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三百七十一章 醉后不知天在水

东晋隐士 第三百七十一章 醉后不知天在水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和九年。

刚入秋,整个世界就变得萧瑟了许多。

或许是因为这个夏天太过于炽热,或许是因为这个雨季来的太早,也可能是因为北方的动荡,来的太剧烈了些。

短短一月之间,秦太子,苻生殿下, 竟遭刺杀十数次。

整个长安都在戒严之中,飞鸟过而不得入。

征西军已经在洛阳,颍川集结,和荆州连成一片,整个大晋,就像一支引而不发的的利箭, 这一箭势必是要发出的,只是箭锋所指, 却尚不明朗。

慕容恪自平阳大战后,便引军屯于邺城,丝毫没有动静,只是这过于刻意的平静下,似乎隐藏着最爆裂的火焰。

全天下人的目光都落在长安,想要知道里面究竟在发生着什么,谁都清楚,只要长安的消息一传出来,天下就会陷入大战之中。

苻健以武立国,手下的土地并不算大,人并不算多,却拥有最强大的军力。

可是如今,苻雄没了,苻健重病, 整个秦国,甚至整个天下,都在等着看,这位强大的帝王, 在他最后的时光里,将会做出什么来。

长江沿岸,一丝丝的风吹草动,都令人揪心。

可偏偏离开这里,一切都显得是那样宁静而生动,仿佛这个秋天,唯独在长江停滞了。

就好像是那挂在天边的星河,一直在云中若隐若现,很难说究竟是云在动,还是星星在动。

会稽山阴。

小院子里,王凝之摇着扇子,躺在摇椅上,半眯着眼。

旁边的小桌子边上,还有一小壶甘甜的酒水。

只是这酒还未饮尽,人已昏昏欲睡。

隔着窗户瞧了一眼,已经把碗筷都收拾好了的绿枝犹豫了几分,低声:“夫人,公子好像喝醉了,要不要把他叫醒,回来睡觉?不然怕是要着凉。”

坐在一边, 正在翻看着小孩子衣裳花样图册的谢道韫闻言,轻轻摇头,走了过来,虽然如今肚子更大了些,却并不显得臃肿,行动也不见得有多迟缓,这或许和她往日里习武,身体康健有关,也可能是自怀孕以来,一切都很小心有关。

站在窗口瞧了丈夫几眼,谢道韫微不可觉地轻声叹了口气。

她当然明白丈夫在发愁些什么。

就这样看了一会儿,谢道韫走了出来,直到树下,坐在丈夫身边,伸出手把他额头上的几缕头发给拨到一边。

不知不觉地,或许是因为每日都能看见,从来不觉得丈夫有什么变化。

直到现在,安安静静地看着丈夫,才能察觉到,他似乎要比以前成熟了许多。

只是丈夫的这种成熟,就像他的细腻一样,几乎是瞧不见的,清醒时候的丈夫,永远都像个太阳,带给周围人快乐和温暖。

前俩天自己回家,听到谢渊说了如今的形势,那一刻谢道韫便明白了,恐怕丈夫那首歌谣,是拦不住桓温了。

若是要向天下士族和百姓表清白,桓温只需要做一件事,将兵力集中在洛阳,亦或是魏兴,汉中,都可以表明自己的方向。

但桓温没有。

兵力集中在颍川和洛阳,看似是还在犹豫,等到秦国乱起来,征西军是要攻秦,还是攻燕,但桓温是何等样人,岂会这样犹豫不决?

他如此做,不过是装个样子,让天下人没有实际上的理由来对征西军不满,也是给那些尚且抱有希望的人,一个空而假的期待罢了。

等到秦一乱,征西军必然会向当年攻蜀一样,不经朝廷命令,挺进燕地。

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大晋最大的灾难了。

桓温若胜,则必然会自立为王,甚至反攻建康。

桓温若败,那征西军将不复存在,大晋少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将军,却也少了最能打的军队,对秦,对燕,再无抗争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虽然这些年朝廷一直都在致力于扬州兵的扩充,但水分有多大,内行人一眼就能瞧明白。

军资不足,军队都是些新人,根本没打过什么大仗,这样的军队,和征西军比起来,差的太多。

那等到征西军出动,朝廷究竟要不要帮呢?

