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曙光 > 第五章 筑基之地

三国曙光 第五章 筑基之地

作者:布偶眼镜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安大怒,骂道:“干某何事?王和贼子,你他娘自己本事低微,竟敢怪到某身上。早说了张小哥是来救你们这群饿殍路倒的性命,狗贼偏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见我等人少便耍威风,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贼骨头是吗?揍你的是张远小哥,你他娘看清楚再骂。”

“我……我……某就是看你刘安狗头不顺眼,就是要骂你咋滴。狗仗人势的东西,乘我等腹中饥饿下此毒手,不骂你骂谁?……等等,先告诉某,你这车上装了什东西?某看看再骂你。”

“粮食,全是上好的粮食,下了毒的,准备毒死你这个贼骨头。”刘安没好气的说道。

“……就凭刘安你个狗头,哪弄的粮食?”王和有些不信。

刘安一言不发,解开粮袋,抓了一把,让粮食顺指缝缓缓落入粮袋,轻蔑的看着王和。

“刘安你这狗东西,小心点,风大,别把粮食吹飞了。哎呀……你他娘手别抖,落到草里寻不到。……行啦行啦,某不骂你了,快把粮食放回去。”王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有一拚,要不是真怕粮食撒了,早过去一脚把刘安踢得远远的了。

“信了吗?告诉你,这是张远小哥听说你们快饿死了,怜悯一干老弱妇孺跟着你这贼骨头受罪,特意买了粮食,让某领路送来。你也别感激某,远小哥心善,某却不甘心好粮食落入你的贼肚子,特意在粮食中下了剧毒,专门毒死你这贼骨头。怎么样,有那贼胆吃吗?”王和冷笑道。

“某……某会怕了你不成?吃就吃,这是张远小哥施舍的,有毒某也吃。”王和兀自嘴硬道。

张远见王和不敢骂自己,转而和刘安对骂,知道自己下手重了点,一时不好插话,任凭二人对骂。此时见刘安还欲开口,怕二人骂上瘾,一时半会的停不下来,便说道:“哪个,你俩先停一停,先把粮食熬成粥,吃点垫垫肚子再骂。”

“好,就听远小哥的,也就是你心软,王和这般无理也还能忍,若依着某的脾气,早把粮食运回去了。”王和不甘的咕哝几句,便和伙计们推车前行。

王和这时也知道张远和刘安确实是送粮来救命,领着手下跪在张远面前千恩万谢,感激涕零的样子和先前的刘安如出一辙。

张远喝道:“赶紧起来走,都什么时候了还弄这些没用玩意,吃饭要紧,这等破礼以后再讲。”

王和等人这才爬起来跟着赶路,推粮车是暂时不行,被张远打的地方还隐隐作痛,使不上劲呢。

王和的流民营地也差不多和小庙哪里一样。张远等到最后一个流民领完粥后,才和刘安、王和他们各自喝了一碗粘稠的米粥。

这是张远定的规矩,妇孺孩子先吃,老人其次,青壮最后。当时刘安、王和很反对这条规矩,对张远说道:“张远小哥,你可能不知道咱们流民的艰辛。平日有粮食有物资,都是先给青壮吃用,余下的才轮到妇孺老人,这是为了让青壮保持体力,才能去获取粮食物资。若是妇孺老人把本就不多的粮食物资消耗了,青壮身体垮了,那所有人都得死。”

张远听了才醒悟,这是流民或者是这时代的生存法则,现实条件逼得只能这么做,才能生存下去,与道德无关。

不过张远还是坚持今天必须按他的规矩来,因为他还没有完适应流民的生存之道,至少今日他还不想去适应。

事情办完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张远谢绝了王和的挽留,把剩下的粮食留下来,车上装了十名伤员返回小庙。

刘安也留了下来,他与王和二人在张远的劝说下,也意识到双方再这么斗下去,终究只是两败俱伤,二人决定好好讨论一下将来的生路。

杨英见张远回来,又带了十名伤员,劈头就问:“你小子打算怎么办?这些伤员伤的倒是不重,只是耽搁的时间若是久了,能不能活就看老天赏不赏脸了。”

“您老不是知道一些伤药吗?就救一救吧,看着心怪酸的。”

“伤药也不一定能救活,要是伤口发了,神仙难救,你小子冒冒失失的把人带来,万一死了,别人怪到你头上怎么办?”

“但求心之所安吧,见死不救我可做不到,至于以后的事,谁去管他呢。”

“伤员不过是几个人,怎么都好办,这两伙流民加起来超过六百人,你怎么办?管一、两顿饭就行了吗?”

