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八十三章 恶客上山来

东晋隐士 第八十三章 恶客上山来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院里头,气氛很凝重。

自从王彪之要来的消息散开,大家就在用各种方法,想要逃离书院了。

装病的,有事的,相亲的,长辈思念的,甚至还有人试图以成亲为由,请几天假。

但是很可惜,这一次,不论大家给陈子俊送多少礼,都没法子下山,因为山长王迁之放了话,侍中王大人要来书院,这正是书院弟子们在朝臣面前露脸的机会,谁都不许请假。

生病的,可以,书院从山下请大夫来看诊,诊金自付,如果诊断出来没病,那就负责打扫落叶,直到冬天。

有事的,可以,讲明白事情,由书院出面去解决,劳工费另算。

相亲的,还有比这青山秀水更好的环境吗?甚至厨房还能为你们提供私人订制美食,当然了,钱另算。

长辈思念的,欢迎各家长辈到书院做客,不仅能看到自家孩子在书院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能知道他们学业上的问题,甚至可以和各位夫子谈天论地,书院里的客房,已经打扫干净。

至于要成亲,必须马上成亲的张齐杜,还有什么比在书院里,由山长王迁之来为你证婚,更让你有面子的吗?

据说,张齐杜在被叫去谈话之后,已经高烧了好几天。

不过这些事情,都和王凝之关系不大,最近王凝之有了新的爱好,正在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梁山伯的治水方略中。

桃花林外的石头上,祝英台皱着眉头,手里拿着一卷书,很久没翻页了。

很不满地瞪着那边絮絮低语的两人,实在忍不住了,咳嗽两声:“我口渴,想喝水。”

“想喝就去拿啊,顺便给我来一碗凉茶。”王凝之头也不回,摆了摆手。

祝英台脸颊鼓起来,就要发火的时候,梁山伯抬起头,看到这一幕,急忙站起身来,“英台,我也口渴了,这样吧,我去拿些茶水来。”

而梁山伯一过拐角,祝英台就几步奔了过来:“王凝之,你成心的是不是?”

“干嘛?”王凝之把目光从地图上抬起来,不耐烦地反问。

“你什么时候对治水方略感兴趣了?上次山伯找你说,你还讲什么人各有志,还说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道理,就是为了偷懒而已,现在又凑出来,烦不烦啊!”

“我说的又没错,当时我不喜欢,现在我又喜欢了,这有什么不行的?”

“就是不行!我都跟山伯说好了,这几天桃树都要入冬,我们要好好修缮,明年才能让桃花开的鲜艳,你这样耽误我们的时间,真是……”

“得了吧你,天天腻歪在一起,还不嫌烦啊?想修剪桃树,你自己不会去做?非要来烦我们?我和山伯最近志趣相投,已经打算一起为治水大业做贡献了,山川,河流,水道,哪一点不是细致的工作?谁有空搭理你?”

“我不管!你自己拿了治水方略回去看,爱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别来打扰我们!”

祝英台咬着牙,低声嚷嚷,本来很漂亮的大眼睛,瞪得溜圆,气愤不已,再过些日子,就要过冬休假了,到时候好几个月都见不到山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时间,却被人这样搅扰,尤其是,这个王凝之,绝对不是真心和山伯合作的,纯浪费时间!

“你老实交代,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你想利用治水方略干什么?想对山伯做什么?”

祝英台的问话虽然言辞激烈,可是怎么听都不对劲儿,王凝之顿时就火起,“我呸!我能对他做什么?”

眼看着两人就要开骂,甚至动手了,那边梁山伯急匆匆跑过来,“王兄!”

听见梁山伯的声音,祝英台马上变了张脸,恢复了一个谦谦君子应该有的样子,看得王凝之一阵恶寒,整个书院,还有谁不知道你是个小疯子?

难道这就是真爱吗?

一个愿意演,一个愿意配合?

“兰姑娘,兰姑娘在前头等你,说是王彪之大人上山了,要你快些去!就在山门口!”