帮是养虎为患,不帮是自断臂膀。

只是这个消息,丈夫没有和自己讲,三叔也没有和自己讲,他们必然是不想让自己担心。

谢道韫也很清楚,这种事情不是自己担心就能改变的,这俩日自己也忍不住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有用。

桓温何等样人?

丈夫一首歌谣,在琅琊王氏的有心运作下,已经算是裹挟天下民意,在向桓温逼迫了,可他根本不会动摇。

其实王谢两家的计划,并不算多么深隐,算是阳谋了。

整合士族之力,匡扶朝廷,培养扬州军力,最后逼着桓温只能做个忠臣。

可苻雄的死和苻健的重病,直接将这个计划给逼得没有了时间。

桓温自然是会感受到这股压力的,或许在他的计划里,是可以慢慢的,一点点蚕食掉士族之力,进而废皇帝自立的。

但王谢的联手,和太后的默许,以及诸葛老大人的强硬,让桓温和朝廷进入了一个对峙阶段。

而秦国的大乱,就给了桓温机会。

因为此消彼长之下,随着时间愈发的长,士族的联合,总是会压服其他地区的,桓温只有军队,独木难支啊。

不过现在,一切都变得不可控了。

丈夫想必也是在为了这件事发愁,身为琅琊王氏之人,岂能置身事外呢?

只是,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计谋,计策可以解决的事情了,桓温要一意孤行,朝廷自然不可能首肯,将皇帝位置拱手让出。

大晋,眼看着就要风雨飘摇了。

只要看最近三叔不逼着丈夫去弄那些新奇的玩意儿,就知道三叔恐怕已经在做一些打算了。

轻轻叹了口气,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谢道韫嘴唇微动,似是耳语一般,“孩子,别怕,有爹娘在,什么都不用怕!”

大概是妻子的声音,让王凝之醒了过来,眯着眼瞧了瞧,王凝之露出个笑容来:“怎么出来了?”

谢道韫也笑着:“我来陪你一会儿。”

“这有啥要陪的,”王凝之要坐了起来,“我是觉得这刚入秋的天气,最是明朗清润,才想着偷个懒。”

谢道韫轻轻扶着丈夫,让他坐直了,自己则轻轻靠在丈夫肩头,夫妻俩挨着,坐在宽大的躺椅上,“这个秋夜,明月郎朗,确实美丽。”

王凝之笑笑: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秋夜闻香忽。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嗯,我夫君最是有才华。”谢道韫蹭了蹭丈夫脸颊。

王凝之挑挑眉:“平日里那些诗句,可比这个好许多呢,也不见你这样夸我。”

“诗句有什么稀罕的,难道我不会作?还是书里头少了?我只喜欢你作的,尤其是只为我作的。”谢道韫笑吟吟地。

微风拂过,并不冷,却能吹散这淡淡的醉意,王凝之眯了眯眼,看着妻子:“你想说什么?”

谢道韫转过头,夫妻俩对视一眼,各自笑了起来。

“你都知道了?”王凝之轻声。

谢道韫‘嗯’了一声,说道,“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要安慰你,让你放宽心,可那别说你不会照做,就算是我,也不想说,你是琅琊王氏的二公子,我是陈郡谢氏的女儿,琅琊王氏的儿媳,该是我们承担的,就要承担。”

王凝之笑了起来:“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这才是我的夫人!”

“不错,我们应当去承担这一切,身为琅琊王氏之人,享受到了这高门大户带来的一切,那自然就该承担这一切带来的麻烦。”

“天上总不会真的掉馅饼,只好不坏。凡事皆有利弊,既然我们享受到了这个利,就应该承担这个弊。”

谢道韫点点头,说道:“这才是我的夫君!不过呢……”她的声音拉得长长的。

“不过什么?”王凝之愣了一下。

“不过,你是打算瞒着我到什么时候?还是你真觉得,这种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儿,能瞒得住我?”谢道韫的嘴角弯起一个危险的弧度。

“这个,”王凝之干笑两声,“我的计划是,能瞒多久,先瞒多久。”

一个大大的白眼,谢道韫说道:“夫君,你不要听我爹和三叔那些话,我可不是那种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姑娘。”

说完之后,谢道韫并没有等到丈夫的肯定,或者接受,反而从他眼里感受到一些古里古怪的意味。

虽然他在微笑,也在点头,但是凭着对丈夫的了解,谢道韫感觉自己想的,和丈夫想的,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谢道韫语气不善。

“我,嗯,就是觉得你很棒阿!”

