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嫡姐害死全家,重生归来棒杀她 > 第285章 稀罕

嫡姐害死全家,重生归来棒杀她 第285章 稀罕

作者:闲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听是大哥大嫂来了,沈棠就迫不及待要去见他们,她看向王妃,王妃笑道,“去吧。”

沈棠心情迫切,但没忘记礼数,行了一礼,方才三步并两步往二门方向走去。

远远的就看到萧桓和柔嘉郡主并肩走过来,萧桓一身墨色锦袍,身姿挺拔,器宇轩昂,柔嘉郡主一袭粉紫色裙裳,裙摆上绣着绣球花和蝴蝶,俏丽又不失端庄。

两人穿过树荫,从阳光下走过来,男俊女俏,宛如一对神仙眷侣,极为养眼。

见沈棠在看他们,萧桓面不改色,柔嘉郡主几乎是每走一步,脸颊就羞红一分,她最受不得的就是沈棠打趣她,偏偏沈棠以打趣她为乐。

沈棠迎上去,笑道,“大哥大嫂怎么来了?”

大嫂两个字,柔嘉郡主连耳根都红透了。

萧桓笑道,“陪你大嫂来向你道谢。”

道谢?

沈棠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她看向柔嘉郡主,柔嘉郡主道,“为我大哥和赵大姑娘定亲……”

柔嘉郡主早就想来谢沈棠了,只是不巧,靖阳王府出了事,她生生忍了这么多天,四老爷升官,喜事冲淡伤心事,她才敢拉着萧桓陪她来靖阳王府。

柔嘉郡主挽着沈棠的胳膊道,“要不是你让靖阳王世子催我大哥,我母妃赶着上门提亲,我大哥要想娶赵大姑娘,没准儿真得靠抢亲了……”

她能嫁给萧桓,是托了沈棠的福,甚至连她这条命都是沈棠救的,她大哥能娶到心仪的姑娘,也多亏了沈棠。

沈棠是他们端王府的恩人,她父王母妃都想把沈棠给供起来了。

提到这事,柔嘉郡主还有些生气,她和赵大姑娘多熟啊,她经常请赵大姑娘进府赏花,两人还一起逛街,去大昭寺上香,她怎么就没看出来大哥对赵大姑娘有意呢。

自家大哥喜欢谁,她这个做亲妹妹的竟然都不知道,还因为大哥,赵大姑娘都没去端王府喝她出阁宴的喜酒。

柔嘉郡主小声道,“你怎么没先告诉我一声?”

沈棠失笑,“告诉你,可就耽搁了。”

柔嘉郡主“啊”了一声,“怎么会?”

沈棠笑道,“我也是凑巧发现的,怕弄错,才在你和大哥的喜宴上多加留心,确定你大哥是真的对赵大姑娘有意,怕赵大姑娘许给别人,才让相公催你大哥早点上门提亲,还好赶的及时,没有错过。”

告诉柔嘉郡主,柔嘉郡主肯定要回门的时候才告诉端王端王妃,杜国公夫人上门替儿子求娶赵婈那日,萧桓和柔嘉郡主都还没回端王府。

柔嘉郡主反应过来,连连点头,“万幸有你,我大哥才没有错过赵大姑娘。”

虽然她母妃借抢亲的幌子,绝了杜国公夫人求娶赵大姑娘的念头,可真走到那一步,父王母妃是断然不会允许大哥真抢亲的。

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前走,萧桓跟在后面,好在没走几步,谢归墨就过来了。

萧桓和柔嘉郡主是沈棠的大哥大嫂,成亲后第一次上门,肯定要给长辈请安,就领着他们去见王妃,至于老夫人那儿,才把老夫人气的咳嗽不止,扶回屋去,就不去打扰老夫人静养了。

王妃和端王妃关系极好,是看着柔嘉郡主长大的,看到她和萧桓进去,王妃笑容满面,有种看女儿女婿的感觉。

见他们进去,王妃先吩咐了丫鬟两句,丫鬟就回屋拿东西了。

萧桓和柔嘉郡主上前给王妃行礼,王妃把萧桓和柔嘉郡主一顿好夸,丫鬟取回来一锦盒,将锦盒打开,锦盒里装着一只碧玉镯子,晶莹剔透,看着就价值不菲。

王妃将镯子拿起来,朝柔嘉郡主伸手,柔嘉郡主知道这是王妃给她的见面礼,她摇头不要,她以前经常随母妃来靖阳王府,哪还用见面礼啊。

王妃失笑,“这是给世子妃娘家大嫂的见面礼,可不一样。”

