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发明家王凝之

东晋隐士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发明家王凝之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稽。

王羲之回家以后,便把儿子叫了过来。

书房里,匆匆赶来的王凝之看着手里的信,眼神闪烁:“平阳到底是开战了啊。”

信里只有寥寥数语:

四月二十一,暴雨。秦苻雄率军于黎明出城,相与苻坚援军,内外呼应而战。

燕慕容恪收拢兵力, 于城南围歼秦之援军。

苻坚重伤。

秦亡者上万,伤者无数;燕已过之。

四月二十二,苻雄趁夜攻上党,再战燕军,慕容恪据城而战,不分胜负。

夜半,大将军桓温率军袭燕, 断其粮草,封其援路。

慕容恪率军归邺城。

桓温撤军。

“已经是十余天之前的事儿了, ”王羲之靠在背后的椅子上,“到得此时,苻雄已留军驻守,慕容恪也还于邺城,算起来,竟还是我们赚了。”

王凝之笑了起来:“不错,洛阳,颍川,总算是回了我们手里,秦受此大战,一时之间也再无力南下了,而慕容恪大概是在生气吧。”

“他当然要生气了,”王羲之小胡子一抖一抖的, “北燕这些年和我大晋时常有些摩擦,但总是不吃亏的,他大概也没想到,桓温居然敢夜袭平阳。”

“不过慕容俊手下的十几万军, 到底是去了邺城, 桓温说不定惹上了一个大麻烦。他帮了苻雄,苻雄却未必会帮我们。”

王凝之点点头:“接下来,就该是征西军和燕军的事儿了,看看是桓温有本事拿下邺城,还是要丢了洛阳。”

“你觉得谢奕不该去帮他?洛阳若是出了事儿,颍川自然不保,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不该不明白。”王羲之坐直了身子,盯着自己的二儿子。

王凝之耸耸肩,“爹,您难道看不出来,桓温想要做什么?我们帮了他,徒劳自损而已。”

“你是如何发觉不对劲的。”王羲之淡淡说道。

“从桓温放走苻坚,桓冲拦截他开始,”王凝之揉揉鼻子,“桓温逼着秦,燕交战, 却不自己灭了苻坚那些军人,不就是想要慕容恪无功而返吗?”

“桓温意不在秦, 而在燕。”

“还有,大哥给我的信里,写着如今朝廷已经在为前线筹集军资粮草了,谯郡由蔡谟大人率军拱卫,这防的,想必不是燕军吧?”

“当然,我前几日也去谢家,问过谢三叔了,这才敢肯定。”

王羲之抿了口茶,说道:“谢安石心有城府,胸怀大志,未来若有机会,说不定能成大事。不过他这个人过于审时度势,未必能抓得住机会。”

大概是感受到儿子看自己的目光,王羲之一瞪眼:“怎么,老子我审时度势,那是在为了整个王家考虑,为了天下士族考虑,他能跟我比?”

“真是不孝子,一点儿都感受不到老父亲肩上的重担!”

讲道理,王凝之其实并不是很理解,这事儿怎么就突然转变成对自己的教育了,下意识回答:“老爹,我看你日子过得也挺舒心的,这不是所有事儿都在按你的计划进行吗?”

“那只能说明我高瞻远瞩,不能说明我轻松!”王羲之对于儿子的不识趣很是不爽,直接丢出一个让王凝之瞠目结舌的消息:

“既然你觉得谢安石很不错,那最近就跟着他吧,正好他也跟我提过。”

“我跟着他,干嘛?”

王凝之下意识地抗拒,这些老狐狸们,如果可以的话,自己还是不想跟他们打交道的,劳心劳力,纯纯地给人打工。

“反正你也不务正业,整日里晃进晃出的,看得人心烦,我是听他说,对你的那些小玩意儿挺喜欢的,大概是要你去再改进些吧。”

说罢,王羲之就挥挥手,把儿子赶了出去。

瞧着王凝之碎碎念的,骂骂咧咧地抱怨着,出了院子,王羲之露出个笑容,“臭小子,人懒得不行,眼光倒是不错,能跟着谢安石学几日,那是你的造化!”

