游击黎民安、枣阳守备白旺三部,按照战时卫所守城,营兵野战的惯例,这三部可出动精锐步骑六千」

「然后可在卫所抽调同等人数的兵马,不过其中的一半多半是用来押运粮草的,能上战场的最多三千」

「也就是说,彼等就算前来支援,人马大致与我等差不多,最多多了个南阳卫可以内外夹击」

「当然了,陕西所属汉中府设有分守参将,汉水常年可通航,汉中的参将可以顺流而下抵达襄阳,然后北上参与战事」

「对了,襄阳府还有前次建奴入寇时北上勤王的重庆总兵秦良玉,其本来要回到重庆的,估计是得知我部南下了,朝廷又将其唤回,其手下大约有两千左右的白杆兵,于是,能够北上救援南阳府城的将多出两千精锐」

「若是加上汉中的两千人马,总人数应该在一万三千左右,不过汉中的人马坐船的话,加上筹集粮草,最少也要一个月方能抵达」

龙十三点点头,「汉中参将是谁?」

「是一个叫做罗岱的,延安人,具体情形不详」

「还有呢?」

「还有就是南直隶的人马了,朝廷在凤阳府西边的颍州设有分守参将和颍州卫,估计也有两千左右的营兵,不过从那里抵达南阳府,也要一个月左右」

李信继续说道,「眼下摆在我等面前的就是,是快速拿下南阳府城以及其它主要城池,赶在大量官军抵达之前大致稳定南阳府辖内,还是围困南阳府城,歼灭前来救援的各路援军?」

龙十三问道:「以你来看呢?」

李信答道:「很难判定,按说围城打援最好,将南阳府周围可能抵达的援军一一击败后,我等就能安安稳稳在这里屯田、练兵,但就是不知各路援军何时能赶到,如果时间推迟到开春就不妙了」

「依着朝廷的惯例,虽然有郧阳巡抚统筹,但涉及到凤阳府的人马,多半会重新任命一位」

「这一去二来又是一个月就过去了」

「但若是尽快拿下,眼下是二月初,一到三四月份,就必须准备春耕了,届时我等正在筹备春耕之事,朝廷的大军到了,那一年的生计就荒废了」

「在下也没有想到万全之策,还是群策群力吧」

龙小石说道:「大当家,如果舆图准确无误,从南阳府城往西,约一里就是内乡县,内乡县紧挨着大山,东面则是大平原」

「从裕州开始,一直往西,依次有三条大一些的河流,都是从北往南流淌,裕州附近的是堵水,南阳府城附近的是白河,内乡县附近的则是湍水」

(堵水,后世唐河,湍水,后世湍河,与中间的白河一起交汇后统称白河,最后汇入汉水)

「湍水一年四季水量充沛,可谓天然屏障」

「内乡县城以西皆是大山

西北九十里是西峡口巡检司,此地矿产、药材、木材丰富,有类似于吴城的大市镇存在」

(西峡口巡检司,后世西峡县)

「西南九十里则是淅川县」

「在内乡县以北三十里,同样是湍水西岸,有一处大堡,叫赤眉堡,据说是以前赤眉军安营扎寨之处,丁口众多」

(赤眉堡,后世赤眉镇)

「在西峡口巡检司与赤眉堡之间则是菊潭镇,该地以前是内乡县城旧址所在」

(菊潭镇,后世丹水镇)

「在县城以南的湍水西岸,有一座大型木寨,叫做许家寨,正好扼住淅川县通往内乡县的道路」

(许家寨,后世师岗镇)

「淅川县,位于丹水北岸,只要占据此城,就可以扼住从郧阳府北上的人马,郧阳府的人马也不会轻易来到南阳府,因为沿着丹水南下不远处就是汇入汉水之均县」

(均县,后世丹江口市)

「此时,老回回、革里眼的人马还在大山里穿梭,也不知何时才能抵达西峡口」

「根据在南阳府、汝州府分巡道衙门缴获的账册,菊潭镇、赤眉堡、许家寨、淅川县城附近、西峡口巡检司附近有耕地加起来约万亩,绝大多数都是潞王、唐王系的封地」

「近三年由于匪患严重,为潞王、唐王系王族耕种的佃户大多跑到了平原地带,而跟着我等南下的农户加起来约莫两户,每户可分得二十亩田地,来之前,我等已经备好了粮种」

「拉车的驮马、骡子也可以就地变成耕马、耕骡」

万亩,此地旱情较弱,河流众多,每亩年产两石应无问题,每户就是四十石」

「每户平均只有三人,安一日一斤粮计,每年就是四石,三人就是十二石,留种四石,加上备荒四石,还可为本部贡献二十石,两户就万石」

「加上在南阳府府库、大户人家缴获,估计还可多万石」

「我军骑兵较多,一万士卒需要八万石粮食支撑,三万人就是二十四万石,但我部需要供应粮食的工匠、矿徒较多,加起来近两万户,六万人,又需要二十四万石」

「于是,我部需要统一供应吃食者一年总计需万石,农户们在上述各地耕种所得恰好能供养全部人员」

「而缴获则可用来备荒」

「故此,我的建议是,既然敌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大规模前来,又在裕州至少要驻扎一旅,那干脆以另外一旅攻占内乡县、赤眉堡、菊潭镇、西峡口巡检司」

「以一旅攻占许家寨、淅川县」

「此后,只需在淅川县通往郧阳的要隘以及县城驻扎一些人马就可以了,因为在大山更西边,还有老回回等人,无须顾虑」

「两个旅围攻南阳府城就足够了,何况,南阳府城的人一见我军人数不多,没准还会出城交战,若真是那样,我等就赚到了」

「如此一来,既有了落脚之处,可以安安稳稳春耕,又能继续实施围城打援之策」

此话一出,龙十三眉头大舒。

「就依小石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