这见面礼王妃早早就备下来,肯定要送的。

柔嘉郡主只得红着脸,将手腕递出去。

她手腕上戴着一只羊脂玉镯,王妃戴上去时,两只玉镯撞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极是好听。

王妃送的,一点不比柔嘉郡主手腕上戴的逊色。

王妃问了问宁老王爷宁老王妃的情况,柔嘉郡主道,“祖父祖母都好,知道我们来靖阳王府,祖母让您得空去宁王府陪她说说话。”

王妃道,“上回去喝喜酒,也没能单独说上话,回去代我向宁老王妃问好,改日我带世子妃去给她请安。”

柔嘉郡主点头应下。

在王妃这里小坐了半盏茶的功夫,四人就告退了。

路过花园时,沈棠对谢归墨和萧桓道,“我们在花园赏会儿花,你们自便。”

谢归墨和萧桓对花草不感兴趣,知道她们有体己话要说,两人回沉香轩书房下棋。

沈棠和柔嘉郡主赏花,问她道,“在宁王府和平远侯府两头跑,都住的习惯吗?”

柔嘉郡主道,“两位祖母都待我很好,住的习惯。”

柔嘉郡主嫁给萧桓也有小半个月了,在宁王府住几天,然后萧桓陪柔嘉郡主去平远侯府给老夫人请安,在平远侯府住两天,然后再回宁王府。

沈棠担心柔嘉郡主住不习惯。

两头跑确实累了些,不过好在老夫人体谅,不常叫他们回去,让他们半个月回去住一两天就行了,柔嘉郡主知道,她本该嫁进平远侯府的,萧桓丢失十几年,好不容易找回来,也确实该多尽尽孝心。

沈棠道,“等二哥认祖归宗,祖母稀罕二哥就好了。”

稀罕……

这两个词把柔嘉郡主给逗乐了。

她觉得没有比这个词更合适的了,她和萧桓一回去,就感觉到浓浓的稀罕。

她和萧桓成亲那日,已经确定被贬的乾州宣抚使陆家三少爷就是沈二少爷了,派去的人这两日应该就到边关了,最多半个月,沈二少爷就回京了。

平远侯府、宁王府还有端王府都期盼沈二少爷早日回京,沈棠就更不必说了。

她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家二哥长什么模样呢。

她和二哥一胎双生,她将来要能像她娘一样,一次生两个就好了。

想到这里,沈棠先怔了下,紧接着耳根突然就红了。

她和谢归墨说好了,暂时不怀身孕的,结果她倒好,竟然想一次生两个……

这要被谢归墨知道,必得笑话她不可。

沈棠陪柔嘉郡主赏了会儿花,又在凉亭坐了会儿,喝了盏茶,时辰差不多了,萧桓也派人来找,沈棠就和柔嘉郡主一起出了凉亭。

刚走到沉香轩,就见谢归墨和萧桓出来,沈棠和谢归墨一起送萧桓和柔嘉郡主出府。

送到大门口,目送他们坐马车离开后,两人刚要转身回府,那边一阵马蹄声传来。

谢归墨和沈棠望过去,就见王爷回来。

见到王爷,肯定要请安,谢归墨问道,“父王是从宫里回来的?”

皇宫和军营回来的方向不一样。

王爷看了沈棠一眼,道,“你们去书房等我。”

沈棠,“……???”

谢归墨,“……???”

有什么事不能在大门口说的。

而且父王明显是找棠儿。

谢归墨看了沈棠一眼,将疑惑压下,带沈棠去了书房。

等了小会儿,王爷就进来了,谢归墨问道,“父王是有事问棠儿?”

王爷看向沈棠,“墨儿说你活过一世,今日叙州常州送来六百里加急,你可知是出了什么事?”

沈棠道,“叙州常州发生了旱情,灾情严重,六百里加急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要是小事,她可能不知道。

但这样的大事,沈棠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六百里加急是刚送进京的,连谢归墨都不知道,沈棠却知道,就由不得王爷不信了。

谢归墨道,“这下父王总该信了吧?”

