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东晋隐士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令姜:

事出突然,无法亲自与你告别,吾今已出山阴,随父前行。

事情之详细,汝家中必有消息,无需多言。

虽有大雪,仍不碍前行,旅途漫漫,亦可做赏景之兴。

犹记四明山之雪盛,雪窦寺之微阳,雪落于肩头,便似汝在旁。

此行虽难,倒也无多艰险,不日便会归来。

不必担忧,但请时时想念。

王凝之。

……

放下手里的信,谢道韫轻轻叹了口气,望了望外边依然在缓缓飘落的雪。

雪已经小了很多,却纷纷扬扬,细密绵绵,院子里竹子的枝桠,在风中摇曳,上头的积雪不断落下,又不断被新雪覆盖。

目光游移,却总是会落在桌面上的那封信中,尤其是那个名字。

字迹颇潦草,却不乏清雅,可见笔力之厚。

也对,他虽然总是漫不经心,做事儿也没什么耐心,但用笔上来说,倒也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

虽然是在王大哥的压迫下,不得不努力。

想到这里,心情忍不住烦躁起来。

外头有什么事儿,自己当然知道,大雪封路,消息不畅,扬州兵还未至宣城,征西军却已大军压境,自南郡而起,十余万军压驻,大将军亲率五万人,入武昌,威逼建康。

这种时候,扬州官兵必然来不及前往,宣城区区几万军,哪里是征西军的对手?

所以,会稽王如今在宣城,岌岌可危。

那么琅琊王氏之主,王羲之大人必然要去,只有他在征西军动手之前,到达宣城,以全天下世族之决心,令桓温犹豫,方可有一线转机。

就连各大世族,也都派人前往宣城,或是为了支持朝廷,或是为了打探风声,甚至谢家也有人前去了。

而昨夜,三叔谢安,也踏雪归来,坐镇谢家了。

这是一场时间的竞争。

抿了口茶,放下茶碗的力道却有些大了,茶碗在桌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摇摇欲坠,谢道韫急忙伸手去扶,茶碗稳住了,却有几滴滚烫的茶水落在手上。

擦了一下,又吹了口气,心里愈发烦躁了。

道理自己都懂,可是他去做什么?他能做什么?

文不成,武不就的,过去送死么?王羲之在会稽是尊佛,去了宣城,两军阵中,那也就只是个人,如何能护得住他?

更别提王凝之那种惹是生非的性子,贸贸然去了宣城,这不是纯粹找事儿吗?

王家怎么会让他跟着去呢?难道王羲之大人,这时候还能喝多了?可就算是他喝多了,郗璿夫人呢?

这都什么事儿!

不行,我要去问问!

拍案而起,谢道韫走了两步,却又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会儿,坐了回去。

王凝之不靠谱,但他爹娘不是,想必这么做,也是有些道理的。

心里郁闷,无处诉说,恶狠狠地盯着那封信,似乎要从那个名字上发泄发怒一般。

谢玄悄悄出现在门口,瞧了一眼里头,只觉得气氛不对,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大姐?”

没有回应。

谢玄又扯着嗓子来了一句:“大姐?”

“做什么!”

作为从小跟着谢道韫学习的人,谢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这声音里蕴含的恼怒,急忙退了一步,才回答:“三叔要你过去。”

“我知道了。”谢道韫烦躁地回答了一句,却转怒为喜,自己不便去王家询问,难道还不能去问问三叔么?

一路踏雪而行,到了前厅,风卷携着雪,从走廊外飘来,进入屋内,雪花落入火盆中,化成了晶莹的水滴,却又被消融。

谢安就坐在廊下,亲自煮着茶,脸上一副享受的表情,滚烫的茶水翻腾之间,浓郁的茶香飘扬开来。

“大姐。”

兄弟姐妹们见到谢道韫过来,都站了起来,不仅仅是自己家里的孩子们,谢氏在山阴的人家,孩子们仿佛都在这里一般。

谢道韫皱了皱眉,这些人有些按捺不住了吗?又不敢亲自前来,便派了孩子来查看情况?

