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一向知恩图报

东晋隐士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一向知恩图报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可怕的怪兽,头上长着坚硬的独角,眼睛有铜铃那么大,嚎叫的时候发出‘年——’的声音,因此,人们都叫它年兽。

年兽很怕热,爱睡觉,平时住在深山老林里,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到了第三百六十五天的那个最寒冷的晚上,它才醒来,蹿到人类聚居的地方找东西吃。每到这一天,人们就相互警告:“年来了,年来了”。

只要年兽一出现,人间便遭了殃——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被它看见,都会被吃个精光。人们害怕极了,为了不被年兽吃掉,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将炉火熄灭,再把牲口拴好,并关紧门窗。等做完这一切后,大家才躲在屋子里吃“年夜饭”。

……

放下笔,王凝之犹豫了一下,又拾起笔来,简单的几画,便在纸上勾勒出一个小年兽的轮廓来。

左看右看,十分满意,眼睛瞪大象铜铃,龇牙咧嘴很凶狠。

完美!

站了起来,走到帘外,闻着泥土的清香,看着几个丫鬟来来往往,手里拿着各式鲜艳的装饰,而自己昨日一时兴起,做的小红福娃还挂在栏杆架上,王凝之相当满意。

过年嘛,就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不像话,还是应该像现在这样,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白天品品茶,晚上逛逛灯,闲来做首诗,忙时混日子。

“二哥,会稽王府上送来帖子,还是拒绝吗?”王涣之远远扒在门口,往里头喊,他是不愿意靠近的,毕竟,上一个随意靠近的王操之,被生生在屋里关了半天,就为了听王凝之是如何吹捧自己画作,离开之后,整个人都昏昏沉沉了。

“又是司马道生?”王凝之皱了皱眉。

“正是,他说最近闲暇,趁着王爷还未归来,可以多多走动些,近来白日街市各家有彩,夜晚灯市妙趣横生,二哥不若与兄弟们相伴而行,共赏夜景,他已于灯市街包下了品茗阁,邀请了还在山阴的各家公子及姑娘们,与大家同乐,以作年前之兴。”

王涣之嘴里的话都是好词儿,说话的口气却相当生硬,干巴巴地背诵了一次,瞧着王凝之,问道:“今儿用什么借口?我与四弟,五弟,六弟均已病过了,是不是该轮到老七了?”

说来也是很奇怪,自从宣城回来以后,好像一时之间,各家各户的公子哥儿们,都争相约着王凝之出门,甚至还有几家,在王涣之的印象里,那都是被二哥殴打过,平素里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现在也突然就活泛起来了,甚至连贺家,那被关了的贺元礼,都递来过帖子。

而为了完成二哥那高冷不出门的形象,兄弟们已经都代为受过了,尤其是上次老五被二哥安排了一个什么‘喝醉了酒,与门口石墩儿对打,导致折了臂膀,需要二哥照顾’的名头,老五感觉自己从此会成为公子哥儿之中的笑柄,如今已经伤了自尊心,不能再出门了。

“这么多了吗?”王凝之愣了一下,摆了摆手,“就与他回话,今晚灯市街,不见不散。”

“二哥?”王涣之疑惑地开口。

“去吧,照我说的去做,只有千日做贼的,哪儿有千日防贼的?”王凝之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个微笑来。

既然这么想见我,那就好好见见,一群端不上台面的家伙,还想着从自己这里捞点好处,怕是太小看在下了。

……

黄昏刚过,夜色降临在山阴城中。

夜间的寒冷,无法浇灭人们心里的热情,年节之际,本就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尤其是在王羲之大人平安归来之后,整个山阴城里,都是一派灯火昌明之象。

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年轻男女们,或是小夫妻相伴而行,或是未婚者挤眉弄眼,各有风情,生意最好的,当属小花灯摊子了,几个钱就能买来的便宜东西,正是老百姓能消费起的,又与这气氛相当。

