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理直气壮

东晋隐士 第一百四十一章 理直气壮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凝之很苦闷。

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天,自己不用去谢府,老娘也不在家,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比如出门去悦来楼,和好久不见的菲菲姑娘谈谈心。

或者去好客楼,白吃一顿,其他地方这么干或许会被人鄙夷,但自己可是拯救了贺家的人啊,虽然贺家不一定会感激,但他们并不重要。

再不济,带上徐有福出门去,冬天了,游乐项目比较少,总会有些闲得发慌的公子哥儿们在外头拿个弹弓打鸟。

这也是王凝之最爱做的事情。

他们打鸟,我来打人。

就算是最差的情况,咱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天,那也是很不错的,想当年,王凝之‘亲手制作’也就是亲自盯着别人做,弄出来一个从角度,到软塌绵软度,到人在上头的舒适度,都算是完美的躺椅,却只享受了半天,就被老娘没收。

今天,可能就是自己拿回来的机会了。

但是很可惜,以上都是王凝之幻想中的一天。

现实是,王凝之哭丧着脸,趴在桌子后头,手里的笔拿起又放下,已经无数次了。

而大哥王玄之就坐在对面,手里捧着一卷书,看得很是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哥会在家呢?

而且,你在家就在家,抓着我陪读是要做什么?你可知道,那酒坊的美酒,那悦来楼的姑娘,还有那城外的打鸟少年,都在等着我?

“叔平,你又在发什么呆?”王玄之侧过头,拿起一杯茶来,顺便瞟了一眼,皱起眉,问道。

“大哥,我在想,你今儿为啥不去官府。最近为了殷浩大人的辞呈,整个扬州都有些乱,你身为会稽长史,怎么这么清闲?”

王玄之很自然地回答:“殷浩大人往上头递辞呈,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扬州乱一些,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扬州主官都不稳了,我们要是都守在官府,扬州一片宁静,那像话吗?”

“所以,最近的事儿,是你们商量好的?”王凝之愣了一下。

王玄之一个白眼丢过去,“这种事情怎么商量?不过是大家都有些默契罢了,你能不能成熟点?”

“大哥,”王凝之很自然地把批评忽略,又问道,“那殷浩大人的事儿,朝廷怎么说?现在是不是有点儿骑虎难下了?”

王凝之想得很清楚,这段日子,随着征西军驻扎在南郡,遥指建康,甚至辐射了整个扬州,作为和桓温最大的抵抗势力,殷浩只能被迫递交辞呈,所有扬州府衙,都消极怠工,来表示对殷浩的支持,朝廷自然也不愿意,但眼下总不能让征西军真的动武。

“什么骑虎难下,”王玄之没好气地说道,“这叫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事到如今了,朝中居然还有些人,妄想着要和桓温和谈,以殷浩大人的职位,来换取平安,扬州一则是天下富裕之地,二则建康还在其中,若是扬州都被桓温控制,那他岂不是可以做主朝廷了?”

“殷浩大人决不能退,一旦他退了,这些年会稽王所有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我们这些人,再也没有能力,和桓温抗衡,朝廷也将成为他的玩物。”

王凝之点了点头,“若是扬州归了征西军,那桓温就真的手握半壁江山了,到时候最强的征西军,最富裕的扬州,最重要的边界线长江,都在他的手里了,剩下的其他地方,不过是成了他的粮仓。”

“没错,所以如今,我们就是要保下殷浩大人来,他本无过错,被迫辞请,已经是给足了桓温面子,扬州无他,便混乱起来,这是整个扬州对他的支持,也是给了会稽王一个理由,让他在和桓温的谈判里多些筹码,告诉桓温,就算是殷浩下了台,他也别想拿了扬州。”

王凝之眉头一皱,说道:“大哥,难道朝廷打算,真的让殷浩大人避让?”