……

造化不造化的,王凝之其实不清楚,他只是觉得好日子要结束了。

实在不行,自己宁愿跟着张道御去学学道术。

什么桃木剑啊,明镜啊,如意啊,法尺啊之类的,拿起来晃晃悠悠,摆动几下驱鬼镇邪的,不是挺好吗?

虽然老爹说谢安只是想让自己研究一下那些小玩意儿,可王凝之却不认为这是真的,谢安才不会把心思浪费在这些东西上头呢。

回到小院子里,王凝之第一时间就去找妻子问计了。

作为谢安最喜欢的晚辈,妻子应该是很懂她三叔心思的。

而这个时候,正抱着一本农典的谢道韫,还在研究如何能培育出新样式,新颜色的花儿来。

没办法,发脾气计划被丈夫给打破了,那就要给无聊的生活,找点儿别的事做。

谢道韫这几天,大概是明白了为什么丈夫会觉得怀孕会让自己觉得不受重视。

因为实在太无聊了。

可不就是没事儿找事儿嘛。

作为王家的儿媳,谢道韫觉得自己有必要对道学加深一下了解,但作为一个从内心里敬鬼神而远之的人,要去死板教条地学习,也并不能令人愉快,于是谢道韫就把目光放在了改良上。

瞧着丈夫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谢道韫皱皱眉:“又被娘追着打了?”

王凝之站定在妻子面前,很是哀伤:“夫人,最近你可能无法时时刻刻见到我了。”

“就跟谁稀得见你一样,”谢道韫撇撇嘴,丈夫说话,那是一向的夸大其词,再说了,就算没有,时时刻刻挤在一起干嘛?

“夫人啊,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被针对了!”王凝之见到妻子这么不放在心上,顿时就悲从心起,絮絮叨叨地开始讲述。

一开始听到是王羲之和谢安的安排,谢道韫还是很认真的,毕竟这两位,都不是那闲着无聊的人,一举一动,往往都有含义。

但是在丈夫的控诉中,仿佛他们都变成了折磨人的坏人,要迫害自己夫妻不能日日厮守在一起。而且还打算对丈夫进行一些非人的教育。

很熟稔地在脑子里过滤掉丈夫那些夸张的描述,谢道韫得出结论:“所以,是父亲大人安排去跟着我三叔,让你去摆弄些小玩意儿?”

“是啊,一听就是假的对吧?肯定是有什么背后不可告人的卑鄙的阴谋!”王凝之如小鸡啄米一般地点头。

谢道韫想了想,忍不住笑了起来。

“夫人,你亲爱的夫君这就要去受折磨了,你这个幸灾乐祸是什么情况?”王凝之很不满。

谢道韫白了一眼,“这都是你自己作的,怪得了谁?”

“我自己作的?”王凝之愣了一下,连本来维持着的委屈模样都停住了。

“是啊,”谢道韫点点头,“我告诉你,三叔虽然不见得总说真话,但没必要,也没道理去骗你,所以他说的肯定是真的。”

“他到底看上我什么小玩意了,送他还不行吗?”王凝之苦着脸,“香水?小车?还是什么?还有,我又不是第一天有这些小东西,怎么偏这时候……”

王凝之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脸上闪现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是上次我跟他的那些话?”

“你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谢道韫笑笑,“三叔现在才要你过去,那想必是真的考虑过你说的格物以助民,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有什么效果,所以让你去试试了。”

王凝之整个人都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焉了吧唧的,“有必要这么认真吗?这年头,大家不都是说说而已的吗?难道我还要言行一致?这不符合我的风格啊!”

对于丈夫这么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谢道韫只是撇撇嘴,“这些话你去跟父亲说,要不去跟三叔说,我才不管。”

“夫人,帮帮我吧,”王凝之一脸的抗拒,“我并不想跟这种老头子在一起办事儿,感觉跟他们呆久了,人都会变的无趣且僵硬。”

“我想,”谢道韫慢慢地说道,“三叔肯定是不会对你那些香水之类的感兴趣,他想要的,肯定是可以大范围使用的东西。你或许可以先做点儿准备。”

谢道韫毕竟还是愿意为丈夫谋划一下的,尤其对方是自己家的三叔,别闹出意见来就好。

然后,她就发现自己的苦心孤诣毫无价值。

因为丈夫已经在计划,这两天该玩些什么了。

“事到临头需放胆,船到桥头自然直。”王凝之振振有词,“反正都躲不过去了,那就先抓紧时间玩吧!”

