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三百零五章 腊月温情

东晋隐士 第三百零五章 腊月温情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稽,山阴。

寒风瑟瑟而来,吹落了街道两边,树上的枯叶。

已是腊月,再不见那秋日的温暖,城里的包子铺,门口的大笼屉上, 白气升腾,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熊孩子拿着几枚散钱,递给笑吟吟的老板娘,各自捧着一个大大的肉包子,吃得香甜。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王凝之都是应该在卧室里,进行相对冬眠的。

只不过这两年,冬眠稍微困难了些, 先是去年冬天一直都要送小妹去谢府, 今年冬天又是刚回来,便马不停蹄去见老爹和大哥了。

站在书房里,王凝之搓了搓手,喊了一声,“爹,大哥还没来?”

“他一会儿就来,正陪着孩子吃饭呢。”王羲之抬头瞧了一眼,“你先坐下吃吧。”

“哎,好嘞。”王凝之点点头,昨儿夜里回来,倒头就睡,到现在都没吃上一口热乎的,这对自己来说,还是挺要紧的。

食不言寝不语,这种话对王凝之来说,那是基本没用的,一边消灭着面前桌上的东西, 一边问:“老爹, 大哥给我的信,我看过了,张遇那是怎么回事儿?”

“玉玺惹的祸,谢家把这功劳给了谢尚,结果他事儿是办成了,却办得稀里糊涂,不隐秘不说,还跟张遇那头的人起了冲突,他手下的振武将军胡彬,不仅不照顾着些人家降将,反而仗着自己有几分功劳……”

王凝之听过,翻了个白眼,“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谢尚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一点,那就是看人的眼光太差,凡是他属意的人,都是些有毛病的,当初在钱塘, 我就看出来了。”

王羲之笑了笑, 又瞪了儿子一眼:“怎么说也是谢家的长辈,哪儿有你这么说话的?”

王凝之不以为意,耸耸肩,“老爹,现在北方已经是秦,燕坐死了,其他那些不值一提,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你就不打算做点什么?”

王羲之眯了眯眼,“做什么?”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能够与其中之一相盟,是不是就能两面进攻,拿下另一个?我们做个佯攻,之后他们打起来,咱们就撤军,同时攻击一下盟友,您觉得怎么样?”

“异想天开,”王羲之没好气地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朝廷上下一心,才多少能有些机会的,可是现在根本实现不了,如今我朝的军力,虽然各地均有分布,边境一带也多有兵将,可真正能和那些北方人相争的,无非就是一个征西军。”

“桓温率军而出,胜则更加骄横,难以控制,朝廷岌岌可危,败则引狼入室,不论秦燕,必会过江,社稷倾覆。”

“何况桓温想要北伐,早已经不是一日俩日的事儿了,朝廷费尽全力,才算是暂时遏制住,若是给他名正言顺地出兵,桓温必会趁机做大,到时候情况会更糟。”

“你说说你,整日里不好好用功,脑子里都在琢磨些什么,尽是些馊主意,”王羲之刚刚放下筷子,开始教育,打算来一个长篇大论的时候,王玄之出现在了门口。

王凝之顿时站起身,非常热情地走了过去,“大哥,好久不见,我好想你啊!”

王玄之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下意识地退了一步,摆摆手,“你少来,才几天没见,装什么恶心样子。”

“这次叫你回来,是要问问你,在晋安的时候,大长公主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你给家里的信,也未讲明情况,得到你的消息以后,我们虽然派人前去调查了,但为时已晚,大长公主已经离开晋安,回了封地几日,便北上去了荆州。”

王凝之‘嘿嘿’笑了两声,“大长公主,到晋安,自然是为了见江州刺史,纪修远,纪大人的,只不过我当时上了套,没能见着这位纪大人的面,想必他也是战战兢兢,不过现在消息应该是已经传开了吧?”

