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愿者上钩

东晋隐士 第二百四十八章 愿者上钩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这么说,王大人是提前就知道会有人藏在禁军之中,暗箭伤人,来配合那刺客逃离了?”

听到典易如此直白的问话,王凝之叹了口气,将手里的鱼竿放下,回过头来,很是无奈地看向典易,“将军,我哪儿知道这些?只是有所猜测罢了,那晚有人调虎离山,将你引走,而后入殿来行刺陛下,有一就有二,难保他们不会再有什么举动。”

“我本来是想着,这可能是第二次调虎离山,趁着所有人都注意着大殿屋顶,说不定还会有人来行刺陛下,所以我一直都盯着周围,道尊也是如我一般的心思,所以才没有出殿去帮你。”

“而道尊守在陛下身边,谁又能近身?那当时在太初宫,刺客们想要袭击,目标当然就在你了。所以我才会关注着你的行动。”

“王大人好缜密的心思啊,难怪太后会让你来跟随陛下。”典易皮笑肉不笑。

王凝之耸耸肩,“好啦,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

“我答应你,不论你说什么,都不会有第三人知道。”典易挑挑眉。

“我胆小,看着那边箭雨乱飞,就害怕,哪儿还敢往过去凑?那刺客一身黑,我离得远又瞧不清楚,就你们两人在屋顶上跑,我不敢看他,不看你看谁啊。”

典易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能转移话题,“我问过那几个侍卫,他们说当时捡到了那衣物,送到殿内,是你主动要带他们去崇德宫,却又半路上说先上个茅厕,就自己离开了,等到后来,才自己进了崇德宫的?”

“对啊,”王凝之点点头,露出一个害羞的表情,“我本来想着做个英雄,谁知道自己还是胆儿小,一紧张,这就忍不住想……”

说到这里,王凝之还停顿了一下,又挤眉弄眼,“你是大将军,勇气过人,我这文弱书生,总是差了点儿胆子,只能急吼吼去个茅厕,典将军,可不能外传啊!”

典易发誓,自己是真的很想给他那猥琐的笑容来上一拳。

然而,现在情况却不允许自己这样做,典易皱了皱眉,轻轻移动自己的身子,免得那猥琐的笑容沾染到自己,说道:“王大人,我日日值守在太初宫,最近你进宫都很少,怎么偏偏就那一晚,进宫了呢?据我所知,你自从来了建康,还未在夜里入宫过,是有什么重大事情吗?”

“哪儿有什么重大事情啊,”王凝之摆摆手,“我一不涉政治朝局,二不涉军务值守,能有什么事情,不过是对陛下关怀,这就进宫看望,谁知道遇到这种事情。”

典易冷笑一声,“王大人怎么突然对陛下有这般关怀了?”

良久,都没有什么回答,典易疑惑地看过去,只见王凝之默默地看着池塘中的鱼儿和那落下的雨滴,并不作答。

“王大人?”典易问了一声,从今儿王凝之有所准备来看,典易就已经放弃了能问出什么东西来的打算,毕竟,眼前这人,恐怕一身的本事,全在这张嘴上了,他既然是有所准备,自己如何能问出个所以然呢?

又没什么证据,也不能严刑拷打他,单纯的问话,已经失去了意义,但就算这样,这种连‘上茅房’都能脸不红心不跳拿出来装样子的人,还能有个回答不出来的时候?

自己的问题也没那么难回答啊?还是说,莫名其妙地戳到痛处了?

“王大人?”典易又问了一声,心里窃喜,难道真的有意外惊喜?

王凝之缓缓回过头来,直愣愣地盯着典易,直到看的典易浑身不自在,难道这小子还想动武不成?也不看看他自己那几下功夫,距离这么近,就算是那个刺客在旁边等着暗杀自己,典易也绝对有信心在那之前拿下王凝之来。

“我是琅琊王氏的人,世沐皇恩,既然入京了,关心陛下,这还有为什么吗?难道身为大晋的臣子,关心陛下,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王凝之的语气很平缓,声音也很淡然,只是说出来的话,却似乎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难道如今这建康城里,已经无人是真心关怀陛下了吗?”

