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零五章 我,王凝之,今日问天!

东晋隐士 第二百零五章 我,王凝之,今日问天!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已经被王卓然内定为上品的人才,书院里第一个有了光明前程的荀巨伯,还不知道台上发生的事儿,也不知道自家祖坟冒了青烟,只是雄赳赳气昂昂地问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然后——

雄赳赳气昂昂地被赶了出去。

大概是谁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连皇帝都搬出来了,可还是被赶了下去,谁还敢胡咧咧。

坐在台上的四个老道士,神态自若,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预料,毕竟这世上,不尊道学的人很多,哗众取宠的人也很多,但他们不清楚的,不论是夸,还是骂,这都是在给道学做宣传。

今日之事,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在江南引起万人议论,道学之传,自然得以扩展。

清风徐徐。

马文才走上几步,停在台前,却不找个道士相问,而是默默看着那画屏之后的张道御。

不等旁边道士询问,马文才便朗声:“在下马文才,今日想问,道可照拂众生?”

“自然如此。”台上一位老道士,头也不抬,淡淡回答。

“既是这般,为何有前后之分,需先过台下,而后上台?”马文才目光如炬,“难道所谓道法自然,便是要如此?”

“天在上,人在中,地在下,禽之飞翔,鱼之潜水,此为天地大道,即为道法自然。”

“好一个天地大道,可这又如何与我所问有关?”

那老道士一边准备开口,一边有些犹豫,是不是要把马文才赶出去,这小子一看就是想来搞事儿的,但毕竟是太守之子,若是在他爹眼皮子底下被赶出去,是不是有些不妥当了?

“天道,即规矩。循规蹈矩,即为尊道,尊天,尊法相,天之下,万物皆依理而生,飞禽循风向,鱼儿循水流,树木随阳光,公子既到此会,便当循此会之规矩,此即道是也。”

“说得好!”

‘啪啪啪’的掌声响起,马文才的身边多了一人,王凝之笑呵呵地放下手,向着台上道士们,目光却已经落在最后的画屏上,开口:

“在下王凝之,今日在此,向张道尊请问。”

场中一片寂静,再无其他声音,所有学子们,道士们,都把目光放在那台前二人身上,即便是外围,也没有人再交头接耳。

便是有那不懂事儿的,想要哗众取宠的,也最多是直问老道士,谁敢去问张道尊?

那就不是哗众取宠了,那叫作死!

“王公子,请问吧。”一个淡淡的声音从画屏后悠悠传来。

听到张道御的声音,几乎所有人都瞬间瞪大了眼睛,心里忐忑,王凝之和马文才,这两人的名字,在这钱塘附近,谁不清楚?

可他们居然敢做这种事,要是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怕是要将这天下道门得罪个干净。

“世人皆言,道尊仙风,几临于天,仰而上求,便若神仙,今日王凝之在此,幸而见道尊,吾欲问天上之事,道尊可知?”

狂妄!

荒唐!

这人疯了!

无数人把目光集中在王凝之身上,天上之事,居然敢相请问?

台上几位老道士,目光交错,已做决定,要将这二人,赶下台去了,一个眼神下去,旁边伺候的几个道士,便走上前。

下一刻,几人倒飞而出,摔在一边。

马文才立在前头,淡淡开口:“问道之会,便在一个‘问’字,岂有不答而驱人之理?”

几个老道士目光凶狠,刚要说话,那画屏后头,又有声音传出:

“欲问何事?”

“我想知道,天之规矩,万物皆需遵循,可那是天之规矩,不是道门规矩,今日既不在道门庙宇,亦不在三清相前,吾辈既然皆是道,那我的规矩,算不算天道?”

此言一出,台上一个老道士终究是忍不住了,大声斥责:“岂有此理!你一个外人,谈何天道?你的规矩,算个什么规矩!”

王凝之森然一笑,“我的规矩,既不算天道,你的规矩,便算是了?”

说罢,便往台上走,那老道士急忙招手,可见到马文才一步不让,反虽之向前,几个小道士,哪里敢动?