王凝之站了起来,望了一眼这日头,抚了抚额头,刚开口:“我怎么感觉有点晕,肯定是中暑了,快送我回房去……”

“快去吧,人家都等你呢,这可是你王家自己的事儿,那还是你的长辈,千万不能怠慢了,莫说是有点不舒服,就算是腿断了,你也要爬过去!”

祝英台直接打断了王凝之的仓促表演,一把就将他推了出去,还不放心地跟着又推了几步,这才在耳边低语:“别装了,赶紧滚蛋!”

王凝之悲伤地往前走着,也没忘了嘱咐一声:“山伯啊,把治水方略准备好,咱们要拿去给王大人看的。”

“知道啦!晚点我会叫山伯去的!”祝英台扯着嗓子喊。

“王兄,你没事儿吧?”梁山伯略微担心,可是也没什么机会去关心了,因为祝英台已经拉着他往桃林走:

“放心吧,他好得很,咱们赶紧去看看桃树!”

山门口,白石大门在阳光下,庄严耸立。

王凝之不满地

^0^ 一秒记住【】

瞪着王兰:“人都没来,叫我干嘛?”

“兄长啊,我们是晚辈,人家下午来,你不先过来等着,难道还要人家等你?”

“谁稀得见他,这人老古板得很,天天好为人师,上次去我家……”

吐槽了没几句,就看见一行人上山来,王凝之迅速调整状态,换上了一个恭敬的表情,看得王兰是直翻白眼。

走在前头,一个中年人,虽然是比王迁之要年轻些,下巴上却带着一小绺白色的胡须,配上一本正经,轮廓分明的脸,那是相当滑稽的,但他那个严肃的神情,加上一丝不苟的气质,甚至连头发都梳理得平平整整,就让人不敢发笑。

这就是王彪之了。

身后的几个护卫,大概也是跟着他时间久了,总要比别人的护卫看上去更加刻意的严肃正经。

眼看着走到面前来,王凝之努力地挤出一个笑容,还没等开口,就遭到迎头训斥。

“王凝之,见到家中长辈来,应该上前迎候,站在那里算怎么回事?”

王彪之的声音也是和他本人一样,而且听上去还带着一丝丝的愉悦,王凝之叹了口气,这位还是一点儿没变,以教训别人为快乐。

“叔父,几年不见,您还是这么硬朗。”走上前,笑眯眯地开口,拱手行礼。

“怎么衣服这样皱,如此岂不是让人小看我王家?这是你的书童吧,我好像见过,你如此懈怠,是谁给你的胆子?”

站在后头,一直低着脑袋,生怕被发现的徐有福,闻言只能认罪行礼。

“叔父!王兰有礼了!”

王兰总算是开口了,一个标准的女子礼仪,行的是端端正正。

“嗯,小兰也长大了,”面对一个小丫头,王彪之总算是有了点笑容,虽然看着也挺恐怖的,不过就没说教了,“走吧,上山去,见见你爹。”

“嗯,我爹,他说今儿难得有灵感,正在后山作画,还说不让人打扰,晚点回来跟您告罪。”

王兰有点儿尴尬,手叠放在一起,不好意思地说道。

王彪之愣了一下,嘴角一抽,“这把年纪了,还玩这一套,想躲着我,哪儿那么容易,带我去见他!”

“是。”

抬脚走了两步,似乎感受到后头的气氛,王彪之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正在偷笑的王凝之,“你也跟着来。”

王凝之的笑容消失了。

后山。

这种没有风的日子里,确实很适合野外作画,站在这里,蔚蓝的天空下,远方的山脉连成一线,临近处,钱塘仿佛置在眼底,还能看见钱塘湖,就像一个闪着点点微光的镜面。

“你看看,这人就是毛病奇多,讲究奇多,事儿巨多,你就去跟你爹说说,咱们找个由头赶紧撤吧,我带你下山去玩,要不这样,咱们去会稽,我也大半年没回家了,你也去玩玩,不是说很想谢家那两姐弟吗?费用我都包了。”

站在外围,看着里面两人,一个在假模假样地作画,一个在认认真真地批评,王凝之声音压得很低。

“别想了,我才不会去给你顶包,你敢走,自己走呗,”王兰鄙夷地看了一眼已经絮叨很久,就是想混过去的王凝之,“就不能有点大丈夫气概?慌什么,你看他,都不批评我的。”

“你废话!他批评你什么,你这种典型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装的比鬼都精!”