面对着收起笑容,一脸平静,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失望,和悲哀的王凝之,典易张了几次嘴,最终却化为一声叹息。

“王大人,是在下失言了,还请您不要介意。”典易站了起来,抱拳行礼。

王凝之也随着站起,虚扶一下,摇摇头,说道:“典将军是为了陛下的安危,这才破案心切,凡是有不合理之处,都该细细查问,这并无错,我自然能理解,若是还有什么我能帮到的,还请千万不要客气,琅琊王氏虽不在建康主事,但多少有些脸面在,为了陛下,一切都值得。”

看着他那真挚的眼神,典易也在恍惚之间,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这么一个清贵公子哥儿,有什么必要去为难皇帝呢?

就算是他来京城,那也是太后相召,又不是他自己要来的,更何况,直到如今,王羲之在会稽都毫无动静,若这件事情真是琅琊王氏所策划,那王羲之怎么能坐得住呢?

……

送走了典易,王凝之瞧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之中,这才松了口气,摇摇头就回了宅子。

竖起手指来,拒绝了绿枝的打招呼,王凝之就站在廊外,目光越过窗沿上的雨幕,看着那个坐在书桌前写字的身影。

时间就随着雨滴落在窗沿,一点一点过去了。

天色已经渐渐昏暗,谢道韫抬起头来,望了望窗外,看着丈夫的身影,微微一笑,就像在这深秋冷雨中的一束阳光。

“做什么不进屋子里,要着凉吗?”嗔怪了一声,谢道韫缓缓往前移动,将两只胳膊搭在窗沿,捧着自己的脸,同样看向丈夫。

对于丈夫总是喜欢看自己,谢道韫嘴上总是嗔怪,心里却是喜欢的,谁不愿意让丈夫把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呢?

王凝之笑了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觉得有些疲惫,但只要看见你岁月静好的样子,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那是因为,本来就值得啊。”谢道韫也笑了起来,眼里流露出一股温柔的神采,“我觉得厌倦的时候,只要一想到,你就在我身边,也觉得一切都值得。”

谷悮王凝之往近走了走,在她光洁的额头上亲了一口,“是啊,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吾心安处是故乡。”

“快些进来吧,不然真的受凉了,那可就变成,吾身冷时需喂药了。”谢道韫笑了笑,挣脱丈夫的手,往后退了两步,“我这儿可是有热茶一壶,书香淡墨,夫君可愿来取个暖?”

“求之不得。”王凝之也笑了起来。

一杯热茶下肚,王凝之舒坦地伸了个懒腰,按住谢道韫还在给自己捏肩膀的手,“放心,典易这小子,好打发。”

“典易觉得自己是一条上钩的鱼,却没想到自己只是一个鱼饵,说起来,这位典将军,才是那个真心为陛下的人啊。”谢道韫坐在他旁边,靠在王凝之身上,笑了笑。

“谁说不是呢,等这次事情之后,他应当也能有个晋升的机会,毕竟这段日子算是尽心尽力,太后都看在眼里的。”

谢道韫点点头,又说道:“只是夫君,你这步棋,多少还是险了些,典易这个鱼饵,钓起来的,怕是条很大的鱼啊,就怕我们掌控不住。”

王凝之‘嘿嘿’笑了两声,“那也不是我们的事儿,典易是鱼饵,我又不是钓鱼人,我只是那根鱼竿罢了,这杆子的最后,可是握在太后手里的。”

……

刚回了差房,屁股还没坐热,典易就被召唤到公房里,然而,小厮却告诉他,在偏厅里等候。

虽然已经是个实权人物了,但典易可没有一点儿觉得受到侮辱,因为这里头正在谈话的几位,可不是自己这个级别能参与的。

诸葛大人,何大人,两位王爷,还有一些朝中大员,这些人坐在一起,几乎可以决定国家所有的大事儿了。

而来唤自己的那人,也是诸葛大人身边的侍从,这就是说,诸葛大人有话要问自己,至于问什么话,典易心里也清楚得很,如今陛下的事情,要说最熟悉的,无非就是守在太初宫的自己,和守在陛下身边的张道御了。

