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远地自偏

东晋隐士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远地自偏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放下酒杯,王凝之坐了下来,与大哥对视一眼,无声笑笑。

这司马昱,还真是爱做些表面文章,即便是远在会稽,也要给建康表忠心,今日之盛宴,不用问都知道,必然会很快传遍周遭,而他会稽王之贤明,忠诚,和善,自然也会随着这些传言,到达京城。

就凭这一个谜题,司马昱在士子们心中的地位,便会再高些了,那些空有报国情怀,却不知朝局险恶之人,自然会以他为向往。

这边想着,那边司马昱已经放下酒杯,笑呵呵地开口:“诸位,今日我等欢聚于山阴,赏上元之灯会,解巧设之谜题,兴起而饮,自当兴尽方归,能与诸位坐而论旧,着实令我欣喜,此刻兴致正浓,不知谁来为此宴作序,谁又心有诗情?”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年头,文人相聚嘛,当然不能像武夫一样喝酒吃肉而已,必然是要彰显一下自己身份的,从序,赋诗,一则让宴会显得更加高贵些,二则也是个机会,等到宴会之后,参与者自然会四处吹捧,来以入宴为荣。

只是眼下众人,都还在互相观望,这毕竟不是私底下的宴会,可以肆意妄为,若是说成诗,自然大家都可以,不过是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但前头作序,那可是只此一份儿,在场之人里,谁敢先呢?

等了一阵子,司马昱笑了笑,说道:“逸少,这事儿,要么还是你来?”

“正是,王逸少之才,天下皆知,若有逸少为此宴作序,必流传千古!”

“哈哈,逸少在此,谁还敢抢了他的风头?再说了,这哪里抢得过?我们这些人若是来作序,恐怕是要被外人所耻笑。”

“逸少,你就别客气了……”

周围几家大人纷纷开口,眼里虽有些嫉妒,但也无可奈何,一来谁都明白,会稽王下了这么大功夫,来办这一场宴,自然是为了拉拢王家谢家,如今看王凝之与那谢道韫的样子,便知道接下来几十年里,这两家恐怕都会站在一起的。

二则王羲之的才情,那确实谁都清楚,在他面前作序,恐怕还真的会被人耻笑,若只是笑话自己不自量力倒还罢了,若是被人觉得,自己是不懂规矩,那才是真的麻烦大了。

王羲之倒也自然,笑呵呵地拱拱手,“既然大家抬爱,那我就献丑了。”

说罢,便有小厮上来,笔墨都已经备好,王羲之一口饮罢,提笔便写:

“时永和八年之初,上元佳节之夜,明月其上,群星荟萃,万人空巷,灯影斑驳,上下辉映,乐彩齐鸣……”

“望月抒情,亲友在畔,虽闻丝竹,亦有心静……”

“览风月之雅兴,借群英之妙语,观灯谜之奇巧,盼笔下之雅音……”

待到写完,王羲之大笔一挥,写下名字,笑着再坐下,那仆役便拿起宣读,众人静静听着,最后拍手称好。

“不亏是王逸少,才思之逸远,真是……”

又笑谈了几句,司马昱便说道:“诸位,今儿王逸少为此宴作序,必能流传,却不知这宴会之上,又有几番佳作相伴,请!”

“叔平,我可是听过你给无奕所作之‘可怜白发生’今儿你可不能推脱了啊。”瞧着王凝之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司马昱再开口。

王凝之无奈,挤出一个笑容,拱了拱手,又瞧向旁边,招招手,便有个仆役上来。

想了想,王凝之提笔。

……

过不多时,众人都已经写好,那些大人们,倒是没几个动笔的,毕竟诗词这种东西的好坏,和年纪是有关的,但关系并不大,谁也不想在一群后辈晚生面前,丢了脸。

尤其是这些后辈们,都是世家子弟,从小便是饱读诗书,便是再混账的那几个,也都不会怯于一首诗,再有那么几个文采好的,若是作了一首,还不如他们,岂不是尴尬。

再说了,既然混到这个年纪,地位了,做个相看之人,高高在上地评价几句,不比自己下场来的舒服很多?

