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十四章 故人

东晋隐士 第十四章 故人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的小青峰,霞光满天,红彤彤的夕阳将天上的白云都挤走了一些,橘红色的光芒笼罩着整座山,翠绿的柳叶上,仿佛抹上了酱。

走在碎石子路上,风从耳边轻轻吹过,王凝之身心愉悦,一路欣赏着景色,从今天开始,自己终于过上了自由的日子。

在去往山长家的路上,想到那个小时候哭哭啼啼的小丫头王兰,忍不住笑了起来,不知道她还是不是个眼泪包子。

山长的家就在书院后面,一条山路远远可见围墙。

停下脚步,王凝之疑惑地看着路上小凉亭里那几个人影,其中一个还指着自己在给另外两个介绍,又加快脚步,往山上走,怎么王迁之还亲自来接自己了?

这位山长,怎么看都不像个会讨好自己的人啊?

“叔叔。”站在凉亭外,王凝之拱手行礼。

“凝之,这是你婶婶,这是你妹子。”

这位婶婶身形消瘦,不过脸上的笑容很是温和,就像这傍晚的阳光一样温暖,而在她身边,以为和她颇为神似的姑娘亭亭玉立。

“王凝之见过婶婶。”

“王兰见过兄长。”王兰微微一笑,躬身行礼。

“凝之,快上来,好些年不见你了,你爹娘身子可还好?玄之呢?我记得那孩子小时候就很容易生病。”

“爹娘身体都好,兄长虽然体弱些,不过这几年都在注意,也不碍事。”

王凝之回答,自己来这个世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四处寻医,来为大哥调养。

虽然和自己熟悉的历史有所出入,可是王凝之不敢拿大哥的性命来试验。

作为王羲之的长子,王玄之可谓是集父母之优点于一身,谦逊有礼,文质彬彬,然而英年早逝。

这恐怕是王羲之夫妇两人最大的痛苦了。

在王凝之的坚持下,这几年王玄之身体虽然不见强壮,却也能维持在一个不错的状态中。

“那就好,这次你来书院,你爹娘都有信来,你娘倒是要我们好好照顾你,可是你爹却说你顽劣得很,让我狠狠收拾,绝对不能手下容情,说是要让你把那股聪明劲儿好好收一收,安心在学习上。”

听到王迁之这么说,王凝之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在分配寝室的时候会被为难了,无奈地苦笑一声,“叔叔,我爹爱喝酒,给你的信估计是喝醉了写的,我可是有名的乖巧。”

“呵呵,撒谎,就看你今日的表现,也是个十足的滑头。”说着话,王迁之目光放在了山路的另一边。

“凝之,今晚有几个会稽的客人突然来,与我一起去迎一下,你应该也是认识的。”

王凝之顺着他的话看过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来者只有三人,一个大人拎着两个孩子。

走在左侧的,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时快时慢,有时候还要蹲下把手探进草丛里,揪一把青草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

大概是听到虫子叫,马上扒拉开草丛就要抓,这时候走在中间的中年男人咳嗽一声,那孩子才撇撇嘴,站了起来,几步追上去。

而中年男人则有着一双不怒自威的虎目,从他宽阔的肩膀,和走路的器宇轩昂就能看得出来,绝对是个身居高位的人,而且还是个练家子。

至于最右边,一位姑娘脚步沉稳,不快不慢,随着父亲前行,一件银灰色的袍子上,画着几笔苍翠的柱子。

有些消瘦的脸上,随着眼睛一眨,睫毛扑闪着,一直在看着旁边的风景。

似乎感受到前方有人在看着自己,她回过头来,恰好天边的光辉映在她的眼中,黑色的瞳孔仿佛被点缀上瑰丽的色彩,恰似画中人。

不过下一刻,和王凝之对视着,她浮起的笑容就有些僵硬。

两人都是皮笑肉不笑。

王凝之嘴唇微微一抖,有些尴尬,想着总不是自己欺负了两个小的,现在大的来报仇了?

就在此时,那位姑娘突然笑得开心了许多,露出一点洁白的牙齿。

一生之敌——谢道韫。

从她的眼神里,王凝之就能清楚地感受到那股不友好。

至于那位中年人,王凝之也曾见过,荆州安西军司马,谢奕大人。

这位大人也是相当有趣的人,著名的面壁骂人,老翁可念,都是出自他。

不过在自家孩子受了欺负的时候,估计他就没那么有趣了。

大家族的兴起,凭的都是一位英雄人物。

而大家族的延续,凭的都是护短。

“谢无奕,你真是越来越赖皮了,哪儿有上门做客,是临时通知的?”

