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零八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东晋隐士 第二百零八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夏日的清晨,微风伴雨露,白月对朝阳。

小青峰的课堂上,陈子俊一袭白衣胜似雪,口中圣人大过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陈子俊手里拿着书卷,目光深邃而平和,颇有古之仁者之风。

“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

轻咳一声,陈子俊的目光,扫过堂上学子。

“君子之风,一在六艺,二在风骨,六艺之玉成其外,风骨之镌刻内心。”

“今日书院课堂,所为者,乃是各位学子,七日之文章。等到课后,还请一一上交,现在的时间,用来给你们做最后的修改,希望你们的文章,皆能如圣人所言,质纯而不野,文秀而不累,方得文质彬彬。”

瞧着陈子俊离开了课堂,底下顿时就交头接耳起来。

“怎么说?事到临头了,还要加规矩,这么不当人的吗?”

“这一行为,就很陈夫子啊。”

“这么点儿时间,如何能改?夫子是有意为难,看来昨儿那问道大会,他对我们是不满意的啊。”

“废话,当然不满意了!”

“我本来以为陈夫子变了,居然会力挺学子,那样的情况都不溜走,谁晓得还是那个他啊!”

“呵呵,我就说了,他必然是被吓得顾不上逃走了!”

“喂,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了,赶紧帮忙看看,我这一段儿怎么样?”

“看什么看,我都不晓得找谁给看看呢!梁兄,梁兄?”

一句‘梁兄’大家顿时把目光放在梁山伯身上,这位兄台,那热心肠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当年刚上山的时候,大家还会欺负一下他,但一来有那个疯子祝英台护着,二来梁山伯同学,实在是让人难以挑剔。

尤其是,就算欺负过他的人,来找他帮忙,他也十分尽心尽力,就让大家不好意思再搞什么恶作剧了。

毕竟,人总有个不好意思。

坐在前头的三好学生梁山伯转过头来,一脸真诚地说道:“没问题,咱们一起看,大家群策群力,肯定都能交出个好文章来。”

正在旁边扯开了嗓子,打算叫骂的祝英台,闻言只能翻个白眼,趴在桌面上装死了。

不装死怎么办?谁叫自己就爱他这个性格呢。

一想到这,祝英台就嘟着嘴生气,昨儿那么大的场面,梁山伯居然不打算去,问他为什么,梁山伯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我一向只图做实事,为百姓谋福,道学一派,实非我所愿。’就打算继续留在书院里研究他的文章。

讲道理,作为和梁山伯关系最好,并且也是陪伴着他去吴兴观大坝的人,祝英台表示,自己已经有些看不懂梁山伯最新的文章了。

他好像是从上次观看大坝一带,又有了新的思路,已经融会贯通在新的文章里面了。

虽然梁山伯兴致勃勃地要和自己分享,但祝英台还是毅然决然地使用‘尿遁’术躲开了。

在祝英台几次三番地纠缠下,梁山伯无奈,只能和他一起去了问道大会,可是人家根本就没上台,一直都坐在台下。

平心而论,祝英台实在是做不到,在那样的场面里,潜心做学问,但梁山伯做到了。

除了在王凝之夫妻二人上台时,看了几眼,再就没抬起过头。

对了,说起王凝之,那家伙人呢?

祝英台从围着自己和梁山伯的人群中扒拉着,露出脑袋,瞧了瞧课堂最后面的位置。

一边是马文才,正在冷冷地注视着桌面上的文章,就好像有仇似的。

另一边则是王凝之,悠闲地靠着后头的栏杆,四顾着欣赏风景。

羡慕,嫉妒,也有点恨。

这家伙去年还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就回家过了个年,突然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在家里的时候,祝英台听到他在宣城的事情,足足用了一天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至于他和谢道韫成亲,那就更是匪夷所思了,去年在山上,自己可是亲眼见着这两个人是如何较劲儿的。

