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从未变过

东晋隐士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从未变过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片雪花轻轻落下,沿着风吹过的路,落在阮容的肩头,惊醒了她。

心念一动,略有不忍,转过头来,想要再看看女儿,却发现谢道韫正看着自己,一动不动,眼里是晶莹的泪水。

这许多年来,不少的人觉得自己一介女子,却如此高傲,很是看不惯,很少有人会问为什么,只觉得是因为自己因读了些书,有些才气,才会心高气傲,看不起人。

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爹爹常年不在,娘亲有时相随,便是在家的时候,也很少管孩子们的琐事,身为长姐,甚至连弟妹们在家里启蒙,都是跟着自己学习的,更别说像谢玄这样爱惹是生非的家伙,她要有多费心。

少年时,也会有些男孩说,一个小姑娘,习武便罢了,如此用功又是为了些什么,难不成还想出征作战么?

面对这些质疑与不怀好意的笑容,谢道韫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出手揍人!

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少年时,她习武要比读书认真许多,下功夫得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阮容会亲自教她练剑。

那时候,看见娘微微点头,就是自己最大的欢喜了。

小时候的谢道韫,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娘亲不像别家一样,但也没有和生性淡薄的母亲问过,而是自己默默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

直到长大些,才明白了陈留阮氏的行事作风,可即便如此,要说心里没有些抱怨,那是假的。

只是,越是如此,也就越不想再去多费心思了,只觉得这也算是命运,没什么值得纠结的。

然而直到今日,在这雪后白皑皑的竹林外,却忽然听到了母亲这番话。

看着母亲的侧脸,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只觉得眼睛涩涩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

阮容愣愣地看着女儿,一时之间,在她的脸上,看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只是,多了些倔强与不甘。

“娘。”

谢道韫的声音响起,有些颤抖,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冰冰凉凉。

阮容叹了口气,轻轻伸手,将女儿抱进怀里。

感受着怀中女儿僵硬的身体,阮容的声音很轻,就像当年女儿还小的时候,自己抱着她一样,“令姜,你会怪娘吗?”

谢道韫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摇头,轻轻伸出手来,抱住了母亲。

“是我想当然了,”阮容又叹了口气,把脑袋搁在女儿的肩膀上,眼光远远望着天边,苦笑一声,“当年我在阮氏中长大,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却忘了你是谢家的女儿,这个家里,恐怕只有我这个母亲,是最不关心你的吧?”

“我以为你小时候爱缠着我,无非就是胆小而已,长大些就不会了,可从未想过,我的女儿这么勇敢,哪里会害怕呢,想来,你只是想多在母亲身边吧,”阮容的眼眶有些湿润,“长大些以后,你便不再缠着我了,是对我这个母亲很失望了吧?”

时间慢慢流逝,就像一曲悠扬的轻笛,终究是要过渡到下一曲的。

良久,谢道韫轻轻抬起头,眼泪还在脸上,眼中也还有湿润,却笑容灿烂:

“娘,我从未变过的。”

……

王凝之听到脚步声,抬起头,却看见谢道韫急匆匆地进了书房,都没跟自己说句话。

“二哥,先生这是怎么了?”王孟姜缩在他旁边,疑惑地问了一声。

王凝之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大概是有事儿吧,咱们接着看故事好了。”

可是直到故事讲完,都不见谢道韫出来,王凝之皱了皱眉,把外头的俩兄弟叫来,让他们陪着小妹,自己缓缓走入书房。

谢道韫的书房,并没有什么装饰,最多的也只有墙上她自己的两幅画而已。

一副春江图,一副翠竹画。

而谢道韫就坐在书桌上头,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的竹林,神色平常,似乎是被雪中的竹林所吸引。

“令姜?”王凝之试探着问。

谢道韫转过身来,看了看王凝之,莫名笑了笑,说道:“王二哥,你来。”

走到她身边,和她一起看着窗外,那风自远方白雪皑皑的山麓而来,在微阳下,卷携着片片雪花,落入尘埃之中。

“你知道吗?”谢道韫只是望着远方,目光似乎并无焦点,“今天我很开心。”

“是因为你娘吗?”

“嗯,”谢道韫微微一笑,“我一直觉得,娘受阮氏教育长大,能不疾世愤俗已经不错了,就算她对我们无多关心,也不是刻意生疏,只不过是她不喜欢我们而已,可是今天看她刁难你,我才发现,她不是不喜欢,不关心我们,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说而已。”

“是啊,你娘就差把我的皮剥了,看看里头是不是长了颗黑心。这要是说不关心你,那可就过于违心了。”王凝之笑了起来。

谢道韫点了点头,又开口:“王二哥,你老老实实告诉我,为什么那些故事里,你都是以物喻人,不要再给我说什么道学了,也别说是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愿望,我可没觉得,你是个有这样耐心和爱心的人。”

王凝之挠了挠头,“那我说了,你可不能打我。”

“你说实话就行。”

“其实,”王凝之尴尬地笑了笑,“我就是嫌麻烦,要是用人来说,一则需要旁征博引,我才懒得去看那些典籍,二来还要注意避讳,我确实没那个心思,就想着随便糊弄一下孩子们就好了。”

谢道韫想过王凝之的各种回答,毕竟他一向口灿莲花,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偏偏又是最贴合他行事风格的,一时转过头来,直愣愣地对视着,哑口无言。

好久,才咬牙切齿,恶狠狠地说道:“怪不得,我就说你最近的故事怎么越来越短,连半个上午都用不完就写好了。”

“嘿嘿,你要不换个想法,其实孩子们都小,哪儿有那么多耐心去慢慢读,简单精悍一些,才能让他们记忆深刻。”

“你!”谢道韫拿起手边的砚台,又没好气地放了下去,只觉得自己突然就从伤感变成了无奈,再看远方的山风与飞雪,也全无意境了。

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回过头瞪了一眼:“还不赶紧出来,杵在那儿干嘛!”