“王凝之,王兰,过来!”似乎是被王彪之给说的烦了,王迁之已经无心作画,左右看看,正好看见那边两人吹着小风,很享受这秋日的风景,顿时就生气了,自己都在这里受折磨,两个小辈,居然躲在一边?

“看看,我这幅画,怎么样?”让开了身子,站了起来,王迁之一副要考较弟子的样子,把舞台让给了年轻人。

年轻人当然是很不乐意的,尤其是,这种当着你的面画出来的,你还敢说一个不好吗?

问题是,画都还没完成,让人怎么评价?

就算是想违心地夸赞几句,也没得夸啊,总不能说‘停笔停得好啊!’这种不要脸的话吧?

王兰心里这么想着,眼里盯着老父亲的山水画,就听到旁边一个声音响起:

“停笔停得好啊!”

王兰小嘴微张。斜着眼睛看过去,眼角几乎都挤出皱纹了,却只看见了那个穿着青色学子服,虽然有点儿皱巴,但依然不能影响到他潇洒的态度,背负着双手,仿佛真的进入角色,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而评价,还评价得这么不要脸的人。

王凝之轻咳一声,继续开口:“这山水,这风光,这秋天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阵风,都是生命,这不是一支笔,一张张,一幅画就能表达清楚的,即便是再高明的画家,也无法把自己的心情完全融入着小小的画卷之中。”

“既然如此,倒不如笔随心动,将感情放在自己所能宣泄到的地方,感情不再奔放如河水的时候,停下笔来,既不让先前的情感影响,又不会因为接下来的变化而反恶,停笔,停得好啊!”

^0^ 一秒记住【】

这不要脸!

王兰发誓,如果他再说出一句这种话,自己就一定要骂他,才不管什么大家闺秀的形象,总不能被人活活气死。

很明显,这么想的人,不止是王兰一个,王彪之咽了口唾沫,突然冷笑,“兄长,不愧是扬州有名的夫子,教出来的学生,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看得出来,王迁之也是有点尴尬的,毕竟还是个要脸的人,被人这么不讲究地硬夸,总是有点不好意思,但没办法,为了维持眼下的局面,不被王彪之逮到机会把师徒二人都给教训了,只能硬挺着:

“我万松书院,向来因材施教,从不让学子们的思维受到拘束,我们教书育人,是在培养他们各自的品行,而不是让他们固化成书呆子。”

“所以,你是想告诉我,王凝之这种话,你觉得对?”王彪之的声音都有点扭曲,不再能维持自己一贯的腔调。

“凡事在论对错之前,都要先认可一点,那就是万事万物,在万人万心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学子需要学习的,是夫子们的求知态度,而不是和夫子们一样的理解。这千百年间,有多少的古籍,都被人不断地翻新解释,这样才有今日我们的学问。”

“我虽然是山长,但也是夫子之一,从我的角度来看,只要这是王凝之用心思考,仔细检查,坚定而出的答案,那就是正确的。至于其究竟是对是错,一来根本不重要,二来也无需我去关心,王叔武,你未免拘泥了。”

“不过我倒也不奇怪,毕竟你身在朝中,一言一行,都需要克尽求勉,以身作则,否则很容易被人攻讦,”说到这里,王迁之轻轻摇头,看向王彪之的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丝的同情与担心,“这几日,便在书院,放松过几日吧。”

最后,王迁之还拍了拍王彪之的肩膀,轻轻叹了口气,这才转过去,看向远方。

风轻轻从山涧而来,与那泉水声交融在一起,叶片被卷起在风中,轻轻飘舞,在山峰上盘旋,似乎将王迁之的话也一并锁住,在众人耳边回响不绝。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