“青天在上,黄土在下,我欲问天,何为规矩?”

王凝之站在台上,冷冷开口,盯着那画屏。

“道门规矩,以下相问,得过而上台,我的规矩,便是要直接上台,可现在我已在台上,是不是说,天道助我?”

后头高位上,王卓然凝神相看,却突然一笑,低声:“难怪会稽王如此看重,这般心气,便如那天上雄鹰,如何能落在泥土之中?”

王迁之眼角的余光瞧了一眼坐在旁边,桌下手都在颤抖的马康平,摇头笑了笑,回答:“我以前问过这小子,为什么他做事,总是与众不同。”

“他如何回答?”王卓然侧目。

“他说,人在圆中求答案,自然一切所作所为,皆在圆中,可若是跳出这个圆,那自然显得一切皆不同了。”

王卓然一愣,然后笑笑,说道:“难怪啊,人人皆在这道门之会,不论问什么,那都在张道御所念之中,他却跳出道门,相问青天,又取了个巧,以马文才为手段,谁能料到,这般状况下,还有人敢不服驱赶的,反而动手的?”

“跳出这个圆,呵呵,有点儿意思啊。”

台上,一声叹息,画屏被推开。

两个小道士低着头,一言不发,而张道御,则出现在众人面前。

白须轻抚,张道御倒是不恼,反而饶有兴致,打量了两人几眼,说道:“想不到这次钱塘之行,得遇两位英才,倒是不枉此行了。”

“道尊!”一个老道士要开口,却被张道御眼神制止。

“王公子,马公子,就由贫道,来回答你们的问题。”

“马公子要问,为何有这规矩,其实啊,”张道御笑了笑,很是和善,“这规矩不过是照顾我这个老人,若是此时所有学子,士子,皆向我相问,我这年迈老朽,怕是精神不济。”

听到他这话,马文才一愣,倒是无话可说了。

人家坦坦然然,不摆架子,不拿身份,反而跟你说起要照顾老人,这谁能反驳?谁家里没个长辈了,难道要让全天下人,说马文才是个不尊爱老人的家伙吗?

似乎看出马文才的尴尬,张道御不仅不恼,反而温言安慰:“马公子不必抱歉,这事儿本就是我的不是,以年迈之躯,还想与年轻人们坐而论道,本就不该,只是既到了这人杰地灵的钱塘,就情不自禁了。”

看到王凝之给的眼神,马文才本想再问的话也就停了,只是拱拱手:“多些道尊坦言,是小子无礼了。”

王凝之又一个眼神,让马文才先离开,到这个程度上,若是再要说什么台下小道士,台上老道士,也没多少用,反而让人觉得自己二人不依不饶了。

这张道御,人老成精啊,你跟他讲身份,他跟你讲道理,你来讲道理,他又说感情,好个老赖!

等到马文才下了台,张道御才看向了王凝之。

两人默默对视着。

高位上,王迁之感叹一声:“到底是老狐狸啊,这几个孩子在他面前,恐怕是讨不了好。”

王卓然‘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只是说道:“这样也好,那马文才若是再不下来,只怕是有人要坐不住了。”

说着使个眼色,王迁之瞧过去,只见到马康平已经轻松了许多,不再是那副火急火燎的样子,便点了点头,低声:“确实,这种行径,对马家来说,一旦有误,恐是万劫不复,张道御多少还是给了些面子的。”

“就看看王逸少这儿子,究竟能如何了。”

台上,王凝之再开口:“道尊,小子今儿问题已问,却不知您能否为我解惑?”

张道御就像是个邻居家的老爷子一般,丝毫没有那道尊的架子,和善的笑容,便如春风化雨一般,让人难有对抗之心。

“王公子所问,乃是这天道,天道以规矩而现,却未必在道门之中。”

“其实,这天道为何,即便是老夫,也只能是揣测一二,便如之前那位学子所问,天之下,天子为尊,又岂是老夫所能置喙?”