……

王凝之很忐忑,虽然看上去现在的场景,与平日里别无二致,但从谢道韫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候,时不时飘来的目光,就能感觉到她的不满。

果然,在读完最后一页纸,谢道韫摸着王孟姜的小脑袋,说道:“小妹,你要记住,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偷奸耍滑,否则就是对不起那些期待自己的人。”

王孟姜懵懵懂懂,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沉浸在故事里,下意识点了点头。

“还有,”谢道韫意有所指,“在看书的时候,不论是先辈典籍,还是这些小故事,哪怕是茶楼听书,都要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判断,不可人云亦云。”

“就是,”王凝之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冲自己来了,急忙接口:“孟子,尽心下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要记住你谢先生的话,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

“二哥,先生。”王孟姜眨巴着大眼睛,“我不太懂。”

“这样,”王凝之伸出手,把坐在自己身侧的俩人揪了出来,“比如你七哥说,读书是最好的,可以让你明理知义,但你谢哥哥说,习武才是最好的,能让你精神强健,你觉得他们谁的话是对的?”

王孟姜不假思索:“都不对。”

这次倒是谢道韫好奇了,问道:“那如何才是对的?”

做了几个月师生,她当然知道王凝之的话并不是凭空胡说,虽然王献之与谢玄每日课业相同,但两人明显一文一武,然而,最奇怪的,其实是手边这个小丫头。

王献之好文,虽然年纪不大,却时常能有些让自己都眼前一亮的文章出来,更别提这孩子毕竟是王羲之大人的儿子,一家兄弟都是书法高手,便是小小年纪,他的笔法也有些激越之意,还有就是,王献之擅画,这是很明白的事情,总的来说呢,兴趣广泛,处处有本领。

而谢玄对读书并无多意趣,只觉得识字明理即可,就是写文章,都恨不得扣着字数来,唯一能让他感兴趣也就只有那些古籍中对于战争的一些记载,就算如此,他还时不时要揪出些不合理之处,说若是自己领军,该当如何如何。

但是对于习武,两人却是截然相反,谢玄生性好斗,自小便和人打架斗殴,有些时候,甚至会因为无聊就去故意挑衅,不仅如此,他又以未来要从军为志向,还张扬地说什么‘军人自当要取胜,武艺乃是底子,绝不容失’于是在习武上,算是勤学苦练,倒也对得起他的天赋。

而王献之,对习武只有感觉,那就是一个感受——好累,虽然跟着自己学了小半年武艺,却进步缓慢,说的不客气一点,一个谢玄,可以打十几个王献之了,对于王献之来说,习武这种事情,最多只需要做到强身健体就好了,其他并无打算。

这小半年的习武,还比不上最近为了躲避司马道福而刻苦训练来的有用。

所以说,这两人能成为好朋友,第一个原因就是王献之虽然不爱习武,却是个爱热闹的性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帮着谢玄出些馊主意,第二个原因,则是谢玄在外头遇到有人在言语上刁难时,王献之也会出手相助。

作为他们的先生,师傅,谢道韫自认对这两个孩子,还是看得相当清楚,有点在哪儿,缺点在哪儿,都很明显,确实如王凝之所说,没必要要求孩子们面面俱到,只要扬长避短即可。

可是,每日里跟她时间最长的王孟姜,却让谢道韫看不明白。

小丫头聪明伶俐,不弱于她七哥,读书不能说过目不忘,却也经常举一反三,但是,王孟姜却非常懒,写大字就是她最痛苦的事情。

而对于习武,有时候谢道韫也会教她一招半式,王孟姜虽然人小力气小,却也能把小木剑挥舞得有模有样,只是一说起武功之细微,就又显得兴致乏乏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谢道韫无奈地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孩子明显继承了爹娘的优点,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

可是,她的性格,却和二哥王凝之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缺乏耐心,于是,不论是什么,只要是好的,她都愿意尝试,却都是浅尝辄止。

除非是她自己感兴趣,否则,想要让她用心,可太难了。

要不是这孩子很喜欢自己,有时候虽然不愿意,也会听自己的吩咐去写大字读书,谢道韫怀疑她换个师傅,都能把师傅给气跑了。

毕竟,在前些时候打听王凝之的事迹上,各种恶作剧气跑先生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幸这丫头似乎比王凝之性格还要偏执些,为了偷懒,是不会做出溜出去玩这种事情的。

有的时候,谢道韫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在教王孟姜,而是在教一个小的王凝之。。

“读书,习武,都算不得好。”王孟姜略有些俏皮的声音响起。

“为什么呢?”谢道韫笑着问,觉得这倒是个好机会,一来能知道自己这个小徒弟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二来,也能猜一猜,王凝之平日里是个什么心境。

作为他最宠着的小妹,王孟姜很多时候,都有着王凝之少年时候的想法。

“人活着,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了!”

谢道韫还保持着微笑,心里却在不住打颤,难道娘说的是对的?

王凝之其实和阮氏那些先辈一样,根本不在意世间风光,江山锦绣,人若是只做自己喜欢的,全无责任与担当,可不就是一种疾世愤俗吗?

“七哥读书,是因为自己喜欢读书,也是因为读书识字,能让他看得懂那些古时典籍,练习画画,也是为了能更好的画山画水。”

“谢哥哥习武,是因为自己想要从军,想要上阵杀敌,其实都是一样的,不论是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理想。”

“我不论听谁的,都是在听别人的理想,这不是我自己的。”

听着小丫头清脆的声音,谢道韫轻松地缓了口气。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