花灯街,也就是往日里的平街,如今两侧酒楼更是通宵达旦,客人们的笑闹声,与歌姬们的丝竹之音混杂在一处,并不让人觉得两相其害,反而有一种莫名的交融感。

王孟姜走在前头,脸上戴着一个小老虎面具,手里还提着两盏小灯,一双大眼睛转来转去,瞧着街边上的各色小吃,转过头来,揉揉自己的小肚子,很不高兴:“二哥,早知道中午就不吃那么多了。”

“没事儿,”王凝之跟在她身边,笑眯眯地给自己戴了一个小猪面具,“你喜欢哪个就记住,告诉有福,明儿让他们出来买,带回去给你。”

“二哥,我中午其实没吃饱,现在还能吃,”王献之凑上来,戴着的是一个猴子面具。

“滚!自己又不是没钱,还想蹭我的?”王凝之没好气地轻轻一抬腿,踢在王献之的屁股上,王献之顿时就嚎叫一声,打算趁机摔倒,赖在地上,他当然是不会看重那些小钱的,但今晚是跟着二哥去赴宴,那要是自己能有个由头,自己出去耍,岂不是很好?

但是这地上,怎么看都不太干净,要是摔在上头,岂不是还要回家换衣服?

王献之还在犹豫,王凝之已经带着小妹往前去了,只留下一句话:

“想耍赖,除了摔倒,还要在地上滚一滚才行,老三,给我盯着他,一旦开始滚了,就让开位置,给大家看看王献之小公子的品貌。”

走不多远,便是品茗阁,这也算是山阴城里的老字号了,不做留宿,只做茶酒,别说公子哥们,便是各家老爷们,也时常会包下几间来,和友人们相聚一番,毕竟,也不是时时都适合去秦楼楚馆的。

“啧啧,大手笔啊,延长今日可是下了本的,”踏上二楼,只见整个大厅与各包厢都有王府的仆役,与品茗阁的杂役侍女们交错而行,而大厅之中歌舞已起,男女宾客们分坐席位,颇有些隆盛之意,王凝之了感慨一声。

“哎呀,王二哥,总算是把您给盼来了。”最眼尖的就是坐在侧位的刘文新了,瞧见王凝之一行人,急忙站了起来,上前迎接。

而其他公子姑娘们,眼里都露出一丝鄙夷,会稽刘家本就属于末流,上次他又参合贺家之事,若不是王谢两家决定按下此事,今儿哪儿还会有他的位置?

许是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刘文新索性不要脸皮了,一副熟稔的样子,走上前来,笑呵呵地开口:“王二哥,您最近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兄弟们想见一面,都如此困难了。”

王凝之微微一笑,“我有什么好见的,难不成要比你们多个眼睛,少只耳朵?”

“呵呵,”刘文新干笑两声,“王二哥说话,还是这么有趣儿。”

“叔平,来,这儿坐,给你留着位置呢。”坐在男子席位之中,司马道生轻轻拍了拍身边坐垫。

案几很大,却独有他一人在坐,且不是正位,王凝之心里暗笑,这是要自降身份,来拉拢我了?

“延长,稍等一会儿,我有点事和谢渊谈,很快过来。”很自然地回答一声,王凝之走向谢渊旁边。

坐下之后,与不远处女子席位中的谢道韫对视一眼,王凝之微微一笑,低声:“谢渊,你今儿居然来了,少见啊。”

谢渊与王肃之是好友,两人脾性大致相仿,都是那种刻板的老头子风格,对于这些宴饮,一概是不参与的。

“姐姐说要过年了,我也该出来走动走动,免得和大家生疏了。”谢渊淡淡回答,目光放在场中的歌舞上,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他只是看着舞娘身后的台阶,算着离开的时辰罢了。

王凝之耸耸肩,“早知道我把老四给你带来,也好有个伴儿。”

“王二哥,还是别为难他了,这种场合,我一个人不舒服就是了,何必多加一个?”谢渊淡淡一笑,“对了,年后我与幼恭打算一同前往江阳,据说那里出了些先秦古物,到时候,王二哥若有兴致,不妨……”

“免了免了,我还年纪尚轻,这种事情就不参与了。”王凝之连连摆手。

似乎是早已经预料到王凝之的回答,谢渊只是笑笑,说道:“我当然不会叫王二哥同去了,你年后有时间,多陪陪阿姐便好,不过是问问,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为你带几件回来。”

“那感情好啊,你看着办,越贵重的越好。”

听到王凝之的回答,谢渊很无语地扫了他一眼,决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王二哥,今日看小王爷的意思,是要把你推出来了,你作何打算?”