所以,直到在吴兴相见,祝英台才算是接受了,谢道韫看上去确实很满意这个丈夫。

于是,祝英台得出结论——谢道韫眼瞎了。

可昨儿那问道大会,祝英台几乎是整个书院里,内心最震撼的人了。

原来,这王凝之,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再加上后头谢道韫上台,这夫妻俩,看来确实是天作之合。

回到山上以后,祝英台一夜都是昏昏沉沉,半睡半醒,梦里都是未来自己和梁山伯,也能像那王谢二人一样。

可惜早上一来,看见梁山伯再次修改过后,已经完全看不懂得治水文章,祝英台就觉得大概是没希望了。

然后就在心里鄙夷,哼,王凝之这种人就会出风头,还是我的山伯好,脚踏实地!

虽然给足了自己心理暗示,但看见王凝之那副懒洋洋的模样,祝英台还是有些恼火的。

既然现在要做事儿了,那就好好用一下这一身的本事不行嘛,老天爷真是瞎了眼,如此才华,给了山伯多好?

就让这懒洋洋的家伙,一辈子懒洋洋好了!

这边祝英台脑子里思绪乱飞,那边王凝之同样是满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

豫章啊!

阮氏一族,想想就头疼。

对于文章,王凝之倒是不在意,原因很简单,昨儿软磨硬泡之下,谢道韫虽然很不情愿,还是帮自己写了一篇,王凝之抄得开心。

乱哄哄的局面,随着陈子俊再次回来,将所有文章收走而截止。

王凝之还未起身,几个学子就把自己围住了。

“王兄,后日你便要走,今儿怎么也要和兄弟们一起吃个饭,你家大业大的,可不能吝啬啊!”

“就是就是!你这一走就是半年,谁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啊!”

絮絮叨叨了半天,王凝之只从他们脸上看出一行字:“苟富贵,勿相忘!”

无奈答应下来,不过还没等王凝之说好在哪儿,王蓝田这个已经沉默了好几天的家伙突然开口了:“王兄,不然就去天澜居吧,我跟那儿熟,可以订个好位置。”

王凝之打量了几眼,瞧着他忐忑不安的样子,点了点头。

离别总是匆忙而紧凑的,回了院子,吩咐徐有福开始收拾东西,王凝之便上山,去拜见山长了。

要是不给他老人家打声招呼,说不得自己这儿一走,那儿告状的信就去了会稽。

“山长,师母。”

刚到谢道韫这院子,本打算叫她一起去道别,结果王迁之夫妇,就在这里。

当然了,还有王兰这丫头。

看着她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册子,王凝之低声:“这什么东西?能让她这么安分?”

讲道理,王凝之都已经做好了,即将离开的时候,要被王兰死缠烂打,敲诈一笔的打算了。

谢道韫微微一笑,“在我家的时候,你写的那些小故事,我让谢玄装订起来,还记得吗?”

“啊,原来是用在这里,夫人聪明啊!”

王迁之瞧着这小夫妻,眼里流露出一丝笑意,又皱了皱眉,严肃几分:“叔平,你可知道昨日,王卓然说了什么?”

“王卓然?他说什么?”王凝之一愣。

听完王迁之的话,王凝之顿时垮了脸,说道:“叔父啊,你就不能跟他讲,这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我平日里就乱七八糟的,说话不过脑子?”

王迁之一瞪眼:“那还是我的不是了?”

“没有没有,”王凝之急忙调转枪口,“都怪那王卓然,一把年纪了,不赶紧告老还乡,搁这儿祸祸人。”

“反正我话已经给你讲了,剩下的你自己去跟你爹解释。”王迁之没好气地一摆衣袖,招呼上妻女就要走,不过最后还是回过头,嘱咐了一声:“若真逼得紧了,就回书院来,你课业尚未完成,依然是我书院里学子,谁也带不走!”

王凝之无语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小老头儿,说话这么别扭呢!”

谢道韫站在他身边,笑了笑,“能有这么好的山长,你就偷着乐吧,要不是他老人家看你还算是个可造之材,怎么会给你说这种话!”