张远情绪马上低落下去,低头不语良久才说道:“这个我一时也想不到怎么办,一下子有这么多人,就算把卖镜子的钱全部用来买粮,那也不能长期养活他们。何况天下流民无数,咱们能救得了几个?我再想想,容我再想想。”

说罢,张远又陷入了沉思。

杨英担忧的看着张远,见他稚嫩的脸上布满了怜悯,眉头紧皱成一团,再不见往日开朗跳脱的样子。

“把这么难的问题丢给一个十六岁的小子,这样真的好吗?”杨英心中忐忑不安,生怕重压之下张远承受不住。

星沉月落,一夜过去,张远竟一直保持着沉思的姿势,若不是偶尔眨一下的眼睛,恐怕会被认为化成了雕像。

杨英陪他坐了一夜,阻止了前来拜谢的一波又一波流民。

太阳升了起来,一缕阳光穿过墙上的破洞,照在张远的脸上,阳光刺痛了他的眼睛。

“呀,太阳还没有落下去,肚子怎么又饿了?看来一碗粥顶不了多少事。”张远伸了个懒腰,不满的说道。

正在忧心的杨英一下手没拄稳,脑袋差点磕在神案上,伸手便要给张远一巴掌,想想又缩了回来。

“老爷子,您饿不饿?咱们去吃点东西,休息一夜就回去。”

“小子,好好看看,现在太阳在东边,是早晨。完了,这小子脑子坏了。”

“谁脑子坏了?不带这么骂人的,老爷子,咱们去喝碗粥,等刘安回来,我说几句就回家。待会得多喝点,再稠的粥也不扛饿。”

“你小子想了一夜,就想出个这?”

“啊!是呀,粥没有饭菜扛饿,这个道理很深奥的,能一夜之间想出来,我都佩服上我自己了。”

“老夫打……”

“别打,别打,我还没有骄傲,先吃饭,什么事都没有吃饭事大,回去你再打也行。”

“行,回去若是让老夫不满意,打断两条腿是最轻的。”

张远笑笑,吐了吐舌头便出了小庙。

刘安和王和一同回到营地,刚到便被陈谷请入庙中。

二人刚进庙,便听张远说道:“这十六个受伤的人我带走,反正你们治不了。说好了,有什么状况你们不能讹我。看你们的样子,群架是不会打了,今后有什么打算?方便么说来听听。”

王和抢先说道:“某和刘安这狗头都是粗胚,吵了一夜的架,别说打算,好话都没商量岀一句来。最后还是某聪明,想到来请教一下张小哥。”

刘安也跟着说道:“确实如此,某和王和才说了几句便吵了起来。其实我俩哪有什么主意,要真能想到办法,也不至于天天饿死人了。还请小哥和杨前辈指点一下,咱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杨英干脆得很,挥挥手说道:“别问老夫,老夫一个打猎的,逮几个兔子还行,能出的最高明主意就是你们全部自戕算了,免得活着受罪。”

刘安、王和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远急忙打个哈哈,说道:“自戕就算了,抹脖子很疼的,毒药价钱也不低,有那钱还不如买粮吃。我和老爷子已经向甄家粮栈订了一批粮食,每天会送到这里。王和可以把营地移到这里来就食,一者你们两股人交流一下感情,二者这里路近,运费少一点,小子我也好省下几个铜钱。”

刘安、王和眼泪鼻涕又下来了,眼看就要跪下抱着张远大腿,把他的裤子当手帕。

张远忙拦住二人,说道:“我只能暂时供应你们一些粮食,时间长了我也扛不住。你们先养养身体再作打算,能想到好去处更好,若是没有什么好去处,过段时间我再来看你们,给你们想想办法。”

刘安、王和大喜,连声称谢不已。

告别了流民,张远和杨英买了几辆马车,让陈谷、梁真、樊昆、王微等八人运送伤员,返回松树坪。

任老实家旁边又多了几个草棚子。人手多,搭几个草棚子还不费什么劲。

安顿好十六名伤员和陈谷等人,杨英便去找来些草药,配合县城卖来的伤药,给伤员治疗了一番,便匆匆把张远叫回屋去,顺手把大门关上。

屋里的任老实夫妻见杨英大白天的关门,以为要揍张远,怕他跑了才关的门,打定主意要做做和事佬,让杨英下手轻点。

杨英把张远按在草席上,自己跪坐下来,说道:“人齐了,小子快说,你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安置流民?”