“说实话!”

“好吧,”王凝之挠挠头,“我没觉得这种消息会让你害怕。”

“那你是?”谢道韫突然有一种感觉,丈夫接下来的话会让自己生气。

“我是怕你忍不住冲到前线去,虽然你功夫很好,可毕竟有孕在身,这种事儿太危险了。”

“还有,我听说女人怀孕时候的心情,行为,很容易影响到孩子,我怕儿子以后是个莽夫。”

“还有啊,男人上过战场,都会变得冷漠许多,你本来就不怎么热心肠,要是以后……”

谢道韫的笑容越来越迷人了,心里的怒火也越来越大了。

很好,很好。

果然跟我想得差不多。

这一瞬间,谢道韫突然觉得,过于了解丈夫,也许不是个好事儿。

没法子,别人的丈夫,都是心里藏着事儿,夫人们自然需要猜测。

而自己的丈夫,心里虽然也藏着事儿,但这些事儿,总是能成功引起别人的愤怒。

“给我讲讲你的打算。”谢道韫决定暂时先不在那些情绪上多纠结了,问清楚正经事儿比较重要。

王凝之耸耸肩:“没什么打算,桓温那样的人,哪儿是能说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补救了。”

“补救?”谢道韫愣了一下,“你觉得桓温会输?”

“很难说,输的可能大一些吧,国内不会给他任何的支持,说不定诸葛老大人还会扯扯后腿,桓温也是觉察到这一点,才会孤注一掷。”

“大长公主去江州,当时我们想不通为什么,这时候再来看,却明确了许多,想必当时桓温的打算,就是由内而外。可是我们两家联手,诸葛老大人出山,朝廷和士族难得一心,桓温已经不可能由内而外了,只能去扩张。”

“朝廷和士族,倒是也未必能齐心。”谢道韫缓缓说道。

“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总是能把人绑在一起的,”王凝之笑笑,“桓温在,谁都抬不起头来,就连陛下都要避其锋芒,何况其他人?如今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把桓温拉下马来,谁不心动?”

谢道韫轻轻点头,“是这个道理,不过桓温一旦败了,我们也就再无力量,去逐鹿北方,只能望江而叹了。”

王凝之眨眨眼,“说不定可以补救。”

“你说的这个补救,究竟是什么意思?”谢道韫不是第一次从丈夫的嘴里听到这个词了,直觉告诉自己,或许这就是最后的办法。

“谢三叔,最近正在和朝廷那边联系,我看他的意思,或许是有些坐不住了啊。”王凝之微微一笑。

“三叔要出仕了?”谢道韫眼前一亮。

这么多年来,谢安虽然是不参与朝局,但身为谢家人,谁不知道他的能耐?谢奕,谢尚,等等谢氏族人,遇到事情的时候,都经常会找谢安问计。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越是聪明人,越是能感觉到别人的聪明。

“可就算是三叔,恐怕也很难让桓温改变心意。”

王凝之耸耸肩,“我们需要的,从来都是征西军,不是桓温,以前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王凝之轻轻一叹,却始终听不到妻子的声音,有些疑惑,看过去,却只看见妻子闪闪的眼神,“怎么了?”

谢道韫的声音很轻,“夫君,你也是想去前线的对吗?”

“那当然了,这种扬名立万的机会,我从来都是喜欢的,反正用不着我打仗,混个功劳回来,岂不是美滋滋?”王凝之笑着回答。

“我支持你。”谢道韫却很是认真,“我知道你担心大哥,担心琅琊王氏,我们和那些市井小民不同,国家乱了,他们或许有活路,可琅琊王氏,却注定遭难。”

“你不是说过么?该出手时就出手!”谢道韫甜甜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