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十五章 将相和

东晋隐士 第二十五章 将相和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吧,我们找个例子,就不说我了,免得你又觉得我夸夸其谈,你刚才提到王蓝田,秦金生,马文才,都属于祸害,那我们就挑一个最大的祸害出来,你觉得是谁?”

“马文才,此人行事只求胜,不思全,为官一方,只为自己,不为百姓,为将出兵,不稳扎稳打,而是以奇为好,若是真的有一日他能为官,必是祸害!”

谢道韫想都不想,直接回答。

“好,鞭辟入里,”王凝之点了点头,又说道:“所以在你看来,他不堪大用对吗?”

“正是。”

“嗯,为官的话,看他那个心性,我倒是也同意你的看法,不过为将,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要不你来听听?”

谢道韫点了点头,说道:“请。”

王凝之走近两步,坐了下来,眼珠子转了转,“这么说吧,今儿比如有十个谢玄,分作两队,你我各自带一队,你十人,我五人,我们作战,你赢了,这能说明你厉害吗?”

说着,王凝之把谢玄揪过来,让他站在小桌子一侧,谢玄听到有关自己,马上起了精神,抬头挺胸。

“不能,以多胜少,一件正常事儿而已。”谢道韫眨眨眼。

“没错,那如果是我赢了呢,是不是能说明我厉害呢?”王凝之笑了起来。

谢道韫点点头,“如果是你我各自为指挥,这自然是你厉害,以少胜多,兵士能力相同,当然是你计谋得当。”

“嗯,这样你明白了吗?”

谢道韫皱起眉头,想了想,点头又摇头。

王兰左看看,右看看,茫然不解,“兄长,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王凝之笑了起来,说道:“这就是将军,和名将的区别了。”

“什么区别?”谢玄瞪大眼睛,好奇十分。

“嗯,这么说吧,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将军数不胜数,可是能为人传诵的名将却甚少,这是为什么呢?”

王凝之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语速很慢:

“将军和名将,区别就是名将敢于把握机会,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改变大局,而将军只能以多胜少,稳扎稳打。”

“给你们举几个例子,战国白起,伊阙之战大败韩魏,以少胜多,为秦之崛起奠定基础,楚汉之时,韩信背水一战,向死而生,大汉末年,曹操官渡一战,奇兵纵火,称雄北方,赤壁一战,周瑜大破铁索连舟,天下三分,这就是名将。”

“名将之所为,并非只求奇谋,不求稳重,而是他们明白奇兵的价值。而一般将军只知求稳,忽视了将军的作用,或许也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斤两。”

“换句话说吧,我们都知道当年孙刘联盟,孙权接受了孔明之建议,决定与刘备三分天下。”

“如果孙策还活着呢?”

王凝之淡淡一笑,继续说道:“孙权与孙策最大的不同,便是孙策本就是名将,若是孙策还在,最大的可能性是接受周瑜的二分天下谋略。”

“周瑜敢提出这种谋划,就在于他本为名将,他明白,即便东吴对上北方诸侯并无优势,可是他自己就足以补上这些缺陷。”

“而孙策是可以接受周瑜这般想法的,但是孙权不行,孙权的想法很简单,弱者联盟,以对抗强者。”

“可是战争,哪里有绝对的弱者?以弱胜强,周瑜行,孙策行,孙权不行。”

“赤壁一战,就足以说明周瑜是有能力执行二分天下的,可是对于孙权来说,这不可能。”

“当然了,我不是说周瑜就真的行,未曾发生过的事情,以无价值,他或许过于自大,很快就赔了东吴,也可能真的铸造传奇,不过肯定非常艰难就是了。”

“我要讲的是,这就是名将和一般将军的最大不同,他们的心态不同,名将自信可以奇兵制胜,将军们却不敢。”

“而我晋朝,需要的不是将军,而是名将,虽弱,却敢打敢拼,而不是看到对方人多,自己就输了胆子。”

“如何培养名将呢?看心态,便如你们下棋,马文才可自断臂膀,而求终胜,换做梁山伯,恐怕难以割舍自己的棋子,最后只能被你蚕食。”

“这种心态最为难得,十万人打五万人,梁山伯和马文才都能做到,甚至梁山伯做的更好,更稳。可是五万人打十万人,梁山伯必输,马文才却有希望反败为胜。”

王凝之的话结束之后,在场几人都陷入沉默,只有谢玄眼神愈发明亮。

“今日我学院,教授弟子六艺,不仅要培养爱民如子的好官,也要培养敢打敢拼的将军。”

“这就是为什么在你看来,他们是祸害,却要教育的意义,因为他们本来要走的路就不同。”

“若是学子们都如梁山伯,未来南北开战,我们直接投降就好了。”

“若是学子们都如马文才,不用等南北开战,我们自己就亡了。”

“将相和,便是如此道理,文有所文,武有所武,不同的位置,要求的人就不同。至于什么位置放什么人,那是陛下的事情,不是我们该谈论的。”

“而山长和夫子们,在此教书育人,便是要为他们磨练性子,让一心求稳的梁山伯,明白有时候也要狠下心,让一心求变的马文才,知道稳重之不可或缺。”

“马文才是个祸害,屠夫心性,若是让他去祸害敌人呢?”王凝之‘呵呵’笑了起来,“你还觉得,你若是山长,必不会授他学业吗?那未来谁带我晋朝大军收服中原?”

不等谢道韫说话,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

“我来!我当为名将!”