任老实夫妻也听说了流民的事,一齐看着张远。

张远道:“没有什么,就是吃饭而已。”

“啪”很久没挨的巴掌又找上了张远的脑袋。

三位老人大失所望,吃饭算什么主意?谁还不会呢。

转念一想,又觉得吃饭不简单了,吃什么?上哪吃?吃谁去?怎么吃?还真是个问题。

“刚才手滑了一下,不小心碰到你了,你接着说,老夫这次把手放稳点。”

“嗯,您老别再把手滑我头上了。这吃饭么,先得让人有饭吃,哪里有饭吃呢?咱们不多,地主豪强官老爷倒是有,但是他们不给饭吃,那么咱们……”

“小远,这话可不敢乱说,传出去是砍头的罪名,前几年闹蛾贼,至今都没有平息。你年纪还小,不要到处乱说。”任老实吓得冷汗都下来了,打断张远的话,不让他说下去。

“让这小子说下去,这些都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

杨英倒是无所谓,早就对朝廷的腐朽看不顺眼了。

“没有多么复杂,咱们找个易守难攻,适合开垦的山谷,把它买下来,把流民弄去开荒不就行了。”

“就这个……”三老大跌眼镜。

“是啊,怎么了?不种地哪来的饭吃?”

“天下这么多荒地,为什么流民不去开荒?小远你知道吗?”任老实是庄稼老把式,这个事他最有发言权。

“大约是没有土地,投入的本钱多,开荒难度大,开垦好了前期产量低,成为熟地又可能被兼并,税赋高等等原因吧。”

任老实点头说道:“是的,哪你还想让流民去开荒?”

“任爷爷,流民们怕担风险,不愿意去开荒,那咱们雇佣他们,那样有什么风险是咱们的。”

“那么土地开好了,新地出产少,甚至绝收怎么办?你有多少钱往里填?要是别人眼红来抢又怎么办?”

任老实更加不看好张远的谋划。

“打不死他,凭啥来抢?这是咱们买的地。要凭武力来抢,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六百多流民,青壮年总也有二百左右吧,开荒之余,把人拉出来练练,有敌人来犯,干就完了。出产少,钱少这个倒是麻烦,只得冒险一试了……”

“你小子这是要建坞堡?这个需要很多钱粮,不是咱们能承担得起的。”杨英话中不看好,眼中却满是向往。

“老爷子英明,这都乱世了,不建坞堡哪能安心种地。钱么,刚卖了玻璃镜子,甄家还没付清钱款,暂时还能撑一段时间。现在咱们缺的是一片合适的土地……”

“嘿嘿,你小子真是个有福之人,老夫从军多年,后又狩猎,一辈子转了不知道多少山林湖泽。这并州嘛,倒是有两个大山谷适合你的要求。其中最好的是白波谷,不过听说有蛾贼占据,你小子还惹不起,而且离这里也远,这里不用想了。另外一处么,倒也不算太远,就在这群山之中,三面皆是崇山峻岭,高峡幽谷阻塞,另一面也只有一条河从谷中流出,谷中平地不少,灌溉便利,气候也温润,最是适宜耕种。只是河流去往何方,老夫就不知道了。”

张远先是一喜,听完了却皱眉沉吟不语。

杨英诧异道:“你小子别不知足,那地方可是能媲美白波谷的地方,单论险要,比之更甚。”

“问题就出在这,道路不通呀。咱们又不是去隐居,将来要发展,不可能不和外界接触、交易,现修路也来不及。要是河流可以水运还好,不然只能放弃了。”

“老夫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看来是真的入不了你小子的眼了。”

杨英也觉得失望,他只是从屯田防御的军事角度去想,却没有想过发展这个问题。

任老实夫妻大为意动,能过平安日子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任奶奶劝道:“小远,要不咱们就去哪里,深山老林里不招灾惹祸。吃上几年苦,田地开垦出来,比在这里强多了。”

任老实就是个没主意的,也跟着点头称是。

“任奶奶,咱们不能去。且不说需要多长多粗的麻绳才能下去。就是能下去,住的日子长了,咱们又得倒退回去玩石刀石斧,我才不干呢。”

“什么石刀石斧?”三位老人问到。

“呃,就是日子长了,铁锄,菜刀、斧头什么的全坏了,咱们又不会炼钢打铁,只好把石头磨成刀、斧的样子,将就着用。”

张远一阵汗颜,这年头知识的传播可没有后世那么快,考古学也没出现,不知道人类发展史上有新、旧石器时代也正常。

“哦,没有铁匠,石头做成刀斧也将就能用。”任老实赞同道。

“针若没有了,用石头不好穿线,使起来怕不顺手。”任奶奶不同意这个办法。

“不是,任爷爷您别想茬了,咱不玩石刀石斧行不行?您让杨老爷子另说个地方,咱还玩钢刀铁斧他不香吗?”张远急了,说着正事,怎么扯得歪一边去了。

“你小子连鼻子都怪异,刀、斧没闻出铁锈味反倒闻出香味了。除了这个地方,老夫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符合你小子的要求。”