王玄之也笑了起来,“你和弟妹在最后整的那一场,倒是有些意思,现在传闻有很多,说琅琊王氏和桓温有些牵扯,想要合作的人不少,说你们是去晋安谈判,要商议江州归属的也不少,还有说江州刺史,侵吞了上交桓温的军资,给了我们,所以大长公主前去调查,而你则是去保纪大人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人们闻风而言罢了,做不得数,只不过因为你和大长公主的原因,所以这段日子,不论是各家士族,还是朝廷,都往江州派了不少人,武昌恐怕是各家探子络绎不绝,至于晋安,”王玄之笑着摇摇头,“从你们离开的那天,到现在,大概客店都是住满的。”

王凝之皱了皱眉,“要是这么说起来,那我还算是为晋安帮了忙,这么多人过去,今年周家父子应该不少赚,光是税收,都相当多了,怎么不见他们感谢我一下?”

“下次去的时候,要好好敲打一下,这种不懂得感恩的家伙……”

“住嘴!”王羲之一拍桌子,小胡子一抖一抖的,“瞧瞧你说的什么话!周培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你如今也有官位在身,岂能如此信口开河?”

“老爹,无妨,家里说说罢了,再说了,一个周家,借给他几个胆子,也不敢跟我们家叫板。”

王羲之怒气勃发,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却不小心用袖子把茶杯给扫在地上了,“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就你这性子,今儿是周家,明儿就能是别人家,周家不敢叫板,迟早会有人跟你叫板,到时候少让老子来给你擦屁股!”

大概是他的情绪太饱满了,嚷嚷着的时候没注意到茶杯,这时候才发现,顿时就变了脸,“哎哟,我的青纹茶杯啊,这可怎么是好……”

在看到老爹抬起头,目光四下里乱扫,要寻找趁手的物件时,王凝之已经站在门口了,小打小跑,大打大跑,这就是王凝之的生存之道。

不过今儿看上去是不需要了,因为大哥王玄之,很明显对家里这一大一小的混世魔王相当头疼,但还是决定站出来主持正义:

“爹,先别管这个了,说说正经事。”

说着,还很自觉地承担起责任,“这样,您的杯子,儿子想法子再去给您寻一个,青纹杯虽少有养茶养多年的,但也不是绝迹,再说还有其他好杯子,”一边说着,一边去角落里拿来笤帚,三下五除二就给打扫到一边,“您要生气,等咱们把事儿讲完,再生气也不迟,老二又跑不了。”

王凝之傻傻地看着大哥,无奈地说道:“你变了。”

“少给我耍贫嘴,来看看,这是探子新拿来的消息,”王玄之并不接茬,而是从袖子里取出封信来。

王羲之接了过来,拆开信封的时候,也没忘了继续抖着小胡子生气,看了几眼,眉头一皱,“陛下倒是沉得住气。”

说着,把信递给儿子,王凝之凑到大哥身边瞧了一眼,‘嘿嘿’笑了两声,“陛下这是打算励精图治了呀,广收天下士子,军中也空出职位,就等着有志之士,有能之人。”

王玄之也点了点头,“陛下虽是年少,却颇有雄心壮志,这几个月以来,在朝中虽然太后监国,但陛下时常会与诸位大臣夫子议论,已是有贤名在外,更难得是能看到眼下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做出应对。”

“广收人才,是让士大夫们心中对朝廷感念,尤其是如今隐士之风盛行,多的是那些沽名钓誉之徒,自己没多少本事,却还装作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真的隐士们自然也对其不屑,只要朝廷能选出真正的有才之士,加以优待,这些人必然会为朝廷发言。”

“军中有所空,有所求,一者可以让许多有报国之心的年轻人,有个施展才华的地方,若只是按照往年那种,征西军从各处选拔,只会导致势力偏差越来越大,而如今这一举措,可以慢慢改变朝廷军政关系,况且,许多有才之人,若是去征西军种,根本难以出头,那里的官职,几乎都已经被桓温的人占满了,若想要扬名立万,只有在扬州,兖州,豫州,徐州方可有效。”