“简单,”王凝之笑了笑,“在他推出来之前,我就自己走出来,大家都省事儿些。”

一曲舞罢,众人都在谈笑,王凝之站起来,走了过去,拱了拱手,坐在了司马道生的旁边,司马道生的脸上浮现出一个笑容,说道:“叔平,我本打算,你今儿再不来,就到府上去拜访了。”

“延长哪里话,你既然邀约,我自当赶赴,只是最近天气突然有所回暖,弟弟们都感不适,我自然要照顾他们了。”

“叔平不亏是吾辈楷模,上能雪夜至宣城,救天下黎民,下能贴心照料兄弟,顾全家里,当饮此杯!”

“延长谬赞了。”王凝之也举起杯来,两人对饮一杯。

众人将两人行为看在眼里,都各自考量着,如今看来,王家是已经下定决心,要走上台前,为会稽王出力了吗?

“哈哈,”司马道生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今日只要王凝之坐在自己身边,想必是已经下了决定,看来父王在朝中,很快就有世族的大力支持了。

到了那时,凭会稽王的名头,一旦王氏与自家公开合作,就别想着再脱离,如此一来,整个北方世族都会在父王名下行事,自家的实力,自然是水涨船高。

“各位,叔平此次北上宣城,两军阵前,面不改色,痛陈利害,保下我大晋江山社稷,别说我父王,就连征西军大将军,都对叔平是赞不绝口,请诸君举杯,与我同为叔平庆!”

随着司马道生站起来举杯,场面顿时一片热烈,各家公子姑娘们,都停下了自己的谈话,站了起来,遥遥举杯,他们之中,或许有跟随王家行事者,或有自立之意,又或有其他心思的,最近都在等着看王家的态度,今日王凝之的出现,无疑是一种信号。

脸上带着或真或假的笑容,所有人都喝了一杯,司马道生笑呵呵地拍了拍王凝之的肩膀,坐了下来。

不过下一刻,他微微眯眼,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因为现在场中,就只剩下王凝之一人还站着,这是要作甚?

“各位,”王凝之向着四周拱了拱手,笑得亲切,“大家都是熟人,我也就不客套了,这些年我在会稽,承蒙大家厚爱,文有诸位诗文相和,武有大家切磋交互,算是过得轻松自在了,而如今能有此幸运,得以于宣城与几位大人谋面,真乃是人生快事,正如延长兄所说,我还得了些虚名。”

众人都瞧着王凝之,心里有些羡慕,又有些嫉恨,尤其是年纪相仿的几人,心里更是恨得牙痒痒,大家都是会稽人,可从小就被王玄之,王凝之这兄弟两人压一头,王玄之就算了,人家毕竟是王家大公子,再说了,论品貌,才学,哪怕是礼仪都要比众人强上许多,不能说心服口服,也没多大抵触,但王凝之就不同了,这小子从来就是个惹是生非的,如今却走了狗屎运,被带去大将军面前,胡言乱语几句,大将军还给他做了次衬托。

什么文有诗文相和,不过是你王凝之,强抢我们手里的书画,至于武有切磋,一方单纯的殴打,另一方单纯的挨打,这也能叫切磋?

“不过,王某人,从来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辈,我深知各位,忧国忧民之心,为江山社稷,愿肝脑涂地之义,所以,如今终于有了机会,让我来回报大家了!”

“我既得了大将军与王爷赏识,那就算是有了门路,虽然我无心入仕,但各位若有所求,不论是前往荆州从军,还是入建康为政,我都可以为你们引荐!”

王凝之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神色各异,独有那司马道生,脸黑如锅底。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