王迁之笑声爽朗,走上前去。

谢奕挑挑眉,“好不容易休假些日子,我带孩子们出门散散心,不来这钱塘,又该去哪里?我已经准备好了,整个钱塘熟人不少,轮着打秋风,等去了军中,把你们的家底给兄弟们分了!”

“好家伙,上门明抢了!你就不怕我修书一封,去你谢家告状!”

“哼,家里叔伯不在,我最大,你告谁?”

“我告谢安!”

听到这句话,谢奕明显有些不爽,“我是老大,难道还有弟弟管教哥哥的道理?”

“达者为先,谢尚,谢安,可都要比你稳重许多,去年我见谢安,颇有当年谢裒大人的风范。”

“唉,这些家伙都不省心,谢安更是个一根筋,前几日又把庾冰给拒了,怕是不等他为谢氏撑起一片天,就要把朝中都得罪个遍!”

说道谢安,谢奕抬起手,敲了敲脑门,很是烦恼。

“怕什么,有你这个大哥在,谢家无忧,就算是征西大将军桓温,不也要被你逼着逃跑?”

说起这件事情,谢奕‘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别人怕他,我可不怕,多少年的老朋友了,喝个酒居然还要跑,也不嫌羞?”

“人家那是明智,这天底下,有几个人能陪得动你?喝酒上,我是佩服你的。”

谢奕满意地点了点头,瞧见跟在王迁之身后的王凝之,皱了皱眉,“这是你的学生?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嗯?有点眼熟啊,王凝之?”

王凝之很是无语,却无可奈何,谢奕这家伙在东晋多少算是个奇葩了,行事狂放,爱酒如命,什么氏族礼仪在他面前都形同虚设。

“会稽王凝之,见过谢大人。”

“我就说怎么眼熟,你怎么在这儿?”

“来此处求学。”

“求学啊,”谢奕打量了几眼王凝之,大喇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求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着急,还是先娶妻生子才好,玄之都成亲了,王逸少却把你丢出来三年,什么道理?”

“无奕,这你就不懂了。”王迁之开口,带着笑意,“羲之几个儿子,就属凝之跳脱,这是让我来看管他的。”

“哈哈哈,是这么回事儿,我倒是有听说,王家二公子,在会稽可是孩子王,谢泉和谢攸,也没少跟着你瞎混吧?”

王凝之赶紧撇清关系,“怎么会呢,谢泉,谢攸都有您的风范,平日里我们都是言论诗词雅集,要不就赏山闻水。”

“哼,懒得管你们,年轻人就是这样。”

说到这里,也走到了凉亭,见到了王迁之的家眷,打了招呼之后,谢奕努努嘴,“道韫,谢玄,见过王伯父。”

“谢道韫,见过王伯伯,婶婶。,”谢道韫从侧面走上来,依次见礼,看向王凝之,继续说道:“凝之兄。”

而她的礼,也从晚辈礼,变成了平辈礼。

王凝之耸耸肩,知道这位是在用行动告诉自己,上次争执,她是不接受的。

而此时,几个大人已经往山上走去了,笑声不时传来,王凝之双手抬起,抱在脑后,跟在最后边,懒懒散散,早知道有谢道韫在,打死自己都不来。

跟在王迁之后头,谢道韫和王兰正在聊天,小青峰山上的风景极好,又是春天,生机盎然,由景到人,很快就聊到了书院中的趣事。

王兰可是下午刚听父亲说了今年的学子们与往年不同,当下便把那些事情告诉了谢道韫。

在说到王凝之那首劝学诗,以及王迁之的评价之后,谢道韫愣了一下,大家都生活在会稽,虽然谢道韫清楚,作为王羲之的孩子,王凝之肯定是有些才学的,却没想到会如此才思敏捷,尤其是从王兰的话,就可以看出来,王迁之绝对是有意为难,不存在提前商量。

可是在会稽的时候,说起王家的公子,以王玄之为首,各个都是人才,唯有这个二公子王凝之,古里古怪,肆意妄为。

难道是在兄弟们之间,才显得他名气不盛?若是如此,那王家其他的公子们,究竟学识到了何种地步?