“只是道教上承自天,公子既问出来,贫道便妄言几句,若有不妥,还请大家勿怪。”

张道御几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轻松了些,毕竟人家一个道尊,都亲口说了,他也不好揣测天意,只不过是你要问,我便试着说几句而已。

王凝之心里冷笑,这老家伙,难怪能在建康,陪了几位皇帝都不倒台,反而日渐做大。

地位很高,架子很小,年纪很大,做人却很谦卑。

难怪人人都喜欢。

可若他真是这么个人,如何统领这天下道门?

即便是在道门中,盼着他早些去了,想要承继这无上功业的,恐怕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只能说,装的好啊!

“道尊不必过谦,您既为这道门之首,自然是与天相息,您如此说,难不成我欲问天,不来问您,却问佛爷?”

王凝之一句话,让张道御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些,终究是不能再三言两语混过去了。

佛道之争,从其根源上,便注定了。

一者以佛为尊,一者以道为尊,虽然如今佛尚且远比不上道,但已有渐渐蔓延之势。

其他人或许不知,但王凝之清楚,未来佛门会如何昌盛,而道家尽力尚不得压制,足见其立身之稳。

张道御眼里倒是闪过思索之色,先以天道逼自己出来,后以佛相迫,让自己须得认真回答,王凝之此子,当真不凡。

其他人或许只觉得这小子在无事生非,但张道御作为天下道教领袖,对于这些信仰,鬼神之事,当然是研究得最透彻之人。

佛自西方来,在很早以前,自己便有所研究,想要将此萌芽掐断,却始终找不到能将其一击即溃的弱点。

而这佛门,如今尚且不足患,恐怕道门中,也无几人会明白自己的担心和忧虑,想不到最终,居然是面前这小子,能点出自己心中所想。

世上各种学问,数都数不清,但论及天人,却没几个,即便是儒家圣人,也难言此事,更妄论那些已经式微的学问了。

可这佛门不同,与道家同样承天,若是自己今日回答不妥,过些日子,来个什么佛爷,有更好的答案,两相对比,被人利用,添油加醋一番,岂不是显得道门,从根源上,输了一筹?

念及此,张道御不由得认真起来。

而他的神情,一直都被所有人盯着,此时,高位之上,王迁之眼里闪过一丝疑惑,一个小小佛门,不过是些妇人们求愿还愿之所,为何王凝之会拿来言语相逼,而张道御又不似之前那般云淡风轻?

王卓然似有所悟,只是眼里明灭不定,一言不发,静静等待着张道御的回答。

“所谓天道,立为规矩,道以天而下众生,所以公子所问者,谁的规矩,算是天道,贫道今日便妄言几句。”

“道生万物,道泽众生,人人皆是道中人,自然,人人的规矩,皆为天道所授。”

“就如公子所言,此处问道之会,道门设了规矩,一是为了有序而行,二是为了照顾我这个老人,这是道门的规矩,自是天道。”

“而公子不愿守这道门规矩,要以自己的规矩,直接上台而问我,这自然也是天道所允,天道本就不拘泥,不刻意,不约束,公子欲问天之事,所以让过这些道门弟子,而直接问我,也是替他们省了难答之题,贫道在此,先替他们谢过公子了。”

“天道,人道,无外乎情理二字,公子既要问天,自当问我,这也是遵循天道,方才马公子以力而进,自然也属天道,力大者进,力弱者避,天道循环,不外如是。”

“公子之规矩,道门之规矩,都是以天道之理,而行人情之余,皆为天道所在。”

“所谓天,便在情理二字。”

张道御淡然一笑,一扫拂尘而过前,捻了个法决,朗声:“道既承自天,便属世人,道门不过是多以研习而已,能有机会布道而降,实属盛事。”

就在众人皆点头,被张道御这番话所感动,觉得人家一个道尊,还能这样谦虚,不将道据为己有,而是愿和天下共享的时候,王迁之却皱眉:“好家伙,一个情理,便都掩盖过去了。”

王卓然却笑了,“能让这老家伙,不以道威相压,却以情理相劝,以属不易了。”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