在用手里的书卷狠狠砸了丈夫一下之后,谢道韫也就欣然接受了他的观点。

多大点事儿,用得着劳心劳力么?

反正不是自己劳累。

谢道韫发现自己在向着丈夫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

话是这么说,但坐在屋檐下,懒洋洋的谢道韫很快就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丈夫。

因为丈夫看上去是在玩,实际上却很有目的性。

在他的号召下,家里的几个弟弟,全都被喊了过来,然后一伙人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一顿瞎操作。

在四弟王肃之明确表达了自己对玩不感兴趣,只想学习的时候,王凝之语重心长:“四弟啊,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儿,重在哪里?”

“传承。”王肃之不假思索。

“没错,”王凝之点点头,“如今我们各地书院,教授学生,口口相传,纸笔相和,能记载,却鲜少可以在课堂上书写,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纸,夫子们只能一遍遍重复地讲,让学生们加深记忆。”

“如果,我们可以制造出一个巨大的纸,让夫子们在上头书写呢?”

王肃之无奈,只好参与了进来。

毕竟,作为一个读书人,面对这种条件,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至于老三王涣之,为了让二哥二嫂帮忙,那叫一个勤快。

剩下的几个,就没什么反抗能力了,在王凝之的高压之下,不论是不是心甘情愿,都只能被迫劳动。

除了王孟姜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地欢快着,其他人瞬间化身为苦工。

很快,在徐有福的安排之下,一块薄薄的木板,被剔得干干净净,但一面上还是可以磨出沙面,被运了过来。

还有买来的许多白色染料。

然后,兄弟几个就开始了伟大的涂抹过程。

王徽之皱了皱眉:“二哥,就不能弄点好染料?呛!”

王凝之一瞪眼:“好的谁不喜欢?可那不贵吗?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里怎么就有你这样好吃懒做的人!”

被劈头盖脸训了一顿之后,王徽之老实了许多,其他人也不敢吱声了。

上染料,暴晒。

看着一块白得发亮的板子,王孟姜趴在谢道韫腿上:“二嫂,二哥这是要干什么?”

谢道韫笑了笑,“你二哥这是想弄个东西出来凑合,面对过两天的麻烦。”

话说得轻松,但谢道韫也是很好奇的,听丈夫那个话,是要弄出一个巨大的纸来,让人可以在上边书写,但就看这木板,可不是毛笔能写的,而且,这也不见得有用。

这么费劲儿去弄出一张白木板来, 能写几个字?

若是要保存,竹简之类的好很多,若是要写字,那就算把一些纸拼凑一下,也是一样的效果,还省时省力呢。

而这个时候,徐有福又指挥着人,搬进来一小车木炭,都是条状的,大小不一。

王凝之蹲下来,翻翻捡捡,找出一根合适的,在兄弟们迷茫的目光中晃了晃。

将木板立在墙边,王凝之‘刷刷’几笔,便是自己的名字。

只是,远远不如毛笔字好看,没有了飘逸之感,也缺了曲折和缓。

但胜在刚毅,看着便横平竖直,颇有些刚强之气。

不等兄弟几个表达意见,王凝之笑了笑,取过来木刷子,上头已经安置了许多羊毛,还被捆在一起,便不再如往日里柔软,在那白色木板上擦了擦,那些字迹,便消失不见了。

王肃之眼前一亮,一把拨开站在前头的三哥,几步走了过去,随手拿起放在旁边的炭条子,几个大字写了上去。

站在旁边的王凝之,笑吟吟地看着弟弟们都在上头写写画画,又擦去。

到底是王羲之的儿子们啊,就算是初用炭笔,写出来的字,都各有千秋。

除了王徽之在那儿画乌龟。

“二哥,若是学堂之上,用此板立于墙上……”

王肃之爆发出极大的热情,扭过头来,语无伦次。

王凝之一派高人作风,负手而立,微笑点头,“请叫我大发明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