只是那张道御,看着只是个老道士,却简在帝心,太后和陛下都很是倚重于他,再加上他又不属官场,辈分又大,哪怕是两位王爷跟他说话,都要自称一声‘晚辈’就算是问话,也只能小心翼翼,当然不如问自己来的轻松。

只是,到目前为止,自己的线索也无非就是两条,第一是那荀大人,第二就是王凝之,荀大人那边是有些证据,但已经澄清与他无关了,而王凝之这边,典易几乎可以确定,这小子必然是知道些什么的,否则不可能做好了准备等自己上门,但在和他的交谈中,自己也确实一无所获。

时间并没有多久,里头一阵响动,还能听到司马晞那个大嗓门在道别,很快,人们就从前厅离开了,而那个仆役再次来到自己身边,请典易过去。

走到正厅,瞧了一眼坐在软垫上,似乎有些疲惫的诸葛恢,典易抱拳行礼:“典易,见过诸葛大人。”

诸葛恢睁开眼,轻轻点头:“典将军,过来坐。”

“末将不敢,”典易让了一次,这才坐下。

“陛下遇袭,绝不会只有这两次,贼人功夫高强,那就不会是主谋,最多是个打手,必然是有人在背后作梗,两次袭击无果,此人也不会善罢甘休,若是不能抓出来,则必然会祸患无穷,”诸葛恢淡淡说道,“今日老夫入京,就是要为陛下排忧解难,典将军,你身为太初宫值守将军,与那刺客打过交道,便把你所知之事,怀疑之人,都与老夫说说吧。”

典易点了点头,说道:“大人,其实大概的情况,您自然是知道了,我便说些细节上的事情吧,那刺客用长枪,手法凌厉而干脆,不会是军中枪术,也不像是与人配合,更像是那种江湖上的游侠,下手狠辣,一击即中,不中则走,必是心狠手辣,沾过人命的,只是这江湖上能人异士甚多,想要以此来排查,恐时日耗久。”

“其他的刺客,功夫虽不错,却远不及他,功夫,武器,均是繁杂,很难看得出出处来,我已经着府衙捕快们调查过,绝对不是京城周围那些江湖人士,山寨帮派所能做到的。”

诸葛恢眼神微微一动,“你是说,这是外头来的人?”

典易点点头,“可能是外头有人要对陛下下手,也可能是京城里的人,有这个关系,请来的江湖人。”

“这一条线索,太难缠了,”诸葛恢摇了摇头,“要按照这个法子来查,劳时劳力,也难以完全,江湖上那些人,哪儿是那么好查的?他们就像鱼儿在水中,这不是我们该选的方法。”

典易也很认同,说道:“确实如此,尤其是那些江湖上的散人之类,根本无法一一追究,即便他们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也难说就是出自同一家,所以,我还有一个线索。”

“说。”诸葛恢淡淡开口。

典易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开口:“王凝之,您知道吧?”

“王逸少的二儿子,有些名气,太后召他入宫,作为天子陪读,怎么了?”诸葛恢抬起眼来,有些疑惑。

典易沉吟片刻,说道:“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线索,只是我个人怀疑,上次在宫中的时候……”

“我今日也刚去王家询问过,他似乎是猜到了我会过去,有所准备,我虽然旁敲侧击地问了,但都被他搪塞,没有得到什么进展。”

听完典易的话,诸葛恢只是默默地坐在软垫上,过不多时,颤巍巍地伸出手,旁边的老仆及时把茶杯递给他,抿了一口茶之后,诸葛恢才看向典易:“典将军,这些话,你可还曾对别人说起过?”

典易摇摇头,“尚未对别人说起,毕竟我没有证据,也不算什么线索,只是个人猜测罢了。”

“嗯,先不要对他人提及,免得你得罪琅琊王氏,等明日老夫亲自问问他再说,若是有别的消息,第一时间来告知老夫。”

“是,”典易站了起来,抱拳行礼:“末将领命。”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