想到这里,谢道韫下意识就回过头,看了一眼,结果马上就气不打一处来。

走在最后头的,当然是王凝之,还有一个小尾巴谢玄。

至于谢道韫生气的原因,当然是自己小弟谢玄,正像一只哈巴狗一样讨好着那个得意洋洋的家伙。

“二哥,我都听献之和孟姜说了,你可不仅仅是发明了一辆自行车,还有一种鞭子抽着玩的陀螺,可是他们说只有两个,剩下的都被你锁上了,给我个呗。”

王凝之嫌弃地把抱着自己大腿的谢玄推开,“别把口水蹭上来。”

开玩笑,自己是锁上不假,可是王献之或许不敢,王孟姜偷摸着打开,那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小子不好好去给自己妹子当舔狗,居然想着走捷径,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儿?

况且,王凝之很确定,如果自己给他写张纸条,估计等他拿回去,内容就已经从一个小玩具,变成抢走自己的大部分成果了。

贼眉鼠眼的小子,猥琐的笑容,司马昭之心啊。

“凝之兄,你要在这里读书三年吗?”一个好听的声音响起,谢道韫和王兰故意放慢脚步,等到了两人,开口问。

同时,瞪了谢玄一眼,谢道韫很是不满,自己可是为了你出头的,怎么你就叛变了?

“是呀,大好时光啊,”王凝之感叹一声,瞥见王兰好奇的目光,马上转了口风,“正该用来读书!”

‘扑哧’一声,王兰捂着嘴笑了起来,连谢道韫也忍俊不禁,只有谢玄还在苦思着要怎么从王凝之这里讨点好东西。

他在王献之手里,见识到的玩具,可不只是那一种,不过和其他的比起来,那种有国王,王后的棋是最让人着迷的。

可是王献之就只懂得一些简单的规则,甚至还不全面,不过王孟姜却是个高手。

然而骄傲的小姑娘,并不愿意教授谢玄这个本事,她记得很清楚,自己二哥说过了,这个叫谢玄的毛头小子,比自己七哥还傻。

聪明人不会在蠢货身上浪费时间,这是王凝之的名言。

而王孟姜完全受到了他的熏陶。

王迁之的房子并不算大,只有一个小院子,一间正屋,两侧各有书房,至于客房的话,三间都并排在一处。

前厅里,几张小案几,菜肴也不算多丰盛,不过在这个晚风徐徐吹入的时刻,依然让人清爽快乐。

“自石虎死了以后,北方就乱了起来,苻健如今建国称帝,兵锋所向,无可匹敌,如今已经要把手触及到江淮一带,桓温将军几次上书要求北伐,一来是如今北方战乱,有机可乘,二来是必须要打压秦朝的气焰,可是朝廷要么否决,要么按下不提,如此一来,恐太平不久。”

谢奕声音虽然不大,却也让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楚,谢道韫和谢玄都一副认真的样子,就算是王兰,也明白这是正经国家大事,虽然不懂,也放下了筷子。

王迁之微微一笑,回答:“虽然如今北方秦朝气焰嚣张,不过苻健操之过急,根基未稳,便如此行事,觊觎天下,难以长久,倒是也不必过于仓促。”

“毕竟我晋朝与北方有天堑相隔,或许朝中各位大臣,是想趁北方战事之机,让我晋朝可以有更多发展的时间。”

“庸人误国啊!”谢奕突然冷声说道,“难道我还不清楚这些人的心思?他们无非是觉得如今桓温将军权势过大,生怕压不住他,尤其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桓温将军这些年在朝中也没少得罪人,如今为了一些蝇营狗苟之辈,阻碍我晋朝收复大好河山。”

“自去年朝廷封赏平蜀之功,便在桓温将军的封赏上头刻意打压,尤其是尚书左丞荀蕤,就连征西军的赏赐,也被他压下来不少。”

“树大招风,有些人嫉恨,也有些人担心,都是很正常的,朝中确实有部分人在担心,这也是可以理解,功高盖主,往往会滋生野心,天下谁不担心,如果桓温将军真夺回北方,是不是会行不臣之事。”

“北伐大事,只能徐徐图之,可以慢一点,但是要稳一点才好。”

王迁之注意到孩子们都在聆听,便马上把话题说定,和谢奕不同,王迁之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给人听的。

“凝之,我有事儿要问你。”见到谢奕已经没少喝酒,为了避免他再说什么,王迁之笑呵呵地冲着正在消灭烧鸡的王凝之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