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一品财缘小厨娘 > 第一百九十章 赶山会

一品财缘小厨娘 第一百九十章 赶山会

作者:圆圆小糖人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庄户人就跟冬眠前储存榛子的松鼠一样,等用粮食把家里的缸一点一点装满了,心才能踏实下来,一踏实,就想着庆祝一番。

里正赶着牛车去了一趟临近的大王村,说是临近,等他回来,村里家家烟囱都冒烟了。走到李大栓家附近,里正看到团圆在嘿呦嘿呦拔萝卜收白菜呢。

“团圆啊,这刚秋收完,还有力气干活呢,听叔的,等明天再干吧。”里正就觉着团圆这小丫头太有毅力了,听润书说,她念书时,手里都搓玉米粒呢。

团圆抬起头,看到是里正,嘿嘿笑,“里正叔,我听你的,那你帮我把这些拉回家呗。”

团圆本来想放进篮子里挎回家,可她把白菜砍下来,才发现她想的太简单了。李桂花别看对李菜花什么都舍不得,可对菜地可是舍得,这大白菜,芯卷的结结实实,圆滚滚老大一颗,得有十斤往上。

里正过来,帮着团圆把菜放到牛车上,“团圆,你家有地窖吗?”

按说家家有地窖,用来储存过冬的菜,不过团圆以前和李秀才过的那日子,压根用不到地窖,里正才这么问。

“有的,里正叔。我家炕洞底下挖了老大一个地窖,这些都能放下。”

桃源村家家的地窖,都是挖在炕洞底下。

“里正叔,你这是干啥去了?”团圆看着里正心情很好,都哼曲呢。

“呦,还有团圆猜不到的事情?你想想,秋收后要干啥?”里正鞭子甩出了花,抽在地上“啪”的一声。

这么高兴,肯定是大喜事,团圆想着往年这个时候都干什么,眼睛睁大了,“里正叔,你是不是去大王村了?”

里正点点头,团圆高兴的呦,她终于要见到她心心念念的那样东西了,“里正叔,他们哪天来?”

“明天。”

“那我过会告诉首儿去。”团圆兴奋地说。

里正犹豫地问道,“团圆,你跟首儿……”里正不知道该怎么问出口。

“里正叔,你想问什么?”团圆满心满眼里都是明天要看到的那样东西。

里正笑了笑,“叔没想问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刚会走路的孩子,早早都来到了空场这里。空场上,每家都用玉米秸堆起了一个草垛子,围着空场堆了一圈,上面还得糊红纸。

往年,这红纸上的字都是李秀才来写,今年是团圆,首儿和李润书来写,“五谷丰登”,“粮食满仓”,“风调雨顺”。

团圆个小机灵鬼,字写得比不上首儿和李润书,直接画了玉米棒子,写上玉米大丰收。

虽然字认识秤砣,秤砣不认识它们,可秤砣还是摸着下巴评论,“团圆,你这画张麻子脸干啥?

“秤砣,你啥眼神,这是玉米好不好!”团圆一拍桌子站起来。

秤砣捂着肚子哈哈大笑,“玉米?你家玉米粒是黑色的,还这么圆,不愧是你团圆画的。”

“墨是黑的,我有什么办法。秤砣你得多识字,你说你眼神不好,再不识字,你这不就闹笑话了!”

秤砣抖着手指自己,“我……我……”

明明是团圆画的一点不像玉米好不好。

“你别你我的,七丫,我说的对不对?”团圆打断秤砣的话。

七丫正在费力地记那些字呢,闻言使劲点头,“嗯,团圆你说得对,秤砣你也学识字吧。”

“知道今天是啥不,赶山会,说识字干啥!写完没,写完我去糊上。”秤砣捂着耳朵,饶了他吧,他这辈子最不想干的就是识字。

首儿和李润书也停下了笔,两人在团圆身边一左一右站着,把写好的红纸都放在团圆面前的桌子上。

团圆数数够用了,一股脑放进秤砣怀里,叫他领着人去糊,里正把这事交给了他们这帮孩子办。

秤砣刚转身要跑,又叫团圆叫住了,“又干啥,你能不能一口气说完!”

要不是怕他把事办砸了,团圆才不叫住他,“你可别糊反了。”

“没事,糊反就是福到了。”这点事秤砣还是懂的,过年时他娘就这么说。

团圆叉着小腰训秤砣,“大过节的,我不想跟你生气,可你总做糊涂事,这不是福字,得正着糊。这样,我指挥着你糊。”

秤砣耷拉着脑袋,跟在团圆身后,到一个草垛子,团圆说糊哪里,他糊哪里,说怎么糊,他怎么糊。

给五个草垛子糊了红纸,秤砣不乐意了,“这样得糊到什么时候,我们分成三拨,你,首儿和李润书一人带一拨人,这样也不怕糊错。”

把浆糊分开,三拨人分头行动,不一会就把所有草垛子都糊好了。团圆细心,又都检查了一遍,没有漏掉的,才叫大家去玩。

今天村里来了几个外村人,有戗菜刀磨剪子的,有弹棉花的,这些小孩子没兴趣,倒是有个做糖人的,摊子前面围了一堆孩子。胡须花白的老头儿守着一锅熬好的糖,见了孩子就笑眯眯的,问买哪个。

团圆蹲在人家摊子前,她想要糖人,可她更感兴趣的是怎么熬糖,才能画出糖人,她问,老头儿只是笑,也不回答。

“这是人家赖以谋生的本事,不会轻易教人的,等你去我家问张奶奶。”首儿拉着团圆离开。

团圆恋恋不舍,不过她还有正事得干呢。

两人走了几步,见到几个相连的摊子。都是打铁的。大冷的天,汉子光着膀子挥着胳膊嘿呦嘿呦打铁。

这些摊子人气最旺,秋收完,哪家都需要买农具,修农具,摊子前围满了挑选的大。

有个摊子生意格外兴旺,前面竖着一块牌子,上头写着多少多少玉米,可以换一把新锄头,修又需要多少多少玉米,旁边还画着图,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首儿指指那个摊子,“看到了吧,同样是打铁,他的生意最好,因为他知道咱们这里的人什么东西多,缺什么。”

桃源村的人缺钱,习惯交换,这个打铁的就是投其所好。

“还用你说,这个我早知道了,我比他更绝。”团圆一扭头,跑到她家的草垛子那里,拿出她的“致胜法宝”。

赶山会这天,除了比谁家草垛子垛的好,还有一样要比,秋收吗,粮食是主角,所以还要比谁家粮食最好。

每家出一个孩子,在东边蹲了一排,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个篮子,有拿黍子的,粟的,玉米棒子的,有的还拿着以这些做出的吃的,最绝的是李五爷李有田的孙子土豆,面前摆的是一篮子土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