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十二章 束脩

东晋隐士 第十二章 束脩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松书院,前院,宽阔的场地,四周青石围墙高高耸立,墙边的松树挺拔错落。

孔夫子石像前,一张香案端端正正,红布上两支粗香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陈夫子坐在侧面的一张桌子后,身边两个杂役垂手而立,至于学子们,则是各自站在两边,静默肃立。

至于小厮们,都远远站在外围,隐约之间,已经分成了两派。

马文才手下微胖的小厮名叫马统,就算是在仆人群里,也是鹤立鸡群的,毕竟他脚下的箱子里,还有几把剑侧立着。

不过马统的脸色并不好看,自家公子是什么脾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作为钱塘马太守的独子,马文才不仅有背景,自身也算是文韬武略,样样不差了。

可是这样的天之骄子,自然是高傲无比,加上马太守平日里对儿子的教育,也是与众不同,用马太守的话来说,就是:

“老虎要捕食,难道会在意猎物的情绪吗?”

马文才从小就立志要入伍,做一个大将军,而马太守对于儿子这种争雄斗狠的个性,是相当赞赏。

但是今儿在书院门口,虽然看上去胜负未分,可是对于公子来说,这已经算是奇耻大辱了。

站的很远,马统都能看得见马文才衣袖下露出的拳头。

想到这里,不由得看向站在马文才另一边队伍里的王凝之,这位倒是坦然自若,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还有兴趣观察旁边的大柳树。

不过王凝之突然伸出手,这是要干什么?

“喂,小个子,往前点,这片树荫我承包了。”

一把推开挡在自己前面的祝英台,王凝之没好气地说道,这家伙明明就认识自己,偏偏装着不认识,这也就算了,还非要往自己跟前凑,因为刚才的争端,现在王凝之与马文才一样,身边都是空无一人的。

不过,马文才是因为那张阴沉的脸,让人不敢靠近,而王凝之则是因为始终都在懒散地张望,看上去对那个孔子石像的兴趣要比人大很多,同样让几个想要去搭讪的学子,害怕被他无视丢脸而犹豫。

回过头来,祝英台恶狠狠地瞪着王凝之,低声说道:“王公子,你就是这样跟老朋友打招呼的?”

“不见得你很老,也不见得是什么朋友,要是真朋友的话,那就为我两肋插刀,去给我把那个马文才拿刀剁了。”王凝之淡淡回答,声音一点儿不低,尤其是最后一句。

他的话让整个场面都尴尬了起来,那头马文才一眼横了过来,青筋暴起。

“看什么看,找死吗?要不咱们山下见?”

王凝之冷笑一声,对马文才目光中的威胁不屑一顾,老大嘛,谁不想当,马文才这种小弟,足可以让自己这三年轻松很多。

收小弟,当然要收最强的小弟。

“吉时已到,奉束修,勤学问,通圣贤,绝妄念!”

陈夫子突然开口,声音传了老远,马文才要来读书,这是马太守早就打了招呼的,他当然知道,可是在书院门口,就瞧见这个年轻人居然要杀了马文才,他一边阻止,一边派人调查,这时候已经知道了,这位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

一个是当地的父母官,一个是琅琊王氏,惹不起啊惹不起。

不管怎么样,反正不能出事儿。

“见过夫子。”

挑了挑眉,看了一眼,陈夫子微微点头,从鼻子里‘嗯’了一声,接过束修册,宣读:

“东阳许世康,束修十两金,后边座位。在花名册签字。”

“谢过夫子。”

……

“宣城姚一木,束修十两金,后边座位。”

“钱塘张齐杜,束修十两金,后边座位。”

“丹阳余锋至,束修十两金,后边座位。”

“吴郡王蓝田,束修,,,”陈夫子瞪大眼睛,看了看束修册,又抬起头看向王蓝田,见到对方脸上的笑容之后,陈夫子也终于露出笑容,声音变大了许多,“束修一百两,请于花名册签字。中间座位!”