“难说啊,朝廷里如今人心惶惶,谁都知道,若是真的开战,我们绝不是征西军的对手,虽有大义所在,却无实力支撑,可以说,实际上我们的决断并不重要,真正手握未来的人,是桓温。”王玄之也有些苦闷,放下手里的书卷,往后靠在椅子背上。

“可是,这事情退让不得啊,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桓温如今引而不发,驻兵不动,那就是在试探朝廷的底线,若是真把殷浩放下去了,恐怕就再也没有和桓温平等对话的权力。而且,殷浩大人这些年,一直都在积极和征西军对抗,若是他倒了,其他的州府,自然更加畏惧桓温,这以后,朝廷的命令,还会有谁听?”

“说的不错,”王玄之深吸了一口气,“可恨这些只会钻营之辈,平日里争权夺利,鱼肉百姓,如今朝廷有难之时,他们却各个成了缩头乌龟!”

看着王玄之不爽的样子,王凝之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今儿大哥要把自己捆在身边。

说起来,都怪自己早上吃饭的时候,有些太得意了,早知道就不哼哼小曲儿了。

王玄之必然是看着自己这么快乐,心里不平衡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老道理了。

“二弟,你觉得,这次朝廷会退吗?”王玄之冷不丁来了一句。

“肯定不会啊,朝上就算那些人再想和谈,陛下和太后,以及会稽王是绝对不会退的。”王凝之想也不想。

“为什么?”

“这是司马家的天下啊,别人哪怕是投降了,都还能混个一官半职,甚至早点投靠了桓温,还能官升一级呢,可是他们要是顶不住,那以后必然下场凄惨,桓温可以怀柔来稳定人心,却不会给司马氏怀柔的。司马氏只要一息尚存,那些拥护他们,或者不满桓温的人,就会以此来由,来生乱子。”

“嗯,”王玄之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看来你也没有白混日子。”

“啊?啥意思?”王凝之愣了一下。

“桓温若是真有野心,这次就该直接动手,而不是凌志以威了,这次陛下已经被逼到边缘,不会再退,那么桓温最后,不过是捞些钱货之类的,等征西军回去了,这些墙头草们,你说他们会有什么下场?”王玄之的笑容异常冷酷。

“会稽王人在建康,只怕最近已经是恨得牙痒痒了,只要腾出手来,必然会收拾他们,到时候朝廷想必会有一番清洗。”

王凝之眼前一亮,急忙开口:“那大哥,若是空出来些位子,王家是不是?”

“嗯,”王玄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今儿把王凝之扣下,其实也并无太多意思,根本不是王凝之所想的那种,王玄之只是感觉最近压力颇大,王家在此事上的态度,是他和父亲决定的。

若是成了,自然一切好说,若是和想象的不同,那王家恐怕要遭受灭顶之灾。

没想过自己才刚入朝局不久,就要面对这种情况,人在野外,和人在朝中,是完全不同的。

简单地说,若是每天都在府衙内,听到大家讨论,谁家又因为一个小错误,被揪了出来,直接撤职查办,家里人都跟着遭殃,从而想到自己,那和不入朝局,在外头酒肆里随便说说,而无后顾之忧,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可这些压力,并不能找到几个人说,父亲最近已经忙得连出外游玩都顾不上了,母亲的话,王玄之几乎能想象到,郗璿肯定会安慰几句,最后用一句,“你是王家长子,未来执掌王家之人,这些都是你必然要经历的,早来总比晚来好,如今起码还有我和你爹在前头顶着,若是等我们不在了,你才经受这些,才是真的难。”

道理谁都懂,这还用说吗,自己想要的,只是个能倾诉的人罢了。

娘子何仪倒是体贴,可这些事情,与她商量了,虽能安慰,却也不见得会给自己什么建议。

何仪在这一点上,做的过于好了。

她在关乎王家的事情上,基本上是不会发表意见的,只是支持自己的夫君,免得招惹麻烦。

本来是很苦闷的,但是在用早餐的时候,却发现有个人,唱着小曲儿,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王玄之便有了决定。