杨英两手一摊,表示没招了。

“那明天就有劳师父领徒儿去看看。”

张远也无计可施,只得心存侥幸,希望河流能勾通外界了。

———————————————————

杨英、张远师徒二人在莽莽山林中穿行了六天,终于到达了那片山谷。

山谷确实如杨英所说一般,是建设世外桃源的理想之地,美的如同画卷一般。

但张远却视之为鸡肋,以目前的生产力,修路想都不要想,只能寄希望于河流了。

二人顺着河流走了几天,最终还是绝望了,河流从一片断崖上飞流直下,没有三千尺也有五百尺,水运是不可能的事。

杨英见前进已无路,便想折返。

张远犹不死心,说服师父攀绳而下,继续沿河流前行。

两日后,二人走入一个荒废的村子,房倒屋塌,几成平地,野草丛中,偶有零散白骨。

杨英沮丧的说道:“小子,这片地方老夫知道。离此约摸五、天路程,便是通往马邑城的官道。一路过去,还有二十余个荒废的村庄,都是蛮夷入寇,烧杀抢掠过后废弃的。到了这里,你小子也该死心了。”

张远也是心灰意冷,抬头向四周群山扫了几眼,丧气的说道:“都是徒儿一意孤行,害师父劳累这么多天,徒儿心里甚是过意不去。”

杨英摆摆手,浑不在意的说道:“老夫知道你小子为了那些流民,这几天尽心尽力了,受几天累算得了什么。只是没有找到合适修筑坞堡的地方,颇为遗憾。”

张远嗯了一声,又抬眼四处张望,良久,忽然说道:“师父,这里荒废了这么久,官府怎么不用来安置流民?”

“这里直到官道,虽然适合耕种,但是屡遭蛮夷侵袭,马邑又城小兵少,哪里顾得过来。别说是流民,便是原本的村民都远走他乡去了,还怎么安置?老夫恨不能杀尽蛮夷,保边疆平安。”

杨英愤愤的说道,对蛮夷的抢掠充满了愤怒。

“师父且息怒,这么说这片地方不值钱了?”

“草都长的比人高了,还值个屁的钱。这地方荒废已久,四周又有强盗贼匪滋生,蛮夷寇掠,朝廷又顾不了,谁又不是傻子,肯买这里的地。”

杨英气恼难平,随口答了一句。

“师父,咱们都到这了,不如去马邑县城,看看流民们有没有找到出路。若是没有,咱只得当回傻子,出钱买这片地养活他们了。”

“啊,你小子买这片地干嘛?”

“筑坞堡呀!咱们家穷,好田好地也买不起,这里不怎么好防御,可也只能将就了。师父您看怎么样?”

“老夫没有济世安民的本事,你小子看着办吧,钱粮都是你卖家传宝镜挣的,你想怎么用都行。”

张远兴奋的说道:“是咱们家挣的钱粮,哪能徒儿一个人说了算。这里扼住道路,倚山立寨,再在通往官道大路筑起城墙,在里面安置几万人都没问题。师父,您看看这地形,建坞堡怎么样?”

杨英对张远的想法不以为然,淡然说道:“不怎么样,小子,买下这些荒地要不了多少钱,开垦起来也事半功倍,但地势不够险要,有敌入侵,你有多少兵抵挡?”

张远沉吟片刻,说道:“徒儿认为,有完备的防御设施,五百士兵,再辅以民壮,守住这里完全能够做到。”

杨英讥笑道:“嘿,五百士兵。你小子好大的口气,天下不缺活不下去的人,一千士兵都能招来,可你小子准备用石头养活他们吗?”

张远没有理会师父的讥讽,慎重的说道:“事到临头须放胆,徒儿除了有家传的宝镜,还有一些海那边的种子,如果种得出来,且可以食用,那么一亩地养活两、三个人没问题。”

杨英惊讶的嘴都合不拢,半晌才一巴掌拍向张远,口中说道:“你给老夫说天书呢?海那边的人有这种东西,早就强大的称霸天下了,还会窝在那里当野人吗?”

张远急忙架住,说道:“您老别急,这不是野人么,您老见过猴子多吃了几个果子,就会炼铁拎刀砍人吗?再说这些东西能不能吃还不一定呢。”

(第三块六千字板砖送上,有路过的,喜欢板砖的收藏一下,估计这么差的板砖会被埋深了找不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