“二者,我朝虽不如当年,但毕竟江南之地富庶,有这么大的资源,却始终军力差北方,即便是征西军,也不见得就能稳压稳胜。只有广开门路,择优选取,才能让这些人脱颖而出,成为我大晋新的将军,更重要的是,可以脱离征西军的控制,成为真正朝廷的,陛下的将军。”

王凝之抬了抬眼,和大哥对视一眼,又一起看向坐在那里的父亲。

感受到儿子们的目光,王羲之轻轻点头,“伯远,年后,你就入京吧,是时候了。”

“是。”王玄之退后一步,面色正经严肃,拱手应答。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也是琅琊王氏的决定,更是王家父子三人,难得的严肃时刻。

只不过,严肃这种事情,总是很容易被打破。

在王羲之看着长子英明神武,而又严肃得当,深感老怀安慰的时候,不小心瞧了一眼二儿子,只见王凝之在那儿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便皱眉:“叔平,你想说什么?”

“爹,明年大哥就要上京,那和我去京城时不一样的,全天下的人都会明白,这是我琅琊王氏未来的家主入京了,必然会受到诸多困难,您就放心去帮大哥吧,作为家里的二公子,您的二儿子,大哥的亲兄弟,我会在会稽,为你们做好一切后盾工作,让大哥在京城的事业,得到保障!”

“如果有需要,我也可能北上,为大哥做一些小事儿,尽可能地为家里做些贡献!”

真诚,严肃,正经,期待,这些情绪,都深刻地从王凝之的表情和话语,甚至是眼神中透露出来了。

然后,在王凝之深切地注视下,王羲之轻轻地咳嗽一声,站了起来:

“你休想!就算我去了京城,也不会让你祸害家里!一开春,你就给我滚到万松书院去!还有,现在事儿已经说完了,我要好好跟你算算账,看看我的青纹杯,该怎么收拾!”

站在门口,王玄之瞧着二弟步履如飞,而老爹也是手里拿着鸡毛掸子一路追逐,露出个笑容来,看来家里不仅二弟强健,就连老爹,也是正当壮年啊!

……

站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王凝之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瞧着白气升腾,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这么多年苦练,其他的功夫或许不咋的,但飞毛腿,还是依然强力。

虽然老头子气势汹汹,但毕竟还是自持身份的,追到外院走廊的时候,瞧见几个丫鬟过来,也就装作一副路过的样子了。

果然,人还是要脸皮厚一点,就像咱,从小就是乱跑乱跳,家里头的人,哪个不知道呢?大家自然也就不会好奇了。

洋洋得意中。

谢道韫推开门,走了出来,瞧了两眼丈夫,有些疑惑,“你一大早的,喘什么气,难道去晨跑了?”

开玩笑,丈夫有多懒,那基本就是拒绝一切辛苦的,用外人的眼光来看,可以说是个‘好吃懒做’了,而且不是说去找爹爹了吗?

“不是晨跑,是逃命啊!”王凝之招招手,让妻子过来,讲述了一番。

前半段儿谢道韫还是认真聆听的,毕竟家里的决定,会影响到接下来很多年琅琊王氏的发展,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当然是关心的。

听着父亲他们的决定,谢道韫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最好的时机,到时候朝中各种事项,选才选能都是要细化分派的,一来可以有个活儿干,二来事务繁杂,大家也就无法过度地关注大哥。

至于听到后半段儿,谢道韫就翻了个白眼,“你就不能老实一次?”

王凝之叫屈:“明明是他自己碰倒的,怎么能怪到我头上?”

“是父亲自己碰倒的不假,可还不是因为你?”谢道韫无奈地说道,“这样吧,我去让绿枝翻翻看,库房里头还有没有好的茶具,给父亲送过去,算是赔罪了。”

“别,老头子库房里头,好茶具数不胜数,我才多大点儿家当,哪儿能这么用?”

谢道韫不置可否,“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昨儿回来,徐有福去放的东西,我都不知道从晋安带回来些什么,正好瞧瞧。”

“没,没啥东西的。”王凝之试图补救。

“呵呵,”谢道韫笑容满满,“要真是那样,徐有福就不会趁着半夜去放了。”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