王爷无话可说。

沈棠问王爷道,“父王可知道,六百里加急里,是叙州灾情更严重,还是常州更严重?”

这话问的王爷和谢归墨都觉得奇怪,谢归墨问道,“为何这么问?”

沈棠没有回答,而是看向王爷,王爷道,“叙州灾情更重,已经三个月没下雨,百姓饮水都有问题,常州没细说,情况应该要好一些。”

但两地紧挨着,就算好,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果然……

沈棠道,“果然六百里加急就有问题。”

谢归墨道,“什么问题?”

沈棠道,“干旱严重的不是叙州,而是常州。”

“前世豫王和齐王争着派人去赈灾,最后去的是永诚侯,永诚侯到叙州赈灾,因为觉得常州灾情要轻些,便没亲自去常州,派钱大少爷去的,钱大少爷贪墨赈灾款,以至赈灾不到位,饿死了不少百姓。”

永诚侯是许皇后一母同胞的兄长,豫王嫡亲的舅舅。

而钱大少爷则是永诚侯的女婿。

钱大少爷贪墨,永诚侯说自己不知情,没人会信。

常州饿死不少百姓,有人趁机煽动百姓,发生动乱,这事传回京,皇上震怒,严惩永诚侯,夺了永诚侯的爵位。

永诚侯是豫王的舅舅,本来豫王就被齐王逼的喘不过气,指着赈灾立功,结果没立功,反倒栽了跟头。

这事之前,豫王还有和齐王一争高下的实力,出了赈灾之事,豫王在朝中的威望一落千丈,不少没战队的朝臣在这事之后,都觉得豫王没希望了,明知道赈灾要紧,齐王一定会派人盯着,还敢纵容自己的舅舅贪墨赈灾款,这不是把储君之位拱手送出去吗?

齐王趁机拉拢,不少之前还在观望的大臣,就都向着齐王了。

豫王和齐王斗了这么多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论哪一方坐到那个位置,都不会轻饶了对方。

豫王失势,急于立功,挽回皇上的心,结果越乱越错,最后从亲王被贬为郡王,再没法和齐王争了。

说到这里,沈棠看向谢归墨,“钱大少爷极有可能早就投靠齐王了。”

贪墨赈灾款的罪名,永诚侯担了,皇上没有把钱大少爷怎么样,永诚侯没差点把自己女婿活活打死,后来齐王坐到那个位置,和豫王亲近的人都收拾了,钱府却安然无事,以齐王和叶贵妃的性子,不可能因为钱大少爷被永诚侯打过,就网开一面饶过钱家。

所以沈棠才怀疑钱大少爷背地里已经投靠齐王了。

要豫王登基,就冲钱大少爷是永诚侯的女婿,地位肯定水涨船高,可要最后登基的是齐王,钱府也会跟着倒霉,钱府背地里投靠齐王,到时候不论哪边得势,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钱府最后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既然扶持豫王了,这事肯定要让豫王知道,防备一二。

自己人挖坑,那真是防不胜防。

谢归墨道,“这事我会派人去查。”

沈棠看向王爷,“既然父王问起了,那后面的事我就一并说了,叙州和常州旱灾后,不到三个月,又发生了洪涝,这年冬天,北方下大雪,冻死不少人,明年开春,锡州地震……”

“天灾**,民不聊生,东烈趁机生事,内忧外患。”

东烈生事在前,西梁犯境在后。

朝廷国库本就不富裕,接连天灾,更是折腾一空,这么好的机会,对大齐虎视眈眈的东烈西梁又怎么可能错失良机。

谢归墨告诉王爷,边关明年就会出乱子,王爷还不大信,大齐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力强盛,东烈西梁这时候生事,讨不到什么便宜,可要在一连串的天灾消耗国力之后,就解释的通了。

叙州和常州可不是寻常的两个州,土地肥沃,有大齐粮仓之称。

虽然朝廷每年都会囤粮,以备不时之需,可这样两个州郡发生旱灾,再加上后面的天灾,粮仓也撑不住啊。

沈棠告诉王爷和谢归墨,是希望他们能用手里的权利,尽量把后面这些避不开的天灾损失降到最低。

前世大齐打完东烈,打西梁,虽然赢了,但不知道多少大齐男儿死在战场上。

大齐不惧战,但若是朝廷损失没那么大,东烈和西梁也不敢轻易挑起战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