不少人的目光都放在王家席位上,想等着看看,这王凝之究竟有几分文采,谢奕那首诗词,倒是也有所耳闻,但对于这些人来说,毕竟不是军中之人,不算关注,而王凝之这一年,又多是在钱塘读书,也让大家陌生了些。

这小子真正出名,那是在宣城之事,而其后与司马道生的话,更是让大家觉得,此人狂傲,眼下,便来看看他,究竟有多少本事了。

但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这王凝之提起笔来,就那么略略写了几句,便放下去喝酒了,难道这么快就有一首了?

还是早有预备好的?

这倒是也不稀奇,毕竟宴上,多是会有才子赋诗一首的,而会稽王今晚之宴,如此盛大,若说是没那么几首流传,反而古怪。

提前准备了,想要在会稽王和众位大人面前,露个脸的,不在少数,可就算是如此,眼下也该再犹豫几分,若是心里有更好的,自然要挑选一番,若是没有,也少不得在此时,再细细考量,做些删减添加,让辞赋更好些。

像王凝之这种,上来划了几笔,就丢去不管的,可着实少见。

王玄之自然也注意到了,探过身子,直接拿起王凝之桌上的黄纸,扫了一眼,他可实在是担心。

要知道,曾经有一次,家里爹爹请了几家人来相聚,让孩子们都赋诗一首,结果二弟王凝之,直接来了一首:“美酒佳肴并无我,写诗受训却是我,文章自古由心生,何时听闻遭强迫?”

然后,就是个很悲伤的故事了。

总之,这个场面可不一般,要是王凝之还敢这么干,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总要给他想想办法。

心里读了一次,然后,王玄之的目光就变得古怪了几分,看向王凝之,却见他正吃吃喝喝,翻了个白眼,王玄之低声:“这是你作的?”

“对啊,怎么了?”王凝之反问。

瞧见兄弟俩大眼瞪小眼,何仪往丈夫这边靠了靠,念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念完之后,何仪的神色也变得古怪了些,诗当然是好诗,清雅闲适,颇有古君子之风。

但是,这场合,合适吗?

而且,瞧了一眼那边还在挠耳朵的王凝之,何仪是真的不明白,二弟这种心性,还能做出这种诗的?

瞥了一眼那里正在和谢奕拼酒的王羲之,何仪很疑惑,这也不像是公爹给他的啊,公爹虽喜游玩,却不算多爱那隐逸,而且,这诗词风格,也不似公爹所作。

公爹的诗词,向来善用辞藻,又想象丰富,这首诗却截然不同,文风简约,隐隐之中,却带有些孤傲之意,要真这么看,那确实像二弟所作了,毕竟,二弟向来就是看不起那些公子哥的。

倒是有点儿,那边谢家,谢三爷的腔调。

谷很快,所有人的诗词都准备好了,司马昱笑呵呵地指挥着,让人一一呈上,又分抄了几份儿,给众人欣赏。

看到那一句‘回首却见灯下人’司马昱忍不住笑了笑,待翻到一句‘仁王身远心系民’更是满意。

在见到齐华义那一句‘万千心思猜灯谜,却有忠心于朝廷’更是乐得直笑,也看了齐华义一眼,这齐家如今虽然不见得有多大作用,但看这小子,倒是个可造之材。

然而,在看见王凝之那首诗的时候,司马昱的脸色就变得僵硬了几分,斜着眼一瞧,王凝之正在和身边几人聊得开心,司马昱的神情就更加难看了些。

这小子,是摆明了不给自己面子啊!

前头一个灯谜,现在一首诗,这就是在摆明了告诉所有人,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入仕,只想美人相伴,平静生活。

即便是在这喧闹火热的宴会上,他都心远地自偏了,那还能有什么多余的心思?