若是说王家的事情,娘子毕竟新妇,不便开口多言,那眼前这个混不吝,就不会有这些考虑了。

若是和其他弟弟们说,虽也能排解,得到些建议,但王玄之不想给他们带来压力。

至于王凝之,那就很合理了。

尤其是这一年来,王凝之时不时就能让人眼前一亮,虽然行为还是古古怪怪,但最后的结果却总是有利于王家。

而且,他可不会对王家的事情,有些什么避讳。

虽然说,外头时不时就会传来什么某个家族,兄弟阋墙之事,但王玄之是不担心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弟弟们,都是自己一手带着读过书的,爹娘又把孩子们的卧房,都放在一个大院子里,作为老大,王玄之可以说是看着兄弟们长大的。

其他人和自己年纪上差距就很大,不会有什么问题,唯一一个可能有问题的,就只有二弟。

然而,作为和二弟相伴长大的人,王玄之对王凝之的爱好,简直不要太熟悉。

做个小小的,偏远地带的小官,可以成为一个恶霸,这就是二弟王凝之最大的理想了。

虽然对他口里的什么‘二代’之类的话听不太懂,但大概的意思,王玄之还是很明确的。

至于做王家的主人,那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毕竟,如果执掌王家,那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规矩,不得有丝毫差池,这对二弟来说,只怕是上刑了。

这家伙,从来不想做开疆拓土的‘一代’而是要去当那个坐享其成的‘二代’真是毫无大丈夫气概。

所以,二弟王凝之,既可以给自己些建议,又能听自己说会儿话,排解一下郁闷,真是个最好的选择。

而现在,二弟和自己也是一样的看法,认为这次朝廷必然不会退让,桓温也必然会退兵,顿时就让王玄之心里一轻。

王玄之感觉最近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些。

可是下一秒,他的神经又在阵阵作痛了。

“大哥,那是不是能有个外地的小官,让我去啊?越远越好,越南越好,就是那种朝廷也懒得搭理,懒得审查的地方,让我去痛快一下!”

“你还真是执着啊,这都多少年了,初心未变啊?”王玄之咬着牙,恨恨地说道。

“那当然了,”王凝之理直气壮,“哪个大家族没几个纨绔子弟,惹是生非的?只有这样,才会有弱点,有把柄,大家才会放心啊,我既然身为王家二公子,那该为王家做牺牲,做贡献的时候,我义不容辞!”

“好啊,原来你还有这本事呢,那家里是不是还要感谢你?”

顿了一下,王凝之感觉到,大哥的情绪好像不太对,赶紧改口,“那倒是用不着,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在老爹总是不给我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那也无所谓了,不过大哥,未来你执掌王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老爹自己就有足够多的毛病了,大家都知道王羲之大人,就想着聚会喝酒,所以才不担心他,你可不一样,你一向都是勤勉克己,那些事儿,对你来说,绝对是个负担,就让我来吧。”

“这样,未来大家就会说,王玄之?没用的,他一辈子被那个蠢货弟弟给牵累,做不成事儿的,这样才会对你放松警惕啊。”

王凝之越说,越觉得感动,自己和大哥,简直就是绝配。

一明一暗,一对一错,正是王家的两根支柱!

尤其是,自己还去主动承担了‘卧底’之类的身份,未来在子孙后辈的眼里,可能都没什么好名声,但这不就是‘卧底’的伟大之处吗?

风声骤起!

王凝之急忙躲避,却见到一支笔直直落在自己身侧,而对面桌子后头的王玄之,正冷冷地看着自己,眼里不再有什么颓唐之色,反而充满了怒火。

“我还以为你去读了一年书,多少有点儿长进,谁知道长进到这里了,越发会给自己找借口了,今儿我一定要好好收拾你一顿!”

撒腿就溜,跑出去好远,扶着墙喘气,回头看了一眼,大哥没再追出来。

这就对了嘛,家里多少人指望着你呢,还整小娘子们那一出,哀伤愁苦个什么劲儿!

哪怕是为了照顾我这个不成器的二弟,你都要给我挺住了!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