“话是真好话,人也是真别扭,而且,我怎么感觉,山长好像有点儿高兴的意思呢?”王凝之皱了皱眉。

前头,回家的路上,王迁之得意地笑着,还很潇洒地摸了一把自己的大胡子。

“称心了?”

陡然一惊,王迁之急忙转头:“夫人,你如何……”

“我跟你一起生活了多少年,还看不出来你是不是高兴?但我没明白,王凝之被朝中盯上,你有什么高兴的?”

王迁之又瞧了一眼,女儿还在后头认真看书,这才低声:“我早就跟王逸少说过了,叔平有才,何必要明珠择暗生?伯远是能带着琅琊王氏稳步而行,但要让王氏重现当日辉煌,还是要敢作敢为才好。”

“当时被他给呛回来了,可现在,这就不关我的事儿了,王卓然还好说,可那张道御,此次回京,必会在太后面前提起此事,太后如何能放心,王家双子,一在朝,一在野?想必会召他入京,放在眼皮子底下,一者昭示对王家的看重,二者鼓励天下学子,三者才能放心用王家。”

“那你还跟他说,不行就回来?难道他真回来了,你还能不管他?到时候王逸少俩口子找上门来,我可不会替你挡着。”

“若他真不愿入朝,宁愿回我这书院里来,我自会保他,既然不想入朝,那就给我老老实实读书,将来接了这万松书院,教化天下学子。”

“你是这样安排?”王迁之的夫人愣了一下,倒是有些惊讶。

“这样最好,一来不能让他空置了这一身本身,二来有他执掌书院,书院未来自是一片光明。”王迁之迟疑了一下,又瞧了眼后头看着故事书,乐呵呵的女儿,低声说道:“有他夫妻二人照拂,兰儿以后必然顺遂,不会被人欺负。”

……

午后阳光正好,钱塘里荡漾一股温暖又轻盈的和风。

鸣翠楼上的小包厢里,王凝之愣了一下,瞧着眼前的杜雪:“你要离开那儿了?”

“是,”杜雪穿着件很普通的素净裙子,大大方方地点头,“我既打算以后跟王蓝田共进退了,就不该继续待在那风月之地,现在我的卖身契已经赎了回来,再过俩日,‘蓝蓝新糖坊’就开门做生意了。”

“好,我祝你的生意蒸蒸日上!”王凝之笑了笑,杜雪这姑娘,确实有些厉害,就凭这份儿不破不立的胆色,就胜过许多人了。

不是谁都能放弃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去重新开始一段儿不知好坏的人生的。

“多谢王公子。”杜雪笑着点头。

“我后日就要离开,生意上的事情,你若是有需要,可以多和徐婉谈谈,我手下的生意,都归她管的。”

徐婉站在旁边,笑了笑,“公子,夫人,咱家生意越做越大,我都有些忐忑了,生怕有个不好的。”

谢道韫温和地拍了拍她的手,“没关系,你家公子人傻钱多,你可劲儿使,这上头,我们只相信你,不论盈亏。”

杜雪瞧着这一幕,眼里闪过一丝微光。

到了夜里,王凝之才算是明白,为何王蓝田要邀请自己到天澜居了。

和那两家比起来,天澜居毕竟是个新场子,杜雪要走,生意受损,老板娘是很不愿意的,没少刁难。

虽然最终得以离开,但王蓝田这小子,居然多了个心眼,为了避免以后生意上被人掣肘,特意将自己拖来,给充门面了。

无所谓,反正自己也有分成,这点事儿还是该做的,走在回山的路上,王凝之笑了笑,拍拍王蓝田的肩膀,低声:“挺直腰杆来,以后就是个大老板了,怂什么怂!”

“王兄!后日就要走了,就不跟兄弟们说点儿掏心窝子的话?”

许世康这厮,明显喝多了,摇摇晃晃地走在前头,抱着棵树,声情并茂:“我有一句:钱塘夏日风过水,杯酒入肚心欢喜。此去不知何日见,莫问前程愿行急。”

瞧着大家都看自己,王凝之笑了笑: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