而且,他这首诗出来,自己若还是说什么为他在朝廷进言,让他有个机会的话,反而会让众人鄙夷自己。

毕竟,人家都这么摆明态度,要做个隐逸之士了,自己还勉强,自然不美,再加上,想要入朝局,混个一官半职的人,必定会以此为由,觉得自己宁愿强逼王凝之,都不给他们个机会,心生怨恨。

心里冷笑两声,自己这么看重王凝之,倒不是真是为了他有些什么才学,而是因为他是目前,世家子弟里,唯一一个身份够高,又和桓温正面相抗的人。

当时在宣城,王凝之与桓温之间的敌意有几分,根本不重要,只要大家认为他是真心站在自己这边的就行了。

形势比人强,只要让王凝之成为那个众望所归的人就好了,等到所有人都觉得,王凝之是琅琊王氏推出,要和桓温抗衡,代表了世族之心在朝廷,那就足够了。

王氏父子,到底还是聪明,不想给自己当这个出头的椽子,为自己效劳。

不急,时间有的是,总会有机会的。

眼底闪过一丝冷芒,司马昱笑了笑,瞧见其他人在看见那首诗之后的神色,无动于衷。

在场的各家大人们,自然也都看了王凝之那首诗,对于这个司马昱点明的人物,大家当然是很关心的。

但是,谁都没料到,会是这么一首诗。

这可是上元佳节,酒宴上啊!

就算不表达一下自己为陛下,为江山社稷庆贺的心思,也可以说说这一番盛景,天上明月,地下明灯,能说的可太多了。

结果,就来了这么一首诗?

几家家主互相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看来这王凝之,是真的不打算入仕了,否则有会稽王在此给他引路,王家在后撑腰,那不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吗?

而且这首诗,未免不给会稽王面子了些,看来琅琊王氏,倒也没有现在就跟了会稽王。

至于诗词本身,反倒不值得多话,这年头,谁不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一心隐逸的爱好田园之人呢?

朝局上蝇营狗苟,乡野里却妙趣横生,就算是入仕途,那都是要推脱一下,表现出自己根本不爱权力,只是为国为民,不得不施展才华而已。

这种诗词,谁还没写过几首,装模作样几次呢?

不过在这种场合里,那还真是没几个人会如此做,毕竟,装装样子就好了的事情,没必要拿出来当真,要是真被上头以为自己是个狂生,不愿用自己,那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再说了,别人都不这么干,自己这么干了,不是得罪人嘛,在大家都歌功颂德的时候,你却来一句‘心远地自偏’这不就显得别人贪慕名利了?

到时候,办点事儿,大家都不愿意帮忙,晋升的时候,人家来一句‘此人无心如此,只想归隐山林’可就糟糕了。毕竟,自己不能晋升,那就是给了别人一个位置啊!

小人总比君子多。

人在朝局,不得罪人,是最重要的。

别的不说,这王凝之,要不是琅琊王氏的二公子,就凭这么一首诗,这辈子都别想入得了仕途。

王羲之夫妇在看见这首诗的时候,相视一笑,倒是满意儿子的随机应变。

不论是猜谜,还是作诗,都应对不错,看来这一年在钱塘,倒是真学了些东西。

而谢家席位上,谢奕皱了皱眉,刚想说话,却被阮容在底下拉住了衣袖,疑惑地看了一眼,却见到自己夫人轻轻摇头, 虽不明所以,但也略过不提了。

只有谢道韫,微微一笑,又远远白了一眼王凝之。

……

好容易回了家,王凝之刚泡个热水澡,往床上一倒,蒙上被子,打算与周公来一场约会,就听见推门声。

露出脑袋来,疑惑地问:“爹,娘?”

只见王羲之夫妇俩人,对视一眼,王羲之先是非常虚假地咧开嘴笑了笑,“叔平啊,今儿表现不错。”

王凝之一骨碌爬起来,瞪大眼睛,太阳打西边和月亮撞了?老爹大半夜过来夸自己?

这夜色深深,配上王羲之的假笑,实在让人毛骨悚然,不会背后藏着棍子,要打人吧?

“爹,有啥事儿,你直说,儿子听话就是了。”

颤抖的手,忐忑的心。

平日里一向潇洒的老爹,却好像有点儿尴尬,努努嘴,示意夫人来说。

郗璿横了丈夫一眼,坐在王凝之床边,语气凝重:“儿子,你跟娘说实话,不会是真的看破红尘,要归隐山林,学那些蠢货,去做个野人吧?”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