“三叔。”谢道韫行礼。

谢安抬起头来,两人眼神在空中交汇,谢安微微一笑,又轻轻摇头,示意不必担心。

坐下之后,谢道韫便接手了煮茶之事,与谢渊一左一右,而其他人,则三三两两地在前厅里坐着聊天。

“母亲在哪里?”谢道韫低声问道。

谢渊嘴角露出个冷笑,回答:“在后堂呢,各家的夫人们,今儿都来谢府了,也不知道她们是有多大的兴致,这么大的雪,就不怕滑倒了,摔个好歹。”

谢道韫皱了皱眉,“不会是谢玄又恶作剧了吧?”

“倒不是小弟恶作剧,这雪不断地落,仆役们不断打扫,自然会有冰晶凝结,她们又心不在焉,偶尔摔倒,也是理所应当。”谢渊淡淡回答。

谢道韫张了张嘴,却也没说什么,懒得计较了。

她当然听得出来,谢渊这是在维护谢玄,那也就是说,谢玄确实搞了些恶作剧,可这又如何呢?

一群居心叵测之辈!

让他们吃点苦头也好!

这些人,或许是自己好奇,或许是收了好处,替人打探消息,家主们不方便过来,便让自己的妻子与孩子们过来,想要问个一二。

若只是那些妇人们来找母亲,还多少说得过去,可孩子们呢?

三叔趁夜而归,想必他们不曾料到,于是就让自己家的孩子,过来找谢家的孩子们玩,若是能从孩子们嘴里,打探到一些父母的话,那就是最大的好处了吧。

瞧了瞧这些自己平日里也见过的各家孩子们,谢道韫只觉得面目可憎,似乎从他们身上,见到他们父母的嘴脸。

有时候也很难想象,这些人究竟有多么贪婪。

如果只是要去问问消息,那怎么会跳过王家,来谢家问呢?

若是不需要问消息,那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若是有需要他们的地方,王家,谢家自然会去要求,又何必在这种时候,冒出来表忠心呢?

这些人不过是觉得或许有机可乘,但自己又难以搬倒王家,才想要让谢家来出头而已。

卑鄙小人!

“三叔,要如何做?”

谢渊扫了一眼周围,压低了声音问,这也确实棘手,总不能把这些孩子们给赶出去吧,可就在这里,应对他们,实在无趣。

既不能严词训斥,又不想假意陪同,难不成,还有自己这些人,来陪着一群小孩子,虚与委蛇?

“心有壁垒,万事皆难,心若无物,何需烦恼?”谢安轻轻捧着手里的茶碗,看着一片茶叶在水上上下,淡淡回答。

“不要想那么多,就当做是平日里,孩子们过来玩,就是了。”谢道韫听出谢安的意思,给兄弟解释了一声。

“我明白,可明知如此,却要……”谢渊觉得憋屈。

“静心,”谢安淡淡说道,“这世上,有的是那些软刀子折磨人,这是你们长大,必然要经历的事情。”

“今儿我教你们个办法,”谢安微微一笑,“与其跟他们置气,不如轻省些,换个心思。”

说着,谢安缓缓站起,拍了拍手,朗声道,“孩子们,都过来些。”

吩咐了一声,丫鬟们把门口的帘子全部卷起来,风雪出现在众人面前,谢安站在厅内,笑着开口,“今年的雪,格外大些,孩子们,难得今日大家都在,我便来考考你们。”

谢渊犹自皱眉,虽明白这就是谢安所说,要换个心思,可他着实不懂,这样不就是消极逃避么?这些孩子们满怀心思而来,想要打探消息,若是没结果,只是在这儿听了会儿课,恐怕中午一回家,下午他们的父亲就会过来了。

毕竟,本来是没想着谢家有长辈在的,可谢安回来了,这些人野心如此之大,岂会忍得住?

