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车胤有话要说

东晋隐士 第一百五十一章 车胤有话要说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凝之长长出了口气,只觉得心很累。

太难骗了啊!

这么诚恳地骗人,到现在,王凝之自己都有些分不清,究竟是不是在骗人了。

“咳咳!”

一个故意的咳嗽声把王凝之惊醒,转过头,老爹怒目相视:“说!刚才你单独和他在一处,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桓温会说,我有个好儿子?”

王凝之‘啊’了一声,转头怒视着桓温的已经远去的背影,真是难伺候!

你走就走嘛,临走时候阴阳怪气地来一句‘逸少,你有个好儿子啊!’还长叹一声,这是作什么妖?

“发什么呆!快说!”

被老爹一巴掌拍在后脑勺,王凝之欲哭无泪。

“老爹,我啥也没说啊,他问我,他是不是古往今来最厉害的将军。我就说不知道。然后他问我,他比之当年项羽如何,我说他不如,就这么简单。”

“他不如?”王羲之眉头一挑,和司马昱对视一眼,又一起盯着王凝之,“为什么不如?”

王凝之翻了个白眼:“项羽有虞姬,美人配英雄,千古佳话,他有什么?”

王凝之嘴角抽了抽,到最后也没说出个什么话来,只是又一巴掌抽在王凝之后背上,怒斥:“胡言乱语!”

走回军营的路上,桓云始终紧着脸,时不时偷偷看向走在前边的大哥桓温,眼看着就要入营,终于是忍不住了,问道:“大哥,你真要回去?就凭这小子胡言乱语一通?”

桓温冷冷看过来,桓云顿时闭上嘴,噤若寒蝉,只听得桓温冷笑一声,回答:“胡言乱语?你要是什么时候,能有他一般的胡言乱语的本事,我也不至于在朝中如此难过了!”

“至于回不回去,”桓温的笑容愈浓,“王凝之与我说,天命如此,我倒是要看看,天命真的站在他那一边吗?”

天气渐渐放晴了些,冷风呼啸,从山川之中而过,扬起来的雪,在空中舞动。

王凝之缩了缩脖子,用领子把脸颊都堵住了,窝在小屋子里头,用大被子把自己包住,靠在火盆边,这苦难的旅程总算是告一段落,自己能休息会儿了。

这一路上踩着雪过来,靴子都被雪润湿了无数次,现在都有些软了。

本来自己还打算去发表一下建议,可是在听到具体措施的时候,司马昱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是王羲之亲自出手,把儿子赶了出去。

哼,卸磨杀驴,不像话!

抱着满怀不爽,王凝之把手里的信封好,递给徐有福,“让回去的信使,把这封信送去谢府。”

“是。”徐有福接过信来,转身离去。

而隔壁的房子里,司马昱苦笑一声,“逸少,今日我们能平安归来,还让桓温暂时放下动兵之念,叔平也算是劳苦功高了,你这样……”

“哼,那臭小子,满脑子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你是不了解,”王羲之小胡子一抖一抖的,“他的话,要分辨才行,有的能听,有的不能听,况且出个主意就行了,毕竟是纸上谈兵,你还真想让他来指挥做事?”

司马昱‘呵呵’笑着,心情很好,“就算这样,你也该让孩子跟着看看,多学点总没坏处呀,日后若有机会,入朝为官,也是极好的。”

王羲之摇了摇头,把手在火盆边烤了烤,又抬起手来搓搓脸,说道:“我就是怕他会入朝为官,才故意把他支出去,叔平行事,说得好听些,是天马行空,若说得难听些,就是不讲规矩,这世上,还有比朝廷里,更讲规矩的地方吗?”

“人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王羲之脸色沉重,“若是在野之民,还有人给他兜着,大家也不会以此来攻讦王家,可若是人在朝堂之中,那本来就是占着位置,必然被人盯着,他不够仔细小心,做不得这些。”

司马昱安静听着,到现在也只是叹了口气,接起话头,“是啊,名利场里,人心最是贪婪,我看叔平还没这份儿体会,强入朝局,倒也未必是件好事。”

“哼,他还有体会?”王羲之撇撇嘴,说道:“我就想着赶紧让他成亲,然后他爱去哪儿去哪儿。”

“哈哈,”司马昱笑了笑,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来看看,荀大人领军已到此处,今夜开始,来军入城,我军出城,如此往复,到得何时?”