“夫子,给我个靠边的座位,方便我课上休息。”王蓝田眨眨眼。

陈夫子愣了一下,又瞧了一眼手里的束修册,低声说道:“你自己挑选。”

“谢谢陈夫子。”王蓝田回过头,笑得张扬,不过在看见马文才的脸色之后,就下意识闭了嘴,又看见那头树荫下王凝之的目光,马上转过头,提着箱笼就跑。

“钱塘马文才,束修,怎么是空的?”陈夫子疑惑地看向站在面前的马文才。

“夫子,束修在乎心意,我马文才对圣人之道,心有仰慕,无谓单薄数字,您需要多少,请自行填上便是了。”

“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前面座位!”陈夫子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笑容和蔼,冲着马文才笑眯眯地点头,同时衣袖一抹,那封束修册就消失在他衣袖中。

“会稽祝英台,束修黄金一百两。中间座位!”

在得到祝英台肯定之后,陈夫子脸上的笑容愈发浓厚。

“会稽梁山伯,束修,十两金。”

在经过几个出手阔绰的学生之后,看着梁山伯的十两金,陈夫子明显有些不满了,随意指了指旁边的花名册,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夫子,请问我该坐在哪里?”

“等其他学子挑选之后,剩下的自然是你的。”陈夫子撇撇嘴,不屑一顾地回答。

梁山伯脸上的表情停滞了几分,还没说话,站在一边的祝英台就开口了:“夫子,凭什么要别人先选,留给梁山伯的是最后的?”

“就凭我是夫子!”

中气十足,霸气侧露。

就连站在后头的王凝之,都忍不住点了点头,看来夫子这个职业,做多了还真是有那么点气质,尤其是在学生面前。

“算了,英台,不必为我如此,坐在哪里读书都是一样的,求学在勤,不在位次。”

梁山伯拉了拉祝英台的衣袖,笑得有些勉强。

‘啧啧,这就是正面人物么,’王凝之心里暗笑。

不过祝英台明显是很吃这一套的,走上一步,直视陈夫子:“我会和梁山伯坐同桌,还请看着办!”

“你,好你个祝英台!梁山伯,中间座位!”陈夫子似乎想发怒,却忍了下来,等你们开始上学了,有的让你们受!

眼前的学生们都已经交过了束修,王凝之缓缓走上前,站在陈夫子面前,从袖子里一掏,一把匕首就出现在手上。

“你,你要干什么!”陈夫子往后一仰,差点儿从椅子上跌下去。

“哦,不好意思,拿错了。”王凝之微微一笑,把匕首收回袖中,又取出来束修册。

还留在那里观望着的学子们,都忍不住偷笑起来。

陈夫子迅速接过来,打开就念,似乎一秒钟都不愿意和王凝之面对面了。

“会稽王凝之,束修,,,一两金?”陈夫子瞪大了眼珠子,看着王凝之。

“是啊,一两金,怎么了?”

“岂有此理,你倒是看看,哪里有人是一两金的?你这是藐视书院,藐视夫子,藐视圣贤!”

陈夫子在金钱面前,明显忘却了恐惧,一只短小的手指抖啊抖,就差戳在王凝之脸上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束修乃以表心意,何曾以金量学问?”

王凝之冷笑一声,淡淡回答。

“你!”陈夫子还要说话,却被后头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

众人看过去,只见一个老者大步而来。

一件宽松的朴素长袍,一串玉坠挂在腰间,虽然丝毫没有贵气,却显得气质过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王逸少的儿子,果然有几分乃父风采!”

王凝之微微一笑,这么称呼自己老爹的,是谁已经显而易见了。

“凝之见过叔叔。”

“哈哈,好,好,你父亲的信我已经收到了,本来还想着,你这臭小子,十几年不见,是否仍有少年时的灵性,今日一见,甚是有趣,看来我这万松书院,从今天开始,就要热闹起来了。”

王迁之笑容和煦,笑眯眯地看着王凝之,又说道:“你婶婶托我转告,今晚来家里吃饭,你的两个妹子,估计你也记不得了。”

“山长,他,”陈夫子忍不住开口。

“子俊啊,”王迁之转过头,虽然还带着笑容,眼神中却有些威严,“这孩子虽是胡闹,说的却也在理,束修本就是个礼仪,表达学生对圣贤的敬意,何曾是以钱财多少,来衡量求学之心呢?”