站在他旁边,谢道韫眨了眨眼,美眸之中,微光闪动,似乎抓到些什么,又说不清楚。

“你们这些孩子呀,我都是见过的,”谢安瞧了瞧一屋子的孩子们,笑得开心,“往日里,我与各位的长辈们,相约出游,脚步踏遍了这大好河山。”

“有过春日郊游,山花烂漫之柔美;也有夏日入谷,山泉清冽之凉爽;更有秋日踏夜,醉酒赏月之酣畅,却独独少了这冬日风光啊。”

“江南之冬日,虽不似北地飞雪,却也有其刺骨之凉意,便是我们这些山野俗人,也不愿在这种时节里,赴远游历,每每相聚,也不过是茶炉酒肆之处,闲谈叙话而已。”

“今日我见到各位,兴致勃勃,丝毫不畏惧这冬日严寒,踩着雪泥而来,只是为了与我谢家之子弟,你们之好友相聚,仿佛见到了当年,我和你们父辈的影子。”

“时光蹉跎不待人,更须把酒趁年华。你们年纪虽小,却懂得珍惜时光,风不能阻碍,雪无法拖延,这一点,要比当年我们做得好。”

“但是呢,仅仅是懂得些道理,可还是不够,人生快意,把酒言欢,诗词歌赋,雅兴所行。若无些许文采相伴,又如何算得上文人墨客?岂不是真成了那些酒肆之中的蠢货,以酒为乐,糊涂一生?”

“今日呢,心中畅快,本该小酌,但我与你们身份年纪之不同,便不当如此了,所以该考较你们的文采,便也简单些,这样既能让我这个老头子高兴,也能让你们轻松些,省的回去跟长辈告状,说我一把年纪了,还欺负小孩子们。”

说到这里,众人连连低头拱手,只道不敢,谢安倒也不以为意,反而被自己逗乐了,笑了两声,招呼过来一个丫鬟,吩咐道:“去,取了我前些年自建康带回,珍藏的酒来,今日谁说得好,我便赏给他,以做嘉奖!”

说完,谢安招招手,谢渊便把他的坐垫拿来,谢安就坐在窗户边上,望着窗外大雪,淡淡开口:“我既已说明,不会多做考较,只为添些雅趣,便不会为难大家,这样吧,你们先来回答我,这外头,一连两日,冬风渐浓,白雪纷纷,何所似?”

随着他的话,众人一起看向外头,但谢玄完全没有看,直接开口:“这有什么难的,给我一只鹅,我站在房顶上,一拔毛就是了,到时候边烤边丢毛,比下雪好多了,还能有肉吃!”

谢安的笑容僵硬了些,谢渊则皱起眉,训斥:“便说鹅毛好了,哪儿来的什么烤鹅,不像话!”

谢玄嘟着嘴,不满地回答:“我这可是奇思妙想,一般人想的,哪儿有我这么齐全?”

“谁要你齐全了!”谢渊一抬手,谢玄就下意识躲开两步,见到谢渊收回手去,谢玄嘴里还嘟囔着,“事儿那么多,有的听就不错了,我就不信谁能比我的好!”

“你还敢说!”谢渊一瞪眼,谢玄直接溜到门外头了。

瞧着谢玄的样子,其他孩子们更是战战兢兢,不敢随便开口,便是有几个尝试着形容的,也平平无奇。

瞧着谢安有些无趣,侄儿谢郎眼珠子转了转,拱拱手,说道:“白雪纷纷之景象,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微微点头,虽不算贴切,但也多少不像那几个被谢玄带歪的孩子,要么说这个毛,要么说那个毛,甚至还有个说什么把白丝绸给拆了。

“令姜,你觉得呢?”谢安瞧了瞧孩子们,注意到谢道韫一直在盯着窗外发呆,问道。

谢道韫手在袖子里,攥着王凝之今儿早上派人送来的信,望着外头纷纷白雪,神思飞扬。

如此大的雪,他急匆匆离去,衣裳可带够了么?

自己早该想到的,他那个性子,肯定不会眼看着父亲孤身犯险,若是能去送送他,该多好呢?

上一次两人相别,还是在春天吧?

那个柳絮漫天飞舞的时候,小青峰下,自己不告而别,他却猜了出来,在山上为自己唱了首歌。

大概也是那个时候,自己就有些喜欢他了,是那春天的柳絮,还是那山边的吟唱,还是说,更早的时候呢?

记忆里,那个画面仿佛和眼前景色叠在一处了。

几片雪自窗外而入,落在她的肩头,恰似春日离开时,那钻进车厢,落在手上的柳絮。

“雪落于肩头,便似汝在旁。”

我也是一样呢。

微微一笑,谢道韫突然轻松了一些,既然来不及送你,那我便等你归来。

朱唇轻启:

“未若柳絮因风起。”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