“一日即可,再多了,可就露出马脚了。”

……

黄昏已至,王凝之睡得香甜,却被人一把推醒,作为一个有高度警惕心的人,王凝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火,毕竟,敢这么大摇大摆地越过徐有福进来,除了老爹,就是几位大人了,而他们肯定不会直接进来的。

“老爹,吃饭啦?”

“睡觉也没个睡觉样子,都不看看这是哪里,这是宣城!是让你这么懒散的地方吗?把口水擦擦!”王羲之挥了挥手里的信。

听到王羲之吩咐,徐有福赶紧狗腿地上来,递上毛巾,王凝之胡乱抹了一把,接过信来,看完以后,有点儿尴尬。

“老爹,跟你想的不同啊,大哥没出手,娘却杀鸡儆猴了。”

信是郗璿写的,这字迹辨识度极高,内容很简单,就俩点,第一,会稽有两个小世族,一个想着趁机搞点事儿,联络了外头的山贼作乱,可还没等实行,已经被抓住,如今被郗璿全部收押,家主以及几个领头的,还有山贼们,都被处决了。

第二,郗璿在信里说,自己如今请了阮容过去小住,打算好好欣赏一下雪景,所以就不过来了。

闻言,王羲之叹了口气,声音多少有点儿低沉,“我与你娘多年夫妻,虽知她心志之坚,不输于男子,却总是不愿意让她来面对这些,可惜努力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让她也掺和进来了。”

“娘以前都不知道这些事儿?”王凝之表示怀疑。

“你懂什么!看别人下令杀人,和自己下令杀人,能一样吗?你娘如此一个心地善良之人,这次的事情,恐怕让她很是难受。”

王凝之眼皮子抖了抖,老娘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或许不假,但这点事儿,就想让她难受,恐怕不太可能,不过看着老爹一副愧对心疼夫人的模样,王凝之也就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这冰天雪地的,不过来就好,我这几天都很发愁,要是你娘真的过来该怎么办,想了好几个法子,都不太行,现在她要盯着阮容,盯着谢家,脱不开身,倒是给我解决了心头大患。”

王羲之端起一杯茶来,笑呵呵地边品边说话,今儿一来让桓温暂时打消了出兵,二来又收到家里夫人的来信,让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王羲之父子俩都很轻松,可别人却不是,宣城的氛围依然是相当紧张,桓温在上午离开之后,并未退兵,而是征西军的营地里,一片肃然之色,军士们换防,巡逻的力度,甚至要比之前更大些。

司马昱一整个下午,都在城墙上,直到晚上才下来,回了宅子,看见正悠闲自得,在书桌上挥墨的王羲之,苦笑一声,“逸少,你为何如此轻松自在?”

王羲之‘呵呵’笑着,回答:“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我们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又何必忧愁?”

“我今儿一下午,都在担心桓温会不会进攻,怕我们根本撑不到明日啊!”司马昱坐了下来,重重叹了口气。

“若真是那样,咱们束手就擒便是了。”

“哼,我可没看出来,你打算束手就擒。”司马昱撇撇嘴。

“王爷,”王羲之淡淡回答,“桓温若真打算今日动手,那和我们分开之后,便该动手了,没什么值得拖到下午的,桓温也不是个行事拖沓之人,他等着,恐怕就如叔平所言,是要看看这所谓天命,究竟如何了。”

“所幸我们的援军,明日就会到达,桓温到那时候,自然会退军的。”

“可我们毕竟只有一万援军,还是些老弱病残,根本打不了仗的。”司马昱叹了口气。

“桓温又不知道,再说了,一万人打不了仗,还走不了路吗?我现在倒是觉得,叔平之计,当会成功。”王羲之笑了笑,“荀蕤已经去了半路等待,想必他会把事情都安排好,你我只需要出现在城墙上,让桓温知道,我们没有跑路,胸有成竹便是了。”