“好,您说了算。”陈子俊横了一眼王凝之,却发现对方也在饶有兴致地盯着自己,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见过山长。”学子们都围拢过来,拱手行礼。

王迁之笑了笑,说道:“众位学子,你们的先去后院吃饭,等饭后,寝室安排便会做好,到时候大家按照分配好的寝室入住即可。”

吃了一顿午饭,王凝之一直保持着的笑容,终于消散了。

青菜,豆腐,白米饭,几片薄薄的烧肉,还有一条看着就很猥琐的小鱼,加上些干煸的豆子。

这是人过的日子吗?是我这种贵族过的日子吗?

很后悔没有把家里的烧烤炉子带过来,虽然当初自己发明的时候,被王玄之带着兄弟们一致讨伐,但是吃的时候,大家可都不客气。

虽然自己只会做几道家常菜,而且做的也不算好吃,毕竟不是大厨,不过王凝之还是懂得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油大,肉大,料足。

而烧烤的话,和那些精美的菜肴不同,简单易操作,上好的羊肉烤的金黄,自然能堵上他们的嘴。

一想到要在这里做三年的苦行僧,王凝之就悲从中来,看来必须要找个时间下山去改善一下生活。

前院里,一张大榜单被贴在墙壁上,下头学生们都瞩目着。

王迁之则站在前头,笑着说:“这就是我们的寝室安排,大家自己记下,然后各自入住,对了,书童的话,统一住在侧面院子里,自行分配就是了。”

还没等王凝之走上去看看自己在哪儿,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怎么是两人一间?山长,我要自己住一间!”

言辞激烈,不容拒绝,祝英台站在山长面前,脸色十分难看。

而站在她旁边的梁山伯,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散去,刚才看见自己和祝英台一间房,刚打算庆祝一下,就听到祝英台的话,搞得他很尴尬。

“这怎么行?万松书院一向都是……”王迁之刚说了半句,就听到另一个声音响起。

“如果可以一间房,那我也要自己住,这里的房间那么小,怎么能两人一间?我交了那么多钱,足够买下一座山了!”

说话的正是马文才,他就站在另一头,目光冷冷地看过来,而在他身边,那个称呼王蓝田做老大的秦金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是一脸媚笑地跟着马文才了。

“书院是授课学习的地方,不是给你们享福用的,如果想要优渥的生活,就请离开万松书院。”

王迁之的脸色一沉,说话虽然温和,言语之中却自带威严,和陈子俊明显不同。

王凝之微微一笑,走上前一步,说道:“山长说的在理,各位同学,书院是求学之地,自然是学问为先,而不是看钱财,否则何必要来读书,直接回家搬金子过来称斤两不就可以了?”

王迁之点了点头,满意地看着王凝之。

“不过,也许这件事情可以商量一下,山长,您也知道,学子之中,或有志趣相投,愿同房谈天说地,如东汉之时,便常有同席之谊。”

“但也有不愿多做无谓之事,只想专心用学的人,于他们而言,一人独居,反而有更多的时间来思量学问。”

“既然书院是为了学子们读书,那么因材施教当然是好事一桩。不同品性的学子,住在一起未必是好事。”

“当然了,”王凝之的口气硬了几分,“我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独居,生活舒坦些,那我们就该有个章程才好。”

“你继续说,”王迁之淡淡开口。

“简单,书院嘛,学问高者自然得以更多选择,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学生的屋子,看看能空出几间用作单人入住,而谁可以住进去,首先是自己想独居者,其次就要请山长来亲自考较学问。”

“学问优者,入住,学问差者,只能退让,每一年山长重新考较,或者您可以出份试卷,统一考察。”

“如此,学问好的,为了保住自己的屋子,自然要努力,不敢懈怠,而学问差的,为了能住进单人间,当然要更加勤奋,万松书院的学子们,想必会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山长,您看这样可好?”王凝之微笑着询问。

王迁之还没回答,那边王蓝田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