众人转头,只见谢玄不知何时,已经爬到旁边大石头上,双手叉腰,凛然自若,人虽小,却气势恢宏。

王兰和谢道韫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凝之却在脑海里,想到了未来名传千古的淝水之战。

“谢道韫,谢过凝之兄指点。是我心思狭隘了,日后必改进。”谢道韫倒是个洒脱性子,觉得王凝之所言虽不见得是至理,却也有宽宏之意,当下站起来,肃然行礼。

“你爱改进不改进,关我什么事儿?”

然而这个时候,王凝之已经走到小屋门口,耸耸肩,摆摆手,推门进去了。

留下谢道韫恨得牙痒痒。

躺在床上的王凝之叹了口气,日子未免太难过了,每次和谢道韫打交道,都是劳心劳神啊。

只不过,小院子里的众人,都没有注意到,在院墙外,手里提着一个浇花水壶,路过的王迁之,在默默听完里头谈话之后,笑得开心,抚须而去。

不知道是为什么,本来只有三日的棋艺课程,突然延长了,由各位夫子们给学子讲授自己的心得,并且王迁之也一反往常,几乎是每天都会出现,还安排了夫子们互相对弈,而他则要求大家在结束之后,给出自己的判断,再做斧正。

学子们都看得出来,山长莫名其妙地就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于是大家热情极高,除了王蓝田同志,到最后也没赢过一句,不过对于规则倒是熟悉了许多。

学堂里,王凝之很苦恼,尤其是现在,看着手里的白纸,无从下笔。

下个棋,还要心得?这能有什么心得?说我棋艺太烂,被谢道韫给锤爆了?

由于这份卷子是要给山长看的,所以大家都在奋笔疾书,就连王蓝田都笔下不停,看得王凝之一脸疑惑,这位大哥,究竟能写出什么下棋心得?

随着祝英台第一个上台交卷子,大家陆陆续续交了卷子走人,王凝之无奈,打算利用这点时间去‘创作’一下,等会儿交个白卷好了。

下笔流畅:

又许时,始寂无声。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女云:“夜无知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叹了口气,多亏了自己这些年在父兄的指导下,学问还算可以,否则只是这些古文,恐怕也写不出来。

拿起一张旁边的白纸,写上名字,打算拿去交了卷子,还没站起来,就听见不远处小路上,荀巨伯在喊自己。

“怎么了?”王凝之看过去。

“凝之,快去,山门那儿有人找你!”

不仅是荀巨伯,身边的几个学子也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王凝之,而祝英台站在侧面,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至于梁山伯,则站在她身边,皱着眉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

“谁啊?”王凝之站了起来,走过去问道。

荀巨伯刚要说话,祝英台就开口了:“你去了就知道,快点儿吧。”

“我还没交卷子呢。”

“我们帮你交上去,你快去!”祝英台推了一把,王凝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往山门走去。

半山腰处,王兰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筐,里面放着一些山下的花,笑着和旁边的两人说话。

这两人正是徐婉和小丫。

并没有如何梳妆打扮,徐婉手里提着一个小盒子,而小丫则左顾右盼,等着徐有福,她刚才已经拜托几个人去找了。

“有福。”王凝之出现在山门处,和徐婉对视一眼,又喊了一声路过自己的徐有福,谁知道徐有福完全不搭理自己,就像听不见一样,直奔山门而去。

连翻几个白眼,王凝之无奈地抬脚往山门处走。

“小丫,徐姑娘,你们来啦。”徐有福‘嘿嘿’傻笑着杵在门口,像一根木头,几乎和白石们侧面的树木一个样子惹人讨厌。

“有福。”徐婉点点头,打了招呼便不再多话,而小丫则拉着他往一边树荫下走,还说着最近自己的收获。

“公子,我来了。”给王凝之行了个礼,徐婉的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

素净的裙子,简朴的灰色,只有裙摆处有几朵小花图案,身上也没有什么饰物,她就这样简简单单地站在王凝之面前,似乎和这春天融为一体。

“这是?”王凝之好奇地看了一眼她手里的小盒子。

抬起头,看了一眼山路上围着看的学子们,徐婉又是轻轻一笑,打开盒子,是一叠白纸,都写的密密麻麻。

“我已经把你给的那几个故事都写好了,这是成品,也和老先生说好了,不直接卖钱,等到这些故事讲完,赚的钱,茶楼一半,我们一半,然后在我们的这一半里面,老先生和我各自再分,至于你的利润,还要再分,估计不是很多了。”

徐婉的声音轻而浅,又很是清脆,明明是说着生意的事儿,却在这春风里,让人觉得有鸟儿轻鸣。

王兰则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她手里的盒子,不明白这是在做什么。

“嗯,看来还是要有基础才好,我们这样高空盖楼,几乎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这样吧,我这里银钱不少,等我回去了,把它们清点一下,等这些故事讲完,以后的我们就不这样卖了。”

王凝之想了想,决定看情况投资一下,“到时候我们自己租个茶楼,或者直接买一间下来,自己雇佣说书人,要赚钱,还是要自己当老板,不然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的命。辛苦半天,人家吃肉,自己喝汤。”

徐婉却轻轻摇头,“现在只有一个画皮的故事,反响不错,其他的故事如何,还不清楚,还是先看看吧。”

“嗯,这段时间你多辛苦些,每天都计算一下那些客人们的来往,新客人有几个……”

这边,几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圣贤书院门口,谋划着如何赚一笔大钱。

那边,一群人在山门不远处的青石路上,神色各异。

“这就是徐婉姑娘吗?当真好看啊,穿着如此简朴,却衣伊动人,不愧是南郡有名的红牌。”

几个那日没有参与到关押宁子世事件的学子,啧啧称奇,这个故事可是听了无数次,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要不是王凝之这个煞星不敢招惹,说什么也要上去跟徐婉要个签名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