冬天的白日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大地已经被黑夜笼罩,只有宣城上火把,将整个宣城,都点亮了。

而对面的征西军营地里,巡逻的军士们,同样带着火把,整个营地就好像是天上的星星一般。

不多时,一队人马连火把都没点,趁着夜色而归,走在最前头的,正是振武将军桓云,一脸的阴沉,大踏步进入营地。

很快到了桓温的大帐外,桓云掀开帘子,走了进去,扫了一眼,里头坐着的,几乎是所有的将军,而他们各个甲胄在身,就等着命令。

桓温独坐高位,人在火光之中,面无表情。

“大将军!”桓云抱拳行礼。

“说吧,情况如何?”

“从入夜开始,自东而来的扬州兵,络绎不绝,我们的探子三里一哨,发现他们的人,以前至后,不见尽头,恐怕这次建康真的是把全部身家压在宣城了。”

桓云的脸色很难看,本来的计划便是,天黑之后,只要确定了宣城外援情况,便要动手,桓温表现出的,被王凝之所言打动,与其说是信了天命,不如说是在迷惑敌人,夜间突袭,总好过白日里大张旗鼓。

可自己就是负责调查情况的人,还未入夜的时候,便有手下来汇报,宣城的援军已经快到了,桓云亲自出去查看,却发现这援军,源源不绝而来,绵延数十里之地。

因这夜色不浓,天上星罗棋布,地上还有积雪,故而他也不敢靠的过于近,站在小山坡上一看,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援军。

“大将军,即便是整个建康的军士都到了,尚未修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扬州兵毕竟还在路上,而且我们后方武昌,还屯着数万兵,只要您一声令下,弟兄们今晚,就给您拿下宣城!”

“大将军,区区宣城,弹丸之地,一鼓可破之!”

“我的意见是,围城打援,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趁着那些建康所到之兵立足未稳,一一击破,将他们绞杀在这宣城外。”

“何必如此麻烦!直接打下宣城来,宣城一破,我们放出些人去,他们必然如那丧家之犬一般,仓皇逃窜,到时候在路上散布消息,建康军不攻自破了!”

“大将军,倒不如直接绕过他们,直入建康?”

“那怎么行,就算入了建康,我们毫无退路,岂不是会被扬州兵给围了?”

“没有必要,我们需要的,是朝廷的支持,又不是真的和朝廷开战,这岂不是因小失大?”

“哼,建康居然真的敢把军队都派出来,朝廷上那些胆小怕死之徒,难得也如此有决心,看来是逼急了啊!”

“要真是这样,那这场仗,还真的不如不打!”

人人各有说法,大帐里各抒己见,等着桓温来拿主意,只有桓云不发一言,他知道今夜就是桓温打算动手,以策天命之时,却发现敌人之援军,声势浩大,恐怕桓温心里,已经不打算开战了。

就在此时,一个仆役匆匆而来,跪在地上,大声汇报:“大将军,车胤大人已经醒来,刚喝了汤药,特意吩咐我前来,有一句话要讲!”

“说。”桓温脸色难看了几分,淡淡开口。

别说他了,就算是桓云的脸上,都闪过一丝鄙夷,大家都是铁血汉子,风里来,雨里去,手上沾满了血的,今儿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人真的可以文弱至此,平日里自称什么智谋过人的车胤,被一个毛头小子几句话给气得吐血昏倒,足见车胤之废物。

不过这件事情,此时倒也没几人知道,桓温和桓云自然是不会讲的,宣城那边也来不及把消息传出去。

“车胤大人说了,请大将军万勿犹豫,趁夜进军即可!”仆役汇报之后,便退了出去。

桓云心里‘呸’了一声,车胤这种拿不上台面的东西,能说出什么好话来?不过是自己丢了大脸,想要拼命鼓动开战,来掩盖自己的事情,当我们看不出来?

傻子才听他的!

果然。

桓温的神情坚定下来,淡淡开口:“明日一早,开拔,回武昌。”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